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基因:冰島現全球首例新冠「雙重感染者」,病毒變異速度或加快

2020-11-24 騰訊網

對40種病毒變體基因測序 冰島發現全球首例新冠「雙重感染者」

冰島德科德基因公司的主管卡裡·斯特凡松近日在接受新聞採訪時說,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對冰島新冠肺炎檢測中發現的大約40種新冠病毒變體進行了基因測序,並發現有一人同時感染了兩種新冠病毒變體。他在採訪中說,這些變體似乎僅在冰島出現。這種病毒極強的變異性也表明,病毒可能從許多不同的國家進入冰島,其來源地區的數量比此前所認為的更多。

針對一人同時感染兩種新冠病毒變體的情況,斯特凡松介紹稱,「我們發現一個人感染了兩種病毒變體:其中一種是帶有特定變異的病毒,另一種是沒有這種變異的病毒。而後來感染的人都只感染了帶有特定變異的病毒。」

對此,他續稱指出,「這可能只是巧合,但也可能意味著帶有特定變異的病毒比沒有變異的病毒更致命。我們現在不能確定是哪種情況。」

Nature重磅!浙大郭國驥團隊繪製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

近日,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在浙大繪製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3月26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該論文建立了人類細胞圖譜的基本框架;發現成人非免疫細胞的廣泛免疫激活;提出體內幹細胞和祖細胞的分化過程是一個細胞基因表達從混亂到有序的過程;並認為基因組中的調節子預先決定了分化終端的穩定狀態。

管軼團隊Nature發新冠論文,穿山甲攜帶新冠相關病毒

近日,管軼教授和廣西醫科大學胡豔玲教授團隊共同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發表新冠相關研究論文,指出在穿山甲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相關冠狀病毒,屬於此次新冠病毒的兩個亞型,其中一個受體結合域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3 月 26 日,Nature 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從走私到中國的少數穿山甲中檢測到的冠狀病毒,與 SARS-CoV-2 冠狀病毒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華南海鮮測序分析:早期案例不都出於此,病毒源頭或更複雜

3月27日,中外科學家聯合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一篇評論通過系統梳理目前所知的各項研究中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基因組數據後,就現有成果總結認為:「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上採集的『環境樣本』的基因組序列現已被獲取,據進化分析顯示,它們與從武漢最早的病人身上採集的病毒非常接近」。但由於「並非所有的早期COVID19案例都與該市場有關,因此病毒源頭可能比最初猜測的更複雜」。

去年12月前病毒或已在人群中「隱秘傳播」 期間發生一些關鍵突變

最近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之前,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在在人群「隱秘傳播」(cryptic spread)階段發生了一些關鍵突變。也就是說,這種新型病毒在人群中出現的時間可能比設想的更早,甚至不一定最早出現在武漢。

科學家發現增加水稻分櫱數和產量的重要基因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等科學家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一個水稻綠色革命基因的伴侶基因HTD1HZ,它能夠有效增加水稻分櫱數和產量。這也是首次報導獨腳金內酯合成基因的有利等位變異如何在水稻綠色革命中被選擇和廣泛應用,為穩產、廣適性水稻品種分子設計育種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論和指導意義。

我國基因Ⅶ型新城疫新型疫苗進入推廣應用

新城疫俗稱雞瘟,是危害全球養禽業最嚴重的兩大烈性傳染病之一。近日從揚州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秀梵科研團隊研製出的基因Ⅶ型新城疫新型疫苗,已在國內進入應用推廣階段。到目前,該成果已轉讓7家獸醫生物製品龍頭企業,累計生產銷售75.1億羽份,為養殖企業直接增效50多億元 。

華大基因:新冠試劑盒獲FDA緊急使用授權,正式入美國市場

3月27日,國內基因測序龍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近日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EUA),系國內率先獲得該授權的企業。公告稱,這是繼該檢測產品根據美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公共危機下的診斷檢測政策指南》規定可面向美國臨床市場進行商業銷售之後,獲得的正式進入美國臨床市場銷售的資質。

華大基因澄清:錯誤率高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非公司研製

華大基因3月27日發布關於海外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相關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公司於近期關注到海外媒體報導歐洲某國家向中國採購的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檢測錯誤率高的問題,國內某媒體在未對內容進行核實的情況下,在報導中影射該銷往海外的試劑盒由公司研製。經核實,前述媒體的報導及配圖中提及的歐洲某國家使用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並非公司研製生產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精準刪除記憶!北大利用基因編輯做到了

