血月臨空之前,古代歷史中還有哪些奇異的天象?

2020-12-06 老鏡頭

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上將會上演一場罕見的月全食,即古人所說的天狗食月,而且還會出現血月臨空,大家不要錯過。不過如果這是在中國的古代估計又會是一場紛爭,因為天狗食月和血月臨空都不是什麼好的預兆。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自來對天象都十分重視,尤其是帝王,專門成立了研究天象的機構,人們認為天象即是上天的預兆。那麼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歷史記載中的幾種天象及相關事件。

血月臨空

天狗食日月

天狗食日月即日食月食,在古代都被認為是不祥之兆,乃上天意志警示君王。中國歷史最早記錄日食是在在《尚書·胤徵》篇裡,夏代第四位君王仲康時發生的一次日食:"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而且這次日食還讓一位天文官丟掉了腦袋。那時,朝廷已經形成一套"救日"儀式,每當發生日食時,監視天象的天文官要在第一時間觀測到,然後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報朝廷,隨後天子馬上率領眾臣到殿前設壇,焚香祈禱,向上天獻祭以把太陽重新召回。可這次,時間過去了好久,大家眼看著太陽一點點消失,無盡的黑夜就要籠罩大地了,文武百官和仲康大帝都已聚到宮殿前了,卻獨不見天文官羲和的身影。已經錯過了最佳救護時間,仲康大帝顧不得多想,連忙主持開始了救護之禮。"天狗食日"結束後,身負重任的羲和仍然不見人影。幾個差役趕到清臺(當時的天文觀測臺),好不容易把喝了一夜的酒、爛醉如泥的羲和架到宮中。仲康大帝問明情況,才知原來是羲和酗酒誤事,頓時大怒,立刻下令將羲和推出斬了首。這次事件被稱作"書經日食"、"仲康日食",據推測此次日食可能發生在公元前1961年10月26日中午。

日食

歷史上,僅在《春秋》所記的兩百四十二年間,發生了三十六次日食,每次都有年月日的記載。《史記·天官書》解釋為:"天子微,諸侯力政,五伯(霸)代興,更為主命。自是之後,眾暴寡,大並小。秦、楚、吳、越,夷狄也,為強伯(霸)。田氏篡齊,三家分晉,並為戰國,爭於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數屠,因以饑饉疾疫焦苦。"《漢書·天文志》講得更加具體:"殺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三十六次日食居然會對應三十六位國君被殺,而且從此天下大亂。

古人其實不都是這樣迷信的。早在東漢時期,我國天文學家張衡就已經闡述了月食的原理:"當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血月臨空

血紅色的月亮,在中國與西方的傳統文化中,都意味著隱伏的災劫。中國關於血月的最早記載是《南齊書》的《五行志》中,"明帝永泰元年四月癸亥,月蝕,色赤如血",這次發生在498年5月18日的血月,被認為預示三日後大司馬王敬則的舉兵造反。在古代血月臨空象徵著兵災及旱災,《宋史。天文志》記載"(月)赤,兵、旱".最令人震驚的記載在1644年4月24日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常州府志》、孫之騄的私著筆記《二申野錄》和清初時人小說《鐵冠圖忠烈全傳》都記載了這天"月赤如血".而就在這一天晚上,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次日,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明朝覆亡。

崇禎帝吊死煤山

五星連珠

五星連珠即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排成一條線,這個在古代被認為是最吉利的天象。史料記載的"五星連珠"都伴隨著明主出現。公元前2279年,"五星連珠"出現,舜帝繼位。公元前2210年又出現一次,大禹繼位。公元前1059年,武王伐紂建周。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這個好像有一年的誤差)。公元前185年,呂后奪權。公元618年,李淵建唐。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殺死韋後和太平公主,開創"開元之治".最近一次出現是2000年5月20日,全球共迎新世紀。1995年,在新疆出土的漢代蜀錦上就刺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八個大字。而《漢書·趙充國傳》就記載了這件國寶的來歷:"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太白高出,用兵深入敢戰者吉,弗敢用兵者兇。"推斷這塊織錦很可能是西漢宣帝時期為了慶祝趙充國討羌勝利而造的。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熒惑守心

