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一海水浴場,避暑納涼的遊客人山人海,場面壯觀。
水母網7月21日訊 (YMG記者衣文萍 魏琳 柴向陽攝影報導)這氣溫真像坐上「飛毛腿」,一個勁往上躥,市民真的受不了了,直呼過了40℃,是絕對的「桑拿天」了。其實,最近幾天氣溫是高些,可並沒有市民認為得那麼誇張,如果告訴大家,近幾天的高溫還沒超過5月30日和31日的氣溫,你信嗎?可這是事實,煙臺市區5月31日的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5.8℃,而19日和20日煙臺市區的最高氣溫均為34.5℃,可為啥感覺比5月底那次高溫要熱呢?
氣溫猛躥萊州最高直逼39℃
受大陸暖高壓加進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從19日開始煙臺迎來了高溫悶熱天氣,市民感覺真是太難受了,特別是昨天,火辣辣的天氣讓大伙兒都有點窒息了。氣象部門稱,昨天最高氣溫出現在萊州,為38.2℃,直逼39℃。而市區的最高氣溫則為34.5℃,這個氣溫和19日市區的最高氣溫是一樣的。
看了最高氣溫,市民肯定都有些納悶了?因為在感覺上氣溫應該不止這麼高的。「市民之所以感覺熱,是因為除了最高氣溫外,還有個最低氣溫,昨天的最低氣溫普遍較高,萊州最低氣溫28.3℃,接近海陽的最高氣溫,還有市區最低氣溫也在25.1℃,也就是說一天下來氣溫都比較高,市民肯定感覺很不舒服,好在相對溼度不是很大,不然市民體感溫度會更難受。」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姜俊玲說。
昨天市區最高氣溫沒超5月底的最高
不管咋樣,市民已經「領教」了天氣的高溫悶熱了,這難道不是今年的最高氣溫嗎?姜俊玲分析說,這還真不是今年的最高溫,「昨天市區的最高氣溫為34.5℃,還沒有超過5月31日的最高氣溫35.8℃;昨天萊州的最高氣溫是38.2℃,也沒有超過5月30日的39℃,所以昨天的氣溫並沒有創『新高』。」
既然沒有超過5月底的那次高溫,為啥感覺比5月底那次高溫要熱很多呢?姜俊玲分析說:「5月底的那次高溫,溫度很高,可是低溫並不高,早晚的時候很涼爽,所以市民感覺不是那麼難受,19日和20日的高溫和低溫都很高,日平均氣溫也很高,所以市民會感覺熱得難受,21日白天氣溫依舊很高,夜間會有點雨,氣溫稍微下降一些,22日全市範圍內會有一次較明顯降水,到時候高溫將被緩解。」姜俊玲說。
熱浪襲人空調外機「再加一把火」
周末兩天市區的溫度飆升至35℃左右,讓習慣了涼快天氣的煙臺市民叫苦不迭,空調的使用率也猛然飆升,但隨之而來的「熱風襲擊」讓不少路人叫苦不迭。昨天記者去了南洪街、桃花街等,看到每家店鋪外都至少掛著一個空調外機,位置多在靠近地面處,滾滾的熱風不停歇地向外吹送,讓經過的市民避之不及。
「天氣已經很熱了,再加上空調吹出來的熱風,簡直就像是在火堆旁烤,受不了了!」市民劉瑩說。桃花街和南洪街上有不少小吃店,幾乎每家店鋪門外都至少有一臺空調外機,大多數都是緊貼地面安裝的。從前面走過,頓覺熱浪滾滾,溫度瞬間上升了好幾度,幾乎所有經過的路人都會加快腳步離開。
□新聞延伸
多數店主對「2.5米高度」知之甚少
記者查詢發現,早在2001年1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就制定發布了《國家空調安裝標準》,其中規定「沿道路兩側建築物安裝的空調器其安裝架底部與地面距離應大於2.5米」。但實際上能做到這一點的店鋪少之又少。
在隨機採訪的幾位店主中,絕大多數表示對空調懸掛的高度規定並不是很清楚,在安裝空調外機的時候,一般都是由安裝工人來決定位置的。「安裝的時候一是為了圖方便,壞了要修也容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店面美觀,儘量不影響店面的整體布局。況且如果安得太高會滴水,客人進出也不方便。」一家火鍋店的老闆這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