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理論被推翻?黑洞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有了新理論!

2020-11-28 騰訊網

愛因斯坦理論被推翻?黑洞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有了新理論!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這是個空間和時間結構嚴重扭曲的地方,甚至光都逃不過它。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黑洞的中心有一個奇點,許多恆星的質量被壓碎成一個零大小的體積。然而,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和《物理評論》上的兩篇近期物理學論文,可能會讓科學家重新考慮我們對黑洞的了解。據報導,科學家有了新理論!黑洞中心的奇點可能根本不存在,而且,我們可能完全誤解了他們的性質以及他們在中心的樣子。

愛因斯坦理論將被推翻?

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一直認為,黑洞中心奇點的想法一定是錯的。如果具有質量的物體沒有大小,則它具有無限的密度。但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這種無限性,在真實的物理科學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無限」。

這裡給出一個很很容易理解的例子。牛頓的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強度隨著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而變化。因此,如果你拿一個遠離地球的球,它會經歷一定的重量的改變。當你把它靠近地球時,重量會增加。將這個方程式推向極致,當你將物體帶到地球中心附近時,它會經歷無限的力量。但事實並非如此。

相反,當你將物體靠近地球表面時,牛頓的簡單引力定律不再適用。你必須考慮地球質量的實際分布,這意味著你需要使用不同的,更複雜的方程來預測不同的行為。同樣,雖然,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預測在黑洞中心存在無限密度的奇點,但這不可能是真的。在非常小的尺寸下,必須使用新的引力理論。我們有這個新理論的通用名稱:它被稱為量子引力。 量子引力意味著「最小尺度的引力」,但它還沒有被完全證實。然而,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具體的理論建議,它將描述微觀世界中的引力,被提議稱為「環量子引力」。

環量子引力在數學上是有明確定義的,它將時空結構表示為自旋網絡的晶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自旋網絡只是描述粒子和場如何相互作用的數學公式。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環量子引力預測時空被量化,具有最小可能的單位或空間和時間片段,超過該空間時間不能進一步細分時空。

環量子引力是一種複雜的數學理論,它推翻了黑洞內奇點的預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Abhay Ashtekar和Javier Olmedo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Parampreet Singh將環量子引力應用於黑洞的中心。他們聲稱:結果不是奇點。

他們計算後預測,時空在黑洞中心附近存在非常強烈地彎曲。時空繼續進入具有白洞結構的區域。一個白洞就像一個反向的黑洞,這意味著不像黑洞那樣可以拉入物質,白洞會射出物質。

也許還有另一種方式可以想像他們在預測什麼。眾所周知,在強大的引力場中,時間會減慢。黑洞包含宇宙中最強的引力場。正因為如此,對這項新工作的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物質陷入黑洞,然後被「反彈」,將質量射向整個宇宙。因為在黑洞中心附近的時間太慢,這個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如果研究人員是正確的,在遙遠的未來,現在的使勁吸東西的黑洞,未來會把物質統統吐到宇宙中。

和理論科學一樣,有許多有趣且具有挑釁性的想法是不正確的,這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因此,重要的是要看看是否有像這樣的理論思想的實驗支持。有幾種可能性。科學家已觀察到空間中非常高的能量現象尚未完全解釋。一個是存在非常高能量的宇宙射線,它們撞擊了地球的大氣層。另一種是所謂的「快速射電暴 」,即在很短的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無線電能量。至少在原理上,這兩種現象都可以成為黑洞過渡到白洞的標誌。

