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和NOAA分析顯示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

2020-09-10 無名指下

NASA和NOAA分析顯示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獨立分析,自1880年有現代記錄以來,2019年的全球表面溫度是第二熱的。在全球範圍內,2019年的氣溫僅次於2016年,延續了地球長期變暖的趨勢:過去五年是過去140年裡最熱的五年。據位於紐約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科學家稱,去年的溫度比1951年至1980年的平均溫度高1.8華氏度(0.98攝氏度)。

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已經上升,現在的平均溫度比19世紀末高了2華氏度(1攝氏度多一點)。作為參考,上一次冰河時代的溫度比工業化前低了10華氏度。利用氣候模型和對全球溫度數據的統計分析,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種增長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造成的。

2015年,全球變暖幅度超過了2華氏度,我們不太可能再回到過去。這表明所發生的事情是持續的,而不是某種天氣現象造成的僥倖:我們知道,長期的趨勢是由大氣中溫室氣體水平的增加所驅動的,由於氣象站的位置和測量方法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具體的年與年全球平均溫差的解釋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考慮到這一點,NASA估計2019年的全球平均氣溫變化精確到0.1華氏度以內,有95%的確定性。

天氣動態經常影響地區溫度,所以並不是地球上的每個地區都經歷了類似的變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現,2019年美國本土48個州的年平均溫度是有記錄以來第34熱的,這給了它一個「比平均溫度更高」的分類。自1970年以來,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三倍多。

大氣和海洋溫度的上升導致了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持續大規模損失,並增加了一些極端事件,如熱浪、野火和強降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溫度分析包括來自2萬多個氣象站的表面溫度測量、基於船舶和浮標的海面溫度觀測以及來自南極研究站的溫度測量。這些現場測量數據是使用一種算法進行分析的,該算法考慮了全球各地溫度站的不同間距和城市熱島效應,可能會使結論產生偏差。這些計算產生了1951年至1980年期間的全球平均溫度偏差。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科學家使用了大量相同的原始溫度數據,但在地球的極地和其他數據匱乏地區使用了不同的插值方法。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分析發現,2019年全球氣溫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1.7華氏度(0.95攝氏度)。


