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沒有質量,黑洞是怎樣把它吸住的?

2020-10-03 360百科知識

在2019年4月10日,發布了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照片——位於5500萬光年外的橢圓星系M87的中心黑洞。照片中的黑洞雖然略微模糊,但依然看得出與理論計算驚人一致,在類似十級美顏的模糊圖像下,中間的陰影依然清晰可辨,而黑洞就在這個陰影區域裡面。



這張照片表明理論是對的,確實存在光無法逃離的黑洞。那麼,黑洞是如果吸住零質量的光的呢?

光的相對論質量

按照狹義相對論,光沒有靜止質量,凡是具有靜止質量的東西都無法達到光速。不過在發表狹義相對論後兩年,愛因斯坦就發布了一條光的能量計算公式:E=hv。公式裡E是光子的能量,h是普朗克常數,v是光子的頻率。這公式裡可以看出,當光子的頻率越高,能量也將越高,光子的能量與其頻率成正比例關係。



當把上述的光子能量公式與質能公式合併則得到:E=mc^2=hv,移項後得到公式:m=hv/c^2,這就是光子的質量,但並非靜止質量,而是相對論質量,與靜質量相對,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光子的動質量。

什麼?牛頓萬有引力理論也會產生光線彎曲?

既然有了質量(相對論質量),光子自然是會受引力影響的,所以,根據愛因斯坦給出的光子相對論質量,大家即使用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也能得到光被大質量天體(如太陽)吸引的結果,這將導致,即使在牛頓理論體系下,光的行進方向也會被大質量天體(如太陽)改變,也就是說光線會被彎曲!



沒有引力,是空間彎了

而愛因斯坦在發表狹義相對論十年後,又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它用時空彎曲代替了引力,認為引力只是時空彎曲的一種外在表現,引力的本質就是時空因物質的質量而產生的彎曲。行星並非被太陽的引力吸引而繞太陽做圓周運動,而是太陽使周圍空間發生彎曲,行星沿著彎曲的空間做測地線線運動。



因此,根據廣義相對論,光子並不是被大質量天體(如太陽)的引力吸引而導致行進路徑發生彎曲,而是太陽周圍的空間本身因太陽的質量而發生了彎曲,光經過彎曲的空間而導致行進方向發生改變!


兩種引力理論的實驗判決——日全食星光偏移實驗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兩種理論都能得到光線被彎曲的結果,那我們怎麼知道它們哪個理論才是正確的呢?答案是:它們雖然結論都一樣——光線都會發生彎曲,但結果卻不一樣——光線彎曲的程度不一樣。根據廣義相對論得到的光線彎曲程度比萬有引力理論得到的光線彎曲程度更大。因此,科學家就可以據此進行天文觀測,以得到的觀測數據來判斷這兩個理論哪一個更準確。



由於一般的小質量天體(如行星)相對於光子的運動速度來說,質量都太小了,因為運動速度越快,被同一質量天體在同一距離上偏轉路徑的程度就越低。因此要進行驗證光線彎曲就需要像太陽這樣質量的天體。然而太陽的光線太強烈了,根本無法對從其旁邊經過的光進行觀測。不過科學家很快想到了一個辦法:日全食時進行觀測,由於日全食的時候,太陽光會被月球完全遮擋,導致天空也變得漆黑,這樣,我們就可以測量它周圍的星光了。



在廣義相對論提出後的第四年,即1919年5月29日,科學家就成功觀測了非洲的一次日全食,拍攝到了太陽周圍星空的照片,與此前於同年1月份拍攝的同一天區的照片比對,事實證明,太陽附近的星光確實發生了偏轉,根據照片上星星的位置偏移量,科學家發現與萬有引力理論計算的偏移量產生較大的誤差,實際觀測結果是理論計算結果的兩倍,而與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則非常吻合,僅有輕微誤差,在正常的誤差範圍內。事實證明,廣義相對論比萬有引力理論更為準確。



