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最寂寞,英雄最孤單。穩居王位達半年,GTX獨孤求敗!
皇帝輪流坐,何日到他家?未雨綢繆搶先機,Ultra誰奈我何?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讓我們首先把記憶翻到兩年前:
2005年6月22日,NVIDIA正式發布基於G70核心的7800GTX,改進的架構和24條管線將3D性能提升一個檔次,輕鬆取得王者之位,並給對手造成很大的壓力;
2005年10月18日,ATI發布多次延期的R520核心X1800XT,憑藉90nm的高頻率奪得性能桂冠,取代7800GTX成為新的王者;
2005年11月14日,NVIDIA還是用了110nm的G70核心,推出了高頻率、大顯存的7800GTX 512MB,王位尚未坐熱的X1800XT被斬落馬下!
如今兩年前的這一幕似乎將要重演,ATI即將發布的R600(5月14日)能否擊敗8800GTX還是個未知數,但NVIDIA已經準備好了新款旗艦級顯卡8800Ultra,並且搶在ATI之前正式發布(5月2日),至此GeForce 8系列的高中低端全線產品均已部署完畢,拉開陣線提前對抗ATI的HD 2000系列!
超頻競賽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有人嘲笑說8800Ultra只不過是8800GTX的超頻版而以,並無太大意義,真的是這樣嗎?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從一開始NVIDIA限制AIC超頻G80,到G80超頻解禁,再到官方「超頻版」正式發布,NVIDIA的瘋狂行為僅僅是為了對付R600嗎?
本文將揭開您對8800Ultra的所有謎團!
● 文章導航:
[第2頁] GeForce 8800Ultra發布的意義
R600箭在弦上,NVIDIA發布更強產品給對手施壓
半年時間已過,NVIDIA產品線是時候更新了
DX10遊戲即將來臨,繼續觀望的用戶該作出選擇了
[第3頁] 絕非超頻版!細數8800Ultra的三大改進
核心代號G80-450,採用改進的A3製程,提高頻率上限
採用0.8ns GDDR3顯存,比GDDR4還快,超頻潛力更大
改進散熱器,外形更酷,散熱效率更高
[第4頁] 8800Ultra顯卡細節部分賞析
依然是P355公版PCB,做工用料沒有變化
8800Ultra細節部分賞析
[第5頁] 8800Ultra規格和詳細資料
G80核心四員虎將規格對比
Rivatuner 2.01檢測到的資料
EVEREST 4.0檢測到的8800Ultra全部規格資料
[第6頁] 測試系統配置和設置
[第7頁] 理論測試成績——3DMark03/05/06
[第8頁] 遊戲性能測試——Prey & FarCry
[第9頁] 遊戲性能測試——Half-Life2:Episode One & F.E.A.R
[第10頁] 遊戲性能測試——Age of Empire3:The Warchiefs & Company of Heros
[第11頁] 遊戲性能測試——極品飛車10 & 命令與徵服3 & 使命召喚2
[第12頁] 遊戲性能測試——Test Drive Unilimited & S.T.A.L.K.E.R
[第13頁] 8800Ultra SLI性能 & 效能測試
[第14頁] 8800Ultra功耗 & 發熱測試
[第15頁] 8800Ultra超頻能力測試 & 全文總結
早在今年2月份,我們就從NVIDIA的測試版驅動中發現了GeForce 8800Ultra的蹤影,但NVIDIA透露給大家的信息僅僅是採用了G80核心而已,頻率和顯存方面無人能知,於是業界紛紛猜測8800Ultra的產品規格:一說是超高頻率的GDDR4顯存版,二說是像Quadro FX 5600那樣的1.5GB GDDR3顯存版,更有甚者認為8800Ultra將會是擁有160個流處理器的版本(不知道是誰如此八卦)!
8800GTX、Quadro FX5600和8800Ultra
實際上8800Ultra與8800GTX並沒有本質區別,NVIDIA通過大幅提升頻率的方式再次提高了頂級顯卡的性能表現。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這只是簡單的官方超頻而已,8800Ultra和GTX相比硬體配置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這一點將會在後文中作詳細對比。首先來看看NVIDIA為什麼會發布8800Ultra這樣一款產品?
