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央視"推拿" 康洪雷: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

2020-11-21 人民網

原標題:濮存昕今晚央視推拿

  畢飛宇「茅獎」作品改編電視劇

  作為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代表著中國長篇小說的高峰。然而根據「茅獎」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卻不多見,其一是因為小說太過成功,搬上螢屏往往招罵;其二則是因為改編難度過大,文學作品未必適合影像展現。著名導演康洪雷則要挑戰一番,他將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推拿》改編成電視劇,並邀請了「老戲骨」濮存昕出演男主角。今晚,《推拿》將在央視一套開播,記者昨日電話採訪了康洪雷。

  與盲人內心最美好的品質相會

  與「茅獎」獲獎作品多是史詩情懷、具有大視野相比,《推拿》是一部非常別致、以小見大的長篇小說,小說聚焦了按摩院的盲人群體,書寫他們的生活和愛情。康洪雷告訴記者,其實在《推拿》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前,他就已經打算將其搬上螢屏了,但因為劇本原因,項目遲遲沒有開機。直到編劇陳枰的加盟,才讓《推拿》的劇本終於達到了各方的滿意:「陳枰當初並不太看好《推拿》,她說這個小說既沒有『狗血』也沒有分崩離析的段落,電視臺很難買帳。不過我覺得陳枰的劇本很好,她自己後來也說,寫這個劇本的過程也是靈魂升華的過程。」康洪雷表示,自己拍攝的題材包括《士兵突擊》《青衣》都不被人看好,但都曾讓自己產生創作衝動,《推拿》也是如此,「這部戲太難拍了,我每天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如何探討盲人的世界讓我激動得渾身戰慄。」

  康洪雷說:「《推拿》小說很好,就是影像太難拍了。畢飛宇、陳枰,我們三人天天都在碰。其實《推拿》最適合做成話劇,其次適合做成電影,而最不適合做成電視劇,但是拍成電視劇可不可能?我想是可能的。我們就是要挑戰極限,就是要與盲人內心深處最美好的品質相會、相知、相戀!」

  聚焦了一個熟悉卻陌生的群體

  康洪雷直言《推拿》這個題材打動了他,「這是一個你覺得熟悉,卻相當陌生的群體。」所以電視劇《推拿》聚焦視障群體,獨特而真實地還原了盲人推拿師的生活。同時,該劇也並沒有拘囿於盲人群體,而是以小小推拿院為鏡子,折射當下大眾生活。

  在《推拿》中,「仙風道骨」的男一號沙復明,由「老戲骨」濮存昕擔當。久未在電視螢屏亮相的他,這一次接下《推拿》,全因在他看來「這個角色有點不一樣」。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濮存昕付出很多。在南京悶熱的梅雨季節,濮存昕穿的最多的是中式夾襖,常常捂出一身汗。為了與劇中有胃病的沙復明形象相接近,濮存昕在生活中很注意控制飲食:「因為戲裡的沙復明是有胃病的,所以不能太胖。」

  演員在演盲人的時候難度很大,康洪雷說:「戲劇是藝術家對人物的精神探索,濮存昕也好,張國強也好,都願意探討、研究,去迎接挑戰。拍攝過程中,演員們投入地演出幾近崩潰,所以原來寫好的劇本不得不進行改動,大部分戲都通過演員現場的心態變化進行調整。真正的盲人心理狀態到底是什麼?演員在現場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即使濮存昕等很多演員在拍攝之前去體驗生活了,但在最後拍攝時依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過他說,他做《推拿》會很注重小說的文學性,喜歡《推拿》這部作品的觀眾大可放心,文學性並沒有流失。