外界光子的不歸路——光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通過實驗和觀測反覆證明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到現在,幾乎所有的廣義相對論預言都被證實了,現在唯一沒有被證實並可能永遠無法被證實的預言可能就只剩下奇點了……

因此,現在廣義相對論成為主流的引力理論,科學界普遍接受空間是彎的。那麼既然空間是彎的,黑洞為什麼能困住光就很容易理解了:當光經過黑洞周圍彎曲的空間時,當達到一定的角度——小於光子軌道的切線方向,光就會落入這個彎曲的陷阱裡出不來了。這個光子軌道稱為光子球,是光速繞黑洞旋轉的公轉軌道,大約在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即黑洞的半徑)1.5倍處。



因此,當外界光子切入光子球圓軌道後就無法逃逸了,而假如進入角度再大一點,就直接掉黑洞裡了。不過這是外界光子的逃逸邊界,如果光子是在光子球內發出的話,比如吸積盤內物質落入黑洞過程中釋放的光子,如果是向外輻射的話,那麼即使在光子球內發出的依然是可以逃逸出來的。所以在光子球內、視界外的光子能不能逃逸不是速度問題,而是方向問題。(是不是感覺有雞湯的味道……)

時空的牢籠——黑洞視界

但當進入黑洞視界以後就沒有任何光子能逃逸了!就算向外輻射也不行嗎?是的,不行了……按照廣義相對論,在外界看來,視界內的時空會發生互換,因此當物質粒子(包括光子)穿過視界以後,就不再是沿空間方向運動,而是沿時間方向運動,史瓦西半徑R變成了時間,由於時間只有一個方向,物質只能沿著時間的一個方向運動,最終落向時間的終點——奇點。

因此,就沒有任何物質粒子(包括光子)能從視界內出來,因為那對於外界來說意味著逆著時間運動,那是不允許的。



問題的答案

光被黑洞吸引不是因為光的質量和黑洞的引力,而是因為黑洞的質量使周圍時空發生了彎曲,外界的光經過彎曲的時空時方向被改變,當改變後的方向最終指向黑洞,光就會沿著彎曲的時空落入黑洞。

