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塊電視音質差有解了:加個2萬塊Soundbar試試

2020-11-22 驅動之家

最近復工復產正在有序的進行中,這不第一批覆映影片片單已經出爐,包括國內外的多部大片,不過距離電影院能正式開業還有著一段時間,在這之前只能在家裡繼續用著電視望梅止渴。

雖然家裡那臺兩千塊的電視屏幕大,但音質只能算聽個響。那麼問題來了,在不換電視的情況下,如何有效提升電視音質?

改善音質上家庭影院?一個Soundbar就行

兩千塊電視搭兩萬塊Soundbar,大材小用?

先拋出結論:結合主觀聽感,得出以下三點:

1、高端電視音質比喇叭結構和音頻技術,低端電視比喇叭功率。

2、相機畫質受限CMOS和鏡頭的物理體積,音響的音質亦是如此。所以,手機有了AI攝影提升畫質,Soundbar也有了「AI聲音」(模擬多聲道)來提升音質。

3、想搞家庭影院的人估計是瞧不起Soundbar,但不愛折騰又想改善電視音質的人,最終還是會選擇Soundbar。

此次我們選取了價位段從兩千到五千的三款電視,與一款兩萬塊的Soundbar進行試聽對比,採用錄音棒收音的形式模擬正常觀影距離的視聽體驗。

兩千元的電視很明顯的一點是聲音足夠大,人聲高音表現較為清晰,中低音方面則比較輕薄無力,猶如涼白開,可以止渴但口感一般;

三千元的電視與兩千元的電視價格相差不大,在音質方面的提升大部分是通過增加揚聲器數量或功率,在保持清晰的高音表現力之餘,在中低音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低頻共鳴感較明顯,相當於青島純生,有點絲滑;

五千元的電視屬於中端電視,目前中端電視已經開始採用獨立音響系統,來提升電視的音質效果,從實際聽感來說,人聲富有磁性、立體感,像是人頭馬VSOP,有點那味了。

而兩千元的電視與Soundbar搭配後的音質,人聲與配樂給人一種直擊人心的震撼感,聲場十分寬廣,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誇大,也就是82年的拉菲。

顯然,電視音質與其揚聲器配置以及搭載的音效處理技術有關。

這幾款電視作為該價格段的一個代表,可以看到低端電視在對比音質時,並沒有搭載很多不同的音效處理技術,而是用最直接粗暴的方式——功率大音質越好,俗話說的「底大一級壓死人」。

有網友可能會提出質疑,用兩萬塊的Soundbar音質效果肯定會好的嘛,我能買得起這個還會用兩千塊的電視嗎?

非也非也,只是我們手上剛好有兩萬塊的Soundbar,在這裡只是用作更明顯的效果對比,並不是一定要貴的Soundbar才能帶來比電視更好的音質。

Soundbar是集成化(mini)的家庭影院系統,將多聲道和功放集合在一個長條狀的音箱箱體當中。

擁有各種音頻接口,具備不同的解碼能力,將AV和數碼技術結合最為徹底的一個產物,其音質效果當然不是普通電視可相比的。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Soundbar價格在1000元到5000元不等,從銷量上來看,國內市場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加,這也反映出消費者對音質的追求。

超薄與音質不可兼得?Soundbar來破局

近年來,平板電視由於技術的飛躍發展,電視機身越來越薄,雖然給大家帶來高清及超薄的視覺享受。

但也不可避免地犧牲了音質,因為在目前現有的成熟技術下,發聲系統需要有足夠的空間才能產生更好的音質。

但輕薄的機身留給機內揚聲器的空間很小,揚聲器空間小會對影響中低音的發聲效果,直觀的感覺就是聽上去軟弱無力。

同時為了追求無邊框、全面屏電視,揚聲器被設計在屏幕後方,使得揚聲器對著背景牆發聲,或者對著桌面發聲,而不是對著人發聲,我們聽到的音質也會大打折扣。

很多人為了得到更震撼的聽覺效果,會考慮配一套家庭影院,但真切了解其硬核標準之後,相信都會望而卻步:

