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程序設計、圖靈獎得主、美國第一位計算機科學女博士,程序媛進擊史

2020-09-20 CSDN

作者 | 年素清

責編 | 伍杏玲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芭芭拉·利斯科夫(Barbara Liskov)是美國第一個計算機科學女博士,也是2008年圖靈獎得主,她一生致力於程序設計的研究,研究成果給計算機編程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行業的發展。

美國第一個計算機科學女博士

利斯科夫於193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1961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學士學位。讀書期間,利斯科夫是班裡100名同學中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勤奮好學的她不顧周遭的眼光修完了所有和數學、科學相關的課程。

畢業後,利斯科夫進入哈佛大學工作成為一名程序媛,方向是自然語言翻譯,難度比她預想中的大得多。之後,她向史丹福大學申請讀研究生,師從1971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教授。

1968年,利斯科夫以一篇題為《一個可以處理西洋棋殘局的電腦程式》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計算機科學女博士。

從被MIT拒絕到主動邀請

博士畢業後,利斯科夫先向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去求職申請,但得到的反饋無法給予教職。

緊接著她進入MITRE公司工作,公司讓她到研究部門從事計算機作業系統的開發,她開始深入的研究編程方法。

利斯科夫領導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個交互式的小型分時作業系統「維納斯(Venus)」。

1971年,利斯科夫基於Venus的開發經驗撰寫了一篇論文,被「作業系統原理學術討論會」所錄用,並被安排在一個分組討論會上報告,在學術界引起不小的關注。

主持分組討論的是MIT的傑瑞·薩爾茨(Jerry Saltzer),他非常欣賞利斯科夫表現出來的對計算機的深刻理解和探索精神,極力動員利斯科夫到MIT工作。

1972年,利斯科夫進入MIT工作,成為整個MIT的第二位女教授、計算機系的第一位女教授,主管研究工作。

改變編程的女教授

上個世紀50年代,goto語句由於語法簡單而被廣泛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但是goto語句沒有邏輯章法,難以閱讀,程序錯誤的話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曾經有一臺被程序控制的放射治療機,因為使用了過時的程序設計方法,導致6名患者受到了嚴重超劑量的輻射而不幸身亡。

在這種困境下,計算機行業亟需一個更加規範的程序設計基本架構。

上個世紀60年代,曾有兩位計算機學家提出,可以使用順序、選擇和循環三種結構化的程序完全代替goto語句,但這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他們並沒有將之付諸實踐。

1974年,利斯科夫和她的學生經過多年的辛苦研究,在此理論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新的程式語言CLU。

CLU完全拋棄了goto語句,雖然這種程式語言沒有被廣泛採用,但是它對面向程式語言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當今被世界各地的程式設計師們所使用的Java、C++、C#、Python都是基於CLU而設計出來的。可以說,沒有CLU,就沒有現在的這些程式語言,利斯科夫改變了編程。

利斯科夫對程序設計的貢獻不僅於此。

現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5大原則中的「裡氏替換原則」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由她與和周以真共同提出,這個原則克服了繼承中重寫父類造成的可復用性變差的缺點,保證了程序的正確性,降低了代碼出錯的可能性。

直到今日,所有面向對象編程的程式設計師在寫代碼時都遵循著這項原則。

此外,利斯科夫還領導了許多重要項目的研究,包括第一個支持分布式程序實現的高級語言Argus、面向對象資料庫系統Thor以及Byzantine分布式容錯系統。

榮譽加身,倡導職場平等

作為美國傑出的女性計算機科學家,利斯科夫獲得了很多的榮譽:1996年,被美國女工程師協會授予成就獎(Achievement Award);2002年,入選著名的《發現》雜誌評選世界上最重要的50個女科學家;2004年,被IEEE授予馮諾伊曼獎章;2008年,獲得圖靈獎,同時ACM 的SIGPLAN授予她「程序設計語言成就獎」。

同年,MIT在宣布命名利斯科夫為「講座教授」(Institute Professor),這是教授中的最高榮譽,目前MIT全校在崗的講座教授包括利斯科夫只有13個,全是各學科頂尖的領軍人物。

儘管利斯科夫後來成為了計算機領域受人景仰的大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她成名之前因為自己的性別問題而遭受的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

早在利斯科夫從伯克利分校畢業時,她就打算報考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研究生,但對方以「從未招收過女研究生」為由拒絕了她。

當她在史丹福大學博士畢業時,顧問會通過與全國各地部門的合作來安排畢業生的工作,類似於上世紀中國大學的「包分配」制度。眼看身邊的男同學都被推薦到了學術方向的工作崗位,利斯科夫卻無人問津,求職MIT也受挫。面對如此情況,利斯科夫只能認為「是我自己還不夠優秀」。

後來,利斯科夫因為在計算機界嶄露頭角而被聘入MIT,但情況並沒有好轉。初入職的她發現大約1000名員工中只有10名不到的女性教員,很多表現優秀的女員工一直拿不到正式職稱,在科學領域,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女性也能做出一些基礎性貢獻。在利斯科夫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之前的10年裡,部門只招收了一個女性教員。