● R600箭在弦上,NVIDIA發布更強產品給對手施壓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ATI將在5月14日正式發布R600核心的HD 2900XT顯卡;而NVIDIA搶在ATI之前發布8800Ultra,火藥味十分濃重,很多人都認為這才是R600XTX真正的對手!
R600旗艦版本再次延期,8800Ultra難逢敵手
不過可惜的是,ATI的R600XTX GDDR4版本實際上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因此基於R600核心最強的版本並不會在5月份正式發布。雖然國內曾在4月份洩漏了幾片R600 OEM版顯卡,但ATI官方並不存在此型號。
NVIDIA未雨綢繆準備了8800Ultra顯卡,但其假象競爭對手短時間內並不會出世,即便如此NVIDIA還是如期正式發布了8800Ultra,發布時間依然搶在了R600之前!
● 半年時間已過,NVIDIA產品線是時候更新了
「半年更新、一年換代」——這就是能與「摩爾定律」相提並論的「黃氏定律」!回顧近年來NVIDIA高端產品的發展歷程,幾乎半年一次的新產品更替速度不僅讓競爭對手疲於應付,每一次性能/功能的提升則更加鞏固了NVIDIA在全球圖形領域NO.1的王者地位,先發制人的策略更是有效提升了高端產品的銷量!
由於率先支持DX10和統一渲染架構,再加上超級強大的性能,8800系列產品對於用戶的誘惑力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代高端顯卡。據NVIDIA透露,GeForce 8800系列產品在5個月時間內的銷量已經大幅超越了以往三代高端產品在6個月時間的銷量!
雖然NVIDIA頂級產品8800GTX的地位目前依然牢不可破,但現在距離G80發布已經過了整整半年,在過去的半年內8800系列不存在競爭對手,而現在ATI的HD 2900即將發布,不管競爭對手的性能表現如何,他的存在肯定會對8800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鞏固高端產品的王者地位,同時也是為了給高端產品線注入新的活力,NVIDIA拋出了高規格、高頻率的8800Ultra,給對手施壓、同時也吸引更多的用戶投入NVIDIA懷抱。畢竟頂級產品更大的作用是代表產品形象,用以帶動整個GeForce 8系列產品線的銷售!
● DX10遊戲即將來臨,繼續觀望的用戶該作出選擇了
軟體(遊戲)滯後於硬體的發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G80發布達半年之久依然沒有出現任何一款DX10遊戲,因此很多人都選擇了繼續觀望。不過這一現狀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改變,至少有5款DX10遊戲將會正式發布或者是放出Demo版本,屆時將會帶動DX10顯卡的銷售。
正因為如此,NVIDIA和ATI紛紛選擇了在4/5月份發布新顯卡,爭取在DX10遊戲發布之前,將全線DX10顯卡擺放在消費者面前,以供不同階層的用戶選擇。隨著8600/8500系列產品的發布,NVIDIA的產品線已經非常完整了,而8800Ultra則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以表示G80還有不少的潛力!
據NVIDIA方面表示,目前絕大多數DX10遊戲都選擇了G80作為遊戲開發平臺,並且都參與了「The Way it`s NVIDIA Meant to be Played」計劃,由此說明GeForce 8架構將會在今後的DX10遊戲中得到充分的發揮。由於DX10遊戲對顯卡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對於高端用戶來說8800將是很好的選擇。
8800Ultra的發布進一步細分了高端8800產品線,用戶的可選擇範圍更多,頂級發燒玩家毫無疑問將會投入8800Ultra的懷抱!
8800Ultra與8800GTX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頻率大幅提升,但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因為此前很多AIC大廠(比如XFX迅景)推出的8800GTX超頻版本,頻率甚至超過了8800Ultra!那麼NVIDIA自己推出官方「超頻」版本有什麼意義呢?
AIC的8800GTX超頻版僅僅是刷寫了高頻BIOS,或者是手動挑選出來體制較佳的版本而已,而NVIDIA 8800Ultra則是在硬體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進,由此讓顯卡的工作頻率更高,超頻潛力更大!下面就來看看8800Ultra所作出的三大改進:
● 核心代號G80-450,採用改進的A3製程,提高頻率上限!