基於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北大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CRISPR-SaCas9系統,在實驗大鼠的腦中實現了特定記憶的精準刪除。具體來講,研究團隊首先誘發了大鼠對2個不同實驗箱的恐懼記憶,然後通過 CRISPR-SaCas9 系統,精確刪除掉了大鼠對其中一個箱子的記憶,而大鼠對另外一個箱子的記憶則完好保留。

中科院高彩霞團隊成功開發植物基因組引導編輯技術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高彩霞(Gao Caixia)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對一種引導編輯系統(prime editing system, PPE)進行優化,從而在兩種主要的穀類作物中產生所需的點突變、 插入和缺失。PPE系統的主要成分是Cas9切口酶-RT融合蛋白和pegRNA。相關研究 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rime genome editing in rice and wheat」。

英國開展新冠病毒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劍橋大學等機構參加

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23日消息,該大學和「英國新冠肺炎基因組學聯盟」將耗資2000萬英鎊,開展新冠病毒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工作,旨在幫助政府和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應對和控制新冠肺炎傳播。新冠肺炎確診病患的病毒樣本將被送往一個測序中心網絡,該網絡目前囊括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在內的13所大學。

美病毒學家:新冠病毒相對穩定突變少,疫苗或能提供長久保護

全球對於新冠病毒研究和疫苗研製正處於關鍵階段。美國多位專家稱,病毒的微小突變可能會對臨床試驗結果產生巨大影響,已知其他病毒存在這種情況,但尚未有跡象表明新冠病毒存在明顯突變。新冠病毒較低的突變率表明,疫苗可能會長期為人體提供免疫作用,而不像流感那樣每年都需要新疫苗。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柯林斯:新冠肺炎病毒源於自然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發表名為《基因研究顯示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於自然》博客文章,援引併力挺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對比幾種冠狀病毒(包括引起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公開基因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該病毒是自然產生的。

魷魚帶來基因編輯新思路:何必非要在細胞核內操作?

科學家們發現,魷魚不僅能在神經元核內,還會在軸突內大量編輯自己的基因指令。這是首次在動物細胞核外觀察到的對遺傳信息的編輯。這項研究以Spatially regulated editing of genetic information within a neuron(神經元內的遺傳信息空間調控編輯)發表在本周的《核酸研究》雜誌上。

神奇「剪刀」!科學家利用CRISPR剪切冠狀病毒基因組 有效減少病毒複製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當下,CRISPR-Cas13d或將成為對抗感染的一大潛在治療工具。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基於CRISPR-Cas13的策略——PAC-MAN(Prophylactic Antiviral CRISPR in huMAN cells,人類細胞中的預防性抗病毒CRISPR),可有效抑制人肺上皮細胞中的SARS-CoV-2序列,以及活甲型流感病毒(IAV)基因組,從而實現有效的病毒抑制。

《自然》發布亞洲人前列腺癌基因組圖譜:與西方人明顯不同

近日,有研究人員製作並分析了208對腫瘤組織樣本的全基因組、全轉錄組和DNA甲基化數據,與來自中國原發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健康對照組織相匹配。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2554例前列腺腫瘤的系統比較發現,中國患者的基因組改變特徵與西方患者明顯不同:其中41%的腫瘤含有FOXA1突變,18%的腫瘤含有ZNF292和CHD1缺失。研究成果於3月25日發表在《Nature》上。

中外學者揭示環境對人腸道菌群和耐藥基因組影響

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和國家獸醫微生物耐藥性風險評估實驗室劉雅紅教授團隊與中外合作者,發現人體和環境間存在廣泛的菌株和基因交換,而且環境對人腸道菌群的影響可能會持續4~6個月。相關研究3月1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全球首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基因療法!諾華Zolgensma獲歐盟CHMP批准

諾華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批准基因療法Zolgensma,用於治療5q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Zolgensma於2019年5月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成為全球首個治療SMA的基因療法。該藥是一種一次性基因療法,旨在通過替代缺失或不起作用的SMN1基因的功能,來解決SMA疾病的基因根源。

