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黎母山林場最低氣溫為-0.3℃!!!】2021年1月12日08時至13日08時,受強冷空氣影響,海南島有212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10℃,116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5℃,34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3℃,最低值出現在瓊中黎母山林場為-0.3℃。預計13日夜間,最低氣溫瓊中、五指山、白沙、屯昌、澄邁5個市縣的部分鄉鎮仍在7℃及以下,海口、定安、臨高、儋州、昌江、樂東、保亭、文昌、瓊海9個市縣的部分鄉鎮在10℃及以下。
海南歷史上曾多次下雪 1963年白沙曾出現過零下1.4℃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是民間流傳的《九九歌》。我國陰曆有「九九」的說法,用來計算時令。計算的方法是從冬天的冬至日算起,第一個九天叫「一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即第九個九天,這時冬天消盡,春回大地。按此算法,現在的海南正處於「三九」階段,所謂「三九嚴寒」「冬至三九則冰堅」,差不多是最冷的時候了。
吳勝安告訴記者,海南省氣候中心對196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8日期間海南歷年極端最低氣溫進行了統計,在海南所有市縣中,歷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63年1月15日的白沙,僅-1.4°C,其次是瓊中和五指山,兩地均在1974年1月2日達到0.1°C。若是按當年的節氣時間推算,白沙、瓊中和五指山出現極端低溫的時間點也差不多是在「三九」前後。海口和三亞的最低溫也都出現在一月,1963年1月16日,海口溫度3.2℃;1974年1月2日,三亞溫度低至5.1℃。
實際上,海南日報記者通過梳理史籍發現,歷史上的海南,不僅出現過零度以下的低溫,甚至也曾大雪飄飄——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已是冬季,而海南萬州(今萬寧)仍一派生機勃勃。一天,舉人王世亨推開家門,驚訝地發現門外竟有雪落,紛紛揚揚的雪花似漫天的飛絮飄舞落下,樹枝梢頭一片銀白。道路如一條白練,曲曲折折,縈繞其間。
「海南下雪了!百年此事真稀奇!」王世亨意識到,他正在經歷著一件千古奇事。他立馬揮筆寫下一首詩:「撒鹽飛絮隨風度,紛紛著樹應無數。嚴威寒透黑貂裘,霎時白遍東山路。」當時的海南百姓們也非常驚嘆:「老人終日看不足,盡道天家雨珠玉。世間忽見為祥瑞,斯言非誕還非俗。」
據不完全統計,史書中關於海南下雪的記載共有八次:明崇禎九年(1636年)臨高,十二月十五日(1637年1月10日),下雪三日夜,樹木盡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文昌,冬大寒,雨雪,海魚凍死,椰檳盡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