超頻玩家一定不會對晶片製程陌生,新的製程不一定會使用更先進的工藝,但對於晶片的BUG排除、穩定性以及超頻能力影響非常大。比如新製程的CPU往往超頻能力更強,新製程的北橋外頻能達到更高、更加穩定可靠!GPU也是同樣的道理:
8800GTX核心代號G80-300,8800GTS核心代號G80-100,都是A2製程
8800Ultra核心代號G80-450,A3製程
8800Ultra依然採用了臺積電90nm工藝製造的G80核心,但製程已經由原來的A2升級到A3,這就表示新的GPU並非是簡單篩選出來體制較佳的版本,而是真正經過製程改進、優化設計的新核心,A3製程不僅能夠提高良品率,而且可以讓工作頻率達到更高!
NVIDIA官方產品往往都是比較保守的,AIC可以在出廠時對顯卡進行超頻,玩家可以手動超到更高,但其幅度往往存在上限。而NVIDIA改進位程的版本提高的正是GPU頻率上限,對於用戶來說不但是默認頻率更高,而且超頻能力更上一層路!
● 採用0.8ns GDDR3顯存,比GDDR4還快,超頻潛力更大!
此前最快的顯存是1.0ns顆粒(理論頻率2000MHz),其中16M×32Bit的顆粒由三星提供,被8800GTX和8600GTS顯卡採用,8M×32Bit的顆粒由現代提供,8800GTS 320MB用的就是這種顆粒。
三星和現代的1.0ns顯存顆粒
有沒有更快的顯存?GDDR4肯定超過這個數值,ATI X1950XTX用的就是0.9ns的GDDR4顆粒,雖然頻率可以達到更高,但由於延遲也更大了一些,因此性能提升沒有想像中的顯著,GDDR4的前景目前來看並不明朗。
顯存大提速!2.4G GDDR3和3.2G GDDR4
因此DRAM廠商依然在不停的改進工藝,繼續在GDDR3上面做文章,推出更快的顆粒。在前不久的中國IDF春季大會上,三星就展出了頻率高達2400MHz的GDDR3顯存顆粒,分為512Mb(16MB×32Bit)和256Mb(8MB×32Bit)兩種,規格達到了0.8ns!令人意外的是,如此極速的顯存這麼快就被使用在了8800Ultra顯卡之上:
三星0.8ns 16MB×32Bit GDDR3顯存顆粒
與8800GTX相比,8800Ultra將顯存從1.0ns升級到了0.8ns,默認頻率從1800MHz提高到了2160MHz,顯然尚未達到0.8ns理論的2400MHz,這就意味著顯存的超頻潛力也有了大幅提升!
● 改進散熱器,外形更酷,散熱效率更高!
8800Ultra純黑的全覆式散熱器從視覺上就給人不小的震撼力,外觀比起8800GTX有了很大的改變,但風格還是非常親切、熟悉:
點擊放大欣賞
XFX 8800Ultra的貼紙看上去更酷
通過對比8800Ultra和8800GTX可以發現,兩者的散熱器結構並沒有多大變化,Ultra散熱片面積的增加也相當有限,全覆式風扇罩更大的作用是為了讓顯卡更加美觀。實際上最大的變化就是渦輪風扇的位置: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Ultra的渦輪風扇被上移,超出了PCB半個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讓風扇進風量得到有效提升,風扇的進風和出風是恆等的,擴大進風量就能提高出風量,如此一來在相同風扇轉速下的散熱效率可以得到改善。
以上只是理論分析,在後文中我們將會對8800Ultra和8800GTX的散熱性能作專門的對比測試,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現在就來仔細欣賞8800Ultra顯卡實物,看看在其他方面Ultra和GTX還有無區別。
● 依然是P355公版PCB,做工用料沒有變化
8800Ultra外觀,可點擊放大欣賞
8800Ultra(上)和8800GTX(下)PCB對比
通過仔細對比可以發現,除了GPU、顯存和散熱器之外,8800Ultra和8800GTX的PCB、做工、用料幾乎沒有區別。如果非要找點差別出來的話,那就是PCB顏色和幾顆電容的品牌不同。
● 8800Ultra細節部分賞析:
G80核心以及分布在周圍的12顆顯存
複雜的供電模塊導致PCB變長
雙Dual-Link DVI輸出,支持HDCP
雙6Pin PCI-E外接供電(R600是8Pin+6Pin,對電源要求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NVIDIA正式發布GeForce 8800Ultra之時,作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產品發布合作夥伴(Launch Partner)的XFX迅景,其8800Ultra已經正式上市。產品發布即上市,發燒玩家第一時間就能享用到最強顯卡了!