如果說"五星連珠"古代帝王都想遇到,那麼"熒惑守心"估計是古代帝王最怕遇到的。"熒惑"就是火星,火星猶如螢火蟲般的紅色, 亮度常有變化,而運動方向也十分不定,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而"心"是說的天蠍座中的紅色一等亮星―心宿二 ,因為這顆星的紅光如血似火,古人稱呼他為"大火"."熒惑守心"指火星如果停留在天蠍座附近遲遲不離開的話,那麼就是大兇之兆,預示著皇帝可能駕崩,丞相可能下臺。

熒惑守心

歷史上最著名的"熒惑守心"事件發生在秦始皇死的前一年。《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為了避兇趨吉,秦始皇在四十九歲的時候又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五次大巡遊。巡遊的原本目的是追求長生不老,沒成想自己卻由此走向了不歸路,並引發了一起千古疑案,秦始皇離奇地命喪沙丘,撒手人寰。隨後發生沙丘政變,管理詔書的趙高卻發動了陰謀,威脅丞相李斯,矯詔處死扶蘇與蒙恬,擁立公子胡亥為秦二世。最終,大秦也二世而亡。

始皇之死

最幸運的"熒惑守心"事件發生在春秋時期宋景公身上。《史記·宋微子世家》——三十七年,楚惠王滅陳。熒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於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於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歲。"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於是候之,果徙三度。宋景公不願意將災難轉嫁到相國,百姓及年歲上,最終感到上天,熒惑竟然轉移了。

還有一位皇帝,他就想把"熒惑守心"轉嫁到別人身上,以為能逃過一劫,沒想到最終還是躲不過,他就是漢成帝。發生"熒惑守心"後,漢成帝決定將丞相翟方進做替罪羊。其實這位丞相干的還是不錯的,但是發生這件事了那也沒辦法了。於是漢成帝賜給他好酒、黃牛,按漢朝慣例,皇帝賜給大臣牛和酒,即是賜死,這位丞相沒辦法只好飲鴆自殺了。漢成帝這下寬心了,但是是你的永遠躲不掉,不到一年,這個嫁禍於人的漢成帝也掛了。

多數皇帝對"熒惑守心"都很害怕,但是有一位皇帝卻十分愉快。三國時魏明帝曹叡有一次問黃權: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處是正統?黃權回答說:這要驗證於天文。往年有『熒惑守心』,結果文帝崩。"好嘛,"熒惑守心"竟然成了魏國正統的證據,變成了令人愉快的事,果然世事無常啊。

魏明帝曹叡

魏明帝曹叡

古人因為缺乏科學知識,認為上述天象是不祥或者吉利的,但今人都已經弄懂了其中的原理,這些天象都是自然的天文景觀,所以各位讀者就不必掛懷,一起去愉快地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吧。

