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被禁錮?量子糾纏揭示了:學習或只是激活部分意識

2020-12-06 史筆如鋼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感受,在學習的時候,感覺所經歷的一切似曾相識,仿佛在自身的腦海中。自己的大腦和宇宙之間,一直存在微妙的聯繫,憑藉大腦就可以理解宇宙之中的真理。

其實這種感覺,以及你理解到的信息,並不是你學習而來的,而是大腦本身就存在了這些信息。有科學家表示,知識其實一直就在人腦當中,而人類的學習只是將其觸發,然後激活而已。

其實在學習的同時,人類只是啟動記憶中的部分意識,並不是人類理解了知識,而是人類的大腦之中,本身就存在這些信息。根據量子糾纏的理論,科學家認為這其實是可以解釋的,就比如說,為什麼人類可以理解宇宙法則。其實人類的大腦內部,就如同存在一個小宇宙。

隨著人類科學的逐漸發展,在信息領域上,開始逐漸增多。科學家發現到,人類的意識是一個量子級的過程,人類對信息的獲取就如同電波,而宇宙是存在物質意識體系的。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個體本身的意識,與宇宙之中的物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量子糾纏關係,也就是處於連通的一個狀態。

雖然以人類現如今的科技水平,還無法解釋知識的定義。但是可以確定,人類大腦獲取意識,是和宇宙有所聯繫的。也就是說知識其實一直就在人類大腦之中,而人類學習知識,只不過是將其激活。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量子糾纏現象,是否揭示了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這種現象被稱為量子糾纏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未被幹擾的量子都會處於一個模糊的量子疊加態,比如一個處於疊加態的粒子,它的自旋既可以是上旋,也可以是下旋,只有在被觀測的時候,它的狀態才會被確定下來,根據量子糾纏原理,你會發現處於量子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當人類觀測到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時,另一個粒子的狀態也可瞬間確定。
  • 蟲洞只是科幻作品裡的理論,超光速飛行只能以量子糾纏的方式進行
    一種可能是我們處在低級文明,地球人類還沒有做好接受外星文明的準備,但是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關於不明飛行物、不明物體、不明事件的報導,這又作何解釋?根據俠義相對論,光速不變及任何有質量的物質速度都不可能大於等於光速,所以文明之間的實體交流一定被光速禁錮了。現在假設外星文明已經來到了地球,那麼他們以何種方式發現了我們,又以何種交通工具來到我們的家園?畢竟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都有4.2光年。
  • 你的大腦是臺量子計算機!人腦產生意識或因量子糾纏
    在構建量子計算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不同的量子比特通過量子糾纏(entanglement)的方式連接起來,不幸的是,量子糾纏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周圍環境中任何一絲輕微的擾動都可能使其消失無蹤:哪怕只有一個光子無意中撞上了一個量子比特,整個量子糾纏就會因為發生退相干而分崩離析,徹底摧毀整個系統的量子特性。
  • 朱清時: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這就是糾纏的一個例子。大家會認為,你看沒看它沒關係,它早就確定了。但量子力學大量實驗證明,如果把同一個量子體系分開成幾個部分,在未檢測之前,你永遠不知道這些部分的準確狀態;如果你檢測出其中之一的狀態,在這瞬間其他部分立即調整自己的狀態與之相應。這樣的量子體系的狀態叫做「糾纏態」。
  • 量子糾纏產生了意識?你是什麼看法?
    從意識的產生到長期記憶的形成,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與眾不同。我們的大腦如何產生自由意識並保存記憶的?最近幾年,一些量子物理學家提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觀點:意識產生於大腦內原子核自旋的相互糾纏。馬修·費希爾(Matthew Fisher)擔心他同行們會如何看待他的項目。但最後他鬆了口氣,因為他的想法沒有遭到在場者的嘲笑。
  • 意識不只存在於大腦,可能是受量子糾纏
    今天小編說就是人類的大腦秘密,相信大部分對大腦了解不如宇宙知識的十分之一。因為人類的大腦比宇宙的秘密還要多,甚至結構層更加縝密。對於宇宙還太多一系列的軟體來進行探查,反倒人類大腦真正運作才是束手無策問題。大腦是組件中人類最重要的一個「零件」,這個理論說法都是由科學家理論充分說明了這一切。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原標題: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訪問學者,他在論文中給出了多種可行的實驗驗證方案,學術界或許在今年就能給出部分結論,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本文來自新智元邀請的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任全勝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解讀。
  • 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之謎不懈追問:物質與意識、第六感、量子糾纏
    - 02 -生命認知的局限(中間有刪節)……我們對大腦這樣一個神秘的器官也知之甚少,基本上可以說什麼都不知道。儘管我們有很好的學習記憶的模型,我們可以模擬出學習記憶的過程,但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真的不知道。
  • 意識糾纏與量子糾纏,明心見性與量子塌縮
    意識的宇宙——意識就是物質、能量、信息。當我們把意識投入到外物時,不僅會消耗能量,而且會被外物的能量所糾纏,就會產生能量的疊加,所以,觀察是在創造,也是在消耗。「注意力」這個詞很微妙,就是注入意識能量的能力。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哪裡,哪裡就會產生能量疊加,哪裡就會出現能量顯化,這就是創造。你的注意力在什麼地方,你的內心世界就會創造出什麼。
  • 大腦如何產生自由意識?源於其原子核自旋的相互糾纏