● G80核心四員虎將規格對比:
8800Ultra發布之後,NVIDIA高端產品線進一步細分,各個價位都有合適的產品供用戶選擇。
從規格上可以看出,8800Ultra的核心/流處理器/顯存頻率比起8800GTX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價格居然增長了60%以上,由此可見8800Ultra的產品是定位於發燒玩家和超頻玩家,出貨量不會很大。
● 8800Ultra詳細資料:
最新的Rivatuner 2.01已經能夠監測到8800Ultra採用了A3製程
默認風扇轉速為60%,只有溫度高於80度才會逐漸提高轉速
EVEREST 4.0也能夠識別出8800Ultra的詳細規格
這是8800GTX的詳細規格,可以作為一個對比參照
了解有關8800Ultra的方方面面之後,接下來就對這款目前最強的顯卡進行全方位測試,看看性能方面能比8800GTX提升多少?
● 測試系統配置和設置:
自從ATI被AMD收購之後,NVIDIA和Intel的關係走的越來越近,NVIDIA針對Intel平臺先後推出了680i SLI晶片組以及定位稍低的680i LT SLI晶片組。此次我們的測試平臺選擇了最強的系統,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出顯卡的實際性能,不能讓CPU和內存子系統構成瓶頸。
PCPOP.COM泡泡網顯卡評測室 | |
硬體系統配置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 雙核心, 2.92GHz, L2=4MB |
主板 | Inno3D nForce 680i SLI |
顯 卡 | 8800Ultra 768MB(612/1512/2160MHz) 8800GTS 640MB(500/1200/1600MHz) |
內 存 | 海盜船Corsair CM2X512-8500 |
硬 盤 | Seagate 7200.10 320GB ×2 Raid 0 |
顯示器 | Dell 3007 |
軟體系統配置 | |
作業系統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
DirectX | |
顯示驅動 | Forceware 158.19 Beta ATI 催化劑7.4WHQL |
為了統一測試平臺,我們使用了Intel高端最強的X6800 CPU,搭配NVIDIA原廠680i SLI主板,這樣能夠完全發揮出顯卡的3D效能,而且可以方便進行橫向對比。
測試平臺
● 對比評測,G80四員虎將齊登場:
8800Ultra作為G80核心最新的成員,此次評測自然少不了其它三款顯卡,ATI方面的R600要到5月14號才會正式發布,因此我們只能選擇X1950XTX作為對比。
主要檢驗8800Ultra能比8800GTX強多少
8800GTS和8800GTS 320MB作為對比
ATI方面R600缺席,只能拿X1950XTX作為對比
● 測試模式:
對於高端玩家來說一款24寸寬屏液晶顯示器是必備之物,因此我們的遊戲測試解析度從1920×1200起跳。對於8800GTX和8800Ultra這種級別的顯卡來說,只有在超高解析度下才能夠發揮出全部實力,因此我們還加入了2560×1600這種民用顯卡所能達到的最高解析度!事實上很多發燒玩家早就在使用30寸液晶顯示器玩遊戲了:
使用Dell 3007進行超高解析度測試
當然,3DMark理論性能測試還是保留了默認設置(1024×768)下的成績。
● 3DMark03——DX7/8/9綜合測試:
3DMark03是款很老的測試軟體了,但我們依然保留了這個測試項目,因為它能夠代表一些使用老圖形引擎的遊戲性能,通過它的成績可以反映出GeForce 8系列架構對老遊戲的適應性。
得益於統一渲染架構和較多紋理單元的支持,DX10規格的G80系列顯卡在DX7/8/9遊戲中也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
我們可以看到提高頻率能夠帶來非常直觀的性能提升。8800Ultra能夠在最高的2560×1600解析度下打開4AA16AF跑出過萬的成績,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 3DMark05——DX9.0b理論測試:
3DMark05是款純DX9測試,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偏向於像素渲染,擁有眾多像素單元的X1000系列優勢比較大。而GeForce 8系列採用了統一渲染架構,那麼其表現如何呢?