接受這個有趣的新想法肯定為時過早。我們就等著環量子引力的持續進展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Messier 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圖像分析再次驗證愛因斯坦理論
    Messier 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圖像分析再次驗證愛因斯坦理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來自EHT合作組織的研究人員於當地時間周四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項研究中通過對Messier 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的分析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經典黑洞理論認為,黑洞外的物質和輻射可以通過視界進入黑洞內部,而黑洞內的任何物質和輻射均不能穿出視界。  霍金的最新「灰洞」理論認為,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  霍金在論文中承認,自己最初有關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光線其實是可以穿越視界的。
  • 中國新聞周刊:磁場挑戰黑洞理論,霍金又對了
    現在,或許我們該為霍金感到慶幸:科學家新的觀測結果很可能意味著,現有的黑洞理論需要修改,而修改的結果更可能偏向於霍金兩年前給出的新理論。黑洞理論最早於1784年由一名英國地質學家提出,但直到80年前愛因斯坦建立起廣義相對論之後,黑洞這一概念才正式列入現代科學的理論框架。而近一二十年來,藉助於哈勃太空望遠鏡等觀測工具,天文學家確實觀測到了它存在的跡象(由於黑洞吸引力太大,以至於光線也不能逃逸,科學家的觀測只能是間接的),尤其是星系和類星體中心的大黑洞。
  • 在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周圍「跳舞」的恆星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人馬座A*,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距離太陽2.6萬光年,很有可能是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它巨大的引力俘獲恆星,讓它們在其周圍的軌道上旋轉。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個區域內的一顆特定恆星,而新的研究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對引力的理論。
  • 人類進入黑洞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提出了新理論
    一位科學家提出了關於黑洞的另一種理論,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基礎,聲稱有可能逃脫,就像科幻小說一樣。黑洞是時空區域,當大質量恆星在生命周期盡頭坍塌時形成。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些宇宙現象在表現出引力加速度的情況下非常強大,以至於沒有物質可以逃逸,甚至沒有光也無法逃脫。但是,這可能並非完全正確。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安德魯·漢密爾頓(Andrew Hamilton)對於人類進入黑洞會發生什麼有另一種理論。他透露,從理論上講,物體到達事件視界後如何能夠雙向移動。
  • 對發現黑洞作出理論研究的彭羅斯,到底有何獨特貢獻?
    瑞典當地時間10月6日中午,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彭羅斯(Roger Penrose),表彰他對「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測」,以及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蓋茲(Andrea Ghez),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 量子力學的出現是推翻了其他理論嗎?
    這種說法不切合實際,量子力學並沒有推翻其他科學理論。科學已經發展到現在達到一定高度,它並不是空中樓閣,有著非常嚴謹的發展過程和堅韌的基石。科學的發展進步並非是把一切全部推倒重來,而是進行修正,類似於對一座高樓的修修補補。
  • 黑洞突破!愛因斯坦的「不可解」理論是如何「簡單」被破解的?
    一位德國傳奇科學家通過「簡單」的計算,破解了愛因斯坦「無法解決」的理論,從而使科學家們在宇宙中是否存在黑洞的問題上取得了突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一個天才方程,它幫助解釋了引力是空間和時間或時空的普遍產物。
  • 天文學家提出新理論,認為宇宙處於黑洞中心
    有一種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實際上被困在一個巨大的黑洞裡,而這個黑洞本身就是一個大得多的宇宙的一部分。  它的中心是關於黑洞究竟是什麼的不同理論。一般的理解是,沒有什麼能逃脫黑洞的強烈引力,即使是光。所謂的黑洞信息悖論認為,即使是一個被吸進去的物體的信息也會消失。但其中存在一個問題。  這種理解違反了量子力學中被稱為「么正性」的某種規則,即信息永遠不會完全丟失。
  • 愛因斯坦相對論錯了?超弦理論又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創立的兩大複雜的理論,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這兩大理論構成了當代關於地球認識的基礎,有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就是兩兄弟對坐在火爐面前,如果此時有一個美女,那麼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火的溫度是烤人的。
