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已經基本具備了利用空天力量在一小時內完成對全球範圍內目標的常規打擊能力,能做到全球快速打擊。特別是在21世紀後美國主導的幾場戰爭中,美國的空天襲擊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各方面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作為美國最大戰略對手俄羅斯,已經面臨著空前的防空反導壓力,研製新一代的防空飛彈系統已經迫在眉睫。就在在今年的"軍隊-2020"防務展上,俄羅斯已經向世界展示了最新型的S-500防空飛彈系統,並開始列裝部隊,預計在2025年開始批量生產。S-500防空系統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對付美國來自空天力量的襲擊,能夠攔截射程為3500公裡的彈道飛彈和各種超音速飛行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系統。S-500出現,對美國的空中打擊力量形成了有效的震懾,迫使美國不得不再次重啟防空壓製作戰模式,即現在的"灰狼計劃"。
"防空壓制"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的越南戰爭中就曾使用,防守一方由於嚴密的防禦雷達網、通訊設備和大量的地空飛彈對進攻一方的行動起到約束作用,所以就催生了反輻射飛彈,反輻射飛彈能在飛行過程中鎖定地面雷達的位置並加以摧毀,雖然可以通過關閉雷達來避免被毀壞,但是這也意味著防禦一方失去了反擊的能力,這對於防禦一方來說破壞力更加嚴重。
為了增加壓制對方雷達的時長,後來又研發出來了安裝小型渦扇發動機的反輻射飛彈,也就是所謂的反輻射巡航飛彈,通過投放多個反輻射巡航飛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敵方雷達長時間關閉。"灰狼計劃"正是用於專門打擊對方防空系統的巡航飛彈項目,"灰狼"飛彈在技術上還是承襲的之前反輻射飛彈的技術,但是在作戰模式上融合了更加現代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無人化的概念,從而讓"灰狼"反輻射飛彈具有了更加強大的威力。
"灰狼"飛彈採用的攻擊方式是"飛彈狼群戰術",會以一定數量的飛彈為一群體的方式被發射升空,其中的一枚會以高速爬升到更高的高度,成為這一群體的"指揮者",將搜索到的目標數據傳回到發射基地。而這一群體的其他飛彈會採用低空飛行的方式來躲避雷達的探測,發射基地得到相關數據後會給低空飛行的飛彈發送攻擊指令,"指揮者"可以控制其餘飛彈的飛行速度、高度和航向,最後會集合起來同一時間攻擊目標,以此來降低目標防空飛彈攔截的成功率。此外,"灰狼"飛彈還能在通信、衛星導航都遭到強烈幹擾的情況下正常運行,還具備不同型號飛彈之間、飛彈和有人戰機之間協同作戰的能力。
"灰狼"相較於傳統反輻射飛彈的攻擊效率有著很大的提高,傳統的反輻射飛彈只是通過跟蹤對方雷達的波束來確定位置並加以高速打擊,而"灰狼"是採用協同作戰的方式進行攻擊,加裝有不同導引部和戰鬥部的飛彈分別具有誘導、欺騙、攻擊等眾多功能,通過飛彈亞音速的長時間飛行,來壓制敵防空系統,從而提高打擊成功率。 "灰狼"飛彈的運行需要反拒止作戰環境,對無人機的協同作戰、導航和通信的連續性以及搜索和攻擊的自動化有著極高的要求,這一切的作戰模式都是建立在電子科技的基礎上進行的。
目前,"灰狼"還處於研製階段,具體的相關性能還不得而知,但是其作戰模式基本就是這樣。然而,"灰狼"飛彈也不是沒有缺點,"灰狼"由於是掛載在戰鬥機下或由轟炸機發射的,對其尺寸有一定的限制,所裝導引部的頻帶再寬,也只是對毫米波和釐米波起作用,對波長很長的米波雷達難以起到作用,其次對於機動性雷達、雙基地雷達、多基地雷達的打擊效果也有限。"灰狼"的亞音速飛行讓其滯空時間更長,這增加了其被防空飛彈攔截的概率,再加上對通信要求非常高,一旦對方採取某種手段將衛星信號阻斷,"灰狼"將無法繼續執行任務。
儘管美國的"灰狼"飛彈並不完美,但是還是對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形成了極大的威脅,這種密集的反輻射飛彈突襲,大大增加了俄軍的防空壓力,迫使俄軍的防空系統部署更加密集。目前,俄軍主要裝備的是S-300、S-400這樣的遠程大型防空系統,造價非常高昂,精確打擊能力很強,但是應付密集的打擊有限。未來美軍極有可能採取這樣的戰術,即先用大量的"灰狼"反輻射飛彈發起密集飛彈攻擊,摧毀俄軍地面防空系統,或者消耗俄軍防空飛彈數量,等到使俄軍防空能力大大下降後,再派遣戰機實施空襲。 俄軍S-500防空系統雖然先進,但是面對這種小型飛彈的密集突襲,也是非常力不從心,除非裝備更多的防空系統,但是這將給俄羅斯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