在默認的1024解析度下,8800Ultra和8800GTX顯然是受到了CPU的制約,得分並沒有拉開。而到高解析度下,性能差距達到了預想中的水平。
X1950XTX在05中的表現確實不錯,在2560超高解析度下縮小了與8800GTS的差距。而8800GTS 320MB由於顯存不足,在2560解析度下的發揮失常。
● 3DMark06——DX9.0b/c綜合測試:
3DMark06作為目前最新的綜合測試工具,包括了兩個SM2.0測試和兩個SM3.0測試場景,基本上達到了DX9C的畫面最高境界,其測試結果對於很多主流遊戲都有參考價值。
實際上8800和X1950XTX都能夠在3DMark06中開啟HDR+AA,但X1950XTX最高只能支持HDR+4AA,而8800可以支持到HDR+8AA。不過想要在2560超高解析度下開啟HDR+AA流暢運行,單卡還是有點困難,因此我們並沒有開啟AA進行測試。
如果僅開啟HDR的話,320MB顯存還是絕對夠用的,四款8800的表現都非常出色,高解析度下的性能損失也不大,8800Ultra達到了兩倍於X1950XTX的成績!
● Prey(掠食者)——Doom3引擎的最新OpenGL遊戲:
Prey這款遊戲並不算老,但它依然採用了略顯老邁的DOOM3引擎,因此我們用它來代替傳統的Doom3和Quak4,做為唯一一款OpenGL遊戲進行測試。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4xAA和AF)
X1950XTX雖然是上代產品了,但在超高解析度下的AA效率並不差,兩款8800GTS都敗下陣來。不過和全規格的8800GTX/8800Ultra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8800Ultra能夠在頂級解析度下跑出60幀的成績來,即便是在激烈的戰鬥中也能夠遊刃有餘!
● FarCry(孤島驚魂)——首批經典DX9遊戲,支持DX9C:
FarCry是一款比較老的DX9遊戲了,普通模式下對顯卡的要求並不高,它以頻繁更新的補丁而聞名。給FarCry打上一款款補丁之後,這款老遊戲不但兼容性、遊戲性得到了增強,而且它也成為了首批支持HDR技術的遊戲之一,在高解析度下打開HDR或者AA時,頂級顯卡也很難跑出高FPS。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HDR和8xAF,不開AA)
FarCry雖然很老了,但打開HDR特效之後對顯卡的要求並不低,即便如此8800Ultra也能夠跑70幀,比起8800GTX性能提升非常顯著。
● Half-Life2:Episode One(半條命2:第一章)
最新的半條命2第一章依然使用了Source引擎,但Valve一直都對引擎做改進和優化,Source引擎使用了Int16格式的HDR,因此DX9顯卡都可以完美開啟HDR+AA特效,但精度範圍不如FP16 HDR。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HDR、4AA和16AF)
HDR+AA特效果然極度消耗顯存,8800GTS 320MB確實不適合在超高解析度下遊戲,至少應該配備512MB顯存才能位居高端之列。
128個流處理器和96個流處理器的差距非常大,看來發燒玩家應該無視8800GTS,直接選擇8800GTX,甚至是一步到位選擇8800Ultra!
● FEAR(恐懼):
FEAR是款金屬風格非常濃厚的FPS遊戲,在引擎方面最大的賣點就是真實的軟邊陰影、煙霧效果和爆炸效果,這些都對顯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SoftShadow、4AA和16AF)
8800GTS 320MB在嚴酷的測試環境中再次敗下陣來,顯存的重要性絕不可忽視,NVIDIA對高端產品線的劃分的確非常合理,一分價錢一分貨,8800GTS 320MB的確很超值,但高解析度還是很難勝任的。
● Age of Empire3:The Warchiefs(帝國時代3:酋長)
微軟的帝國時代資料片大受歡迎,雖然遊戲引擎沒有變化,但優化過的畫面表現力感覺更上一層樓,無處不在的HDR效果將即時戰略遊戲的畫質推向了新的高峰!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會自動打開HDR和4AA)
2560×1600的解析度果然對顯卡要求極高,8800GTS 640MB都不能完全保證流暢自如,這就是更強產品8800Ultra推出的意義所在,不要小看了個位數的FPS提升!
