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空軍新聞微信公眾號
曾記否,那年秋天,你們還來不及欣賞家鄉的楓葉,就毅然把夢想打進背囊,匯集在八一軍旗下,立下報效國家的錚錚誓言;
曾記否,你那稚氣未脫的臉龐和懵懵懂懂的眼神,經歷了部隊歲月的洗禮,已然變得黝黑剛毅和堅定無畏;
曾記否,體能訓練場上兄弟們聲嘶力竭地吶喊,那裡傾注了你無數的汗水,錘鍊了超越自我、挑戰自我的意志品質;
曾記否,機房裡電波跳動的聲音,你們像愛護自己身體一樣認真檢查維護裝設備,精準導航,迎接戰鷹安全歸來。
……
離別之際,中部戰區空軍某場站通信營的老兵們選擇繼續用堅守共度最後的軍旅生涯,站好最後一班崗,與朝夕相處的裝備道別,與同甘共苦的戰友惜別,與榮辱與共的軍裝告別,用心走完軍旅之路的最後一程。
與裝備道別
再上一次塔臺——
上等兵姚睿是一名大學生士兵,他從父輩手中接過了保家衛國的旗幟。作為一名塔臺信號員,他低調友善,做事認真踏實。在退伍之際,他最後一次走上戰位,手握著與他朝夕相處了兩年的信號槍,以標準的「兩個45度」 擊發退場信號彈。劃破天空的紅色信號彈,見證了他與信號槍的鄭重道別。
再巡一次線——
作為一名線路維護員,無論嚴寒或者酷暑,風雨或者彩虹,每個星期,下士張佳鵬都會和戰友們一起踏上漫漫巡線路。
馬上就要脫下軍裝,張佳鵬特地向班長申請要和戰友們再巡一次線,背上他們朝夕相伴的裝備——一個水壺、一個工具包,踏上了熟悉的巡線路,用堅實的腳印在軍旅路上刻下圓滿的句號。
再擦一次車——
從2014年到2019年,對空通信車已經和下士楊佳航朝夕相伴了五個年頭。每一次進場保障前,他都會對車輛進行一番仔細的清潔維護,認證細緻地檢查車輛裝備性能,做好應急架設準備。
「對空通信車就是另一個我。」楊佳航堅定地說。離別之際,他來到對空通信車身旁,對「他」進行最後一次 「整理著裝」,以此告別心愛的裝備。
與戰友惜別
曾經的某一天,他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集結在軍旗下,一顆顆熾熱的心,從此團結在一起;一條條毫無關係的平行線,在生命最寶貴的青春年華裡,因軍營產生交集。
「沒有一點點防備,如今我們就要離開這熟悉的地方,回到那日思夜想的家鄉。真正要走的時候,才體會到時間過得真快……」上等兵黃山松感慨地說。
「戰友,我真的捨不得你們……」
「戰友,再讓我們一起唱一次軍歌,比比誰的聲音響亮……」
「戰友,再讓我們一起走一次隊列,展現我們的作風形象……」
「戰友,再讓我們一起跑一次三公裡,讓汗水再次盡情流淌……」
「戰友,再讓我們一起照一張合照,我會用心將它收藏……」
最美不過戰友情,一起扛過槍,一起站過崗。當「戰友」這個專屬於那些穿過軍裝的人的名詞在耳邊響起,就會勾起對那一段人生經歷的回憶。「指導員,我只希望留隊的戰友都能在軍營幹出成績,不負青春韶華。」即將退伍的上等兵趙帥在談心中表達了樸素而真摯的戰友情。
離別之際,通信營全體官兵向退伍老兵送上祝福:「戰友,感謝在最美的時光遇見你,願你更加勇往直前,去迎接朝陽下那片屬於你們的嶄新藍天,我們會在這裡為你搖旗吶喊,請用笑容迎接挑戰,用信念鑄就凱旋!」
與軍裝告別
「軍裝是軍人的皮膚,脫下會鑽心的疼啊……」這句歌詞道出了多少退伍軍人的心聲。每一名老兵都清楚記得第一次穿上軍裝時的光榮與自豪,也會永遠記得在這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歲月裡,是它陪伴著他們從一個懵懂少年到一名鋼鐵戰士,是它見證著他們堅持著不拋棄不放棄而取得最終的勝利,是它宣示著他們青春的責任與使命。
當連長問及退伍老兵有沒有什麼心願時,上等兵陳子繁說:「我想再穿一次軍裝,再行一次軍禮,再疊一次軍被!」這是老兵對軍裝的不舍,因為,軍裝早已鑄進他們的身體,軍魂也早已融進他們的血液,天空藍已是他們人生中最亮麗的底色。
前方的路儘管荊棘密布,縱然艱難險阻,但在軍人的字典裡沒有畏懼和退縮,只有堅定如山的信念和永不言敗的信仰。
脫下軍裝,兵心不改;離開軍營,軍姿不變;告別軍旗,軍魂不朽!
若有戰,召必回——這是全體退伍老兵對軍旗的莊嚴承諾。
文章作者:趙維維 趙紫翔 魏飛 王小虎
攝影作者:孔正 宋紫槐
本期編審:牛銳利
責任編輯:歐冠豪 袁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