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東野圭吾代表作,不能說的秘密是雙重人格還是她在演戲?

2020-12-11 魚咔看書

東野圭吾在1998年發表了長篇小說《秘密》,相較於其他常規作品而言,該書寫的故事不是謀殺,不是懸疑推理,而是一場帶著讀者探討人類社會中不可避免的倫理禁忌。

故事架構匪夷所思,用靈魂附體的題材,沒有科學的邏輯,沒有警察的探究,看起來不可思議,但是全篇下來的懸念滿滿,讓讀者在相信有這種可能和尋找跡象來證明這些都是偽裝的兩條路上反覆來回。

撇開故事的「聊齋範」,我們在讀完之後,深深地被東野圭吾筆下的人物給感動了。書名的《秘密》有多重意思,一是女兒的秘密,二是父女之間的秘密,三是司機的秘密,四則是東野圭吾在敘述過程中不斷透露出來的線索讓讀者來探尋推理出真相的秘密。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男主平介的妻子和女兒發生了一起車禍,妻子不幸去世,女兒從昏迷中醒來,從思想和行為都變成了妻子的樣子,像是被妻子的靈魂附體了。女兒以妻子的身份與平介相處了多年,徘徊在倫理禁忌的邊緣,直到嫁人為止。

很多網友認為這些都只是小說,就算是寫到靈異事件,也是合情合理,畢竟東野圭吾也曾寫過《悖論13》這種虛幻題材。但是,我認為東野圭吾在字裡行間設置的多個伏筆,早就說明了:女兒藻奈美其實一直都在扮演成平介的妻子,目的是想要讓悲傷的父親走出陰霾。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這裡,我主要是想從心理學的層面分析女兒的秘密,一個悲傷又偉大的秘密。

日劇《秘密》廣末涼子飾演藻奈美

首先,在這一場車禍中,母親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藻奈美不受傷害而死去。藻奈美是從昏迷中醒來的,受到重大打擊下,容易產生PTSD。我相信藻奈美在在遭遇生死關頭的那一刻,眼前的最後一幕是母親的樣子,而這一幕已經深深地印刻在腦中。

因為母愛和死亡的恐懼帶來的刺激太過於強烈,導致藻奈美醒來後依舊是母親臨死前的樣子,投射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當成了母親,於是看到平介的第一眼就脫口而出「老公」。

其次,為什麼藻奈美能夠對母親的事情那麼清晰,就連很多只有夫妻之間才知道的秘密,她都知道。就像是妻子的記憶完全都移植到藻奈美的腦海裡。

我們從平介的回憶生活的片段中可以側面了解到,直之和女兒藻奈美的關係很好,可以說是無話不談,言談無忌。藻奈美也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生活中的瑣事。比如會做同樣的家務活、針線活等等。

最關鍵的是直之有寫日記的習慣。藻奈美肯定從日記中了解了父母是如何從相識到結婚,到生下自己的一切經歷。所以藻奈美可以信手拈來回答平介的各種問題。

日劇《秘密》劇照

再者,藻奈美在母親直之對平介的愛意影響下,從小對父親是各種崇拜和喜歡。對父親失去直之後的萬分悲傷痛苦,能夠感同身受。從一開始叫出「老公」的誤會開始,她突然有了想扮演母親的念頭。

這也是有一種戀父情結在作祟。一直以來,藻奈美就有這種被壓抑的「伊萊克特拉情結」,希望自己能取代母親的位置來獨佔父親。從不知道如何安慰父親的巨大焦慮中轉為想成為母親來解決這種痛苦。

這種強烈的情感體驗和心理補償作用,在藻奈美的身上逐漸出現了另外一種人格。但是這種人格並非神經症的,而是刻意地在有意識狀態下的行為。確切的說,是一種模仿行為,是一種演戲。

