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地球不一定是宇宙中最好的行星。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太陽系外的24顆行星,它們的條件可能比我們自己的更適合生命。
其中一些軌道上的恆星甚至可能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好。
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Dirk Schulze-Makuch最近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詳細描述了潛在的「超級宜居」行星的特徵,包括那些比地球更老、稍大、稍微溫暖、可能比地球更潮溼的行星。
生命也更容易在那些圍繞變化較慢的恆星旋轉的行星上繁衍生息,這些恆星的壽命比我們的太陽長。
「隨著下一臺太空望遠鏡的到來,我們將獲得更多信息,所以選擇一些目標是很重要的,」柏林西蘇裡大學和技術大學的教授舒爾茨-馬庫赫(Schulze-Makuch)說。
「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某些最具複雜生命條件的行星上。然而,我們必須小心不要陷入尋找第二個地球的困境,因為可能會有比我們的行星更適合生命的行星。」
宜居並不意味著這些行星一定有生命,只是意味著有利於生命的條件。
研究人員從克卜勒感興趣的天體凌日系外行星檔案館中選擇了行星-恆星系統,其中可能有陸地行星在主星的液態水宜居區內運行。
雖然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但它的壽命相對較短,不到100億年。
由於地球上花了近40億年才出現任何形式的複雜生命,許多與我們的太陽類似的恆星,稱為G星,可能會在複雜生命形成之前耗盡燃料。
除了觀察具有較冷G星的系統外,研究人員還觀察了具有K矮星的系統,這些系統比我們的太陽更冷,質量更小,亮度也更低。
K星具有壽命長達200億到700億年的優勢。
這將允許軌道上的行星變得更老,並給生命更多的時間來推進到目前地球上發現的複雜性。
在24個頂級候選行星中,沒有一個符合超級宜居行星的所有標準,但有一個擁有四個關鍵特徵,這可能使它比我們的母星更適合生命。
舒爾茨-馬庫赫說:「有時很難傳達超人宜居行星的這一原則,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擁有最好的行星。」
我們有大量複雜多樣的生命形式,還有許多可以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生命形式。擁有適應能力強的生命是件好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擁有最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