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史記丨江蘇丹陽新莊村:「順口溜」裡傳唱「春天故事」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我愛夏甲風光好,地上花草樹上鳥,空氣新鮮河水清,喜鵲白鷺喳喳叫。」這段村民自編的順口溜,反映的是省級美麗鄉村——江蘇省丹陽市珥陵鎮新莊村夏甲自然村的宜人風光。春末夏初,走進夏甲村,見到的正是這樣一幅景象。生活在此的村民好不愜意。「現在村容整潔、村風文明、道路寬敞通暢,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僅不愁吃穿,很多家庭還開上了小汽車!」新莊村叉河口退休老幹部孫洪如感慨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村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水漲船高,獲得感、幸福感也越來越強了。

在孫洪如的記憶裡,40多年前的新莊村物資匱乏,集體經濟薄弱,農民生活困難。當時村裡流傳著這麼一段順口溜:「春節過後家缺糧,戶戶要借儲備糧,借儲糧呀度春荒,蘿蔔野草補營養。」缺糧的難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得到了化解。「農民實行聯產承包,堅持科學種田,完成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自己的,大伙兒生產有了積極性。」孫洪如說,到1983年,新莊行政村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村5800多畝耕地實行聯產承包,分田到戶,責任到人。從此,「家家缺糧」的光景成為了歷史,村民口中的順口溜也發生了變化:「聯產承包糧滿倉,家家戶戶有餘糧,衣食住行不再愁,還有餘錢存銀行。」

解決了溫飽問題、生活有了改善後,新莊人開始了一門心思謀發展。村裡積極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多種經營。順口溜「千畝桑樹萬根條,條條桑枝黃金條。片片桑葉養好蠶,百萬收入進腰包」說的正是這一時期新莊村紅火的蠶繭業。「20世紀八九十年代,新莊村桑田一度發展到1250畝的規模。特別是1988年蠶繭大戰,蠶繭每斤賣到8元,村裡僅養蠶收入就達150萬元。」孫洪如說,雖然近年來新莊村蠶繭業盛況不再,但規模種植業和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建成了江蘇省水稻高產萬畝示範片,蔬菜種植、水產養殖等也形成了規模。

新莊村黨總支書記虞福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村裡先後辦起家庭農場和農業合作社9個,擁有鎮江市農業龍頭企業1個,丹陽市農業龍頭企業2個,帶動了全村農民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其中,丹陽艾米米業公司雖然成立只有短短幾年時間,但已經成為了鎮江地區有名的稻米加工龍頭企業,旗下擁有「幸丹」「廚娘」等品牌,其生產的稻米主要銷往華潤、蘇果等大型連鎖超市,並進入天貓、京東商城,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有村民自發創作了一段趣味順口溜,免費為新莊農業「代言」:「今年春節不送禮,送禮要送有機米;少吃廣告營養品,多吃新鮮好食品。」

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級經濟、充實百姓「錢袋子」的同時,新莊村的民生事業也邁出了鏗鏘步伐。最直觀的是村裡道路的變化。據悉,2003年以來,新莊村共投入了900餘萬元,加強了村級道路建設,現在全村20個自然村全部建成水泥路,路兩旁還栽上了樹木和花卉。眼看著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村民們自編了一段順口溜:「村級道路巨龍臥,車輪滾滾如穿梭,改革開放響春雷,致富路上唱凱歌。」

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道路經緯交織,打通了發展的「致富路」,也為美麗家園建設鋪就了「幸福道」。近年來,在持續推進村級道路硬化、亮化的基礎上,新莊村大力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生態宜居的優美家園。20個自然村均配備了垃圾箱、保潔員,全面清理塘溝裡的淤泥汙水、關閉禁養區畜禽養殖場、美化出新房屋和圍牆、改造危房、增加綠化、改造汙水管網……如今的新莊村不僅「顏值」大提升,居民的生態環保意識也進一步提高了。

在推進鄉村文化建設中,新莊村制定了村規民約,開展五好家庭評選活動,文明之花滿村盛開。村民們在文化自信上形象地編了一首順口溜:「德是人生一金牌,善是積慶一人家,孝是子孫一杯茶,仁是愛民一精華,禮是親熱一句話,勤是手中一張畫,千家萬戶風光好,書寫春天好故事。」

