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想要了解一塊屏幕的好壞,必須要結合歷史進程,先對手機屏幕有一個基礎的認知,這樣才能幫助你更好地進行判斷!
首先呢,就目前來講手機屏幕主要是有OLED屏幕和LCD屏幕兩種。OLED屏幕憑藉著近乎無窮的對比度、自發光、低功耗等優勢,作為行業的一種趨勢在這兩年普及的速度可以說是越來越快了。
不過呢,這幾年主流OLED屏幕採用的基本都是全亮度的PWM調光,又或者是高亮DC+PWM調光的組合。PWM調光因其低頻頻閃,可能會造成視覺疲勞、偏頭痛以及影響視力等問題,被不少LCD黨嫌棄!「LCD黨永不為奴」沒準就是這樣來的。
而在今年,全局DC調光的逐漸流行,可以說是大大緩解了LCD黨這方面的焦慮,讓他們放心地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選擇。我們手上的這臺一加7 Pro自然也不例外,加入了支持全局開啟的DC調光,全亮度DC調光能夠有效降低低亮度下的屏幕頻閃。
雖然現階段這種DC調光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色彩顯示異常或者增加顯示噪點等問題,但能夠給用戶多一個選擇終歸不會是件壞事的,也難怪今年大批LCD黨吃下這碗真香飯了!
當然要說到OLED的話,肯定就不得不提生產及推廣OLED的屏幕廠商了,現階段手機OLED屏幕廠商主要是有三星、LG、京東方以及維信諾。三星相信大家也比較熟悉了,AMOLED屏幕大廠!蘋果、三星、一加等近幾年手機廠商的主流旗艦手機,基本上都是用的三星家的。
LG的OLED在電視領域的表現還是可以的,至於手機嘛,說多了都是淚!京東方的OLED在這幾年出現的頻率也比較高,我們所熟知的華為的主力旗艦Mate 20 pro 、P30 Pro,相當大的一部分就是京東方供應的屏幕。維信諾可能大家就比較陌生了,像是堅果Pro 2S,今年發布的努比亞阿爾法和中興Axon 10 Pro用的就是他家的屏幕!
整體來看,OLED屏幕這塊還是三星佔據著主流,但在OLED的推廣路上「大果粒」一直都是不少人為之詬病的問題,這個其實是和OLED屏幕的像素排列有密切關係的。
由於這點網上還是有點爭議的,所以我要是說得不對,大家要理性討論!相比較LCD屏幕比較常見的標準RGB排列,OLED屏幕採用的主要是Pentile排列(鑽石排列)以及RGB Delta排列。前者主要是用在三星所生產的屏幕上,後者的話主要是在京東方以及維信諾屏幕上出現。
拋開差異,由於這兩種像素排列均採用了相鄰像素公用子像素的排列方式,所以在PPI上相比標準RGB排列理論上是要打一定折扣。通俗的講,Pentile排列折算下來像素密度大概相當於同等解析度標準RGB排列的80%,而RGB Delta則是70%!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會有「A屏大果粒」這個梗了吧。
出於續航和成本的考慮,近期國產手機大多採用的是FHD+解析度的OLED屏幕,再加上近期的屏幕越做越大!難免會有很多人吐槽屏幕開倒車了,「無2K不A屏」也不是亂扯的,進一步提高像素密度確實能解決「大果粒」這一難題。這也是為什麼三星Galaxy S10+,蘋果iPhone XS Max以及一加7Pro被不少人欽定了排在今年手機屏幕第一梯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