● Company of Heros(英雄連):
英雄連是一款二戰即時戰略遊戲,不但採用了最新的遊戲引擎,擁有出眾的遊戲畫面,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遊戲場景會隨著戰鬥的進行不斷發生變化,可以被各種手段破壞遊戲場景——大量的射擊爆炸和煙霧效果,因此對顯卡的要求非常高!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連在未來會發布一個新的補丁,來支持DX10特效,初步估計會是9月份,目前我們還只能測試它的DX9性能。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4xAA和物理效果)
在英雄連中,8800Ultra的出色表現讓人非常滿意,遊戲FPS提高了將近10幀,看來越是複雜的場景,對核心和顯存兩方面的要求就越是苛刻,8800Ultra的頻率優勢顯露無遺!
● Need for Speed Carbon(極品飛車10:卡本峽谷)
極品飛車10和前作極品飛車9相比,加入了動態模糊特效,大幅改善了賽道以及周圍物景的渲染細節,畫面整體質量大為改觀,當然遊戲對顯卡資源的消耗也比前作更為苛刻,總體來看對像素渲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GF7在X1000面前幾乎是一敗塗地,那麼GF8的表現如何呢?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4AA和各項異性過濾)
極品飛車10遊戲最高僅支持1600×1200解析度,而且不支持寬屏,所以只能測試這一種模式。
雖然只是1600×1200這個中等解析度而以,但已經讓五款高端顯卡感到汗顏,沒有一款能夠跑到60幀以上。實際上對於極品飛車來說,30幀已經可以勉強接受,40幀算是比較流暢了。
● Command & Conquer 3 Tiberium Wars(命令與徵服3:泰伯利亞戰爭)
號稱RTS王者歸來的經典遊戲新作,人氣非常之高,以至於正式版發布之前就已經入選WCG2007正式比賽項目,在繁體中文正式版發布之後引起了C&C3熱潮。
拋開遊戲性不談,C&C3將RTS遊戲的畫面提高到了新的境界,比起英雄連復古的風格、帝國時代絢麗的畫面,C&C3更加重視細節方面和戰鬥場面,所以如果特效全開的話,頂級顯卡也不一定能保證流暢的速度。
遊戲效果設置:除了AA全開最高
C&C3遊戲本身存在30幀限制,但我們通過特殊的方法破解,這樣才能夠區分出不同顯卡之間的微弱差異。C&C3默認就能偵測到顯卡最高支持的AA等級。由於遊戲本身就十分消耗資源,打開AA後可能連基本的30幀都很難保證,因此測試中並未開啟AA。
如果不開AA的話,顯存消耗並不多,8800GTS 320MB都能在2560解析度下保證30幀的速度。至於8800Ultra的意義就在於,開啟最高的Level 8 AA都能流暢自如!
● Call of Duty2(使命召喚2):
使命召喚2使用了全新3D引擎設計不但讓遊戲畫面更為細膩,而且在即時光影、爆炸、火光、煙霧等效果呈現上更為逼真,讓玩家有親臨戰場般的震撼,甚至遊戲中還能玩家使用煙霧彈,或是靠煙霧因引來隱匿行蹤,以及支援各種氣候變化、晨昏光影變化而產生的視覺隱匿效果等,讓遊戲的戰鬥過程更逼真。
正是因為這些看似不起眼AI效果的使用,COD2對顯卡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高端顯卡要上60幀也非常不易!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4xAA和各項異性過濾)
只有8800GTX和8000Ultra才能保證使命召喚2在2560解析度下特效全開流暢運行。看來這款遊戲對顯存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8800GTS 320MB在1920解析度下就已經不行了。
● Test Drive Unilimited(無限試駕):
極品飛車10以漂移和速度而著稱,而無限試駕強調的是真實感,遊戲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將遊戲和休閒生活結合在了一塊。而遊戲畫面也是別具一格,HDR光照無處不在,同時開啟HDR+AA對顯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4xAA和HDR)
8800GTS 320MB根本無法開啟HDR+AA,8800GTS 640MB和X1950XTX即便能開啟也基本跑不動,最新的無限試駕果然名不虛傳,雖然遊戲的紋理貼圖方面並不能令人滿意,但複雜的場景建模和光照渲染給顯卡造成不小的壓力,也只有8800Ultra才能保證30幀以上的速度!
