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小皓灣的漁民們在灘涂邊下了很多地籠等待漲潮,此間籠中掛住不少寄居蟹,因其憨態可掬遂拾起把玩,連同螃蟹一起帶回,螃蟹被當作泡麵佐料,這些寄居蟹便被隨著一些小蟹晾在一旁。次日,多數小螃蟹找到了逃生路線消失不見,寄居蟹齊齊整整無一倖免,。首先懺悔一下,因並無人食用寄居蟹,所以若不是被我撿回,他們大概率被小魚吃掉過壽終正寢。
其次,真的感覺蠻震驚,那些小螃蟹之所以能逃出生天,而它們卻無一倖免,無非是小蟹體量小身形輕,爬著爬著終歸能跑掉,可寄蟹背著重重的殼,怎麼也爬不出這大海裡不會有的光滑人造表面。為什麼時至今日,它們仍不肯放棄這厚重的殼呢。
想來,可憐之蟹必有可恨之處,寄居蟹的一生始於鳩佔鵲巢,它們揀廢舊的螺殼或者竹節等一且便於它隱藏的掩體,改變自身的形態來適應容器的形狀,有時它們為了一隅住所甚至會去攻擊一些弱小的螺類。放棄了自身的發育,佔用它人的身體作為鎧甲,過其「寄居」生活,從此「寄人籬下」。
再來說說這場小「試驗」吧,被留下的蟹被置於洗手臺盆一旁,它們便從未安分過,一直左刨右刨試圖求生,小螃蟹很快便找到逃生的路,而寄居蟹馱著它生未帶來,死帶不去那重重的殼,未能前行一步。
關於寄居蟹的殼,讓我聯想到人類的欲望,有時欲望太多,全是奢望,被這般厚重奢望鉗制著,活在得不到滿足的痛苦之中,人生的路永遠也走不長,為何不能輕裝上陣,欣賞沿途風景,一路感受,有的時候一身清清爽爽不好麼?為何非要霸著別人的軀殼,看似是安全了,實則畫地為牢,將自己禁錮其中。
說起安全,這殼是不是又像是網紅詞彙「舒適圈」,或者是某些讓人充滿安全感的環境、氛圍。當這個圈子禁錮了你,甚至災難來臨,這個曾經讓你舒適的圈子已經威脅到你的時候,最好還是果斷放棄,保存體力,奮力拼搏。
當然了,人生最好的狀態還是靠自己,鍛鍊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學識,相比於錢財、人脈、關係,自身的能力是誰也帶不走永不會喪失的財富。
————————————————————————
寫作是我的愛好,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當然,更歡迎隨喜打賞🤣
十一小假,偷的浮生半日閒,來到了祖國東濱,福建寧德,隔海相望臺灣島,太姥山上品白茶,人生的欲望不在於多,在於實現。
人生海海,願您一生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