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對培育獐耳細辛園藝種最熱衷的,那就是日本人了,現存最早的記載見於江戶時代中期的《地錦抄附錄》。不過,有意思的是,當時的人們欣賞的不是獐耳細辛的花而是葉,日本獐耳細辛的名字「ミスミソウ」寫成漢字就是「三角草」,描述的就是它三裂的葉片,押切蓮介有一部漫畫的中譯名叫《三角草的春天》,日文原名就是《ミスミソウ》,得虧最初的漢化者不是學植物的,要不然好好一部漫畫名字被譯成《日本獐耳細辛》,怎麼看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就是這部漫畫。圖片:gecchi.com
十九世紀中期,日本已經出現了一些早期的獐耳細辛園藝種。1853年,佩裡準將開著黑船敲開封閉的日本國門,經過紛亂的幕末時代後,日本進入了明治新政府時代,隨後,海外的各種獐耳細辛傳入日本,最終形成了現在絢爛多彩的園藝種,並且每年還都有新品種誕生。
你問它為什麼叫「獐耳」?這和鴨蹠草一樣是個迷。繪圖:翼狼Elang
中文的資料裡一般都說獐耳細辛在日本叫做「雪割草(ユキワリソウ)」,它確實有這麼一個別名,但是雪割草同時也是另外一種植物粉報春Primula farinosa的別名,所以,如果想毫無歧義地獲取日文信息和交流,最好還是用三角草(ミスミソウ)這個名字。
我也叫雪割草。圖片:forest-osaka.org
獐耳細辛有性繁殖的難度不大,不同種類的性狀在反覆雜交中不斷重組,形成了數不清的品種。單瓣的品種統稱「一重咲き」,在一重咲き中又分四大類:標準花、花葯退化的「藥退花」、雄蕊退化的「雄退花」、苞片變異的「變化花」。
標準花。圖片:ihsj.org
藥退花。圖片:ihsj.org
雄退花。圖片:ihsj.org
苞片變異的變化花。圖片:ihsj.org
重瓣的獐耳細辛叫做「八重咲き」,其中包括了只有雄蕊瓣化的「へらしべ咲き」和「二段咲き」以及雌雄蕊都發生瓣化的 「三段咲き」、「 唐子咲き」、「 千重咲き」五大類。
雄蕊瓣化的「へらしべ咲き」。圖片:ihsj.org
雄蕊瓣化的「二段咲き」,不知道什麼叫瓣化的,這個非常明顯吧?圖片:ihsj.org
接下來是雌雄蕊都瓣化咯,先看三段咲き。圖片:ihsj.org
唐子咲き。圖片:ihsj.org
千重咲き。圖片:ihs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