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率團來渝慰問演出 讚賞《金子》發揚川劇特色

2021-01-21 華龍網

國家一級演員董紅表演錫劇《一盅緣》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國家一級演員於蘭表演京劇《杜鵑山》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國家一級演員周利表演京劇《失子驚瘋》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精彩的表演,讓觀眾聽得津津有味。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孫勇波和吳熙表演川劇《灰闌記》選段。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中國劇協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主持此次慰問演出。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1月23日21時訊(記者 董進)中國劇協主席、著名演員濮存昕,昨(22)日率領梅花獎藝術團來到重慶,參加「送歡樂、下基層」重慶行慰問演出。在昨晚觀看了川劇團演出的經典劇目《金子》後,今晚濮存昕帶領十多位梅花獎獲得者,在市川劇院藝術中心為重慶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戲曲演出,而明日藝術團的藝術家們還將前往大石壩石油社區,為那裡的居民帶去新春的問候。在演出開始前,作為主持人的濮存昕接受了華龍網記者的採訪,已經看過多次川劇《金子》的他,還是表達出對這部劇的喜愛:「我是來學習的」。

  看重《金子》傳承地方方言

  昨晚,濮存昕與眾多藝術家一起觀賞了川劇團的經典劇目《金子》,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看川劇《金子》,但濮存昕坦言,每一次看都能感受到不少新的東西。「川劇《金子》改編自曹禺先生的名著《原野》,剛好我們大年初六就要排練話劇版的《原野》,因此這次我也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看這部劇的。」

  濮存昕坦言雖然他是演話劇的,但川劇也有很多相互借鑑的地方。「因為我會在話劇《原野》中飾演焦大星,這個角色在川劇中也有著精彩演出,我也想要學習他們的技術、講究,話劇在舞臺技術的嚴苛上還需要向戲曲學習。」

  「像這次壓軸演出《林衝夜奔》的裴豔玲先生,她今年已經69歲高齡了,但演出的崑曲讓人過目難忘,十分驚豔。」濮存昕坦言如今中國戲曲也需要像川劇一樣被保護和發揚,「解放初期我們有300多個劇種,到現在只剩下100多個了,很多地方性的劇種都消失了,很可惜。因此像保護川劇這樣的地方方言劇種非常重要,它可以凸顯地方文化特色,這樣才能好好傳承下去。」

  人藝一年最好能做到5700萬

  濮存昕不僅僅是中國劇協主席,同時他也是北京人藝的副院長。作為一支走出不少優秀演員、甚至殿堂級導演的隊伍,北京人藝不僅在藝術上取得突破,在市場上也獲得豐收。

  「其實北京人藝90年代剛開始的時候觀眾也不多,但是我們一直覺得對於傳統文化,只有堅持,才能做出精品;只有內容精品,才能吸引到觀眾。」濮存昕對記者說道,「我們的藝術家們就是從這樣的青澀到最終的大成,只要你堅持努力,市場也會有回報,我從2003年之後每年都會有上百場的話劇演出,我不拍電視劇也不拍電影了,就是堅持做話劇,因為只有你自己做好了,才有得做,像北京人藝最好的年份,我們一年能收穫5700萬的票房收入。」

  而對於如今時下最流行的真人秀,濮存昕也坦言透露自己並不排斥戲曲也真人秀化。「真人秀如今作為吸引年輕人的一種方式,也同樣適合在其他的文化形式中,為了戲曲的發展,其實也沒必要抵制各方面的商業市場,只要能堅守戲曲中原有的傳統文化就行。你看之前盛行港臺文化、歐美文化,但傳統文化卻始終差一口氣,這是因為我們自己還沒有做好文化生態的準備。因此不管你頭銜多高、技藝多好,還是要爭取觀眾的口碑,觀眾認你才行。」

  現場:眾多名家讓重慶戲迷「過把癮」

  今晚的演出可謂精彩紛呈,在一陣陣叫好聲中,裴豔玲、沈鐵梅、何雲等15位中國戲曲梅花獎獲得者為重慶市民帶來了《林衝夜奔》、《三祭江》、《女駙馬》等經典戲曲選段,讓臺下的戲迷們興奮不已。

  據了解,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團於2005年創辦,該團以弘揚民族文化、服務人民群眾為宗旨,以小分隊的形式開展「送戲下基層」和「歡樂下基層」的公益性演出活動,十年來,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團已在國內31個省區市以及國外演出共一百多場、觀眾達40餘萬人。

  今晚的演出由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國家一級演員龍紅的主持,從第一個亮相的《川劇集錦》,到隨後的京劇《杜鵑山》、川劇《灰闌記》、黃梅戲《女駙馬》、秦腔《鄭英嬌》等13個經典劇目輪番上演。記者在現場看到,舞臺上可謂名家薈萃,共有15多「梅花」登臺獻藝,其中,「三度梅」兩位、「二度梅」三位。而場下不僅有老戲迷,還有不少80、90後,在《女駙馬》選段後,第27屆梅花獎獲得者何雲突然邀請臺下一位觀眾上臺與其合唱黃梅戲《天仙配》,一位18歲青年戲迷自告奮勇上臺演繹,完美的配合也引來現場首個高潮。