  記者張靜 實習生周雨晨 鄭姣

相關焦點

  • 對話濮存昕:語言是民族文化最基本的DNA
    從事戲劇影視表演藝術40多年來,濮存昕代表作品有話劇《李白》《茶館》《天之驕子》等,電視劇《英雄無悔》《來來往往》《光榮之旅》,電影《洗澡》《一輪明月》等,期間獲得「金鷹獎」「華表獎」「金雞獎」表彰,並兩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2016年他卸任北京人藝副院長,同年,開啟音頻欄目《濮哥讀美文》,致力於推廣朗誦與美文閱讀。
  • 濮存昕:文化生活讓人更有幸福感
    記者 李張念 /文11月28日下午,在石門縣「壺瓶山大家講堂」上,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以《明月飾窗——我的藝術人生》為題,分享了自己的文藝創作經驗和人生感悟。講座結束後,常德日報社、石門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
  • 66歲濮存昕曬大前輩近照,滿頭白髮坐在電腦前為大家上網誦讀
    不久前,大家熟悉的老戲骨馮在自己的微博上拍了一張濮存昕的近照。對於馮來說,當他以一部電影《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時,他就成了90後的童年陰影。之後,他還出演了許多角色,展示了他不同尋常的魅力,讓大家更加了解馮的方方面面。這次曝光了他的一位偉大的前輩濮存昕的一組照片,附帶文字表達了他的敬佩,但是濮存昕真的很久沒有出現了。作為一個演員,濮存昕絕對算是一個很棒的藝人。
  • 張翰二度做製片:雖然累但每天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張翰二度做製片:雖然累但每天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時間:2018.10.18 來源:南都周刊 分享到:
  • 頂流人才自己就是雞血本血
    一流的人才每天、每時每刻給自己打雞血。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富一代,所有靠自己賺到錢的人,不靠關係賺錢的人,全部是一流的人才,全部是自己給自己打雞血,每天打,每時每刻打。天主教每周日去禮拜,所以星期日叫禮拜天,每天吃飯前禱告。穆斯林更誇張,每天要去清真寺禱告5次。這是宗教信仰。但是他們都只是普通人。有成就的人不是每天給自己打5次雞血,是每天打500次。
  • 歷史上真的有人打過雞血嗎?
    大家經常用「打雞血」來形容一個人精神亢奮,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真的有人打過雞血哦!1959年,上海一家棉紡廠裡,一個姓俞的醫生正在現場演示打雞血,圍觀群眾沸沸揚揚,伸長了脖子往前擠,都想親眼目睹一下怎樣打雞血。
  • 為什麼用「打雞血」形容非常亢奮?「打雞血」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
    為什麼用「打雞血」形容非常亢奮? 打雞血的意思是指 突然對某事物非常亢奮的表現
  • 聽濮存昕讀美文,用一種叫「美感」的東西抵擋生活的庸常
    演員濮存昕,可能是全中國最能賦予朗誦美感的人之一。從三年前開始,濮存昕策劃發起了一個公益性的人文藝術分享平臺「濮哥讀美文」,上線三年來,濮存昕自己錄製了134篇美文朗誦,吸引了眾多文學、朗誦愛好者的關注,收穫近16萬粉絲。
  • 濮存昕策劃知青題材《WM我們》重排加入電子樂
    12月23日,由濮存昕擔任總策劃的知青題材話劇《WM我們》將在九個劇場上演。該劇23年後這次的復排,將融入電子樂等時尚元素。《WM我們》中的WM是我們的拼音縮寫,象徵著倒立與直立的人及人的倒置與回歸。濮存昕一直說,《WM我們》影響了他對話劇的理解。23年前,導演王貴、演員李雪健、劉佩琦和胡雪樺等人聯手打造的《WM我們》,再現了一代知青的青春歲月,其前衛的表現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性引起了巨大反響。23年前,濮存昕曾在該劇劇組做演員,只不過當時只是B角。
  • 濮存昕率團來渝慰問演出 讚賞《金子》發揚川劇特色
    中國劇協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主持此次慰問演出。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1月23日21時訊(記者 董進)中國劇協主席、著名演員濮存昕,昨(22)日率領梅花獎藝術團來到重慶,參加「送歡樂、下基層」重慶行慰問演出。在昨晚觀看了川劇團演出的經典劇目《金子》後,今晚濮存昕帶領十多位梅花獎獲得者,在市川劇院藝術中心為重慶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戲曲演出,而明日藝術團的藝術家們還將前往大石壩石油社區,為那裡的居民帶去新春的問候。
  • 濮存昕:希望大家說愛滋病就像說感冒
    2000年11月1日,濮存昕接受衛生部之邀,擔任愛滋病宣傳員。10年裡,他身體力行地從精神上和經濟上鼓勵和幫助無數個愛滋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庭。7月15日,來海南宣傳愛滋病防治政策的濮存昕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向記者講述了他「愛滋病的宣傳生活」。
