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演員董紅表演錫劇《一盅緣》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國家一級演員於蘭表演京劇《杜鵑山》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國家一級演員周利表演京劇《失子驚瘋》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精彩的表演,讓觀眾聽得津津有味。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孫勇波和吳熙表演川劇《灰闌記》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中國劇協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主持此次慰問演出。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1月23日21時訊(記者 董進)中國劇協主席、著名演員濮存昕,昨(22)日率領梅花獎藝術團來到重慶,參加「送歡樂、下基層」重慶行慰問演出。在昨晚觀看了川劇團演出的經典劇目《金子》後,今晚濮存昕帶領十多位梅花獎獲得者,在市川劇院藝術中心為重慶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戲曲演出,而明日藝術團的藝術家們還將前往大石壩石油社區,為那裡的居民帶去新春的問候。在演出開始前,作為主持人的濮存昕接受了華龍網記者的採訪,已經看過多次川劇《金子》的他,還是表達出對這部劇的喜愛:「我是來學習的」。
看重《金子》傳承地方方言
昨晚,濮存昕與眾多藝術家一起觀賞了川劇團的經典劇目《金子》,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看川劇《金子》,但濮存昕坦言,每一次看都能感受到不少新的東西。「川劇《金子》改編自曹禺先生的名著《原野》,剛好我們大年初六就要排練話劇版的《原野》,因此這次我也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看這部劇的。」
濮存昕坦言雖然他是演話劇的,但川劇也有很多相互借鑑的地方。「因為我會在話劇《原野》中飾演焦大星,這個角色在川劇中也有著精彩演出,我也想要學習他們的技術、講究,話劇在舞臺技術的嚴苛上還需要向戲曲學習。」
「像這次壓軸演出《林衝夜奔》的裴豔玲先生,她今年已經69歲高齡了,但演出的崑曲讓人過目難忘,十分驚豔。」濮存昕坦言如今中國戲曲也需要像川劇一樣被保護和發揚,「解放初期我們有300多個劇種,到現在只剩下100多個了,很多地方性的劇種都消失了,很可惜。因此像保護川劇這樣的地方方言劇種非常重要,它可以凸顯地方文化特色,這樣才能好好傳承下去。」
人藝一年最好能做到5700萬
濮存昕不僅僅是中國劇協主席,同時他也是北京人藝的副院長。作為一支走出不少優秀演員、甚至殿堂級導演的隊伍,北京人藝不僅在藝術上取得突破,在市場上也獲得豐收。
「其實北京人藝90年代剛開始的時候觀眾也不多,但是我們一直覺得對於傳統文化,只有堅持,才能做出精品;只有內容精品,才能吸引到觀眾。」濮存昕對記者說道,「我們的藝術家們就是從這樣的青澀到最終的大成,只要你堅持努力,市場也會有回報,我從2003年之後每年都會有上百場的話劇演出,我不拍電視劇也不拍電影了,就是堅持做話劇,因為只有你自己做好了,才有得做,像北京人藝最好的年份,我們一年能收穫5700萬的票房收入。」
而對於如今時下最流行的真人秀,濮存昕也坦言透露自己並不排斥戲曲也真人秀化。「真人秀如今作為吸引年輕人的一種方式,也同樣適合在其他的文化形式中,為了戲曲的發展,其實也沒必要抵制各方面的商業市場,只要能堅守戲曲中原有的傳統文化就行。你看之前盛行港臺文化、歐美文化,但傳統文化卻始終差一口氣,這是因為我們自己還沒有做好文化生態的準備。因此不管你頭銜多高、技藝多好,還是要爭取觀眾的口碑,觀眾認你才行。」
現場:眾多名家讓重慶戲迷「過把癮」
今晚的演出可謂精彩紛呈,在一陣陣叫好聲中,裴豔玲、沈鐵梅、何雲等15位中國戲曲梅花獎獲得者為重慶市民帶來了《林衝夜奔》、《三祭江》、《女駙馬》等經典戲曲選段,讓臺下的戲迷們興奮不已。
據了解,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團於2005年創辦,該團以弘揚民族文化、服務人民群眾為宗旨,以小分隊的形式開展「送戲下基層」和「歡樂下基層」的公益性演出活動,十年來,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團已在國內31個省區市以及國外演出共一百多場、觀眾達40餘萬人。
今晚的演出由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國家一級演員龍紅的主持,從第一個亮相的《川劇集錦》,到隨後的京劇《杜鵑山》、川劇《灰闌記》、黃梅戲《女駙馬》、秦腔《鄭英嬌》等13個經典劇目輪番上演。記者在現場看到,舞臺上可謂名家薈萃,共有15多「梅花」登臺獻藝,其中,「三度梅」兩位、「二度梅」三位。而場下不僅有老戲迷,還有不少80、90後,在《女駙馬》選段後,第27屆梅花獎獲得者何雲突然邀請臺下一位觀眾上臺與其合唱黃梅戲《天仙配》,一位18歲青年戲迷自告奮勇上臺演繹,完美的配合也引來現場首個高潮。
幕後》》
沈鐵梅:看重藝術團來渝交流
昨晚,沈鐵梅穿著全新服裝演出的《金子》,頓時讓來渝的藝術家們眼前一亮,這也是《金子》自1997年面世來,首次進行「改頭換面」。
「很感謝這次藝術團能來到重慶,我們也得以與這麼多的名家交流,大家可以相互學習、借鑑,看到不同的劇種特色。」沈鐵梅坦言很享受這樣和眾多名家同場競技的感覺,「我所代表的不是我自己,代表的是川劇劇種。只要你是好的,你把你的狀態呈現出來,就會得到認可。」沈鐵梅說。
而提起劇協主席濮存昕,沈鐵梅更是親切地叫他「濮哥」。「他昨天看完演出後,還給了我不少建議,覺得最後一場金子退場時不夠震撼,讓我再改改如何能更有視覺衝擊。」沈鐵梅很感謝濮存昕的建議,「因為我知道他是真心真意的給我意見的,我還記得當時在梅花獎三十年的演出上,我清唱了一段《李亞仙》的高腔選段,頓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他還送了一首古詩給我,說很欣賞我那種安靜就能讓人走入境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