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學霸一年學完麻省理工四年課程

2020-11-30 千龍

斯科特·揚(Scott Young)1988年出生在加拿大,從高中開始放學後就幾乎不學習,儘管如此,他還是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績畢業;讀大學時,他每天學習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但他的平均成績保持在A以上;從加拿大馬尼託巴大學商科畢業後,他用了一年時間,通過網際網路完成了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本科四年33門課程,節省了約合人民幣150萬元的大學學費,還登上了TED的講臺分享經驗。

這還不是最酷的。斯科特·揚還曾花一年時間去了4個國家,學習了4門外語,用30天學習肖像畫。

日前,世界著名的免費網絡教育平臺「Coursera」向用戶重點推介了斯科特·揚的學習方法。與此同時,斯科特·揚所著的《如何高效學習》中文版正在中國熱銷。

每十天學完一門課

斯科特·揚一直痴迷於研究人的能力發展。早在2006年,18歲的他就創建了個人博客,分享自己看到過、試驗過的,有助於自我能力提升的文章。

在《如何高效學習》中,斯科特回憶;「博客的界面可以慢慢美化。要想讓博客吸引到足夠多的讀者,優質內容一定是最重要的。」在他推出幾篇優質博文後,收到了大量讀者的好評與關注。讀者的口口相傳,使他逐漸成為小有名氣的學習型博主。

而讓他真正名聲大噪的是他的驚人經歷——用12個月完成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四年的33門課程,平均每10天就能完成普通大學生要花4個月才可學完的一門課程。

在接受美國教育資訊網站「Degree of Freedom」採訪時,斯科特說:「那時我已經從商學院畢業了一年。我感到計算機是真正改變人類生活的力量,我很想學習計算機相關的知識,但又不想花費4年的時間和學費。」

幸運的是,他遇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網絡公開課。在2011年10月,斯科特·揚在他的博客上宣布自己將進行為期12個月的MIT(麻省理工學院)課程挑戰。「坦率地講,那時我並沒有百分百的信心能完成這個任務。」他對「Degree of Freedom」回憶。為了達成目標,他每天花10小時學習,每個周六花一天的時間休息,用每個周日的時間工作以維持開銷。

「大學就像一個米其林餐廳,你支付的費用不只包含了食物,還有環境和服務。當你對某種知識極度饑渴的時候,你並不一定要花額外的費用再去學校,再花額外的時間去選課,而是可以用一種單刀直入的辦法馬上滿足好奇心。」斯科特在《如何高效學習》裡寫道。他通過網絡課程,花了不到2000美元購買相關的書籍材料,在2012年9月便宣布完成了所有33門課程,並最終通過了所有考試。

之後,有科技公司向他提供了面試機會,卻被他拒絕,因為「自己並不是為了當一個大公司的碼農才瘋狂學習的」。

不為當碼農,為的是什麼?

在TED的講臺上,斯科特·揚這樣回答:「沒有人喜歡學習,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得更聰明。學習,深入去理解一樣東西,以及感覺聰明一些,這是都是無價的財富。只是經歷了多年懲罰性的正規教育後,越來越多的人將這些寶貴的東西忘卻了……想用一年的時間去完成本來需要4年的課程,我承認我有點瘋狂,或者自大,但是我參加這個挑戰的真實動力就是,我要告訴人們,快速學習是可能的,同時也可以是有趣的。」

斯科特在「Coursera」上告訴用戶,自己的舉動並不是鼓勵人們不去大學學習,而是想通過他的自我教育行為,讓人們重新思考學習的效率,也能讓大學的規則制定者思考,每門課程該如何配置更合理的時間和定價。

一年去四個國家,學會四門語言

在快速學習MIT課程的實驗完成後,他開始了另一個實驗——用一年時間,不講英文,去4個國家,學習4門語言:赴西班牙學西班牙語,赴巴西學葡萄牙語,赴中國學漢語,赴韓國學韓語。