而對於視界內發出的光,由於視界內相對於外界時空互換了,光無法逆時向外傳播,因為那意味著它要回到自己的過去……


相關焦點

  • 光沒有質量,黑洞是怎樣把它吸住的?答案其實很有趣
    那麼,黑洞是如果吸住零質量的光的呢?光也有質量按照狹義相對論,光沒有靜止質量,凡是具有靜止質量的東西都無法達到光速。不過在發表狹義相對論兩年後,愛因斯坦就發布了一條光的能量計算公式:E=hv。公式裡E是光子的能量,h是普朗克常數,v是光子的頻率。
  • 光沒有質量,黑洞是怎樣把它吸住的?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趣
    這張照片表明理論是對的,確實存在光無法逃離的黑洞。那麼,黑洞是如何吸住零質量的光的呢?光也有質量按照狹義相對論,光沒有靜止質量,凡是具有靜止質量的東西都無法達到光速。不過在發表狹義相對論兩年後,愛因斯坦就發布了一條光的能量計算公式:E=hv。
  • 光沒有質量,黑洞是如何把它吸住的?答案或許比你想像的更有趣
    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光的重要性,光的存在對於人類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有不少文人騷客以光為主題寫下了不少經典詩歌。其中流傳最廣的應該就是「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了。雖然人們發現光的傳播速度非常之快,並且光還具有比較好的穿透性,人們利用光的這些特性研製出了不少關於光學的先進發明。但是當人們將研究對象改變為宇宙的時候,發現原來還有光都逃脫不了的地方。這個地方其實就是黑洞,並且確切來說黑洞其實是一種天體。黑洞可以說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宇宙中最危險的一種存在,畢竟這種天體能夠吞噬一切,哪怕是光也會迷失在其中再也沒有辦法出來。
  • 有質量才有引力,光子沒有質量,但黑洞能把光吸住,這不矛盾嗎?
    但有質量才有引力,光沒有質量,黑洞為什麼可以吸住光?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黑洞面前光速也只能算作「龜速」,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跑得比光還快,但是光都無法離開黑洞的表面,天文學家們也曾斷言幾乎沒有光子能逃脫黑洞的吸引與追捕,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吸進去。
  • 光線有沒有質量?如果沒有,黑洞為何能夠吸住光呢?
    通過廣義相對論,可以推測出,當物體質量非常大時,就會地周圍的時空產生最大程度的彎曲,以至於光線都被束縛住,從而我們無法通過儀器直接觀測到從黑洞中發出的任何信息。有的朋友不禁心生疑問,光線既然可以達到最高速度,表明其沒有質量,那麼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沒有質量的物體不可能會受到引力作用,那麼為何還會被黑洞吸住呢?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澄清一下這個光線有無質量的問題。
  • 光沒有質量,為什麼會被黑洞吸進去?或許是自己跑進去的
    光沒有質量,黑洞為什麼可以吸住光?光並不是被黑洞吸進去的,而是自己走進的。關於引力,目前有兩種描述:(1)牛頓經典物理,萬有引力(2)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時空幾何牛頓萬有引力,被黑洞「吞噬」的光宇宙質量為王,想要成為黑洞需要足夠的大的質量,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密度。
  • 光沒有質量,為什麼會被黑洞吸進去?或許是自己跑進去的
    光沒有質量,黑洞為什麼可以吸住光?光並不是被黑洞吸進去的,而是自己走進的。「吞噬」的光宇宙質量為王,想要成為黑洞需要足夠的大的質量,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密度。演變成黑洞的恆星質量比黑洞還大,但它卻無法把光吸進去,因為它體積(半徑)太大,不夠密集,因此單位空間內的質量大小才是決定引力的關鍵因素,光之所以無法逃脫黑洞就是因為黑洞足夠的緻密,例如火箭可以飛出地球,但如果把地球壓縮到玻璃球大小就會成為一個「超小型」黑洞(忽略蒸發),那麼當光進入這個超小黑洞時也無法逃脫。
  • 為什麼光沒有質量,卻會被黑洞吸引?愛因斯坦:它是自願的
    光並非被信息進去的,而是自己大搖大擺走進去的。物體的被黑洞吸引的理論,來源於蘋果落地的故事,這個理論在1900年以前的確可以很好的解釋物體為什麼會落地。牛頓對於這個現象的解釋是力,即F=ma,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加速度有關,因此大家認為如果光子的質量為0,引力mg=0,光子壓根不受力,那麼為什麼會被黑洞「吸走」?
  • 黑洞吞噬一切,但光沒有質量,為什麼也會被黑洞吸引?
    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黑洞之中逃逸而出,其中也包括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而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來,既然進入黑洞的光無法再次出來,所以黑洞的視界內部便成為了一片永遠不可見的區域,對這片區域用「黑」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然而,這裡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光無法從黑洞之內逃逸而出?
  • 黑洞吞噬一切,但光沒有質量,為什麼也會被黑洞吸引?
    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黑洞之中逃逸而出,其中也包括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而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來,既然進入黑洞的光無法再次出來,所以黑洞的視界內部便成為了一片永遠不可見的區域,對這片區域用「黑」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然而,這裡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光無法從黑洞之內逃逸而出?極高的質量和密度賦予了黑洞極為強大的引力,但光並不同於其它的物質,它沒有質量。