    我們的大腦如何產生自由意識並保存記憶的?最近幾年,一些量子物理學家提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觀點:意識產生於大腦內原子核自旋的相互糾纏。馬修·費希爾(Matthew Fisher)擔心他同行們會如何看待他的項目。但最後他鬆了口氣,因為他的想法沒有遭到在場者的嘲笑。「他們認為我的項目符合科學,而沒有把我當成瘋子」。當然,費希爾的簡歷看起來也不像是個瘋子。
  • 量子意識可怕在哪?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量子意識為什麼會被禁止?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人的生命僅有一次,生老病死無人能夠避免。但是在量子意識理論中卻認為人體只是一個儲存的工具,真正控制人體的是位於大腦中的量子意識,也就是我們的「靈魂」。他們認為人處於死亡邊緣的時候,微管內的量子意識會消失,但是這個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回歸到了宇宙中去,就像量子糾纏那樣,會與相距很遠的另一個意識產生聯繫。
  • 量子意識可怕在哪?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量子意識為什麼會被禁止?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人的生命僅有一次,生老病死無人能夠避免。但是在量子意識理論中卻認為人體只是一個儲存的工具,真正控制人體的是位於大腦中的量子意識,也就是我們的「靈魂」。美國科學家認為,意識處於大腦神經元的微管中,因為麻醉的藥劑會讓人失去意識,而麻醉藥作用的位置這是這個微管。他們認為人處於死亡邊緣的時候,微管內的量子意識會消失,但是這個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回歸到了宇宙中去,就像量子糾纏那樣,會與相距很遠的另一個意識產生聯繫。
  • 意識的產生 說明人類大腦可能是臺高度發達的量子計算機!
    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已經理解了何為意識,或者它只是幻覺。但其他科學家覺得,我們根本不知道意識從何而來。意識帶來的各種困惑甚至促使許多研究人員嘗試利用量子物理學來解釋它。因此,人們對大腦中的量子效應想法都持很大的懷疑態度。然而,彭羅斯並不為這些爭論和觀點所動。儘管泰格馬克預測細胞中的超快脫散行為,但其他研究人員已經在生物體內發現量子效應的證據。有些人認為,候鳥利用量子力學進行磁性導航,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陽光製造糖。此外,大腦採用量子技巧的說法並未顯示出消失跡象,只是現在有了完全不同的說法。
  • 靈魂真的是量子糾纏的產物嗎?
    網友的解釋小編沒太搞懂,所以 就去查了相關資料,就查出來的資料而言,小編覺得有一種量子糾纏理論來解釋靈魂的某些特異特徵也是蠻有意思的。現代物理學的研究讓物理學理論越來越接近事物的本質,比方說量子力學理論,就讓人類更加深入的研究微觀領域變成一種可能。
  • 人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嗎?量子效應在大腦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將大腦與量子物理學聯繫起來,量子效應不會在大腦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來分析這個問題似乎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我認為在這個問題的某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清晰,更有科學依據。我將從計算機科學和進化的角度來開始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在第二部分,我們進入量子思想,薛丁格的突觸分裂和意識的奇異而更具有思辨性的領域。
  • 人腦產生意識:可能是因為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保衛戰即便如此,想要在現實中驗證這個有趣的猜想依舊是項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工作。如果要使量子信息以量子比特的形式儲存足夠長的時間,大腦一定需要一些其他的特殊機制——比如多個量子比特間的糾纏機制,以及將這種糾纏體現到神經衝動上的化學機制。此外,在大腦中傳輸以量子比特形式存儲的量子信息也需要一定的機制來實現。
  • 當我們可以想像超意識的時候,意識會轉換成量子糾纏態信息
    糾纏的粒子的特性違背了意識的主觀能動性,一個糾纏粒子無限分割的域外會有無窮多的一模一樣的粒子。最簡單的結論是一顆粒子的好多版本,一個域外有無窮多個一模一樣的一顆粒子。微觀粒子很弱,但整體力量強大。光子是無數個光子重疊在一起組成的宏觀粒子。人又如何能感知一個靜止的粒子呢?這是人類最大的黑暗。
  • 科學家表明人死時仍有意識,只是當時被禁錮了,無法做出任何事情
    其實並不只是我們人類大自然中所有有生命的生物都會面臨著這一情況。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這其中的道理大家自然都是明白的。在人類數百年中的進化史中,我們人類始終都經歷無數次的新生和死亡,但我們人類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生活的嗎?即便我們的世界裡,可能每分每秒每時每刻都會有很多的生命離開這個世界,也希望大家能夠坦然面對。
  • 【新發現】人類大腦就是臺量子計算機:如此神奇
    但如果這個假設能夠得以證實的話,那麼也就是說量子效應可能確實會影響人類認知。去年年底,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學家Matthew Fisher在《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出磷原子的核自旋可以作為大腦中的初級「量子比特」,(也叫作量子位,qubit)這使大腦能夠像一個量子計算機那樣運作。 人類大腦是臺量子計算機?量子物理能解釋意識嗎?
  • 人類製造的肉眼可見結構中首次看到量子糾纏
    打開APP 人類製造的肉眼可見結構中首次看到量子糾纏 胡薇 發表於 2018-04-29 17:36:42 據《科技日報》4 月 27 日報導,兩個科研團隊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分別讓僅為蜘蛛絲直徑幾倍的成對振動鋁片、寬度可伸縮矽制梁發生了糾纏,將量子糾纏擴展到肉眼可見的領域,且糾纏時間更長,向構建量子網際網路又邁出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