  幕後》》

  沈鐵梅:看重藝術團來渝交流

  昨晚,沈鐵梅穿著全新服裝演出的《金子》,頓時讓來渝的藝術家們眼前一亮,這也是《金子》自1997年面世來,首次進行「改頭換面」。

  「很感謝這次藝術團能來到重慶,我們也得以與這麼多的名家交流,大家可以相互學習、借鑑,看到不同的劇種特色。」沈鐵梅坦言很享受這樣和眾多名家同場競技的感覺,「我所代表的不是我自己,代表的是川劇劇種。只要你是好的,你把你的狀態呈現出來,就會得到認可。」沈鐵梅說。

  而提起劇協主席濮存昕,沈鐵梅更是親切地叫他「濮哥」。「他昨天看完演出後,還給了我不少建議,覺得最後一場金子退場時不夠震撼,讓我再改改如何能更有視覺衝擊。」沈鐵梅很感謝濮存昕的建議,「因為我知道他是真心真意的給我意見的,我還記得當時在梅花獎三十年的演出上,我清唱了一段《李亞仙》的高腔選段,頓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他還送了一首古詩給我,說很欣賞我那種安靜就能讓人走入境界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濮存昕排演小學生課本劇 創意走紅網絡
    本期節目濮存昕、於丹分別深入雲南省壩美法利希望小學與臺灣省池上鄉福原小學,在為期三天的師生相處中不乏亮點,法利希望小學生以創意課本劇的方式詮釋《草船借箭》驚豔全場,網友瘋狂為節目打CALL,紛紛留言:「這版草船借箭,真的能打」。   在昨晚的節目中,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通過讓壩美法利小學的孩子們排演課本劇的方式,了解三國故事的歷史興衰。
  • 聽濮存昕讀美文,用一種叫「美感」的東西抵擋生活的庸常
    演員濮存昕,可能是全中國最能賦予朗誦美感的人之一。從三年前開始,濮存昕策劃發起了一個公益性的人文藝術分享平臺「濮哥讀美文」,上線三年來,濮存昕自己錄製了134篇美文朗誦,吸引了眾多文學、朗誦愛好者的關注,收穫近16萬粉絲。
  • 「暴風雨」來了 濮存昕塑造「濮思洛」
    近日,該劇導演提姆·修普、主演濮存昕等共同亮相,演員們更與音樂指導巴裡·甘伯格共同帶來了一段富有激情的片段展示,演員們利用手中的汽油桶、皮箱、木棍、鐵盆等「天然道具」,再現了主人公和精靈們在荒島之上的生活景象。    1611年,47歲的莎士比亞完成了《暴風雨》這部極具傳奇色彩和人文主義精神的話劇作品。
  • 魯迅由誰來演合適?李雪健形似,濮存昕神似,高雄沒演卻呼聲高
    比如李雪健,濮存昕。李雪健飾演的魯迅在外表上十分相似,而濮存昕卻是神似,只有他還未曾演過魯迅,便已形神俱備,真可謂是從書卷中走出來的魯迅先生。  一代文學大家周樹人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
  • 金立開年 攜濮存昕發布第四代語音王A350
    2011年新春伊始,金立將語音王系列再次全面升級,推出以語音讀寫、生活導航為核心應用的第四代語音王A350,並邀請濮存昕為該系列產品代言,打造更具品質感的商務手機。據悉,該手機已於2月初在各省市區域全面上市,給力開年。  金立語音王A350功能豐富。除了延續語音王系列能聽會說的基礎功能外,A350還增加了獨有的GPS生活導航功能,以應付商務人士日漸複雜的出行需求。
  • 濮存昕策劃知青題材《WM我們》重排加入電子樂
    12月23日,由濮存昕擔任總策劃的知青題材話劇《WM我們》將在九個劇場上演。該劇23年後這次的復排,將融入電子樂等時尚元素。《WM我們》中的WM是我們的拼音縮寫,象徵著倒立與直立的人及人的倒置與回歸。濮存昕一直說,《WM我們》影響了他對話劇的理解。23年前,導演王貴、演員李雪健、劉佩琦和胡雪樺等人聯手打造的《WM我們》,再現了一代知青的青春歲月,其前衛的表現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性引起了巨大反響。23年前,濮存昕曾在該劇劇組做演員,只不過當時只是B角。
  • 李雪健濮存昕2人,演魯迅「似」魯迅,香港演員高雄沒演卻呼聲高
    演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但值得回味的莫過於李雪健,濮存昕兩個老戲骨了。一人形似一人神似,也可聊慰大家想念故人之心了。提到李雪健,很多人都不陌生。作為一代老戲骨,演技可謂是榜上有名的。他演的秦始皇,張作霖等等都是深入人心的。而且他的形象也是非常接近魯迅先生中晚年時期的。在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中,他演的魯迅就非常讓人回味不已。
  • 濮存昕:我當知青時候曾負責種馬配種(圖)
    濮存昕知青的生活當然艱苦,可也有許多值得回味的經歷我騎的馬是從甘南藏族自治州買來的,和當地馬不合群。先是不進新疆馬群,調教得終於能進了。正式開拍,沒想到衝到演土匪的武師身邊,我一揮劍,騎的馬就受驚了,尥著蹶子把我從馬頭前甩下了馬鞍。唐裝的靴子有尖兒,鉤住了馬鐙,我便一隻腳在馬上,一隻腳在地上跳,被馬兜了一圈兒。眾人看得嚇出一身冷汗,但我知道這時候無論如何不能撒韁繩,就拼命不讓馬頭抬起來。