相關焦點

  • 崖州民歌:傳唱瓊南六百年_海南故事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或許正如崖州民歌省級傳承人張遠來的推論:崖州民歌起源於崖州客話方言人群在日常對話中那些比喻有趣、形容生動的「順口溜」。也許是老百姓生活中幾句耐人尋味且押韻上口的對話佳詞、或令人感悟的諺語偶句,緣於某位音色美、氣息足的帥哥靚女,亮嗓放聲詠唱出來,接而眾人模仿學唱並傳播而成。
  • 江蘇鎮江:丹陽這回牛大了,新單位成立一年就斬獲國際大獎
    所以當看到《鎮江日報》今天刊登新聞,宣傳丹陽投拍的電影獲得國際大獎,很令人吃驚。丹陽投拍電影,還獲得了國際大獎!有這麼厲害嘛!丹陽的喜訊,只有豆腐塊大小新聞說,「由江蘇相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出品,丹陽市傳媒集團、丹陽天祿眼鏡電商有限公司聯合協拍的電影
  • 江門殘聯:文明傳唱有故事!有溫度!
    文明就在你身邊,在你的生活裡。簡單易懂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這首傳遍江門的文明之歌你是不是也能唱上幾句?最近,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牽頭策劃和組織實施的「文明之歌大家唱」傳唱活動,吸引了全市多個系統單位的接力傳唱,大家紛紛曬出各自的作品,分享傳唱花絮和感受。
  • 承包衢州人整個春天乃至整年的鄉村休閒農業線路來了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 2020年浙江省鄉村休閒農業春季線路涵蓋鄉村吃、住、玩、購等休閒旅遊信息衢州市2條線路入選分別是衢州·醉美兩溪——廟源溪二日遊衢州·錢江源國家公園·百裡黃金水岸風情線二日遊相關連結:省裡推薦!衢州2條休閒農業春季線路,踏春去?
  • @南理工校友丨人間四月,給理「寄春天」!
    @南理工校友丨人間四月,給理「寄春天」!春分過後,溫州城中河邊放風的人就多了起來因為疫情在家裡貓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也趁此機會,出來運動運動新砌好的石灰牆,還有淡淡的石灰氣息錯落的紅瓦房,交織的思念南通小村落的春天已然來到宿州,這座汴水穿過的小城
  • 非遺| 張日美:在順口溜中沉澱歲月
    「過段時間,《張日美白搭順口溜》和《張日美民間故事集》將放在蓬街鎮綜合文化站和小五份村文化禮堂展覽,這樣更多的人可以看到這些順口溜和民間故事。」「上世紀60年代,我中專畢業後回到蓬街小伍份村,擔任共青團委員併兼任文化俱樂部的負責人,為了在每年的部隊慰問、鄉村演出中拿出好節目,就開始琢磨起方言順口溜。」張日美靈機一動,以民間的各種「段子」和自己生活經歷為靈感,創作了不少順口溜,幾次演出後就「火」了,父老鄉親們格外愛聽。於是,除了日常演出,他還接下廣播站為鄉親們講故事的任務,並且一講就是十幾年。
  • 一副眼鏡,讓丹陽旅遊發展之路更清晰
    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告訴記者,早在2010年,丹陽眼鏡城就成功創建國家3A級購物旅遊景區,「配鏡遊」成為丹陽知名旅遊品牌,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丹陽眼鏡城車流量達5萬多車次,遊客接待量約12萬人次,成交量達5000萬元左右。當前丹陽市正以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為核心,全力打造以眼鏡商貿為核心、休閒旅遊為亮點、文化體驗為特色,商旅融合發展的眼鏡小鎮。
  • 丹陽公路處全體黨員幹部職工關注 「共產黨員」「江蘇先鋒」等微信...
    為進一步發揮新媒體在黨建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丹陽公路處積極響應上級精神,發動全體黨員幹部職工關注 「共產黨員」「江蘇先鋒」等微信公眾服務號。丹陽公路處黨支部把關注黨建微信作為掌握政策、增強黨性、學習業務、反映工作、展示業績的重要渠道,思想上高度重視,專門開會部署落實,要求全處黨員一個不落「掃一掃」,實現關注全覆蓋,並經常關注微信,隨時掌握黨建動態,提升服務指導工作能力,真正使微信平臺成為學習交流的重要陣地。
  • 鄉村史記丨江蘇海陵:高效農業點「綠」成「金」,古老水村變身...
    泰州西北郊裡下河水鄉,坐落著一座被譽為「魁罡兆福、水鄉門戶」的古老村莊——罡門村。這裡因流傳著南宋嶽家軍借著九曲十八彎的水網地貌擺「天罡北鬥陣」、大破金兵的傳說而得名。如今的罡門村草木蔥蘢、別墅成排、綠樹成行、美麗富饒,先後被江蘇省、泰州市表彰為「江蘇省水美鄉村」「泰州市最美鄉村」,古老水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卉之村」。
  • 雲南大理||白族大本曲唱出「美麗鄉村」交通安全平安聲
