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數據顯示,2019年7月與2016年7月持平或超過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這些數據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哥白尼氣候變化計劃收集,並基於7月的頭29天。數據顯示,2019年7月的氣溫與2016年7月持平,或「略高於」2016年7月,2016年7月不僅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7月,也是最熱的一個月。
但2016年7月和2019年7月之間有一個重大而關鍵的區別。前者正處於厄爾尼諾現象最強烈的時期之一,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的氣候事件,2019年7月則不然,我們一直生活在炎熱的夏天。僅今年,我們就見證了從新德裡到安克雷奇,從阿德萊德到北極圈的氣溫記錄被打破。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這些極端天氣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冰山也在迅速融化。
上個月,歐洲各地出現了酷熱的熱浪和破紀錄的高溫,比利時的溫度計達到了41.8°C(107.2°F),英國達到了38.7°C(101.6°F),盧森堡達到了40.8°C(10.5.4°F)。這迫使重新繪製的天氣圖首次將40°C(10.4°F)以上的溫度包括在內。與此同時,7月25日,巴黎的氣溫飆升至42.6攝氏度(10.8.7華氏度)。芬蘭首都赫爾辛基7月份的最高氣溫通常為21°C(69.8°F)。但是今年,它創下了33.2°C(91.8°F)的新紀錄。
雷丁大學氣候科學教授理察艾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一個創紀錄的月份本身並不能告訴我們多少,因為天氣系統的反覆無常和海洋的緩慢晃動有時會讓地球暫時變暖或變冷。然而,近年來創紀錄的高溫年份和月份的聚集、長期變暖趨勢以及我們對大氣和海洋物理學的理解證實,我們的氣候正在變暖,這是我們的錯,阻止這一趨勢的方法是減少並開始消除溫室氣體的排放。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從2000年到2016年暴露在熱浪下的人數已經增加了1.25億。英國氣象局預測,到2050年,英國將每兩年經歷一次2018年那樣的熱浪。總之,這是一個我們可以預測會變得更糟的問題。一項關於法國2019年7月熱浪影響的研究報告的作者寫道,如今歐洲發生的每一波熱浪都更有可能、更強烈地受到人類引發的氣候變化的影響。
據估計,2019年7月北極圈野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5504.7億噸,是2018年7月的兩倍,相當於2017年整個哥倫比亞化石燃料的排放量。防止不可逆轉的氣候破壞是我們生命的競賽,也是為了我們的生命,這是一場我們能夠而且必須獲勝的比賽。如果我們要避免最嚴重的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必須限制溫度增加到1.5C。到2030年,我們要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5%。究竟能不能實現?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