這不僅要投入相應的金錢,而且對使用空間也有一定的要求,少則重新進行聲學改造,重度玩家則要騰出一片空間甚至換房子(真是夠豪的)。

所以Soundbar就應運而生了。雖然Soundbar並不是家庭影院的替代品。

它的最大的好處,巧妙的利用聲學結構設置改變了聲音的方向性,具備了模擬多聲道的初級本領,同時降低對環境空間的要求,適用性大大提高。

為更多追求高音質但又不想折騰的朋友提供了一種便捷的解決方法,而且在價格上也有優勢。

對於普通人而言,傳統多聲道家庭影院在使用時不僅更佔地方,多個音箱的布線、擺位也需要更多考究。

Soundbar則不同,主音箱直接放置或者掛在電視機下面,一根電源線+音頻傳輸線(可以是光纖/HDMI或者其他)即可組裝完畢進行使用,省心的同時也節約了空間。

所以,不管家裡的電視質量如何,想要提升音質,最簡單的方法是買一個Soundbar,而且大部分Soundbar還可以當做一個獨立藍牙音箱,想聽歌時用手機連接即可。

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Soundbar?最容易忽視的可能是接口

那麼在眾多產品之中,如何選一款合適自己的Soundbar?記住以下四個步驟:

看聲學配置

常見的有2.1、5.1聲道,2.1聲道既能保證中高音的清晰,又能有澎湃的低音,而5.1聲道就可以有真實的環繞聲(注意不是虛擬5.1聲道,虛擬5.1與真實5.1是有差別的)。

看音量大小

目前大部分的Soundbar產品都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我們無法到現場體驗,這時就要看功率,功率越大,聲音越大,聲音大,才能有足夠的包圍感、臨場感;

看尺寸比例

顧名思義,就是Soundbar的尺寸要與你的電視、電視櫃尺寸相符,長度不能過長,擋住電視遙控信號接收端(藍牙遙控可忽略),高度也不能過高擋住屏幕,尺寸比例與電視相符,這也視覺觀感會有所提高。

最易忽視的是音頻接口

目前大部分Soundbar都可以採用藍牙連接,雖然可以做,但沒必要,因為藍牙連接有兩大問題,一是音頻有損壓縮,二是聲音延遲導致音畫不同步,所以要與電視相連,Soundbar要有能與電視端相連的音頻接口。

但是Soundbar上這麼多音頻接口,你認識幾個?

根據信號的不同,可以將音頻接口分為兩大類:模擬音頻接口數字音頻接口

模擬音頻接口在近年的平板電視上越來越少見,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RCA接口(即俗稱的蓮花插座、三色插口),包含在電視的AV音視頻輸出組合端子中,黃、白、紅一組三個埠,黃色是視頻信號,紅色是模擬音頻輸出的右聲道,白色是左聲道。

另外一種是耳機插座,耳機插座一般只包含左右聲道,字符標識為耳機標記,可以通過轉換線與RCA。

對應電視的模擬音頻輸出,Soundbar會有不同的模擬音頻輸入接口,標識為AUX IN、Line IN。這兩種叫法的含義是不同的,主要區別在於輸出幅度、阻抗和驅動能力。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模擬信號容易受到幹擾的特點,大部分的Soundbar都只保留了耳機接口,更推薦使用抗幹擾能力更強、品質更高的數字輸入接口。

數字音頻接口,在Soundbar和電視機上面,常見的有光纖、同軸和HDMI ARC。

在國內銷售的平板電視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國產品牌如海信、創維、TCL等,數字音頻接口通常為同軸接口和HDMI ARC,同軸接口也是一種RCA埠。

