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木魚
作為人類歷史上三位「科學巨人」之一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雖然在他生前存在著很多質疑聲,同時他也並沒有憑藉相對論成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伴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開始逐漸發現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的很多觀點都是正確的,比方說黑洞。
包括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生前他也不曾認為黑洞真的存在於宇宙之中,一直到今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成功發表,人們才真正地意識到愛因斯坦之前在相對論中關於黑洞的一切推測或許都是對的,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表示:只要一個物體存在質量,那麼它就非常有可能會引起時空的彎曲。
在愛因斯坦之前還有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得不說,他就是牛頓,牛頓的萬有引力證明了只要存在質量,物體和物體之間就可以互相吸引,比如說我們要向太空發射一枚人造探測器,為力擺脫地球的引力,我們就需要讓這顆探測器的速度達到一個固定範圍也就是第二宇宙速度,它才可以成功地從地球表面逃逸。
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它可以將光吸收進去,而且光一旦進入黑洞將無法逃逸出來。可是眾所周知光是沒有質量的,按理說本不應該被黑洞所吸引,難道愛因斯坦和牛頓他們的說法全都錯了嗎?根據科學家們的解釋,光之所以在進入黑洞後無法逃逸,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黑洞的曲率引力非常的強大,所以光根本就沒有辦法從黑洞的控制中逃脫。
我們都知道能夠決定逃逸速度的一共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物體的質量,第二就是物體的引力,地球目前在宇宙中的逃逸速度是11.2公裡每秒,而黑洞的逃逸速度為30萬公裡每秒,而且質量越大的黑洞其逃逸速度也越大。因此光一旦進入黑洞範圍就會被吸收,根本沒機會逃逸。
根據牛頓和愛因斯坦的觀點,引力是在質量的相互作用下才產生的,不過對於一些自身無質量而又有極強能量的物質也可以與黑洞的引力發生相互作用。而光恰好是這類物質,因此當光靠近黑洞就會被黑洞所吞噬。
科學家們介紹其實準確點來說,並不是沒有任何質量的光被黑洞給吸收了進去,而是在黑洞的周圍因為黑洞的大質量而扭曲了時空,當光抵達黑洞的邊緣,它如果想繼續前進就會進入黑洞的時空之中,同時伴隨著時空的扭曲自身也發生了彎曲,所以真正將光困在黑洞中出不來的其實是黑洞造成的時空扭曲,而並不是表面的黑洞引力現象。
各位小夥伴大家認為沒有質量的光無法從黑洞中逃逸,原因都有哪些呢?歡迎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