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斯·伊莉莎白·艾倫,暱稱法蘭艾倫(英語: Fran Allen)是一位卓越的計算機科學家,193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恰巧在2020年8月4日生日當天去世,享年88歲。
法蘭艾倫這一生創造了兩個「女性第一」,她既是 IBM 首位女性院士,也在2007年成為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
院士是IBM公司最高的技術榮譽,為表彰那些為公司做出極大貢獻的人物。IBM院士團隊都由世界上最具創造力及天賦的精英組成,代表著信息科學頂尖的技術力量。她之後也成為了IBM技術研究院的主席,整個職業生涯幾乎都在IBM。
剛入IBM的時候,她並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還深陷債務。她是於1957年以程式設計師的身份加入了紐約州波基普西市的IBM Research,在那裡她向IBM新進員工講授Fortran的基礎知識。她本來計劃在償還學生貸款後重返教學,但最終在IBM待了45年,度過了整個職業生涯。
艾倫於1959年被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分配到Harvest項目進行代碼破解,並使用一種稱為Alpha的程式語言進行工作。她同時管理Harvest和Stretch兩個項目的編譯器優化團隊。在1960年代,她為ACS-1項目做出了貢獻,並在1970年代為PL / I做出了貢獻。
艾倫還在理論上有很大的拓展:她介紹了許多算法和實現規則,為自動程序優化技術奠定了基礎。她於1966年發表的論文「程序優化」為系統分析和轉換電腦程式奠定了概念基礎;她在1970年發表的論文「控制流分析」和「程序優化的基礎」確定了「間隔」作為高效數據流分析和優化的背景;她在1973年和1974年發表的有關過程間數據流分析的論文將分析擴展到整個程序;她1976發表的論文描述了當今用於優化編譯器的兩種主要分析策略之一;Allen在IBM STRETCH-HARVEST和Advanced Computing System的編譯器中成功開發和實現了新方法,這項工作確定了與機器和語言無關的現代優化器的可行性和結構;她建立和領導有關FORTRAN程序自動並行執行的PTRAN項目。
正因為有了這些傑出貢獻,有&34;之稱的圖靈獎,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的一個獎項,評獎程序難上加難,每年只有一個獲獎名額,主攻開發程式語言編譯器的法蘭艾倫成為圖靈獎第一位女性獲獎者,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證明了女性。
此外,計算機先鋒獎得主、入選WITI名人堂、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美國計算機協會、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院士、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她的成就遠超你的想像。艾倫用智慧譜寫了生命的樂章,這樣的人生一點也不平凡!
開創技術先河
圖靈獎評委會主席Ruzena Bajcsy給她的頒獎詞是:「她的研究幾乎影響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整個歷程,使我們今天在商業和科技領域內使用的許多計算技術成為可能。」
她主攻開發程式語言編譯器,是該領域的先驅,涉及範圍主要包括編譯器的基本原理、代碼優化和並行編譯等。程式語言大家都很熟悉,那編譯器是什麼?編譯器能將原始碼轉變為可執行程序,程式語言是一個抽象的規範,而編譯器是實現這個規範的必經途徑。
艾倫於1954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獲得學士學位。之後當了一段時間程式設計師,她在IBM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教授研究社區,這可以說是人生的轉折點,因為從那兒以後,她開始長期研究高性能計算的編譯器,在1970年前後,她成為了IBM的Stretch-Harvest項目的三位設計師之一。艾倫還同時擔任了IBM的大客戶——國家安全局的語言聯絡人,設計構建了非常高級的代碼破譯語言Alpha,不斷在職業領域挑戰自己。
她在1980年代早期創立了並行翻譯研究組,致力於研究並行計算機的編譯問題,在這方面一直領跑世界。這些技術為今日的研究照亮了明燈,使得現代優化編譯器和自動並行執行技術得以問世,廣泛應用於當前的商業編譯器中。
STEAM在線認為,令人敬畏的她留給後人的,除了科研技術的指明,還有寶貴的精神財富。
艾倫最欣賞自己的性格特點是,她始終能探測到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樂趣。她的人生不只有枯燥的代碼與數據,不斷尋找樂趣充實自己,才是生命更可貴的意義。
艾倫自身非常熱愛爬山和探險。她曾經說過:「我特別喜歡探索一些新的未知領域,不管它是新的研究方法,還是新的想法。這如同我喜歡探索一座我沒有去過的山一樣。」她跋山涉水,到過世界之脊西藏高原,也領略過不丹和蒙古的風土人情,在她心裡,這些都是奇妙之地,觀察它們樂此不疲。
她還在探險過程中領悟出了一些人生的真諦,成功不是空穴來風,這一切來自敢闖敢拼,艾倫多年後回想起年輕時愛拼搏的自己,有一部分得益於自己的探險旅途。艾倫給了後輩兩個建議,除好好讀書之外,另一個便是大膽地去冒險。「年輕人的一些很好的想法可以塑造出一個非常不同的未來。」這句話出自艾倫大師。年輕人的好想法不能被扼制,要讓它們破繭成蝶,現代社會更具包容性,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年輕人展現自我。
就算是大風險也阻擋不住艾倫前進的腳步。45年的IBM研究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剛開始做的幾個項目都相繼失敗,原因是冒的風險太大了。但是,樂觀的艾倫把失敗本身當做一個學習的過程,挫折能將不足完完全全的展露出來,改進提升就是通往成功的階梯,不去冒險又談何成功。
成就與性別無關
圖靈獎歷屆得主都是男性,艾倫的出現,使得這一現象成為歷史,計算機不再是男人們的天下!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惟一獲得圖靈獎的女科學家,艾倫經常會被問到有關女性的問題:女性工作者如何在計算機領域獲取成功?
艾倫認為當你找不到方向時,無需太氣餒。相比當年的工作條件,現在IT女性的工作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她之前工作的計算機房對女性極其不友好,男廁所佔據在機房中間,使得她不得不尷尬地經過男廁。
隨著越來越多女性研究者在計算機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前輩們已經為新一代女性樹立了標杆,創造了嶄新的環境,迷茫時無需害怕,借鑑一下前輩是如何一路坎坷走來的。計算機領域也正努力做到男女平等,能獲取的學習資源相差無幾,成就與性別沒有太大關係。
艾倫的侄子曾經這麼讚揚姨母:「在專業上,她一生致力於推動計算機領域的發展,並開創新的突破。就個人而言,她同樣專注於鼓舞和激勵年輕人,尤其是女性。」 2002年退休後,艾倫的主要工作之一是鼓勵女性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的教育培訓項目,激勵更多女性加入到計算機研究的行列。
來源:STEAM在線根據百度百科、IBM官網、圖靈獎等相關網站資料整理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