另一派則是外資品牌如索尼、三星、LG等,數字音頻接口通常為光纖接口和HDMI ARC。

光纖接口則是通過光信號進行傳輸音頻信號,這時就需要使用光纖線,這種線比較容易折斷,所以儘量不要折彎。

同軸與光纖的埠字符標識並不統一:光纖、Optical、Digital Audio、數字音頻輸出、S/PDIF等。

但它們實際上都採用的S/PDIF標準進行信號傳輸,只是前者以電的形式傳遞信號,後者以光的形式傳遞。

從傳遞形式上看,光纖用光傳遞更為可靠,很多高級的音響、功放都採用光纖接口傳遞信號。

但實際上,質量好的同軸線由屏蔽層包裹後,受到幹擾的機率也較少。

光纖、同軸都可以傳輸環繞聲信號,最高可以支持到5.1聲道。如果電視要輸出更多軌道的數字音頻比如7.1聲道等,那就得通過HDMI ARC接口了。

我們都知道HDMI是一個數位化視頻音頻的接收標準,可以同時傳輸視頻和音頻,在日常使用中已經得到普及,而ARC是在HDMI版本升級到1.4出現的功能。

ARC全稱Audio Return Channel,是音頻回傳通道,它的功能就是傳輸聲音信號。

電視可以通過ARC接口將音頻信號通過HDMI線回傳到功放或者其他擁有HDMI ARC功能的音頻設備上去,這樣用以節省單獨的數字輸出線材。

在ARC出現前,如果使用電視播放在線或者本地片源,同時又想使用Soundbar或者功放機進行音頻處理,沒有ARC接口,就需要在它們之間在連接一條同軸或光纖線。

而ARC出現後,電視可以通過原有接收視頻的HDMI線,將音頻回傳過去,無需額外使用同軸或光纖線。

而且,HDMI ARC可以傳遞更為複雜的音頻數據,如像DD+、Dolby Atmos、DTS:X等,而同軸光纖只能到5.1通道。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HDMI口都支持ARC,而支持ARC的口一般都會有「ARC」三個字母的標識,只要將電視和Soundbar上面對應的ARC口用HDMI線連接起來即可。

不管使用哪個接口,連接好設備之後,將電視機的聲音輸出埠設置為連接Soundbar的埠,這樣就會有音頻信號輸出。

總的來說,選購Soundbar的核心是音質與功率、體積和價錢成正比,選擇合適自己的價位產品,同時注意電視與Soundbar之間的音頻接口是否相同,並儘量選擇帶有HDMI ARC數字音頻接口的產品。

追求更好的音質是永無止境的

前面談到平板電視由于越來越輕薄,使得揚聲器空間變小,音質變差。

為此電視廠商們也做了不少的努力,有如索尼在發聲技術上發力,使用多聲道屏幕聲場、銀幕聲場以及邊框發聲技術,力求帶來更真實的臨場體驗;

又有如創維最新8K電視Q91,採用了外置Soundbar設計,將電視揚聲器直接設計為外置的Soundbar,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決超薄平板電視音質較弱的問題。

