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1、引發呼吸道阻塞或炎症
研究現實,PM2.5及以下的微粒,75%在肺泡內沉積,我們可以想像,眼睛裡進了沙子,眼睛會發炎。呼吸系統的深處,也是一個敏感環境,細顆粒物作為異物長期停留在呼吸系統內,同樣會讓呼吸系統發炎。
2、致病微生物、化學汙染物、油煙等「搭車」進入體內致癌
除了自己幹壞事,PM2.5還像一輛輛可以自由進入呼吸系統的小車,其它治病的物質如細菌、病毒,「搭車」進入呼吸系統深處,造成感染。
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城市大氣顆粒物中的多環芳烴與居民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多環芳烴進入人體的過程中,細顆粒物扮演了順風車的角色,達其中的大多數多環芳烴吸附在顆粒物的表面,尤其是直徑在5毫米以下的顆粒物上,大顆粒物上的多環芳烴很少。
也就是說,空氣中PM2.5越多,我們接觸致癌物多環芳烴的機會就越多。
3、影響胎兒發育造成缺陷
來自波西米亞北部的一項調查,對接觸高濃度PM2.5的孕婦進行了研究,發現高濃度的細顆粒汙染物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大氣顆粒物的濃度與早產兒、新生兒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體重、宮內發育遲緩,以及先天性功能缺陷具有相關性。
4、PM2.5顆粒物可通過氣血交換進入血管
2009年的一項實驗採集了北京城區大氣中的PM2.5,以人肺泡上皮細胞株為模型進行毒理作用研究。在這個實驗中,以25、50、100]200微克/毫升等不同的染毒狀況進行對比發現,隨著染毒濃度的增加,PM2.5可引起這些細胞的炎性損傷。
預防措施
1、多種植綠色植物
在自家陽臺、露臺、室內多種綠植。新加坡室內的綠牆,從陽臺、窗臺到地下倉庫,植物從1樓一直種到9樓。但是在北京,很多高檔的寫字樓都沒有綠色。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綠色冠葉類植物,因其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
2、「戒車」跟戒菸一樣重要
「戒車」跟戒菸一樣重要。,吸菸會導致室內PM2.5數值增高10倍,戒菸對健康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少開車,多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也能為減少PM2.5做貢獻。
3、做好個人衛生
出門後進入室內要及時洗臉、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帶的汙染殘留物,以防止PM2.5對人體的危害。洗臉時最好用溫水,利於洗掉臉上的顆粒。
清理鼻腔時可以用乾淨棉籤沾水反覆清洗,或者反覆用鼻子輕輕吸水並迅速擤鼻涕,同時要避免嗆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體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
來源:人民網
編輯:李莉莎
初審:霍風燕
終審:王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