  • 光沒有質量,為何會被黑洞吸引?
    學過物理的可能知道,光子沒有靜止質量,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光是不可能被黑洞吸引的。那為什麼黑洞可以吸引附近的光呢?●先來認識光光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信使。●光有沒有質量?經嚴格的科學實驗證實,光是沒有質量的,嚴格來說沒有靜止質量。自然界中除了光子,傳遞強力的膠子也是沒有靜止質量的。
  • 潛伏在宇宙中的新型黑洞是怎樣的,它與超大質量黑洞有什麼區別?
    那麼,這種潛伏在宇宙中的新型黑洞到底是怎樣的,它與形成鮮明對比的超大質量黑洞存在哪些區別?質量較低的黑洞繞著10000光年外的恆星運行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對宇宙中的黑洞類型存有疑惑,比如,這個浩瀚的空間裡是否還存在著質量更低的黑洞,只不過由於本身質量的原因,而無法像其他黑洞一樣產生X射線信號。
  • 光沒有靜止質量,怎麼被黑洞吸引?它動質量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因為光從來都不走彎路,所以黑洞讓光線走「彎路」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那麼黑洞又如何讓光線走起了「彎路」呢,很多朋友認為認為是引力所致,其實這並沒有找到真正的根源,如果要理解這個「引力」彎曲光線的過程,我們必須要來理解一下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認為質量能夠改變時空的結構,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質量彎曲了時空
  • 光沒有質量,為何還會被黑洞吞噬?相對論給出了答案!
    包括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生前他也不曾認為黑洞真的存在於宇宙之中,一直到今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成功發表,人們才真正地意識到愛因斯坦之前在相對論中關於黑洞的一切推測或許都是對的,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表示:只要一個物體存在質量,那麼它就非常有可能會引起時空的彎曲。
  • 相當於41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科學家是怎樣為它拍照的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其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授予根澤爾和蓋茲,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3位獲獎者的工作均與黑洞有關。那麼,科學家是怎樣給黑洞拍照的呢?請聽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團委書記左文文在「造就Talk」上的演講。「看見」黑洞,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 光沒有質量,為什麼黑洞可以吸進去?
    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分析來看,黑洞能吸引住光線的理論就是鬼扯,但在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爵士卻帶隊驗證了太陽的引力彎曲了光線這一重大的相對論預言,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兩個著名的科學小故事,但仍然對引力能吸引光這個理論雲裡霧裡,因為廣義相對論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打架了嘛。
  • 光也逃不出黑洞?被黑洞吸收的物質去哪了?人類進入黑洞會怎樣?
    如果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那麼它的彎曲程度也就越大,引力也會越來越強。那麼如果時空彎曲到達了極致,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時空的彎曲程度科學家認為,如果某個物體可以讓周圍的時空進行無彎曲,彎曲程度達到了極致後,那麼在這個空間內即使是光也沒有辦法逃離出去。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這樣的物體是真實存在的,1969年,一位叫做約翰惠勒的科學家就把這種天體命名為了黑洞。
  • 光子有沒有質量,為何被黑洞吸引?
    光是「自願」走進黑洞的,當它越過黑洞視界,時空的方向都指向黑洞中心,無路可選,只能進入黑洞。下面聊聊到底怎麼回事:牛頓的引力對於引力的認識,很多人是聽說了牛頓與蘋果的故事。蘋果落地是因為地球對它的吸引,這個吸引作用稱之為萬有引力。
  • 為什麼太陽沒有資格成為質量最小的黑洞?
    現在科學家給出了兩個可能:質量最小的黑洞,或者是一顆大質量中子星!我們知道黑洞是引力坍縮的極限,如果把足夠大的質量壓縮到足夠小的體積裡,那麼它自身的重量就會把質量擠到一個極限。外圍剩下的只是一個扭曲的空間,它可以捕獲任何離它太近的東西,甚至是光。
  • 黑洞是個怎樣的存在?質量真的可以無限大?人類能「駕馭」黑洞嗎
    黑洞是個怎樣的存在?質量真的可以無限大?人類能「駕馭」黑洞嗎根據我們人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宇宙中的天體,是來自一場大爆炸中。爆炸的源頭是一個奇點,這個奇點在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虛無中爆炸了,隨後在爆炸的衝擊力之下,現在宇宙中的天體就都出現了。那麼在這個宇宙中,到底有著多少天體呢?光是在我們人類目前可觀測到宇宙範圍裡,就至少存在著兩萬億個星系。所以這個宇宙裡,到底有多少天體呢?沒有人數的清楚。不過這個具體的數量,就算是計算出來也是沒什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