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臺遺址何處尋?
金羊網 2019-10-07
韶關樂昌坪石鎮早前發現的一處舊址為原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臺遺址。
原來在韶關樂昌坪石鎮塘口村!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粵文旅宣報導:10月7日,經廣東省「三師」志願者、省文物局、省建築設計院,韶關市政府、樂昌市政府,廣東實驗中學天文社師生及當地村民現場勘察,確認韶關樂昌坪石鎮早前發現的一處舊址為原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臺遺址。
圖為在樂昌坪石發現的原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臺遺址。通訊員供圖。
據悉,1940年,原中山大學遷址樂昌坪石鎮,理學院設在塘口村。資料記載,理學院建有1座天文臺。2019年9月24日,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施瑛找到一張原中山大學天文臺的老照片。根據照片線索,樂昌相關部門立即組織人員展開調查,通過走訪塘口村知情人和實地勘察,在理學院舊址附近一座山頭草叢中發現了一些青磚、紅砂巖條石、階磚。隨後,當地組織相關部門清理周圍雜草,天文臺建築遺址輪廓清晰可見,地面殘留的大量磚石瓦片、原房屋基角明顯。當地政府當即對現場地貌及遺留物保護起來,以待省專業部門進一步考證。
圖為在樂昌坪石發現的原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臺遺址。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中山大學是國內第一個設立天文系的大學,培養了很多人才。1952年院系調整,中山大學天文學系全體師生和天文臺全體員工、儀器設備調整入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院長林偉鵬表示,現在,該學院成立天文系,爭取恢復中大天文的榮光。天文系一直缺乏歷史資料,這次天文臺遺址發現填補了空白,非常重要。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表示,我們早知道原中山大學理學院建有天文臺,但並不知道還保留有遺址。現在發現了這個遺址,我們很興奮。這是對歷史的真實見證。
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文觀測是航天的基礎,此次原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臺遺址被發現是一件與中國航天事業有關係的大事。此事還體現了樂昌幹部群眾在這一次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坪石)基地建設中,把文化遺產保護成為內在自主的行動。
編輯: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