如果是雙重人格,那麼在一種人格有意識的情況下,另外一種人格將是休眠的狀態,是無法知道該人格的所作所為的。而藻奈美明顯不是如此。從多個跡象來看,在直之的「靈魂附體」狀態時,藻奈美是知道自己的肉體是在做什麼想什麼的。

在藻奈美進入了青春期,戀父情結的影響越來越弱,對同齡異性的好奇和喜愛也慢慢增強。這種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是掩飾不了的,不是中年婦女直之所能有的青春悸動。

平介的跟蹤、調查,讓青春期會出現叛逆因子的藻奈美感覺到反感和不受尊重。所以他們開始會有正常家庭的父女之間的爭吵,而非夫妻間的拌嘴。

在直之的娘家,外公提起的蕎麥麵,一下子讓藻奈美產生了挫敗感。她哭了,不是因為回憶起悲傷而哭,而是覺得自己確實沒辦法完美扮演母親,她失敗了,她想回到藻奈美的身份。

日劇《秘密》劇照

藻奈美向父親坦白了母親的靈魂逐漸在消失的事實,考慮到平介的心理承受能力,善良的藻奈美解釋道:

「其實我覺得那就是雙重人格的一種表現。由於受了事故的刺激,我體內產生了另一種人格,正是這人格把自己當成了媽媽。過去發生的那些附體事件,基本上都可以用這種理論來解釋清楚。他們所說的知道了只有本人才有可能知道的事,做到了原來做不到的事,這些都是很主觀的,根本不可靠。我從小就一直和媽媽在一起,所以模仿起媽媽來也算不上什麼難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精神逐漸向大人發展,所以本來的人格就出現了,另一個人格也就消失了。這種解釋比起靈魂附體這種神話般的解釋更合理吧?」

還有其他的證據,比如藻奈美曾經對自己說「這樣一來,就可以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你的妻子」。為什麼要提醒自己?因為在她的意識中,一直就把自己扮演成直之;再如藻奈美婚禮前向平介說的是「這麼長時間以來,真的是好長好長時間以來,多虧您的照顧。」正常邏輯來說,應該是從小到大的養育之恩,但是藻奈美說的是長時間的照顧,這種說法是基於那段二人共同生活的日子的感謝。

最直接的證據莫過於身體的接觸。因為不管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方面如何扮演,身體的反應騙不了人,那是最原始、最無法偽裝的感受。在平介觸摸藻奈美的身體時,書中寫得很詳細,那種緊張的顫抖是無意識的、無法控制的。說明了,藻奈美確實一直在扮演直之。

其實,讀者也跟著主人公平介一樣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東野圭吾又在最後藻奈美結婚的時候,拿出了只有直之才知道的戒指,這讓平介瞬間明白,原來直之一直沒有消失,而是她要讓女兒恢復身份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日劇《秘密》劇照

這又再次顛覆讀者的認知,陷入到底什麼樣的秘密才是真相。

我們知道藻奈美是個善良心好的女人,在結婚的那一刻,終究是要走入另外一個家庭中了。父親怎麼辦?孤孤單單的帶著痛苦和傷痕過一輩子嗎?

她不忍。用她自己度過悲傷獲得重生的經驗,藻奈美選擇了用洋娃娃作為隱喻讓父親知道了秘密。這樣用一種極致的直擊心靈的方式讓平介徹底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才能完成自我救贖。是一種以毒攻毒下重藥,用反面效果刺激來達成目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也許這樣的解釋無法自圓其說,但是要知道東野圭吾是以平介為第一角度來敘述的。所以,這些情感的體驗基本屬於平介的內心感受。

日劇《秘密》廣末涼子真的好漂亮啊

站在平介的立場上,藻奈美能夠完美扮演直之,也是他內心裡無法接受直之已經死去的事實以及這個事實帶來的心理衝擊過大到需要無意識的避開,所以在他的眼睛裡看到的和心裡想到的都是模糊的直之,並不是精準無誤的直之,可以說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在意識上的補缺。

簡單的說,是平介在自我催眠,在心裡要將藻奈美當成直之。在這麼多年的生活中,他用各種疑問得到藻奈美的解答來驗證自己的意識是沒錯的,逃避內心的痛苦。就像書中所描寫的,當藻奈美沒有做到預期的直之行為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慌亂緊張。

真正有人格障礙的不是藻奈美,而是平介!