2008年,當利斯科夫獲得了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時,竟然還有人在背後議論說:「她做的工作,沒有我不知道的。為什麼她會獲得圖靈獎?那個工作不是她做的,是一個男同事替她做的。」

利斯科夫憤怒地說道:「簡直一派胡言!」

為了打破這個局面,利斯科夫一直積極倡導職場平等。2001-2004年,在利斯科夫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期間,她共聘用了7名女性教員。她建議女性在發展事業時說道:「在你能真正站起來之前,保持低調,然後再去擁抱成功!」

給年輕人的建議

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時,利斯科夫表示:「沒有專心致志的精神就不會成功,創造性偶爾會出現,但這不是人所能計劃的。專心做一件事,不一定會有創造性的想法,但是這總會讓你有所進步。」

利斯科夫建議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著它,很多有創意的想法都是在比較輕鬆的時刻出現的。利斯科夫從來不晚上在家工作,而是喜歡早晨進入工作狀態之後再想應該做什麼,這個時候往往會有一些好的想法湧現,因此既要有精力高度集中的時刻,也需要有喘息的機會,注意勞逸結合。

利斯科夫認為年輕人整天在工作,忽略朋友和社交,丟掉興趣愛好,這些是不可取的。有平衡的生活狀態是十分重要的,富有幽默感也很重要。有些人愛抱怨,不妨微笑著面對生活中出現的諸多不如意,事情往往反而會向一個積極的方向發展。

最後,利斯科夫建議我們要信任他人。

參考連結:

https://baike.baidu.com/item/Barbara%20Liskov/1578598?fr=aladdin

https://www.sohu.com/a/360901008_168662

https://blog.csdn.net/QbitAI/article/details/10355585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635785025330488&wfr=spider&for=pc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67fb20101annb.html

