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劉智威是一名大三的學生,也是新冠肺炎康復獻血者隊伍中的年輕一員。在他戰「疫」歷程自述信中記錄著「2月24日,是我出院後的第14天,也是我終於如願前往金銀潭醫院捐獻血漿的一天。」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明確提出「康復者血漿治療: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近日來,社會各界對於康復者捐獻血漿的呼籲與行動逐步展開,本網採訪了武漢學院學生劉智威,據悉2000年出生的劉智威,成為了當時金銀潭醫院捐獻點最年輕的血漿捐獻者。
「這都是應該的,因為我是學生黨員」
「起初看到張定宇院長發出的呼籲,得知康復者的血漿可以對其他病人的治療起到作用,我便記下了聯繫方式報了名。我覺得自己必須要去,身為一名學生黨員,當自己有機會做出一點貢獻時,定是要義無反顧的。」劉智威在接受採訪時說到。
動員家人參與獻血活動,多幫一個是一個
劉智威的媽媽也是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癒者。據劉智威介紹,相較於自己,媽媽的病情當時更加嚴重。「除夕那天媽媽在醫院,我覺得很難過。儘管我也患病,但心思已經不在自己身上了,就希望媽媽趕緊好起來。」
據了解,劉智威家中共有4人感染新冠肺炎,現已全部治癒出院。在劉智威捐獻血漿之後,家裡的兩位親人也在其影響下決定捐獻血漿,由於這兩位親人抗體條件不適合,沒有捐獻成功。「起初我媽媽擔心我的身體狀況讓我捐獻200ML血漿,實際上我的恢復情況很好,最終捐獻了400ML。等媽媽身體完全恢復之後,我也會動員她參與進捐獻血漿的隊伍中。」劉智威說。
「如果說有什麼遺憾,我還欠他們一個擁抱」
在接受本網採訪時,劉智威剛剛結束上午的網課。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戰「疫」歷程後,劉智威一家人的生活漸漸恢復了正常。
「現在我們一家人都得以治癒,心裡和身體的壓力已經漸漸緩解。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我還欠所有幫助過我的醫務人員們一個擁抱,很感謝他們。」劉智威說。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劉智威在醫院住院治療時無法和醫務人員過多地交流。在最後離開醫院的時候,也沒能給醫務人員們一個擁抱。劉智威表示「我得到了很多幫助,而醫務人員卻非常辛苦,單純接受這些幫助我心裡會有點小小的愧疚,希望通過捐獻血漿的小舉動把這份愛傳遞下去,幫助他人。」
本網了解到,劉智威曾獲得第一屆「信工榜樣人物」、陳一丹傑出學生獎學金、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華中賽區一等獎等獎項,並多次參與社區志願服務以及支教活動。
在談及未來的計劃時他說「以後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具備多元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目前在考慮要不要考研。」(李凌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