所以,這是東野圭吾用了一個巧妙的敘述技巧,將讀者帶入思維邏輯盲區,跟著平介生活在假象中,選擇性忽視那些真相。

如果跳脫出來,站在藻奈美的立場上呢?藻奈美想說的秘密正是這些年來,是自己一直在扮演母親,而且會將這段不倫的戀情一直保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希望父親能夠了解到她的用心良苦和燃起對未來的希望。

要是靈魂附體,或者是雙重人格,藻奈美是不可能知道和記住這段以直之身份與父親相處相愛的過程的!

日劇《秘密》藻奈美的飾演者廣末涼子

在我看來,《秘密》是東野圭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甚至於超過讓他獲獎成名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當一個作家被定性為推理作家,這是他的成功之處也是局限之處。

東野圭吾顯然不會被拘泥於這種標籤。那一年,他與相伴14年的妻子離婚,秉持著自己的創作理念,醞釀這份濃厚的情感,將自己人生經歷寄予進《秘密》中。所以說,這書才更加東野圭吾。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又出新書啦!《白金數據》主人公首現雙重人格設定
    東野圭吾小說首現主人公雙重人格設定那麼,究竟東野圭吾在這部小說中,為我們奉獻了一個怎樣的精彩故事呢——傍晚六點十二分,數學天才蓼科早樹和哥哥被殺死在七層的房間裡。整棟大樓的走廊、電梯都裝有監控器,有專人24小時查看,卻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人進出。七層只有蓼科兄妹二人。樓層的門禁,也並未遭到破壞。現場留下的槍屬於此前犯下數起案件的NF13。
  • 讀《白金數據》這個世界,總有不能說的秘密
    讀《白金數據》這個世界,總有不能說的秘密這部《白金數據》翻譯本是2017年的,原文版是東野圭吾先生2010年創作的,本書算得上好看,可也稱不上經典。故事講述了雙重人格的神樂經由DNA偵察系統屢破案件,當偵查案件件數變多時,出現了查不到的代號NF3兇犯。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DNA偵察系統的程式設計者兄妹被殺,證物經由DNA偵察系統分析顯示兇手是神樂。到底是系統存在漏洞,還是系統本身就存在灰色地帶?兇犯會是神樂的另一個人格隆嗎?
  • 《秘密》,靈魂交換,真假妻子!
    《秘密》,靈魂交換,真假妻子!本文原創侵權必究東野圭吾一直都是小編喜歡的一個推理小說作家,他的代表作小編幾乎都看過。每次都會被裡面曲折但是又精彩的情節所吸引。但是小編沒想到東野圭吾還寫過大家所熟知的靈魂交換的俗套情節的小說。
  • 東野圭吾《白金數據》:越信任,越不能信
    這是讀的東野圭吾的第1本關於利用人工智慧和高科技電恍器犯罪的推理小說,其間覺得有點難懂與不可思議。直到最後才明白了偵探神樂原來是有雙重人格的結合,以及與刑警淺間的信任與合作揪出幕後真兇的驚心動魄。智能時代的高科技偵測澀谷發生了命案,一名20出頭的女性死於賓館。
  • 推薦書單:東野圭吾的4部經典小說,你看過嗎?
    一部由東野圭吾系統「研究」詭計的作品,一部開拓推理小說疆域的作品,整理種種可能,道出種種不能,涉及詭計之廣、意外之深,無不令人瞠目……這是喜歡推理小說的讀者不能錯過的一本好書。1997年,《名偵探的守則》的原版驚豔亮相,曾引起整個推理界的巨大震動。所有喜歡推理小說的人一定知道所有推理故事的核心在於解謎,解謎來自於超乎常人的邏輯分析能力,而邏輯分析能力要面對的則是對手設計好的層層詭計。
  • 東野圭吾最好看的5本小說,白夜行只排第二……