  • 濮存昕排演小學生課本劇 創意走紅網絡
    本期節目濮存昕、於丹分別深入雲南省壩美法利希望小學與臺灣省池上鄉福原小學,在為期三天的師生相處中不乏亮點,法利希望小學生以創意課本劇的方式詮釋《草船借箭》驚豔全場,網友瘋狂為節目打CALL,紛紛留言:「這版草船借箭,真的能打」。   在昨晚的節目中,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通過讓壩美法利小學的孩子們排演課本劇的方式,了解三國故事的歷史興衰。
  • 濮存昕陶虹何冰高圓圓都和他合作過,業內敬稱其「大導」無人不服
    談妥後我買了20雙布鞋到德國,每天教洋演員練氣功。他們大鼻子、深眼睛,五官改變不了但至少身形動作能訓練成靠近中國人,每天老外穿著布鞋打坐。德國演員穿布鞋 新京報:當今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裡如何保持新鮮的觸覺?
  • 李雪健濮存昕2人,演魯迅「似」魯迅,香港演員高雄沒演卻呼聲高
    演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但值得回味的莫過於李雪健,濮存昕兩個老戲骨了。一人形似一人神似,也可聊慰大家想念故人之心了。提到李雪健,很多人都不陌生。作為一代老戲骨,演技可謂是榜上有名的。他演的秦始皇,張作霖等等都是深入人心的。而且他的形象也是非常接近魯迅先生中晚年時期的。在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中,他演的魯迅就非常讓人回味不已。
  • 雞血的作用及飲食禁忌你要知道
    雞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我們有這麼一句話「打了雞血」,這個一般是形容人通過雞血產生亢奮的狀況,雖是貶義的說法,但是確實是對於貧血的人來說,通過雞血是可以進行治療的,那麼雞血的作用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雞血該怎麼做才健康又好吃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打了雞血來形容一個人精神亢奮,幹勁十足。常言道:吃啥補啥,那麼多吃雞血真的會讓我們精神振奮嗎?吃雞血對人體到底有那些好處呢?雞血怎麼做才好吃呢?下面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雞血以及日常中如何自製雞血。雞血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 【趙立堅吐槽蓬佩奧像打了雞血】8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
    【趙立堅吐槽蓬佩奧像打了雞血】8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導,1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捷克訪問期間發表演講稱,比起俄羅斯,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和控制方式所構成的威脅要大得多,美國人現在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威脅著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 金立開年 攜濮存昕發布第四代語音王A350
    2011年新春伊始,金立將語音王系列再次全面升級,推出以語音讀寫、生活導航為核心應用的第四代語音王A350,並邀請濮存昕為該系列產品代言,打造更具品質感的商務手機。據悉,該手機已於2月初在各省市區域全面上市,給力開年。  金立語音王A350功能豐富。除了延續語音王系列能聽會說的基礎功能外,A350還增加了獨有的GPS生活導航功能,以應付商務人士日漸複雜的出行需求。
  • 「暴風雨」來了 濮存昕塑造「濮思洛」
    近日,該劇導演提姆·修普、主演濮存昕等共同亮相,演員們更與音樂指導巴裡·甘伯格共同帶來了一段富有激情的片段展示,演員們利用手中的汽油桶、皮箱、木棍、鐵盆等「天然道具」,再現了主人公和精靈們在荒島之上的生活景象。    1611年,47歲的莎士比亞完成了《暴風雨》這部極具傳奇色彩和人文主義精神的話劇作品。
  • 那年月的「雞血療法」鬧劇
    這看似不可思議的「雞血療法」,竟然得以四處蔓延,並最終流行了10多年之久。    1959年5月26日上午8點,上海永安棉紡三廠,一個叫俞昌時的醫生,在依約而來的病人眼前,給自己打了一針鮮雞血。    俞昌時的機會來了,借著大搞「技術革命」的東風,1959年6月,已經進入上海永安棉紡三廠的他開始在職工中試驗,「一個月多的時間內,打了300多病例,都只打了一二針,最多的五六針,就發生了許多的奇效和顯著療效。」    上海靜安區衛生局調查證實,俞的確用「雞血療法」治過20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