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人,從來都是群居的。為啥?因為遠離群體的生存註定是會出現問題的。但是,就好像「集體宿舍」中,如果出現了一個不太愛乾淨的「室友」,這樣的問題就更讓人傷腦筋了。
吉林長春市一小區的居民,就攤上了這麼一位「室友」。一位住在四樓的老大爺,但他偏偏不呆在四樓,就喜歡睡在一樓的樓道裡,還喜歡把樓道當成公廁。看這一攤一攤的,進進出出的鄰居都無從下腳。
大夥苦不堪言,卻無可奈何。有時候樓上的小女孩下樓碰見大爺正在「方便」,嚇得尖叫,反而招致大爺一頓罵。居民有去勸解的,大爺還要打人。
但是,面對鄰居的「控訴」,大爺矢口否認,說「那不是人幹的事兒」,自己都是在外面大小便,從不在樓道裡。
難道大爺這是老糊塗了,忘了自己都幹了些啥?鄰居們卻表示大爺精神非常正常,溝通完全沒問題,特別是吵架的時候是明明白白的,一點兒也不含糊。而且大爺有兒子有老伴,兒子在廣州,老伴每天來給他送兩餐飯,但就是不管他拉屎拉尿,還要求鄰居們體諒。

大媽說,大爺年輕是會計,經常冬泳還會手風琴,退休後還騎行過世界各地。但現在他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大媽不願意打擾遠在廣州的兒子,稱「關愛失智老人是全社會的責任」,鄰居們有責任有義務,還要求他們幫大爺買飯。一聽這話,鄰居都無法理解:憑什麼啊?
鄰居們說,大爺不僅在樓道裡大小便,家裡更是臭不可聞,全是垃圾。大媽自己都不願意住在這裡陪伴和照顧老伴,「你都嫌棄這個老頭」,卻讓鄰居理解和照顧,說實話,鄰居們都理解不了。
跟兩位老人協商無果,鄰居們只好找到社區,表示大家願意湊錢,找一個人來每天負責打掃樓道的衛生。對此,社區的書記表示願意出面去找一個保潔人員。
但是,對於老人的子女的做法,鄰居們還是無法接受。他們說如果這是自己的爹,是無論如何都不忍心讓他這樣生活下去的。
觀世之音:這位大媽,真的是「嚴於律人,寬於待己」的典範。大爺年輕時無限風光,年老時卻落得如此下場,連最後一點做人的尊嚴都失去了。但這不是「失智」的錯,而是他的家人,讓他成為了令人厭棄的「失智老人」。因為早在這之前,他的家人就首先厭棄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