● S.T.A.L.K.E.R(車諾比陰雲):
一款以車諾比核電站大爆炸為背景的FPS遊戲,被融入了大量RPG遊戲的元素,由此讓該款遊戲的可玩性大大增加,這款遊戲雖然跳票四年之久,但還是加入了SM3.0支持,以及大量的HDR和動態光影效果。雖然遊戲畫面整體風格可能比不上眾多新引擎的遊戲,但S.T.A.L.K.E.R對顯卡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遊戲效果設置:內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包括HDR、4AA和16AF)
想要在高解析度下運行遊戲就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8800GTS足以勝任1920解析度,而到了2560解析度也就只剩下8800GTX和8800Ultra,當然您還可以選擇雙顯卡組建SLI系統!
NVIDIA當初推行SLI雙卡互聯的意義就在於,能夠在當前有限的技術條件下達到未來顯卡才可能擁有的超強性能!事實一再證明了這種設計理念的優勢,6800Ultra SLI、7800GTX SLI、7900GTX SLI等每一代高端無不令人激動不已!
GeForce 8800顯卡的發布讓世人為之震驚,其實力大幅超越了上代兩塊顯卡SLI之後的表現。通過前面眾多遊戲測試來看,8800GTX或者8800Ultra單卡就足以保證2560×1600超高解析度下特效全開流暢運行!
那麼使用8800GTX或8800Ultra組建SLI系統的意義在哪呢?在已經能夠流暢運行遊戲的基礎之上,更高的遊戲FPS對可玩度的貢獻十分有限。實際上NVIDIA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NVIDIA為SLI系統提供了超高精度的SLI AA模式,讓玩家可以使用雙顯卡「過剩」的性能提高畫面細節表現力,達到幾近完美的高質量遊戲畫面。
啟動SLI技術之後,AA質量可以達到原來的兩倍
下面我們就對8800Ultra SLI的性能表現進行測試,主要檢驗雙卡性能提升幅度。測試系統不變,驅動還是158.19:
8800Ultra在Prey、使命召喚2、英雄連、FEAR等幾款遊戲中的發揮非常出色,幾乎達到了90%的性能提升幅度,這種表現令人非常滿意!
但不得不承認,8800Ultra由於測試版驅動的原因,SLI系統對遊戲的支持度並不如久經沙場的GeForce 7系列,效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3DMark05和06中的表現不如預期,另外還有個別遊戲沒有提升。
不過總的來說,SLI系統的表現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很多新遊戲也直接對雙顯卡進行了優化,而且NVIDIA也在不停的對驅動進行改進和優化,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後8800Ultra SLI系統的潛力會被全部釋放出來,成為發燒玩家衝擊世界紀錄的必備武器!