科學家用CRISPR剪切新冠病毒基因組以治療COVID-19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生物工程系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CRISPR- cas13的策略,PAC-MAN (Prophylactic Antiviral CRISPR in huMAN cells,人類細胞中的預防性抗病毒CRISPR),用於有效降解人肺上皮細胞中的SARS-CoV-2序列和活的甲型流感病毒(IAV)基因組,從而實現有效的病毒抑制。

重磅!兩種基因療法可以治癒罕見的遺傳疾病

精氨酸酶缺陷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會導致血液中胺基酸精氨酸的積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兩種新的方法,將具有功能的精氨酸酶基因拷貝傳遞給缺乏精氨酸酶的小鼠。一種方法是每3天給小鼠治療一次,使用微小的納米顆粒攜帶精氨酸酶RNA進入肝臟。另一種使用病毒將精氨酸酶DNA帶到肝臟;如果在2- 4天大的老鼠身上進行正確的用藥,一次劑量就可以防止動物身上出現精氨酸酶缺乏的症狀。

最後的猛獁:基因缺陷、精子數量低、甚至聞不到花香

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上最後一批猛獁生存狀況並不好,最新研究表明,大約4000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亞弗蘭格爾島上的侏儒猛獁受到基因問題的困擾,其體內DNA增大了它們患糖尿病、發育缺陷和精子數量低的風險,它們甚至聞不到花朵的氣味。

專注於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發 達健生物獲1億元A輪融資

生物科技公司達健生物宣布完成1億元A輪融資,領投方為華大共贏。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腫瘤早期診斷試劑的研發、臨床、生產銷售及檢測服務。達健生物是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發商,主要從事以液體活檢技術、基因甲基化等分子診斷技術為主導的癌症篩查和早診服務。

提供創新基因療法 Castle Creek Biosciences獲 7500 萬美元融資

近日,基因治療公司Castle Creek Biosciences獲得了 7500 萬美元的股權加債務融資,Paragon Biosciences 領投了55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Castle Creek Biosciences是一家致力於為患有罕見且嚴重遺傳病的患者開發基因療法,並將其商業化的公司。據悉,這家公司正在利用其專有的技術平臺和基礎設施,來開發個性化的基因療法,以應對尚未解決的罕見疾病。

聚焦即時分子診斷 奧然生物獲6000萬元B輪融資

奧然生物已完成6000萬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深創投旗下首隻醫療健康產業基金——紅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領投。奧然生物於2015年在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成立,是一家專注於分子診斷技術的高科技企業,目前它已研發了一系列適用於微生物檢測、個性化用藥基因檢測、癌症檢測、法醫物證、食品安全等領域的全自動化生物檢測儀、試劑及試劑智能盒。

基層醫學檢驗創新方案提供商啟迪醫學完成戰略投資融資

層醫學檢驗創新方案提供商啟迪醫學完成戰略投資融資,投資方為雅康博生物、武嶽峰資本、人保啟迪基金、行遠致同(財務顧問)。據了解,啟迪醫學是一家以區域診斷中心建設為核心,涵蓋了獨立醫學實驗室運營、生物醫學技術研發推廣、健康大數據管理、精準醫療服務等領域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投資管理平臺企業。

體外診斷試劑研發商「卓誠惠生」完成5000萬元B輪融資

體外診斷試劑研發商「卓誠惠生」宣布完成5000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元生創投領投,清科創投及公司現有股東萬乘資本聯合參與投資。卓誠惠生以多重PCR技術為研發技術平臺,研發生產了300多種PCR檢測試劑,包括食源性及消化道感染、發熱呼吸道、發熱伴出疹、新發及再發傳染病、耐藥基因檢測、人畜共患病原體檢測等多個系列,多個產品通過歐盟CE認證。

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儀製造商Illumina市場佔有率達83.9%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精準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基因測序儀的核心是基因測序技術,第二代基因檢測技術是現今最穩定,應用最廣的基因測序技術,NGS儀器市場被國外幾個龍頭所壟斷,Illumina作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儀製造商,佔到全球83.9%的市場。Illumina一共發布了兩款新產品,分別是下一代(NGS)靶向測序系統MiniSeq,和新一代腫瘤測序解決方案TruSightTumor170。

2023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美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精準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隨著測序成本的下降、效率的提高以及技術的創新將推動基因測序步入快速發展軌道。根據BBC Research預測,2018-2023年間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增速在20%左右,預計到2023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美元。