剛開始學中文的時候,斯科特即使知道自己說錯了,也一直不斷地練習。「不斷地說,量變產生質變,學習語言對任何人來說都沒有什麼捷徑可言。」

對斯科特來說,學習一門語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人交流。在中國,斯科特的學習方法是通過Skype在家和中文老師交流 ,再出門去不同的地方和老百姓聊天,即使不少人笑話他說中文的口音。在熬過一開始說中文頻頻卡殼的痛苦階段後,他開始驚嘆於中國漢字和文化的美妙。

在《如何高效學習》中,斯科特坦言自己「痴迷於漢字和漢字之間存在著的各種各樣的關係」。他發現,學習拼音不過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並不能了解漢字背後的博大精深。

對於西方人對中國文化「保守」的刻板印象,斯科特非常不贊同。「西方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沒有很好地用中文去和中國人溝通,沒有理解和融入中國人獨特的交友和生活方式。」

學習每一門語言,斯科特都只用了3個月。在4國旅行結束後,他總結了一套學習語言的方法:

1· 找到一個掌握你要學習的語言的人

2· 和這個人約定,不能使用你的母語

3· 和這個人不斷交流

生命不息,挑戰不止。學習完4國語言後,斯科特以每周5天、每天5個小時的學習強度攻克「自畫像繪製」。1個月後,他成功掌握了自畫像的精髓,總計耗時100個小時。

不斷用自己做實驗

無論是挑戰12個月的MIT計算機課程,還是一年學4門外語,抑或是30天學習畫肖像畫,斯科特其實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給自己設定目標,用自己來做實驗,並堅持完成,然後將經歷和思想與他人分享。

在「Coursera」上,他分享了自己的「挑戰思路」:

「在確定一個要通過學習完成的目標後,將這個目標不斷地劃分成眾多小目標,在完成每一個小目標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持續獲得有效的即時反饋,形成一個『學習-反饋-改進』的循環。如果在這個小目標上遇到困難,就去學習另一個小目標的內容,反過來再想盡辦法解決之前遇到的困難,直到完成目標。」

思路看似簡單,但想真正掌握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實屬不易。很多人缺少這樣的耐心和自制力,以及對自我的要求。當我們還在為生存忙碌時,斯科特已經在自我潛力發掘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目前的生活,斯科特告訴「Degree of Freedom」,「我很滿意」。他說,人類行為有3個不同的驅動層次:需求,地位,快樂。而他制定的計劃,幾乎全部是關於「快樂」的,極少有關於「需求」或者「地位」的。對身外的東西,斯科特很放得開。

斯科特建議人們「多多旅行」,他就從旅行中悟出了許多學習的感悟,「旅行與學習有多種潛在的關聯」。他說,學習不僅局限於書本,也關乎文化、語言、人們,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交流;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從生活中汲取各種有益的知識,充實本就短暫的生命。