點分享

相關焦點

  • 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她的研究影響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整個歷程
    圖片來源:IBM Research Blog8月4日,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弗朗西斯·艾倫(Frances Allen)她同時也是IBM歷史上第一位女院士。 她的研究影響了計算機發展歷程,為現代優化編譯器和自動並行化執行奠定了基礎。「她的研究幾乎影響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整個歷程。」2007 年2月,圖靈獎第一次授予一位女性,以表彰她在編譯器設計和機器架構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艾倫作為早期計算機行業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為今天高效、快速的應用程式鋪平了道路。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圖靈獎最新資訊 > 正文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 這7位圖靈獎得主
    這7位圖靈獎得主,竟然今日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許多基礎研究的關鍵是ACM研究員。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是世界著名的重要計算機組織,會員是其重要榮譽之一。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由ACM頒發。今天(2021年1月14日),當ACM新選出的研究員名單公布時,七位靈魂獎得主的名單令人驚訝。
  • 世界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她有哪些驚人成就?
    法蘭艾倫這一生創造了兩個「女性第一」,她既是 IBM 首位女性院士,也在2007年成為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正因為有了這些傑出貢獻,有&34;之稱的圖靈獎,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的一個獎項,評獎程序難上加難,每年只有一個獲獎名額,主攻開發程式語言編譯器的法蘭艾倫成為圖靈獎第一位女性獲獎者,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證明了女性。
  • 為了科學,24名圖靈獎得主聯名支持拜登
    聯名支持拜登的24位圖靈獎得主以下介紹了聯名籤署文件的24位圖靈獎得主,他們都以個人身份籤了名。 皮克斯(Pixar)聯合創始人Ed Catmull擔任皮克斯總裁已有33年之久。他為當今99%稱為精簡指令集計算機的計算機所使用的計算機設計做出的貢獻讓他獲得了IEEE的2012年榮譽勳章和2017年的圖靈獎(與David Patterson共同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名譽教授David Patterson擔任伯克利計算機科學系主席,計算機研究協會主席,ACM主席。
  • 首位圖靈獎女得主去世,她說編程與登山一樣,充滿挑戰
    女性得主Frances Allen去世了,享年88歲。「她的研究幾乎影響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整個歷程。」2007 年 2 月,圖靈獎第一次授予給一位女性,以表彰她在編譯器設計和機器架構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 首位圖靈獎女得主去世,她說編程與登山一樣,充滿挑戰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Frances Allen去世了,享年88歲。她同時也是IBM歷史上第一位女院士。 她的研究影響了計算機發展歷程,為現代優化編譯器和自動並行化執行奠定了基礎。她去世了,在紐約。「她的研究幾乎影響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整個歷程。」2007 年 2 月,圖靈獎第一次授予給一位女性,以表彰她在編譯器設計和機器架構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 那些計算機界的偉大女性
    1842年至1843年間,她花了9個月翻譯義大利數學家Federico Luigi為查爾斯巴貝奇設計的機械式計算機所寫的程序設計書。在譯文裡,她附加了許多註記,詳細說明用計算機進行伯努利數的運算方式,而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程式。她預言道:這個機器未來可以用來排版、編曲或是各種更複雜的用途。1852年,Ada因治療子宮頸癌失血過多而去世,時年36歲。
  • 圖靈獎神秘獲獎者會是誰呢?
    圖靈獎神秘獲獎者會是誰呢?圖靈獎,由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又叫「A.M. 圖靈獎」,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讓小編為你講解第三十一屆到第四十屆的圖靈獎獲獎者。
  • 被珍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序的人」,電腦程式先驅者
    英國著名數學家埃達·洛夫萊斯,被珍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序的人」,電腦程式先驅者,為計算程序擬定「算法」,這是世界上首個算法,她的文章激發了艾倫·圖靈對現代計算機的研究,美國國防部開發的程式語言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 全球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三次到訪中國,曾是IBM首位女院士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首位 IBM 女院士弗朗西斯·艾倫(Frances Allen),因阿爾茨海默病併發症去世,去世當天是 8 月 4 日,正好是她 88 歲生日。艾倫本身也是計算機科學的先驅之一,其在編譯系統架構、程序分析、優化技術等方面做出的開創性和基礎性工作至今影響深遠。其於 2007 年斬獲圖靈獎可謂實至名歸。此外,艾倫長期致力於鼓勵女性、特別是青年女性投身於科學(包括計算機科學)事業,這也是她令人心生敬佩的另一原因。」而最初艾倫投身計算機科學領域,起源於一場「意外」。
  • 7位圖靈獎得主當選,新晉多位華人,2020 ACM Fellow公布
    在 95 名入選者中,包括多位華人,如杜克大學教授陳怡然、浙大教授任奎等,更有多名圖靈獎得主當選,可謂星光熠熠。群星閃耀:七位圖靈獎得主當選 ACM Fellow此外,在眾多當選者中,還有七位圖靈獎得主,他們分別是:1976 年圖靈獎得主 Michael O. Rabin機構:哈佛大學當選理由:提出非確定性自動機、概率自動駕,對可計算性和計算複雜性理論做出了貢獻。1980 年圖靈獎得主 C.
  • 圖靈獎中的AI大神都有誰?丨智言智語
    圖靈獎是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的,又叫"A.M.圖靈獎",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其名稱取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艾倫·圖靈,這個獎設立的目的之一是紀念這位科學家。 圖靈被稱為「人工智慧(AI)之父」。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曾呼籲更多女性學習計算機
    唯一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圖靈獎是什麼?近日,地球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圖靈獎得主艾倫去世,享年88歲,不少國外的媒體評論,這是計算界的一次重大損失,那麼艾倫曾經都為計算機行業做出過哪些貢獻呢?所謂的圖靈獎又是嘉獎了什麼?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 1983年曾到訪中國
    又一位值得敬佩的科學先驅近日離開了人世。8月4日,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法蘭西斯·艾倫(Frances E. Allen)去世,享年88歲。法蘭西斯·艾倫生於1954 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
  • 2009年圖靈獎得主Chuck Thacker
    「就對計算機科學的貢獻而言,我想不出有誰能夠抵得上Chuck Thacker, 這使得我在聽到他得到圖靈獎後非常高興。2009年,圖靈獎頒發給Charles Thacker,以表彰他對第一臺現代個人計算機——施樂帕克(Xerox PARC)Alto的先驅性設計,以及在區域網(包括乙太網)、多處理器工作站、窺探高速緩存一致性協議和平板PC等方面的傑出成就與貢獻。
  • 這7位圖靈獎得主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
    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多項基礎研究的關鍵大牛,竟然今日才成ACM Fellow……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全世界最知名、重要的計算機組織,而Fellow(會士)則是成員的最重要榮譽之一。並且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也由ACM評選和頒發。
  • 2007年圖靈獎得主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75歲
    2007年圖靈獎得主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75歲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2-24 13:30 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12月23
  • 從農場女孩到首位圖靈獎女性獲得者,回顧法蘭西斯·艾倫的輝煌一生
    Allen)是IBM歷史上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圖靈獎首位女性得主,她是編譯器優化領域的先驅人物,她的研究影響了計算機發展歷程,為現代優化編譯器和自動並行化執行奠定了基礎。同時,作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語言聯絡員,艾倫幫助設計和構建了Alpha,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代碼破解語言,它的特點是能夠在系統定義的字母之外創建新的字母。此外,艾倫還設計並構建了與機器無關、與語言無關的編譯器優化組件,能夠讓編譯器自動優化程序以大大提高性能。2002年,艾倫從IBM退休。
  • 2019圖靈獎出爐,兩位皮克斯元老為什麼能獲得計算機行業「諾貝爾獎...
    來源:鈦媒體圖靈獎獲得者:派屈克·漢拉漢(右)和艾德文·卡特姆(左)北京時間3月18日晚,ACM(國際計算機協會)正式宣布,將2019圖靈獎榮譽授予皮克斯(Pixar)聯合創始人、計算機圖形學專家派屈克·漢拉漢(Patrick M. Hanrahan)和艾德文·卡特姆(Edwin E. Catm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