    喜歡看小說的人,尤其是喜歡看推理小說的人,尤其是喜歡看推理小說又智商高的人,比如說小編我,大概都繞不過「東野圭吾」這個名字。 入坑文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白夜行,堪稱顛覆了我的整個人生觀,從來沒想過,原來小說到了極致,竟然會那麼美,那麼傷,讓我很長一陣子鬱鬱寡歡,神魂顛倒,終無法自拔。 每讀到他的一本書,就像看過了書中人的一生,讓人不禁喟然長嘆,寫作,真的是需要天分的。 我覺得最好的就是這15本。 5.
  • 東野圭吾這些精彩的推理小說不容錯過!
    《白夜行》無望卻堅守的悽涼愛情與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男女兩個主人公好似是兩個世界的人,除了開頭以外都沒有交集。一直看到最後才會發現一切故事其實都是藏在水面以下的。男主倒也罷了,女主真的叫人雞皮疙瘩直樹,不但偽裝天衣無縫,而且敏感細心,幾乎是算無遺策,不枉「可怕」二字。
  • 東野圭吾又一燒腦巨獻
    《白金數據》是繼《嫌疑人X的獻身》之後,東野圭吾又一燒腦巨獻,被讀者認為「通過這本小說,可以看到東野圭吾未來寫作的基調」。不是單純的科學與推理,而是基於現實的預想,現實要比未來更為重要。
  • 小說推薦:東野圭吾的經典作品,講述著人心的複雜
    不得不說日本寫懸疑的能力是有的,而且往往在作品中書寫的人心很可拍,可能和日本人的極端思想有關,但不管怎樣,東野圭吾的書有著他獨特的亮點,講述的人心也值得深思。今天就介紹幾部東野圭吾的經典作品,看看他在其中要表達的思想。《秘密》是一部讓人引起思考的作品,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平介的妻子女兒在遭遇車禍後,妻子為保護女兒而死,但妻子的靈魂進入女兒的體內,而兩人一起保守著屬於兩人的秘密。
  • 東野圭吾《秘密》讀後感—要為愛的人選擇一條幸福的路
    東野圭吾,一位只聽其名,我卻從未看過他書的人。時常能聽到別人說,你若想多體驗別人的思想和人生,不妨看一看東野的書。《秘密》,是他所寫書中少有的不是推理懸疑的小說,恰好我讀的第一部他的書,就是這本。其實這本書開頭的劇情,似曾相識,在我們國內許多玄幻靈異的小說也有同樣的操作,主人公死亡靈魂到了別人的身上。而這部小說的劇情恰恰也是如此....
  • 《白金數據》推出簡體中文版 主人公首現雙重人格設定
    2018-01-13 08: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裘晟佳日前,東野圭吾的又一部全新力作——《白金數據》簡體中文版正式出版。據悉,該作品的日文版已狂銷170萬冊。本作是繼《嫌疑人X的獻身》之後,東野圭吾又一燒腦巨獻,被讀者認為「通過這本小說,可以看到東野圭吾未來寫作的基調」。不是單純的科學與推理,而是基於現實的預想,現實要比未來更為重要。在這部小說中,東野圭吾為我們奉獻了一個怎樣的精彩故事呢——傍晚6點20分,數學天才蓼科早樹和哥哥被殺死在七層的房間裡。
  • 令男人愛到骨子裡的女人,大多擁有雙重人格,別不信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百裡挑剔。隨著愛情觀、擇偶觀的更替,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選擇有魅力人格的伴侶來作為自己攜手相伴一生的人了。 都說男人喜歡新鮮感,其實在愛情裡面增加保鮮劑的不就是新鮮感麼?單一的人格總顯得有些單調,但若是擁有雙重人格,那一定會令男人愛至骨髓。
  • 第五人格:祭司「鮮為人知」的四個秘密,背後「紋身」代表什麼?
    大家好,我是趣遊君,為您提供第五人格最新資訊!第五人格中祭司這個求生者還是非常有趣的,在她正式進入莊園之前官方就對於祭司寄予厚望,希望這個有特殊能力的求生者可以改變莊園的現狀,能給遊戲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但是結局並不盡如人意,祭司在上線之後就因為羸弱的關係被玩家冷落。