相關焦點

  • 美國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數十國已報告3000多例
    52:04 來源: 南方都市報 舉報   美國科羅拉多州當地時間12月29日確認發現全美首例感染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的病例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截至12月13日,英國共檢出1108例感染了該變異病毒的病例。,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世衛組織: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日本新增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再次發生變異!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雖然有北京和大連等地發生了零星的反覆,但是我國有著成熟有效的抗疫經驗,所以我們並不擔心,可是大家不擔心也千萬別放鬆,因為日本現在新增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日本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經再次發生變異!
  • 法國確認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 12月19日從英國抵法
    中新網12月26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25日,法國衛生部表示,該國確認了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資料圖:疫情下的法國。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據報導,這名確診患者長期居住於英國倫敦。12月19日,該患者從倫敦抵達法國,2天後,其在一家醫院接受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後被確診為陽性。法國衛生部表示,這名患者為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正在法國中部的圖爾市進行居家隔離。報導稱,法國衛生部門已對曾與這名患者接觸過的醫護人員進行追蹤。同時,衛生部門還表示,所有存在感染風險的接觸者都將被隔離。
  • 每經14點丨美國基因編輯豬獲批上市;印度發現6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
    每經14點丨美國基因編輯豬獲批上市;印度發現6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菲律賓禁止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入境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9 14:00:30
  • 南極洲首次出現新冠病例,36人感染!變異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2日23時13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6250431例,累計死亡病例1699230例。22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524065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變異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特點?病毒變異是病毒複製過程中發生的常見現象。
  • 南極洲首次出現新冠確診病例!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2日23時13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6250431例,累計死亡病例1699230例。22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524065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變異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22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524065例。12月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病毒有哪些新特點?
    ,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山東發現首例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與英國變異株序列高度同源!
    1月4日,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對青島報告的1例英國輸入病例樣本全基因測序分析,經比對,與近期高度關注的英國變異株序列高度同源。該病例為山東省第一例輸入的新冠病毒VUI-202012/01突變體感染病例。
  •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2日23時13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6250431例,累計死亡病例1699230例。22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524065例。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 變異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這個國家竟發現10多種……
    最近一段時間變異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據最新報導除了英國、澳大利亞、丹麥、冰島、荷蘭出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以外又有一些國家和地區近日出現了變異病毒感染病例義大利:至少十餘種變異目前,至少有十餘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正在義大利境內傳播。智利:發現9種變異新冠病毒日前,智利麥哲倫大學相關研究機構指出,在智利疫情最為嚴重的南部麥哲倫大區,共發現9種變異新冠病毒,其中有一種尚未在世界其它地區發現,且具有較強傳染性。
  • 美國報告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12港人偷渡案」,判了;臺灣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丨每日大新聞
    >微信ID:CaptainWuya大家好我是烏鴉上尉今天有什麼大新聞上尉帶你看一遍 1 美國報告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資料來源:觀察者網)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2月29日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衛生官員當天宣布,該州一名男子確診感染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這是美國境內報告的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
  • 8月24日深圳新增6例無症狀感染者!全球首例!港大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8月24日0-24時,深圳新增6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中國籍,從俄羅斯返回。入境後即被集中隔離,後轉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速度比流感慢
    英國官員近日宣布,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新菌株似乎傳播能力更強。儘管如此,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稱,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比季節性流感慢,且似乎也沒有影響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亞·斯瓦米納坦在新聞簡報會上說:「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比流感慢一些。到目前為止,儘管我們已看到新冠病毒發生了一些變化和突變,但沒有一個(病毒或突變)對目前使用的任何療法、藥物或正在開發的疫苗的有效性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希望這種情況能持續下去。」
  • 國內一省進入戰時狀態,一省發現首例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
    下一步,河北省將繼續全面排查追蹤,對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組織精幹力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全力追蹤排查密接和次密接,全部落實隔離、檢測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傳播風險管控到位。依法依規科學精準劃定並調整風險等級及範圍,組織力量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快速查清是否還有陽性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 科羅拉多州之後,加利福尼亞州也出現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病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據「今日俄羅斯」(RT)30日報導,科羅拉多州報告美國首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病例一天之後,加利福尼亞州也出現了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報導稱,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瑟姆在與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對話時稱,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已經傳播到加利福尼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