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熱血動漫《頭文字D》讓無數愛車青年見識到汽車竟然可以飄著開。其實,飄移原本只是拉力車手過急彎時,利用車尾滑移幫助賽車更快過彎的駕駛技巧,由於這項技術比較考驗車手的控車水平,同時飄移還有不錯的觀賞性,於是最近20年飄移逐漸自立門戶,形成一項新興的汽車賽事,例如日本D1飄移大獎賽、中國汽車飄移錦標賽(CDC)等。許多看過飄移比賽的車友被這些靈活的賽車深深吸引,期待有天能駕駛它們。而這個夢想不難實現,通過合理改裝,一輛後驅家用轎車即可化身飄移賽車。本期我們就以愛爾蘭飄移冠軍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e)的寶馬M3為例,看下飄移車具體該怎麼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動力改裝
這臺飄移賽車的原型是寶馬E92 M3,雖然原廠有著不錯的運動基礎,但想要參加飄移比賽,則需要比原廠更大的動力和更強的穩定性。於是,車手捨棄了寶馬原廠發動機,選擇移植一臺豐田2JZ-GTE發動機。3.0L排量、直列6缸結構、鑄鐵缸體、原廠自帶雙渦輪增壓器,讓這臺發動機有著深不見底的改裝潛力和極強的穩定性,深受飄移車手喜愛,因此2JZ也被稱作飄移名機。
為了獲得更大馬力,這臺2JZ發動機的原廠雙渦輪被換成一顆博格華納EFR9180大渦輪。同時,渦輪洩壓閥、發動機進氣管路、噴油嘴也一併升級。發動機活塞、連杆採用CP-Carrillo品牌的鍛造件,並且尺寸有所調整,因而獲得10:1的高壓縮比。發動機ECU經過賽車團隊的專業化調教後,這臺發動機的出力特性兼顧大功率和大扭矩,使用E85賽油的情況下,這臺2JZ可迸發出800馬力的最大功率。如此蠻橫的動力讓後輪輕鬆突破抓地力,隨時隨地起飄。
散熱改裝
由於飄移車經常要在較低車速下進行大功率輸出,因此車輛的散熱性能顯得尤為重要。車身經過空氣動力學設計,車頭和車身側面的孔洞引導空氣流經發動機艙、剎車、後輪等發熱部件,儘可能帶走更多熱量。同時,車尾後備廂處還安裝了一個大號散熱器,通過水循環為發動機提供強制冷卻,足夠撐完整場比賽。
底盤改裝
在動力散熱升級後,底盤是飄移車的另一個改裝關鍵點。首先,這臺飄移車的前輪轉向角被改大到65度,後輪驅動橋安裝了限滑差速器,這兩樣能方便車手做出大角度飄移動作。其次,懸掛部分也進行了大幅升級,大量鍛造件的使用減輕了簧下質量,多段可調絞牙避震配合束角、傾角的設定,整臺車的底盤變得更加靈活,開起來更加願意飄移。最後,賽車還改裝了Alcon競技剎車並新增液壓手剎,方便車手鎖死後輪,讓車快速進入飄移狀態。
車輪改裝
要打造一款競技賽車,車輪改裝需要與底盤高度配合。為保持較低的簧下重量,採用又輕又硬的鋁合金鍛造輪圈。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漂移車在比賽狀態下,胎壓被放到很低,一般只有10psi左右(即0.69Bar),因此輪圈最好有邊緣防脫圈設計。
飄移車的輪胎選擇和場地賽車有所不同,前輪需要更大抓地力,而後輪的抓地力需要適當降低。同時,飄移車的輪胎還要有足夠好的抗熱衰減性,以防輪胎過熱突然變滑失控。車手迪恩為這臺M3選用了一套Falken品牌的RT615K半熱熔輪胎,基本能夠滿足比賽需要。
車身改裝
這款賽車的車身包圍採用碳纖維-凱夫拉混合材料,其最大的好處就是輕。這臺車的後保險杆的重量只有不到1公斤。配合車身其他部分的偷輕處理,這臺車在改裝後比原廠減重了600公斤,大大降低了車輛慣性,使得車身在飄移時異常靈活。其次,碳纖維-凱夫拉比傳統的玻璃纖維車身材料更加堅固,在比賽過程中的損耗很小,車身不容易被車輪捲起的石子打碎。
以上就是這臺寶馬M3冠軍飄移車的主要改裝展示,車手迪恩和車隊做得非常完善,因此它也完全具備奪冠素質。各位車友可以把這一改裝案例當做標杆參考,選擇一臺自己喜歡的後驅車,並將它改造成屬於自己的飄移車,在封閉安全的場地感受汽車飄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