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這個詞語可謂是大名鼎鼎,即使是對命理不甚了解的人也多半都是聽過的,在玄幻影視劇當中也經常可以看到,要藉助生辰八字做法等等,當然這些只是影視劇藝術的加工,實際上八字並沒有這麼玄幻,但仍然是玄學,在中國民俗信仰當中地位很重;
那麼應該如何排八字呢?排八字的原理是什麼?八字分為年月日時,四個柱,天幹加地支一共八個字,排法就分為四步:
排年柱
年柱非常簡單,即是按照出生那一年的幹支來直接表示,比如說今年是己亥年,那麼今年出生的孩子,八字年柱統一都是己亥,而通常講的生肖就是地支對應的生肖,如今年就是豬年;這裡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今年的範圍是什麼?是從正月初一開始嗎?
正確的來說,是以立春開始計算;比如說今年就比較明顯,過年在臘月三十,陽曆則是2020年1月24日,25日陽曆就算到鼠年了;但是立春在2020年2月4日,也就是說2月4日之前都算作是己亥年,不用管陽曆還是農曆,一切都依照節氣為準。
排月柱
排月柱也是一樣的,依照節氣為準;立春之後才算做寅月,然後依次往下排;二十四節氣,就以兩個節氣過完之後交換;還有一點就是,本質上來說,八字用的是幹支歷,而我們現在用的農曆是夏曆,這是兩套歷史,不可混淆。
寅月從立春到驚蟄,卯月從驚蟄到清明,辰月從清明到立夏,巳月從立夏到芒種,午月從芒種到小暑,未月從小暑到立秋,申月從立秋到白露,酉月從白露到寒露,戌月從寒露到立冬,亥月從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 子月從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 丑月從小寒到立春;
舉個例子來說,今年2019年,10月20日的時候農曆是10月1日,按農曆來說是亥月了,但是農曆10月8日才立冬,那麼在8號之前都算作戌月,不能算亥月,否則就鬧笑話了;
地支解決之後,再看天幹,這個就依據「五虎遁」了: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這個也很好理解,比如今年己亥年,那麼就依據第一句:甲己之年丙作首,以該年天幹為參照,那么正月寅月,月柱的天幹就是丙,做丙寅,二月就是丁卯,後面就按照十天幹的順序依次排下去。
另外若是遇到閏月,也是按照節氣來排。
排日柱
排日柱,需要查萬年曆。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中國幹支紀日從未間斷,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紀日法,也是我們國家悠久文化傳承的有力見證,更是我們的驕傲。
排時柱
古代先賢將一日等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所以一天共十二個時辰。時柱,就是用幹支來表示時辰,比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為子時,然後同樣依次往後面排,一直到晚上9點到11點為亥時,這是時柱地支;
天幹則依靠「五鼠遁」: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用法和「五虎遁」類似,但以某日天幹為參照,比如今天是2019年7月21日早上8點出生的孩子,查萬年曆可知,今天是己未日,還是看第一句:甲己還加甲,那么子時出生時柱是甲子,然後依次往後順排,早上8點屬於辰時,從子時開始中間過三位,那麼時柱天幹則為戊,時柱即為戊辰。
為什麼四柱不能用北京時間?
中國幅員遼闊,用北京時間理所應當,也更加適合快速交流,對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好處;但北京時間是從1902年才開始實行的標準時制度,在這之前是沒有北京時候的,也沒有手機電話,溝通沒有那麼暢通,看時間都是當地的時間。
所以古時候看時間都是用日晷,這個東西普通民眾是用不了的,怎麼看時間呢,地上插根棍也能將就看看,比如說午時,那麼肯定是太陽正當中了,照下來影子拉不長了,那就是中午了,但每個地方照下來的情況肯定不一樣,所以只能算做當地的時間。
而這個時間,就叫做真太陽時,中國幅員遼闊,時區跨度也比較大,比較新疆喀什,當地時間剛到9點的時候,北京時間已經快到12點了。
這是第一點,而在四柱當中,也存在一個地的說法,可算作第二點;
地的說法就是古時提到的九州;九州這個說法起源於夏禹的時候,又叫做中土神州,從戰國時候起就是古代中國的代稱,而命學的先賢對這一部分也是有研究的,如:天有陰陽,行於四時,地有五行,具於九州;
這段話簡單的理解就是,春夏秋冬對人的命格會有影響,而九州之地的分布對人的命格也會有影響,而這個概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出生時間一樣的人,命運會有很大的差異,因為自身的五行沒在對的地方,沒有根據地;
這一點現在論的不多,但明清二代是非常重視的,筆者自身涉獵不深,僅作拋磚引玉。但也可以依次推論,地方對人的影響非常大,是不能只算北京時間的;比如說美國紐約,美國沒有命理學,但不代表不存在,那肯定不能用北京時間的,時差大了去,只能用紐約當地時間。
提示:本文由【昭光命理】原創,全文字字皆心血,轉載請說明作者,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