相關焦點

  • 加州理工 VS 麻省理工,誰才是理工屆的扛把子?
    : 大一數學:36學分(涵蓋多變量微積分和線性代數) 大一物理:36學分(一年制) 大一化學:15學分(課程)和6學分(實驗) 大一生物:9學分 選修課程:9學分(主題包括天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能源科學,地球科學,信息和邏輯
  • 加州理工 VS 麻省理工,到底誰才是美國理工大學屆的扛把子?
    簡單對比眾所周知,兩校都叫「理工學院」,即都是以理工為主的大學,學校均提供大量理工專業課程及項目。當然,兩校最直接的差異還是在地理位置上。加州理工學院位於西海岸加州洛杉磯附近的帕薩迪納市,而麻省理工學院位於東海岸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郊外的劍橋市,兩校相距甚遠。
  • 加州理工VS 麻省理工,到底誰才是美國理工大學屆的扛把子?
    加州理工學院位於西海岸加州洛杉磯附近的帕薩迪納市,而麻省理工學院位於東海岸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郊外的劍橋市,兩校相距甚遠。 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還是教授數量,麻省理工都比加州理工要多得多。儘管兩所大學的師生比一樣,但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教授人數是加州理工的三倍多。 那麼,這裡就涉及到兩個因素:班級規模和校園人口。
  • 13歲學完微積分,24歲參與原子彈研究,他創立的學習法名人都尊崇
    然而,有這樣一種學習法,只要掌握了訣竅,就能快速從學渣變學霸,甚至連谷歌創始人都對它讚不絕口。它就是費曼學習法!創始人費曼,13歲學完了微積分,大學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24歲參與原子彈的秘密研製,同年拿到了普林斯頓物理學博士,1965年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閃閃發亮的履歷,讓他被認為是愛因斯坦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然而,這位傑出的人才還有一種特殊的技能,就是他能把複雜的觀點,用平常的語言描述出來。
  • 在美國麻省理工讀工科是種怎樣的體驗?
    原標題:在美國麻省理工讀工科是種怎樣的體驗? 麻省理工學院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為全球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其工程科技多年來被 QS 世界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評為世界第一。那麼在如此牛校留學讀工科是一種什麼體驗?絲絲小編來為大家說明。
  • 麻省理工的入學條件有哪些?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1、高中課程準備:麻省理工以理工著稱於世,對學生理科成績要求較高,要求學生高中至少學習過以下課程:Four years of English:該項對國際學生無意義,TOEFL說明一切;Mathematics, at least to the level of calculus:數學,包括微積分Two or more years of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2018年,從深圳走上麻省理工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最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水平極高的論文,成為該雜誌創辦以來年齡最小的中國第一作者!
  • 傳說中的終極記憶法:一年學完四年MIT課程?
    網上流傳著各種所謂的終極記憶法,其中一個比較有名的就是費曼學習法,其中有一本書《高效學習法》的作者說應用這個方法,一年學完四年MIT33門課程。這個說法並不誇張,但是他是有前提的,就是必須正確的理解費曼學習法的真正奧秘所在。
  • 麻省理工零錄取中國學生,斯坦福取消大陸面試
    「令人震驚」的事實:在今年EA輪次錄取的707位新生中,沒有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高中生,號稱「考試專家「的內地學霸們這次全軍覆沒……消息確鑿,全軍覆沒!過去20年間,即使面臨擠破頭的全球生源競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霸們也幾乎從未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榜單上缺席。但今年竟然一反常態的失利。雖然有5位中國籍高中生被錄取,但他們都是在美國本土高中就讀和畢業。MIT在公告中表示,校方依據「學術能力丶人格特質丶全球願景」三大向度篩選學生。
  • 在這一年,麻省理工的實驗室又為我們帶來了哪些創新?
    對於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來說,2015年是繁忙的一年——從獲得圖靈獎,到創造算法修復代碼創建,到開創檢測疾病的新方法,再到開發激動人心的新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系統等,麻省理工這一年為我們真帶來了不少新的技術。