更高的頻率就意味著更高的功耗和發熱,雖然發燒玩家並不會在意多掏一些電費,不過電源方面以及溫度控制、噪音控制還是不可忽視的。下面我們就針對8800Ultra的功耗和發熱進行專項測試。
● 8800Ultra功耗測試
我們的功耗測試方法就是直接統計整套平臺的總功耗,既簡單、又直觀。測試儀器為Seasonic的Power Monitor,它通過實時監控輸入電源的電壓和電流計算出當前的功率,這樣得到的數值就是包括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電源以及線路損耗在內的主機總功率(不包括顯示器)。
只要把PSU電源線插在Seasonic的Power Monitor上,然後把Monitor插在電源插座上,就可以量測整個平臺的消耗功率。測試平臺保持不變,測得的總功率包括NVIDIA原廠680i SLI主板、X6800 CPU、2GB內存、三塊硬碟、一個光碟機,再加上一塊顯卡的總功率:
由於8800系列所有顯卡的2D/3D工作頻率完全相同,因此在待機模式下功耗比較高,而X1950XTX在2D模式下頻率只有500/1200MHz,因此表現相當出色。
以3DMark06 HDR+AA模式作為顯卡3D滿負功率,此時X1950XTX已經超過了8800GTS 640MB,但它的性能還不如8800GTS 320MB。以上五款顯卡都是90nm工藝,看來頻率對功率的影響非常大。
8800Ultra比8800GTX功率僅提高了16W而已,主要是因為核心頻率提高有限,顯存對功率的貢獻並不如核心那麼顯著。
● 8800Ultra散熱測試
前面曾提到過,8800Ultra的風扇轉速默認是60%轉速,只有當GPU溫度超過80度時才會逐漸提高轉速,不過我們可以使用Rivatuner來強制風扇運行在100%模式,下面就來看看8800Ultra在運行3DMark06(1280×1024 HDR+4AA16AF)時的溫度表現:
風扇默認轉速,核心最高82度,風扇轉速提高到了67%(1900轉)
風扇強制100%(2800轉),核心最高73度
高頻率的8000Ultra發熱的確相當恐怖,默認設置下溫度可以輕鬆達到80度以上,如果是封閉式機箱環境的話,溫度可能會更高。不過提高風扇轉速之後,GPU溫度立竿見影下降10度,70多度的溫度對於高端顯卡來說就比較正常了。
沒有對比就不好做出判斷,下面就來看看8800GTX在相同環境下的溫度表現,注意8800GTX的默認頻率要比8800Ultra低一些:
風扇默認轉速,核心最高86度,風扇轉速提高到了64%(1900轉)
風扇強制100%(2800轉),核心最高75度
一經對比結果就非常清楚了,8800GTX和8800Ultra的風扇口徑、轉速都完全相同,而且8800Ultra的頻率還要比8800GTX高一些,但散熱能力反而是Ultra更強一些。由此就可以看出NVIDIA改進風扇位置的良苦用心,擴大風扇進風量的確能夠有效提升散熱效率!
● 8800Ultra超頻能力測試
雖然8800Ultra的性能已經無人能敵了,對付主流遊戲也是遊刃有餘,但對於發燒玩家和超頻玩家來說,8800Ultra最大的誘惑力就是超頻潛力能夠達到更高!改進的A3製程和0.8ns顯存最大的用途就是超頻,那麼8800Ultra的超頻能力有多強呢?
經過簡單的測試,我們把公版8800Ultra核心頻率超到了700MHz,流處理器頻率高達1728MHz,顯存頻率也達到了2400MHz,此時顯卡運行非常穩定。
經過我們之前的測試來看,8800GTX在原裝風冷散熱環境下,最高可以超頻到660/2100MHz左右,看來8800Ultra在硬體規格升級後的確讓超頻上限得到了有效提高!
超頻之後,3DMark03/05/06的成績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這對於那些以衝擊世界紀錄為目標的發燒玩家來說是致命的誘惑!
實際上8800Ultra的核心還應該有不小的潛力,此時超頻的瓶頸在於原裝風冷散熱器,相信改用水冷或者極端散熱手段之後,8800Ultra的超頻能力將會達到新的境界!
● 8800Ultra測試總結
如果單純比較3D性能的話,8800Ultra只比8800GTX提升了大概12%左右,幅度並不是很多。
G80晶圓圖
不過對於這樣一款頂級顯卡來說,其產品價值並非是小幅提高性能這麼簡單,其更大的意義在於向世人展示G80核心及其圖形架構的潛力!NVIDIA僅僅優化了GPU製程、採用新顯存就讓G80的性能輕鬆提高10%以上,那麼如果今後採用80nm甚至65nm工藝,搭載更快GDDR4顯存的話,其架構潛力還有更大的發掘空間!
NVIDIA從G70向G71的轉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新工藝讓產品成本大幅下降,性能進一步提升,高端產品的定位更加平易近人。G80開闢了嶄新的架構和超強規格,NVIDIA在未來必然會延續優秀的圖形架構,接下來的產品將會在功耗控制方面帶來驚喜,當然硬體規格可能會進一步增強。
看完GeForce 8800Ultra的評測之後,相信更多的人非常關注Radeon HD 2900XT的性能表現,5月14 ATI將會正式發布新一代R600核心的DX10高端顯卡,我們將會於第一時間為大家獻上翔實全面的評測,敬請期待……
0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