  • 濮存昕:希望大家說愛滋病就像說感冒
    7月15日下午,當胸戴紅絲帶、身著島服的著名影星濮存昕出現在海南2010年愛滋病防治政策宣講大會上時,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66歲濮存昕曬大前輩近照,滿頭白髮坐在電腦前為大家上網誦讀
    不久前,大家熟悉的老戲骨馮在自己的微博上拍了一張濮存昕的近照。對於馮來說,當他以一部電影《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時,他就成了90後的童年陰影。之後,他還出演了許多角色,展示了他不同尋常的魅力,讓大家更加了解馮的方方面面。這次曝光了他的一位偉大的前輩濮存昕的一組照片,附帶文字表達了他的敬佩,但是濮存昕真的很久沒有出現了。作為一個演員,濮存昕絕對算是一個很棒的藝人。
  • 對話濮存昕:語言是民族文化最基本的DNA
    孫妮對話時間:2020年10月31日對話人物:濮存昕人物簡介濮存昕,1953年出生於北京,著名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藝委會副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對話背景不用刻意辨別,他一開口,你就知道他是濮存昕。這是琴臺大劇院自今年9月正式復工後的第一場朗誦會——《聆響·行歌》的舞臺上,有「朗誦藝術家」徐濤,有因「舌尖系列」實現了「聲音走紅」的配音表演藝術家李立宏,也有同樣知名的演員宋春麗、史可、劉勁、吳京安……但濮存昕出場時獲得的掌聲,依然是最熱烈的。
  • 濮存昕:文化生活讓人更有幸福感
    記者 李張念 /文11月28日下午,在石門縣「壺瓶山大家講堂」上,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以《明月飾窗——我的藝術人生》為題,分享了自己的文藝創作經驗和人生感悟。講座結束後,常德日報社、石門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
  • 蔣雯麗、姜文、葛優、陳建斌、周迅、濮存昕、湯唯配音,8分鐘短片《大自然在說話》太震撼了文章底部有英文版視頻
    中文版配音陣容十分耀眼,蔣雯麗、姜文、葛優、陳建斌、周迅、濮存昕、湯唯分別為大自然母親、海洋、雨林、土地、水、紅木、花發聲。此片以大自然獨特的視角,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引發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思考,並倡導人類要有關愛環境的意識。中文解說詞▼
  • 濮存昕央視"推拿" 康洪雷: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
    原標題:濮存昕今晚央視推拿   畢飛宇「茅獎」作品改編電視劇   作為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代表著中國長篇小說的高峰。然而根據「茅獎」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卻不多見,其一是因為小說太過成功,搬上螢屏往往招罵;其二則是因為改編難度過大,文學作品未必適合影像展現。
  • 內江某預備役團:5年接力,情系陳灣村
    西部戰區陸軍某預備役團協調駐地相關單位,為村民們送上了一份精彩的文化大餐。▲文藝演出現場演出現場,各類節目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歌聲、掌聲、歡笑聲不斷。軍營歌舞《革命軍魂》《強軍戰歌》等,鏗鏘有力、催人奮進;方言小品《調解》,在插科打諢中,講述鄉鄰故事,引發大家強烈共鳴;川劇戲歌聯唱《戲韻回聲》,親切接地氣,贏得觀眾陣陣掌聲……▲積極為扶貧捐款捐物▲官兵在村委會宣誓承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強軍號記者了解到,陳灣村是省級貧困村,2015年該團主動與陳灣村結成幫扶對子
  • 川劇、手影、國樂走進小劇場 引領兒童公益演出新風潮
    四川省川劇院的演員走進小劇場為孩子們表演川劇。表演中,只見川劇演員踱著碎步走下舞臺,觀眾席上的兒童紛紛踴躍地伸出小手,演員隨機邀請一位穿白色裙子的小姑娘上臺,他俯下身子面朝這位小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黃色的川劇臉譜變成了紅色,小姑娘又驚又喜,想要摸摸川劇演員臉上神奇的面具,又被演員巧妙地躲開。臺下的孩子們見此情景,尖叫連連,羨慕不已。緊接著,演員在現場表演了川劇《美猴王》《別洞觀景》《扈家莊》等片段,並進行了嗩吶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