從不少高端電視採用外置Soundbar設計來看,我們作為普通用戶,在不換電視的前提下(懶得折騰),購買一個Soundbar或許是提升音質的最佳方案。

相關焦點

  • 小視窗 大視界,畫質清 音質棒—酷開50A2智能電視體驗
    腳架的安裝位置在電視背面下方的左右兩端,分別有一個獨立的白色塑料塊,做為安裝腳架,螺絲的載體。整套系統有八個喇叭組成,分別是兩隻高音,兩隻中低音和4隻低音,並且8隻喇叭均為JBL原裝,支持獨特的2.2聲道,音質要求度高,倘若此套音箱系統單賣的話,售價據說將在3000元。在機身底部有限且狹窄的空間,安放這麼多的喇叭,實屬不易,徹底的打破了「超薄與音質」不能共存的科技難題。
  • 還在抱怨電視音質差?海信U7無損音質+環繞音,這音效誰能抗拒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家裡的電視總有一個缺陷,那就是音質,雖然很多人知道電視音質不怎樣,但好像也不影響他們選購。其實對於用戶來說理應得到更好的音質享受,用戶沒要求不代表廠家就能裝聾作啞,對於一款智能電視來說,除了要有好的畫質外,還需要高品質無損音質。
  • 買了好電視不配個好音箱?SoundBar推薦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現在許多用戶家中有很不錯的電視,但因電視越做越薄,電視喇叭的體積也遭到嚴重壓縮,許多朋友們想著單獨為電視配一套音響系統。但是電視音響種類不少,主要分為2.0系統、桌面基座式音響、條形音響、Soundbar等。無論是哪種類型,他們都是搭配電視使用的。
  • 投影VS電視?入手1萬塊的雷射電視是種什麼體驗
    ③專用電視櫃/託盤安裝完成後,需進行調校,過程移動困難,且需配合專用電視櫃或託盤使用,佔用臺面面積大、工作噪聲也較大。不僅如此,雷射光源的造價確實比較高,雷射投影機也一般出現在高端市場上,讓很多普通家庭可望而不可及。那麼有沒有既能享受大尺寸觀影,價格又實惠,畫質也不差的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 不到1千塊的f/1.2大光圈 七工匠新鏡體驗
    3畫質夠用 f/1.2有特色 抗眩光表現很極端畫質夠用 f/1.2有特色 抗眩光表現很極端    不到1千塊買回來的鏡頭,它能拍攝出怎樣的照片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f/1.2毫無意外的偏肉(畢竟f/1.2,畢竟不到1千塊,不肉才是天理何容……),但從畫質表現來看,比大部分我們熟悉的膠片時代的f/1.2手動鏡頭的表現都要好。鏡頭f/1.2下雖然的確肉,但基本的解析度滿足這些2400萬像素級的APS-C機身還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了,這個解析度和我們熟悉的這些原廠鏡頭是沒法比的。肯定是比原廠的f/1.4要肉不少。
  • 超薄電視必備的好音質伴侶,這些高端HIFI音箱你知道嗎?
    可放出來的聲音效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更別提什麼環繞立體聲或者低音炮效果,這樣的音質效果甚至連兩百塊一副的電腦音箱都比不上,造成了和精美畫面之間的落差感。如果你正面臨這個煩惱,其實現在的電視都可以通過外接的音響設備提升其音質表現。但問題又來了家庭影院並不便宜,市面上有很多的選擇,該買什麼樣的音響才配得上家裡面的超薄電視呢?不要擔心,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款音響,絕對是超薄電視必備的好音質伴侶。
  • 無損音質與MP3到底有什麼差距?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MP3根本沒有辦法聽,於是在網上到處找無損音樂,那麼無損音樂和MP3有什麼區別呢?各種無損音樂格式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前些日子,我的一位朋友買了輛保時捷跑車,然後來找我要無損的音質的音樂,我告訴他沒必要,放MP3就行,結果人家還不樂意了,非說車上音響好,放MP3就是糟蹋音響。現在有很多音樂網站把無損給神話了,可是大家到底知道無損是什麼嗎?無損音樂和普通MP3又差多少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說無損的那些事。記得當年蘋果公司召開Iphone4的發布會時,提出一個定義:視網膜屏。
  • 2.23萬塊太空垃圾正繞飛地球,專家:對後續太空發射構成威脅
    目前地球上空仍有約5000枚衛星,但能正常工作的只有不到2000枚。歐洲航天局表示,目前人類能跟蹤到的太空垃圾有2.23萬塊,但尚未發現的可能有成千上萬塊。大量太空垃圾圍繞地球高速飛行,可能彼此碰撞後會產生更多垃圾,對未來執行太空任務造成阻礙。據報導,日本宇宙航天研發機構和歐洲航天局分別計劃在2022年和2025年嘗試開始太空垃圾回收工作。
  • Sonos Beam電視音響體驗:可動可靜,音質出眾