  • 美女學霸:她發表4篇SCI論文,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全額獎學金錄取
    她是公認的「高顏值學霸小姐姐」 :170cm+的身高 笑起來天都會放晴 ,託福100+ GRE320+ ,本科畢業的她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全額獎學金錄取。她是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4級應用化學本科生原瑋澤,西北大學2019年紫藤獎獲得者!
  • 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近日,廣東一位16歲少女非常火,是一位超級女學霸,16歲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但是真正讓網友驚嘆的是她的學霸名言: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這句「懶得考清華北大」學神名言迅速刷爆網絡,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 2020麻省理工最新公開課資源,最牛的CS課程免費學,這也太划算了吧!
    確定推遲入學後,很多學生又面臨著新問題,defer的一個學期,甚至一年該做什麼呢?於是知乎上冒出了一堆相似的問題,怎麼利用在家的時間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呢?Defer期間該怎麼提升自己?有哪些好的網課推薦? 說到網課,其實美國大學的公開課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 盤點娛圈的學霸,王力宏獲雙博士?
    有份演出《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的女星劉思希,一邊拍劇之餘,還一邊修讀出名難讀的科大EMBA課程,是無綫數一數二的學霸!其實,圈中仍有不少讀書之人,當中算犀利的有以下藝人!其實王力宏一家的學歷亦相當優越,父親畢業於臺大醫學系,母親是政治大學畢業,哥哥是芝加哥大學博士,弟弟則是麻省理工(MIT)碩士。另外,王力宏妻子李靚蕾亦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2、吳彥祖:眾所周知型男吳彥祖顏值高,其實他的學歷亦同樣標青。
  • 恢復高考後,學霸出現無數,學神只有一個,韓衍雋還是惲之瑋?
    自從恢復高考以來,無數的優秀學生進入了這兩所頂級大學深造,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學霸級的人物。 在這眾多的學霸中,也出現了不少超級學霸,比如2017年清華大學出現了一個四大力學全部滿分的天才,物理系的胡耀文。在這之前,這個紀錄的保持者是中科大的莊小威。
  • 麻省理工偷了加州理工大炮
    麻省理工偷了加州理工大炮  20年前同一天,這門100多年歷史的加農炮已經丟過一次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各大名校一直以來明爭暗鬥,除了比拼學術成就、爭搶資源和優秀學生外,搞起惡作劇來也是花樣百出。  為報復,偷大炮  3月28日,麻省理工偷走了這門大炮,截至4月8日,這門具有歷史價值的「費林明大炮」仍然放在麻省理工校園內,旁邊放了一塊石板,上面寫著:「前任主人:加州理工學院」。  參與這次行動的學生還在石板上得意揚揚地講述了他們的行動過程。原來他們自稱是一個搬家公司的員工,還出示了精心偽造的證件,騙過加州理工的保安人員,大搖大擺地把大炮運了出來。
  • B站課程排行榜,這屆大學生最愛學什麼
    既然是在B站搞學習,那麼大家都在學什麼課程呢?數讀菌以學科為基分類,爬取了2019年10月21日前一年內B站「演講·公開課」分區下的視頻標籤,並選取視頻數量大於3000的學科,發現了這些最受歡迎的學科課程。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CS」,在B站最受歡迎的學科類課程也是計算機科學類,其視頻數量達24.8萬個,是第二名英語課程的三倍多。
  • B站課程排行榜,這屆大學生最愛學什麼?
    既然是在B站搞學習,那麼大家都在學什麼課程呢?我們以學科為基分類,爬取了2019年10月21日前一年內B站「演講·公開課」分區下的視頻標籤,並選取視頻數量大於3000的學科,發現了這些最受歡迎的學科課程。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CS」,在B站最受歡迎的學科類課程也是計算機科學類,其視頻數量達24.8萬個,是第二名英語課程的三倍多。
  • 麻省理工Vs加州理工 美國兩大名校鬥法惡作劇
    搗蛋鬼偷大炮 立牌以示紀念  為實施這一計劃,麻省理工的學生編造了一家子虛烏有的公司「豪和塞爾搬運公司」,用偽造的文件騙過加州理工學院的保安。隨後,一家真正的搬運公司把這尊加農炮從西海岸的加州運到了東海岸的麻薩諸塞州。  這尊大炮現正擺放在麻省理工校園內的一處空地上,緊鄰一片草坪,炮口對準加州理工所在城市帕薩迪納的方向。
  • 賭王四太兒子考上麻省理工碩士 成史上最年輕學生
    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他8日宣布考進金融碩士課程,還破紀錄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學生。現年21歲的何猷君以中英文拍短片分享喜訊,「今天很開心想告訴大家我考進了MIT的金融碩士課程!而且還破紀錄成為史上最年輕考進這課程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