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上午3:24,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觀測到一次M級太陽耀斑爆發事件,這次太陽耀斑的爆發可以說自2017年10月以來最強的一次,雖然耀斑產生的有害輻射無法穿過地球的大氣層對地面上的生物產生影響,但是當其強度足夠高時,它們會干擾地球近地軌道上人造衛星的通訊信號傳播,耀斑的輻射強度還會對地球磁極產生影響,難道預示著太陽真的要甦醒了麼?
從直觀上來講,太陽耀斑是在太陽表面或邊緣發生的一種突然閃光現象,通常會伴隨有日冕物質拋射的情況出現,太陽耀斑會將攜帶有電子和原子的雲氣團從太陽日冕中拋射到太空之中,而這一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高達6 × 10^25焦耳,相當於160,000,000,000噸TNT炸藥的威力,一般情況下,太陽耀斑的發生都會伴隨著太陽黑子的活動,不過兩者之間的關係還有很多謎團沒有被人類所揭開。
人類首次觀測到太陽耀斑現象是在1859年,當時是由一名英國業餘天文學家理查·克裡斯多福·卡林頓完成的。通常,太陽耀斑的爆發頻率平均為每11年更換一個周期,而大的太陽耀斑出現的頻率要遠低於小的耀斑出現頻率。
太陽耀斑的爆發過程會將大量的等離子體物質加熱至極高的溫度,從而使這些等離子體的運動被加速至接近光速,這將使它們產生不同波長的電磁輻射,涵蓋從無線電波到伽馬射線,不過絕大部分的電磁輻射都不在可見光範圍,因此太陽耀斑所產生的電磁輻射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必須要在特定的儀器觀測之下才會看到。
科學界對於太陽耀斑爆發的強弱通常會使用不同等級來表示,該等級的劃分依照太空環境觀測衛星(GOES)在地球附近軌道上測量得到的X射線峰值(波長在100至800皮米之間的電磁波)來界定,並按照每平方米的瓦特數(W/m2)來作為其強度的計量單位。依照上述測量標準,天文學組織將太陽耀斑分為A、B、C、M和X幾個不同的等級,每一級的強度會比其下一級高出10倍,也就是說M耀斑會比C耀斑強度高出10倍,但會比X耀斑強度低10倍,本次由NASA觀測到的M級太陽耀斑的強度介於十的負五次方至十的負四次方之間,單位是每平方米的瓦特數。
太陽耀斑對於地球的威脅主要是其釋放出的高能宇宙射線,其不僅會干擾太空設備的穩定運行,還可以穿透人體,對太空中的太空人造成生物化學損害,同時這些高能宇宙射線還會對地球磁場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導致磁暴的發生。
這次被發現的M級太陽耀斑爆發,雖然對我們的星球威脅不大,但根據科學家的推斷,這次爆發可能是太陽正在逐漸上升至其活躍階段的有利信號,不過也不能排除這僅僅是一次偶發的太陽耀斑爆發事件,如果要想知道確切的答案,專家估計要經過至少六個月的持續觀測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不過NASA所給出的預測數據是在2012年至2022年之間,有12%的概率會發生具有巨大潛在破壞力的超級太陽風暴,如果真的發生的話,我們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