  • 東野圭吾為什麼這麼火?
    東野圭吾東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Higashino Keigo),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代表作有《放學後》《秘密》《白夜行》《解憂雜貨店》《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獻身》《預知夢》《湖畔》等。1.還記得中學時期放學回家的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戴著手套的老太太神神叨叨說要換房間,光是文字透出的氣場就讓人毛骨悚熱,嚇得我把《新聞聯播》開到最大聲來壯膽。
  • 第五人格:女巫「不為人知」的四個秘密,她和黃衣之主是夥伴?
    大家好,我是趣遊君,為您提供第五人格最新資訊!第五人格官方最近曝光了一個全新的女性監管者夢之女巫,這也是官方第五賽季唯一會加入的一個全新角色,很多玩家對此也是非常感興趣的,都在猜測這個監管者會給莊園帶來什麼不同的玩法,不過我們查閱女巫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 東野圭吾:請查收你的清明假期書單
    (新經典外國文學總編輯黎遙評)正如世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於閱讀過東野圭吾作品的人來說,每個人的解讀都是不同的。因此,唯有讀過東野圭吾,才能給出自己的定義。本周末恰逢清明小長假,小書僮特意挑選了10本豆瓣評分靠前的東野圭吾作品,供廣大讀者挑選閱讀。
  • 第五人格手遊新賽季「舊裝」中隱藏的秘密,90%玩家都沒注意!
    在第五人格中每個賽季都會加入一些全新的推演故事,在這些推演故事完畢之後玩家就會獲得一件叫做舊裝的皮膚,這些皮膚代表了這些角色過去經歷的故事,那麼新賽季的四件舊裝中都隱藏什麼秘密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些秘密90%玩家都沒注意到哦!
  • 豆瓣精心推薦的7本東野圭吾的小說,你讀過幾本?
    但事實上是,後天2月4號,就是東野圭吾60歲的生日啦。東野圭吾年輕時候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廢柴學渣,他說:「我還是孩子的時候非常討厭讀書,看到姐姐們讀什麼世界兒童文學全集的時候,我覺得她們很蠢。」而最終,他還是成了暢銷天王,勤奮和堅持成就了這個可愛又愛吐槽的大叔。他寫過了多少人性惡的幽暗,還有命運無常的捉弄,但其實,這位60歲大叔還有一顆溫柔心。下面這7本打動了千萬讀者的東野圭吾作品,最適合心情低落的時候看。它們不僅用精妙的故事帶你走入一段忘卻俗世煩憂的閱讀時光,更能在故事之外,給你滿滿的感動,讓你的心靈漸漸柔軟。
  • 人物記:日本「跨性別」男子,衍生出10種人格,卻被人懷疑在演戲
    對於多重人格,大家一定十分熟悉。不過這樣的情況,也基本都是在影視劇中才能看見。比如張一山出演的《柒個我》,便是一個擁有7種人格的男主。而在現實中,下面這一位日本男子更是厲害,擁有著10種不同人格,但是對此卻是有人提出質疑,認為他是在「演戲」。
  • 2017演出季——地表最強《不能說的秘密》音樂劇
    最成功的點唱機音樂劇代表作,是1999年問世的《媽媽咪呀!》,雖使用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瑞典流行組合ABBA樂隊的經典之作,但並非講述ABBA樂隊的故事,而是編創了一個全新的、富有感染力的「尋父記」,並且儘量保持了原作歌詞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