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荊州籍青年導演楊子城導演的青春勵志大片《一席之地》在千年古城荊州首映,數百名觀眾觀看了影片。電影由北京大學潘習龍教授入圍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大學畢業生黃龍把個人的文學夢融入到偉大的中國夢之中,堅守底線,崇尚經典,最終在中國文壇獲得一席之地的奮鬥故事。
電影故事情節環環相扣,生活氣息濃厚,在不動聲色的敘述中,揭示出生活的真諦。影片積極向上,但也不迴避生活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金錢、理想、生存、選擇。影片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揭示了生活的豐富多彩同時又是單調枯燥,選擇沒有對錯,生活沒有高低,只有不同,高大上是一種生活,簡單溫馨也是,一切都要遵從內心的需要,不能好高騖遠,但也不能缺少志向和夢想。影片畫面優美,語言流暢洗鍊,拍攝流暢裁剪精當,反映出高超的導演技巧。
影片來源於生活的故事和拋出的話題,引發了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深深共鳴,他們紛紛表示,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就是自己和身邊朋友的寫照。大學畢業,即將走入社會,如何選擇,成為他們最大的困惑,是奔向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去奮鬥、去追尋自己的夢想;還是選擇回到家鄉,按部就班,從此享受波瀾不驚、溫暖瑣粹的安穩生活;是繼續為自己曾經的愛好和夢想去奮鬥,還是放棄從前夢想和生活妥協,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實現「人生的最低標準」,打好基礎,然後再圖將來繼續追尋詩和遠方。
沒有評判,一切交給觀眾去思考,讓觀眾隨著故事裡的主人公一起煩惱、焦慮、興奮、深思,這絕對是影片的高明之處。
影片首映幾天來,影片所引發的話題熱度持續發酵,紛紛佔據了荊州本地自媒體的榜單頭條,很多人都表示如果影片上映一定要去影院支持。
影片能引起觀眾的深切共鳴和熱烈期盼,說明了影片的藝術質量過硬,作為湖北本土拍攝的影片,導演楊子城對家鄉觀眾的熱情支持表示感謝。當記者採訪楊導時,他說,作為一個荊州籍導演,把這部影片的拍攝地選擇在十堰,其目的也是為了藉助影片來宣傳湖北地區的美麗風光和純樸的風土人情,讓更多人認識湖北、喜歡湖北、來到湖北。當年張藝謀拍攝《山楂樹之戀》,讓宜昌百裡荒成為知名景點,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今年楊子城的《一席之地》,希望能讓拍攝地美麗的風光在觀眾的心中也能佔有「一席之地」。
本片導演楊子城2000年3月在深圳市參與製作郭寶昌導演的電視劇巜這裡沒有冬季》進入影視行業20年,參與拍攝過多部電影電視劇,這部電影《一席之地》以其偏文藝和紀錄片的風格,影片中所隱含的現實思考,引起市場關注和認可,顯示出導演駕馭影片和能力和高度社會責任感。
在商業化電影泛濫的今天,選擇拍攝一部文藝片,是需要藝術的膽識和敢於面對市場的勇氣,這既來源於導演對於藝術信念的堅守,也是對於自身把握能力的自信和作為一個電影工作者的責任使然。
昨日,當記者獲悉《一席之地》成功入圍2020年第13屆深圳青年影像節的編劇獎和第12屆澳門國際電影節,第一時間見到楊子城導演時,他剛從武漢來到荊州。他對記者說,他正在籌備電影《一席之地》走進英雄城市 湖北人的「一席之地」。他還說,他有一個願望,希望在今明兩年之內,導演一部真正屬於荊州本土的,由荊州作家創作劇本、荊州籍明星出演的電影,以此宣傳荊州、推介荊州文化旅遊,讓荊州走向世界,真正擁有荊州的「一席之地」。
正如電影名字《一席之地》一樣,楊子城導演用自己的努力為影片在中國電影屆爭到了一席之地,他用努力和奮鬥贏得一席之地。祝願電影《一席之地》和導演楊子城走得更遠,獲得更多榮譽和觀眾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