    「超薄電視」的流行趨勢與「好聲音」消費需求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不過家庭影院以另一種姿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它拋棄了繁雜的布線,也考慮到了寸土寸金的城市房價。讓看個新聞都捨不得開機,放在客廳又顯得「黑大粗」的家庭影院音響,有了更高的使用頻率和更和諧的存在感。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款專為電視打造的全能家庭音響——Sonos Beam。
  • 電視行業新的風口:MicroLED、OLED、雷射顯示
    以短暫且可預測的目光來看,未來觀影的方向會往大尺寸、高色域、優良的音質以及大眾化價格為主導。顯示技術方面基本可以鎖定在MicroLED電視、OLED電視、雷射電視和VR—— 當然,如果我們只談「家庭電視」這個大類,VR會因與周圍(家)人互動效率低而被排除在外。
  • 解密索尼電視音質之: X9000A匹配4K的雙喇叭設計
    解密索尼電視音質之: X9000A匹配4K的雙喇叭設計 2013年06月27日 10:32作者:廠商投稿編輯:廠商投稿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5款千元2.1音箱內部揭秘-創新,Creative,T3,漫步者,Edifier...
    5款千元2.1音箱內部揭秘 出處:中關村在線  2010-08-23 15:53:57     作者:於開輝 編輯:wang2[爆料] 收藏文章 《影音遊戲誰最強?
  • 圈鐵好音質,南卡T2有驚喜
    打開上蓋,全黑色微磨砂材質充電倉手感還算可以的,稜角溝壑很有層次感,拿到哪裡顯得很有型。突然一看還有點TM標識的既視感。包裝包括充電倉一個、充電線一根、耳機一副、大中小號耳膠塞各一副、說明書一頁。這裡要贊一下耳機膠塞的,作為整體性的穩定結構裝置,在入耳膠塞與耳掛伸展度方面都做了大小調整,在實際入耳時會更體驗到。
  • 藍牙耳機音質排行榜:最暢銷的五大音質天王
    以前音質可以說是藍牙耳機的短板,但是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有了APTX、LDAC等協議,以及廠家的重視以及調教,音質也有了極大的改善。今天小編要盤點的就是藍牙耳機音質排行榜,一起來看看哪些是最暢銷的吧!
  • 雷射電視趁機搶佔市場,「大屏護眼」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真相
    這就意味著,雷射電視至少需要抖動4次才可以完全達到4K參數的標準,畫質清晰度也僅為真實4K的四分之一,所以雷射電視的畫質效果非常差。 而商家們宣稱的」終極顯示技術「更是一個笑話。單從顯示技術趨勢(大屏幕、高清解析度、優秀畫質)來看,雷射電視就早被傳統液晶電視狂甩幾條街。
  • 藍牙耳機音質排行榜:十五大音質炸裂的藍牙耳機終極盤點
    因為售價僅僅399元的JEET Air Plus配置超高,採用千元耳機才用到的高通QCC3020晶片,再結合獨家黑科技——LDS鐳射雷射雕刻天線,藍牙延遲程度較上代降低15%,聽歌、看視頻體驗更好。不僅支持音質無損傳輸,還有動鐵單元的加成,讓聲音還原度更高,細節更飽滿,不管從哪個方面比,都不輸千元大牌!
  • Sonos Beam音響評測:誰說小戶型就不能享受好音質?
    可坐在電視前的我,感覺不到絲毫興奮,原因就在於電視單薄的音質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估計好多人也像我一樣,隨著電視的屏幕越來越大,看中了細膩的畫質、多功能的網際網路娛樂,但唯獨忽略了電視上「附贈」的音響。臨場感、聲效對於這種網際網路電視來說遙不可及。當然價格也擺在那裡。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給這些電視加裝一個SoundBar外置電視音響,體驗一下效果立竿見影。
  • 1/2代AirPods對比評測:晶片升級 提升有限
    那相比較目前跌破千元的AirPods1代,AirPods2代會更值得買麼?一二代之間究竟實現了怎樣的改變?我們第一時間上手新品看看真實的狀況是什麼。加量不加價真良心?體驗下來我用一句話解釋:用AirPods1代看電視/電影「聲畫」已能良好同步,外加玩玩王者榮耀之類的遊戲;而AirPods2代則已經能讓我們在手遊吃雞時「聽音辨位」了......
  • 定義聲音新標準 千元級耳機年末大橫評(全文)_飛利浦 Fidelio L2...
    ,而我們ZOL數字音頻頻道在年末就來為喜歡音樂的朋友們獻上一道大餐,那就是本次的ZOL千元級耳機音質大橫評,讓我們一同來看看現在千元級頭戴耳機到底哪家強吧!這款耳機推出之後一舉成為了千元級頭戴耳機產品關注的焦點,有人說他聲音清脆自然,是少有的好聲音靚外觀的耳機,也有人說他帶上就像是緊箍咒一般讓人無法忍受,從評價上來看,這款耳機就像是一個個性鮮明的藝人,愛他的恨他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