相關焦點

  •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載天象及事件
    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上將會上演一場罕見的月全食,即古人所說的天狗食月,而且還會出現血月臨空,大家不要錯過。不過如果這是在中國的古代估計又會是一場紛爭,因為天狗食月和血月臨空都不是什麼好的預兆。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自來對天象都十分重視,尤其是帝王,專門成立了研究天象的機構,人們認為天象即是上天的預兆。
  • 揭秘:古代天象記中的神秘的奇異天象!你親眼見過嗎?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又來和大家分享歷史了,很高興能和大家見面,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揭秘:古代天象記中的神秘的奇異天象!你親眼見過嗎?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給大家帶來驚喜。從古至今,變化多端的天空向來都是讓人百思不解,而在古代的古人們更是想通過觀測奇異的天象來了解萬生萬物的發展和變化。所以不管是仙女散花般的流星雨,還是留著半透明尾巴的彗星,甚至是太陽表面出現的黑斑,都能成為故人們探究和分析的對象。
  • 歷史上血月時發生過什麼大事嗎?
    在古代血月臨空象徵著兵災及旱災,《宋史.天文志》記載「(月)赤,兵、旱」。中國歷史上關於血月的最早記載是《南齊書》的《五行志》中,「明帝永泰元年四月癸亥,月蝕,色赤如血」,這次發生在公元498年5月18日的血月,而在三日後大司馬王敬則舉兵造反。
  • 歷史上出現血月時都發生了什麼?與悲劇時間重合,跟宗教也有關聯
    古代人們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撐他們對宇宙進行深入探索,夜觀天象與迷信思想的結合成為他們判斷某個事件的重要手段。 不僅在古代中國,西方也有類似的說法,某些特殊的天象往往與重大事件聯繫在一起,其中莫名的關聯性至今沒有科學的解釋
  • 「血月」再現 2021不可不知的重大天象
    血月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2020年發生了很多罕見的天象,而2021年的天象也是精彩萬分,除了有多場盛大的流星雨,最精彩的天象就屬今年
  • 古人認為血月,一出必有戰亂
    而在古代卻沒有人有這麼聰明,這個在現今看來十分平常的天文現象,在古代時,卻是一場動亂開始的根源。古代民間的人常以為,異象一出,必有禍殃。青月則有饑荒,赤月則有戰火,黃月則有喜事,白月則有災禍,黑光一出,萬物不生。從這一民間,傳聞中可以看出,這種天象在古人眼中是怪異的,是神或妖魔作祟。
  • 古代月全食徵兆是什麼 它的出現代表著不祥和恐怖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大家都知道月全食只是一種正常的天文現象,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樣了,在古代發生月全食會引起動蕩不安。   本次的月全食的時間是2018年7月28日凌晨的「血月」全食的過程將持續1小時43分鐘,從開始到結束,整個天象將持續近4個小時。雖然這次並非「超級」,卻是整個21世紀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 昨晚發生月全食 歷史上出現「血月」時都發生了什麼?
    什麼是血月?「血月」的出現,帶來的是疾病、戰爭和災難。古人忌憚「血月」古語云:「月有輝煌,暗色矢光,天災降旨。」地球本來是五行、陰陽均衡的,但月全食的出現,破壞了這樣的平衡,因此,也將帶來災難。況且從天象上來說,月本屬陰,乃主殺,紅色代表血光沖天,不吉。古代統治者也多迷信,因此將其視為不祥。不僅僅是統治者,儒、道、佛家,都對於這種現象,持消極的態度,「若有國界日月薄蝕。或五星失度形色變異。或妖星彗孛陵押王者貴人命宿。或日月虧損於本命宮中。此時應用此教息災護摩。或遭大疫疾病流行鬼神暴亂。異國兵賊侵掠國人。」
  • 血月的可怕傳說:「血月出現,恐天下大亂」,你覺得是迷信嗎?
    在古代,由於科學水平較低,人們對於一些不同尋常的現象會十分迷信,他們認為天象異常就會出現百年一遇的災難,所以他們常常會祭拜天地,以此來換取和平祥和的生活。
  • 2019超級血月是什麼時候?哪些地區可以看到?(附直播入口)
    什麼是超級血月?  超級血月是指月全食,也稱為血月,與超級月亮重合。  當月亮在月食之後開始從地球的陰影中出現時,血月就會出現。這是因為來自太陽的光線在穿過地球大氣層時發生了彎曲。  哪些地區可以看到?  這次月全食的整個階段將可以從北美、南美、歐洲西部和非洲看到。  非洲中部和東部、歐洲和亞洲將會看到月偏食。  在英國,觀賞月球的最佳時間是早上5點12分,屆時月食將達到最大。
