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們人類開始可以乘坐飛船走出地球,由於地球環境與宇宙空間環境差異非常大,如外太空中沒有重力(或者重力很小)、沒有氧氣、溫度很低等,所以我們人類沒法直接暴露在太空中,需要穿著專業研製的太空服才能進入太空。由於載人航天的技術門檻很高,飛船不僅需要搭載保障太空人生存的生命系統,還需要將太空人安全帶回地球,所以目前只有3個國家真正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
正常情況下,在飛船內的太空人一般不需要穿著太空衣,一般只有當太空人需要出到飛船艙外作業或者在進入太空、返回地球時,才需要穿著太空衣。因為在密閉的飛船內一般維持一個標準大氣壓的環境,太空人能夠舒適的在艙內生活,所以原則上,飛船內的各種物資補給(如水、氧氣、食物等)充足的情況下,太空人可以在飛船內長時間生活。如果太空人不穿著太空服,直接暴露在太空環境中,會怎麼樣呢?
相信大家都不願意嘗試,因為這對於我們來說,會存在各種威脅:低溫、輻射、失壓等,這些問題都可能會導致死亡事件的出現。在太空中不穿著太空人,大約只能存活1-2分鐘,而且這一個過程很痛苦,最後會被凍成冰棍。
首先,由於失去了太空服的保護,也就是直接暴露在沒有大氣壓的環境中,而人體內部存在一定的空氣壓力,這時候我們就會開始膨脹,最後可能會爆裂致死。除此之外,由於失去了大氣壓,所以人體血液的沸點也會明顯的下降,進而引起血液等體液的沸騰,這又會產生大量的氣泡,進一步讓血管膨脹至爆裂。有一些深海魚被釣上以後,即使放到水中,它們也活不下去了,這就是因為深海魚適應了深海中高壓的環境,當放在淺水中時,會因為失壓致死。
我們需要呼吸氧氣,為大腦供氧,如果出現缺氧的情況,我們大腦可能就會進入意識模糊的狀態。由於我們的血液中原本也還存在一些氧氣,所以即使我們有時候閉氣不呼吸,我們還會保持清醒狀態,但是我們沒法閉氣很久,因為我們血液中的氧氣大約只能讓我們保持清醒15秒鐘左右,如果強行持續閉氣下去,我們就會開始出現缺氧,最後慢慢失去知覺。當然,我們自己閉氣受不了時,自己就會大口吸氣,自然不會出現死亡的情況,但是如果暴露在太空環境中,就沒有氧氣可以吸進去了。最後,就是慢慢昏睡過去。
由於太空環境極為複雜,當我們暴露在太空環境中,同時面臨的問題非常多,膨脹、沸騰、意識模糊、凍成冰棍等過程是同步進行的,所以很難想像這樣的情況出現時,我們會是怎麼樣。
由於沒人會嘗試將自己直接暴露到太空環境中,所以這個時間也只能說是參考。雖然不穿著太空衣的情況下會很快死亡並被凍結,因此理論上可以不腐爛。如果經過長時間的漂泊以後,太空人的屍體飄蕩外星球,是否會為外星球帶去生命呢?
看起來,帶去生命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因為太空人已經死亡,但是但是由於肌體會被凍結,所以體內的很多微生物也會被凍結。對於微生物來說,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有一些微生物能夠在低溫、缺氧、低壓等環境中生存,所以不排除有一些微生物能夠存活下來。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些微生物在解凍以後還能恢復生命力。
當然,就算體內的微生物能夠存活下來,但能不能在外星球上出現新的生命起源,其實很難說。因為每個星球的環境都不一樣,我們地球是宜居星球,但是很多星球的環境非常惡劣,如金星溫度非常高,大氣壓強非常大,還會下硫酸雨,如果太空人飄到金星,可能會直接在濃密的大氣層中燃燒起來,最後啥也沒了。即使能夠到達金星表面,但是在面對金星的硫酸雨時,也會被腐蝕掉,所以理論上來說,微生物在金星這些星球應該是難以再次恢復生命力了。
如果飄到一些環境相對較好的星球,確實是有可能會出現生命起源的,如太陽系內的木衛二、泰坦星等天體。這些天體雖然比較寒冷,但是環境相對溫和,當太空人飄到這些星球時,微生物確實是有可能再次甦醒的。至於能不能再次進化出高級的文明社會,那就很難說,因為生物的進化方向是隨機的,再加上環境的原因,並不是所有的星球都具備發展文明社會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