相關焦點

  • NASA分析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從全球來看,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實際上追平了2016年的紀錄。
  • 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地球已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溫度?
    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地球已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溫度?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這是根據兩項獨立分析得出的結果:其中一項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另一項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進行。每項研究都將2019年的地球溫度數據與科學家自1880年以來的歷史記錄進行了比較。在這140年中,只有2016年比2019年更暖;分析還顯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是2015年之後的5年。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NASA: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分析顯示,2020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與2016年持平,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GISS負責人加文·施密特說:「過去七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七年,具有持續的、急劇性的變暖趨勢。」「某是否創紀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長期趨勢。隨著這些趨勢的發展,以及人類活動對氣候影響的增加,我們不得不猜測,這些記錄將繼續被打破。」
  • 2019年氣溫為有記錄以來「第二熱」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相關機構研究人員稱,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稱,2019年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0.95℃,僅僅比最熱的2016年低0.04℃。
  • 2019年成為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年份 聯合國呼籲採取行動實現...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聯合國與世界氣象組織聯合發布了《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的勢頭還將持續。
  • NOAA剛剛確認:2019年7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證實了此前的預測,7月不僅是最熱的7月,而且是自188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NOAA的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僅比20世紀7月份的平均氣溫高出1°C。今年6月是最熱的6月,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2°C,而2016年7月(比20世紀的平均水平高出0.87°C)的最高氣溫也只差一點點。但2019年7月和2016年7月之間有一個關鍵的區別,2016年7月正處於厄爾尼諾現象最強烈的時期之一,前者則截然不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指出,自2005年以來,10個最熱的7月份中有9個出現,最後5個都進入了前5名。
  • 歐盟氣候機構:2019年是歐洲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
    中新網4月23日電,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2日,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發布的最新報告稱,2019年是歐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比過去40年平均氣溫高出大約1.2攝氏度。報導稱,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數據,歐洲12個最熱的年份中有11個發生在21世紀。
  • 地球又熱了?NOAA報導堪憂事實,2019年11月成為140年第二熱
    趣味探索訊 不管是熱浪滾滾的夏季,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季,有一個事實不可否認,這個事實就是全球正在變暖,南極冰架相繼崩塌,北極格陵蘭島融化加速,北歐國家上少有冰川正在消亡。而就在2019年的12月16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又報導了一個讓人堪憂的事實,那就2019年11月成為140年來第二熱,這意味著地球又熱了。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在說,2019年11月是近140年來第二個最熱月份,比往年平均氣溫高出了0.77攝氏度,僅次於近140年來的第1個最熱月份,即2015年的11月。
  • 2019年有望成為地球上有記錄以來第3個最熱的年份
    與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相比,2019年迄今為止的全球氣溫異常(黑色軌跡)。截至今年5月,只有2016年和2017年的氣溫開始高於2019年。根據剛剛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2019年的頭5個月是地球140年來最熱的3個月之一。
  • ​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全球平均地表溫度連續三年破紀錄
    根據NASA和NOAA科學家們的獨立分析,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並且全球平均地表溫度連續三年破紀錄。Credit: NASA/GSFC/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氣候變暖大多發生在過去的35年中,有記錄的17個最熱年份,其中16個發生在2001年以後。2016年不僅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12個月中有8個月,都是同期氣溫最高的月份,發生在1月至9月,6月除外。
  • NOAA:今年7月成為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月份
    2019年8月16日消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今天發布公告表示,2019年7月地球上的平均溫度成為140年有記錄以來史上上最熱的7月。該公告顯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科學家們根據數據記錄,全球7月地表平均溫度比20世紀平均數值15.8度高出1.71度,這使得今年7月成為140年來觀測史上最熱的。上一個最熱的7月是在2016年。今年7月歐洲、美國阿拉斯加和中國多地都出現了出現創紀錄高溫和熱浪。
  • 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升溫再次敲響警鐘
    2020年註定是人類歷史上的關鍵時期,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美股壟斷震驚世界、澳大利亞山火頻發、美國大選驚心動魄;根據美國宇航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還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至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平均溫度上升了大約1.1攝氏度。
  • 史上第二「熱」!NOAA確定:2019年全球偏暖接近破紀錄
    時至1月,我們已經迎來了全新的2020年,開啟了21世紀20年代。而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裡,全球很多地方經歷了暴雨、風暴、高溫等天氣的影響,比如歐洲,經歷了一個極度熾熱的夏天,而東半球的西太平洋,則經歷了一個非常活躍的秋季颱風季。
  • 地球「越來越熱」?2019年6月是140年來氣溫記錄中最熱的月份
    根據四項獨立分析,2019年6月是地球140年氣溫記錄中最熱的6月,延續了2019年的變暖趨勢,成為1880年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相反,這是一種總體趨勢,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一直在上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吉斯特姆分析顯示,以攝氏度計算,全球月平均氣溫與1951年至1980年的月平均氣溫有所偏離。2019年6月是NOAA資料庫中全球氣溫連續第414個月和連續第43個月高於平均水平。NOAA指出,10個最溫暖的六月中有9個發生在這個十年。
  • 2017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地球溫度第二高年份
    原標題:2017年地球溫度第二高,僅次於2016年哥白尼氣候變化局4日說,2017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地球溫度第二高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哥白尼氣候變化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為14.7攝氏度,比工業革命前高1.2攝氏度,略低於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即2016年。哥白尼氣候變化局由歐洲中期數值預報中心運營,是首個報告2017年氣象狀況的國際氣象機構,所用氣象記錄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後期。
  • 2020年是香港有記錄以來第二暖的一年
    新華社香港1月8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天文臺8日表示,2020年是香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第二暖的年份,年內有11個月較正常溫暖,全年平均氣溫為24.4攝氏度。香港天文臺表示,2020年,香港全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7.2攝氏度,平均最低氣溫則為22.5攝氏度,分別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和第二高。其中2020年6月至8月夏季的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高達29.6攝氏度、32.6攝氏度和27.7攝氏度,全是有記錄以來最高。香港天文臺於7月23日錄得2020年最高氣溫35.3攝氏度,是有記錄以來第十二高。
  • 【2020年9月創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北極冰面第二低】據外媒報導...
    【2020年9月創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北極冰面第二低】據外媒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10月7日宣布,2020年9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第二低,科學家預測,將在本世紀中期的夏季完全融化。數據顯示,2020年9月比平均溫度高0.63攝氏度。
  • 地球發燒 有記錄以來最熱全在最近4年
    聯合國一項分析今天證實,自全球開始記錄氣溫以來,最熱年份全由最近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或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之一
    2020年末之際,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的結束標誌著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十年接近尾聲。今年仍有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三個年份之一,甚至與最熱的2016年不相上下。△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儘管拉尼娜現象總體上對全球氣候有降溫作用,但2020年仍異常炎熱,並影響了世界許多地區的天氣模式。大多數模型顯示,預計拉尼娜現象強度將在12月或明年1月達到峰值。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破紀錄的高溫年份通常像2016年一樣發生在厄爾尼諾事件期間。
  • 2019年7月看來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初步數據顯示,2019年7月與2016年7月持平或超過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這些數據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哥白尼氣候變化計劃收集,並基於7月的頭29天。數據顯示,2019年7月的氣溫與2016年7月持平,或「略高於」2016年7月,2016年7月不僅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7月,也是最熱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