  • 「血月」在我國古人眼裡居然是大兇之兆?就連西方人也這樣認為
    要說2018年出現的天文奇觀還真是多,新年伊始我們就見證了「超級藍血月」的壯觀景象,這不最近剛剛還來了場「火星衝月」,據說後半年還有不少奇觀呢,譬如英仙座的流星雨。不得不說我們還真是幸運,別人等百年`千年的奇觀在這一年幾乎都讓我們給碰到了,今天小編就來給你講講古人眼中的「血月」。
  • 傳說中的血月,真的會引起天下動蕩?如何科學認識血月?
    在東西方文明中都有這方面的印證。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討論的,就是傳說中的血月現象。在中國民間的傳說當中,血月是大兇之兆,往往預示著冤案的出現,在中國道家的理論中,血月是至陰至寒的意相,代表天下將要動蕩,與戰亂,疾病和災禍有直接關係。
  • 簡述古代歷史上的十位科學家,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在幾千年來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代湧現出許多的科學家、發明家。為人類的發展和文化傳播做出了傑出貢獻。體現出古人的超前智慧和勞動創造的能力。下面就簡單的來介紹十位古代有名的科學家。他的名字早已經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他堪稱土木建築工程和木匠的老祖宗。其主要發明有曲尺、墨斗、刨子等許多工具,使人們在生活中變得更加方便、更加省時省力。2、蔡倫東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發明家,他總結了以往的造紙技術並進行革新改造,發明了蔡侯紙。上報朝廷後,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術。
  • 中國古代的天象記錄,為後世留下了悠久豐富的光輝記錄
    我國對天文學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漫長的科學歷程上,古人不斷觀測並記錄下眾多的天象信息資料,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觀測打下了現代天文學雄厚的基礎,開創了認識星空的歷史起點。一部官修二十四史,為後人留下了舉世無雙的天象觀測記錄。古代天文資料,不為歷史學者所獨享,天文學許多新發現,也往往是藉助於歷史資料進行比較研究而得來。
  • 4月除了超級月亮和彗星,還有哪些天象發生?古代人也會觀天象?
    那麼還有哪些可供觀測的天象呢?歡迎收看本期的三體世界學。金星是和地球十分相似的一顆行星,而且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同時它還是最明亮的一顆行星。每天早上的時候它會以「啟明星」的方式現身在天空的東方,每天黃昏的時候它都會以「長庚星」的方式現身在天空西方。
  • 預言的災難將降臨,你們卻還在歡呼炫耀看過血月
    經過一個多月的宣傳,昨天晚上,我們終於看到了152年才能出現一次的天文現象:「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從科學的角度說這是神奇的。可是當你在炫耀自己看到了百年一遇的奇景時,有沒有想到這也預言著災難的降臨!可能你會說我危言聳聽,可是中華五千年的智慧,豈是沒有一點道理?
  • 9月11日,「海神尼普頓」大戰「太陽神帝俊」奇異天象
    9月11日晚上,天空將上演「海神尼普頓」大戰「太陽神帝俊」,譜寫「海王星衝日」的奇異天象。如果,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憑藉望遠鏡目睹到這幕奇異天象。那麼「海王星衝日」的奇異天象具體是什麼時辰上演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018年異常天象預兆 自然現象臨沂人不必糾結
    古代的時候科學並沒有那麼發達,古人就通過觀測天象來推測要發生的事情,不同的天象代表的寓意也不同,2018年有很多的異常天象,那麼都有哪些預兆呢?   超級藍血月   1月31日晚上發生的月全食據說是150年才會有一次的異常天象,而有幸目睹了月全食全過程的人們,相信一定會被這種壯觀的景象所震驚到。   而超級大月亮,藍月,血月三景合一的異常天象,超級藍血月亮更是百年難遇。但是凡事也有壞的一方面,這種血月亮這種異常天象放在古代可不是什麼吉利的事情。
  • 2018年還有2次流星雨
    2018觀天攻略知多少  中新網1月31日電(卞磊) 北京時間1月31日晚,天文愛好者等待已久的「『超級藍月』+月全食」將在天幕現身。除了長槍短炮,觀月還需儲備哪些知識點?收下這份觀月攻略,讓你有備而去,盡興而歸。  【月以稀為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此次「超級藍月」與月全食組合為何如此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