  • 霍金提出黑洞新理論
    早報訊7月21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舉行的「第17屆國際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大會」上,向學術界宣布了他對黑洞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認為,黑洞不會將進入其邊界的物體的信息淹沒,反而會將這些信息「撕碎」後釋放出去。該理論的提出,說明霍金推翻了30年前他自己提出的「黑洞悖論」。
  • 愛因斯坦:不好意思推翻了你的理論(上)
    愛因斯坦:不好意思推翻了你的理論(上)洞中一日,世間千年大家聽過一個故事吧!1900 年大學畢業之後,由於愛因斯坦給教授的印象不佳,使他沒能如願留校擔任助教。失業兩年後,他在瑞士的專利局謀得一份工作,職務是對所有的發明作初審,並將每一件發明的細節,用清晰而有系統的文字表達出來,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卻使他有機會學到新奇的觀念,對於任何提出的假設,都能很快的把握住要點和結果。
  • 愛因斯坦黑洞理論飽受爭議,2019年的照片被質疑,黑洞不存在?
    愛因斯坦自從提黑洞理論後,轟動了整個科學界,目前人類仍然在探索愛因斯坦提到的黑洞理論,它在宇宙中似乎極為詭異,就連光速無法逃脫它的吸引。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還無法直接觀測到它的存在,黑洞理論提出後飽受質疑,他們認為黑洞理論只是一個猜想罷了,可是在2019年的時候,各國科學家聯手拍到黑洞照片,讓大家對黑洞有個新看法。黑洞並不存在?不過伴隨而來的是各種猜測,如何證明拍攝到的一定是黑洞呢?
  • 除了黑洞,愛因斯坦的理論還有哪些預言?
    我們都知道黑洞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不過黑洞並不是愛因斯坦本人預言的,而是科學家史瓦西。其實愛因斯坦很反對,還專程寫了一篇論文反對。當然,後來更多的年輕科學家站到了史瓦西的這邊,這種事情其實在整個科學史都很常見。科學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薛丁格不動薛丁格方程」,指的就是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的薛丁格自己搞出來的波動方程,自己不能接受這個方程的物理意義。
  • 愛因斯坦提出蟲洞理論到底是什麼?蟲洞的裡面會有什麼?
    「蟲洞」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的,這一年也是愛因斯坦把引力加入自己的系統理論,最終提出了廣義相對論。蟲洞顧名思義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蘋果上從一點到另外一點的一個通道。
  • 黑洞附近有什麼?愛因斯坦理論再次得到印證
    Ghez研究小組在2005年在我們星系中心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物體,後來命名為G1。令天文學家令人費解的是,2014年,在銀河系中心又發現了一個叫G2的古怪物體,該物體接近超大質量黑洞。「一定有一些東西使它保持了緊湊,使它能夠在黑洞中倖存下來,」Ciurlo說。研究人員從位於夏威夷的W.M. Keck天文臺發表了觀測結果,使用了Ghez幫助開拓者的一種強大的技術,稱為自適應光學,實時糾正了地球大氣層的扭曲效應。
  • 黑洞真的是無底洞?新理論認為掉進黑洞的物質可能會穿越時空
    來源:Shutterstock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在黑洞,空間和時間的結構被嚴重扭曲,甚至連光都無法從那裡逃脫。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黑洞的中心是一個奇點,在這個奇點上,許多恆星的質量被擠壓成一個完全為零的體積。然而,12月10日分別在《物理評論快報》和《物理評論D》雜誌上發表的兩篇物理學論文,可能會讓科學家們重新思考我們對黑洞的認識。
  • 中國科學家發現最大恆星級黑洞,大到科學家要重新研究理論
    科學家告訴我們,當一顆大質量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它的內核會變成恐怖的黑洞,從此開始自己的饕餮生涯。根據黑洞的質量,我們將黑洞分為恆星級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也有人認為存在迷你黑洞,不過目前沒有發現過)。而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的恆星級黑洞,也發現了大量的超大質量黑洞。
  • 黑洞衝擊!愛因斯坦相對論面臨考驗,理論可能處在「崩潰邊緣」
    一組科學家聲稱,一項關於黑洞碰撞的研究有可能「吞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不朽的廣義相對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是物理學領域的突破,這個理論塑造了我們對黑洞、引力以及重物體如何扭曲其周圍空間和時間結構的理解。
  • 愛因斯坦理論表明,蟲洞和黑洞十分相似,伽馬射線可以充當照妖鏡
    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用理論證明:宇宙中沒有任何物質能夠超過光速,給我們澆了一盆冷水。宇宙中的天體動輒在幾百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半徑甚至有可能達到10萬光年。光速就像是一個囚牢,將我們囚禁在了廣袤宇宙中很小的一個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