    在全國正在開展的「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迴宣傳活動中,雲南大理賓川縣因地制宜,突出地方民族特色,藉助白族大本曲創作交通安全曲目,將交通安全知識向廣大老百姓傳唱。 見到了人車路劇增環境下,交通事故的慘烈,交通違法和陋習的現象,趙彥金決定發揮自己所長,創作傳唱交通安全的大本曲
  • 跟著陳正宏教授,發現不一樣的完整《史記》
    《史記》,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雖然通常介紹《史記》的第一句話都把它稱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因為它以「傳」的形式呈現了中國從三皇五帝到漢武年間三千年的歷史,而且被後世尊為二十四史之首,但對更多普通民眾而言,《史記》則是一部文學性帝王將相的傳記,《本紀》《世家》《列傳》無不故事引人入勝、情節跌宕起伏,讓人不忍釋卷。
  • 董倩·印象新農村丨葛家村:當藝術與鄉村碰撞
    最近,記者董倩受邀與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們一起走進浙江一些鄉村走訪調研,探討「鄉村振興」的話題,並記錄下關於「美麗鄉村」的美好印象……  2019年,浙江寧海縣推動「藝術振興鄉村」計劃,邀請國內高校藝術專業的老師和大學生走進鄉村,嘗試用藝術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
  • 鎮江丹陽:用一副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用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的話說:丹陽「小眼鏡」做出「大產業」,用實力擔當起「中國眼鏡之都」稱號。 在江蘇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生產流水線上,工人們正緊張生產。明月光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明月光學有1200餘名員工,下屬4個工廠,其中2家是高新技術企業。明月鏡片在全國合作門店近3萬家,累計用戶近5億人次。
  • 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 ——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
    本屆童話故事創作大賽以「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為主題,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婦聯、江蘇省作家協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江蘇教育頻道、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承辦。自4月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全國30餘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海外投稿作品4萬多篇。經初評、複評、終評,共評選出一等獎10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30篇、優秀獎60篇。
  • 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守護田園 讓鄉村「回歸」
    中國江蘇網訊 80年前,晏陽初和梁漱溟痛感中國社會的問題根在農民和農村,他們赤腳下鄉,踐行鄉村建設理想。「對照他們和他們的時代,當下的鄉村,是否更為陌生和離棄?我們離鄉村已經如此之遠,我們還回得去嗎?」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張彤發問。  發問的背後,是鄉村離「家」越來越遠的嚴峻現實。
  • 高考語文古詩詞寓意順口溜:「烏鴉」「燕子」系興衰
    高考語文古詩詞寓意順口溜:「烏鴉」「燕子」系興衰 2013-01-28 16:15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馬鞍山博望引入名校託管丹陽中學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在線報導, 5月28日,博望區與中城匯康控股集團公司籤約,引入江蘇南通啟東中學、李庾南中學對丹陽中學進行委託管理。  根據協議,合作分兩期進行。一期初定3年,不改變學校性質,仍為公辦學校,約定3年內達到馬鞍山市省示範高中辦學水準,高考本科達線率不低於50%;初中部辦成區域內優質初中。
  • 一牆木瓜花,書寫出別樣的春天故事
    綿雨之後的鄉村,空氣格外清新。在紅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莊,一隻斑花色的母雞,正帶著一群剛出窩的小雞,在地邊的糞堆裡覓食,它的頭頂是一樹燦然開放的木瓜花。嬌豔的花瓣,熟悉的清香,猛然間就讓我想起了童年時故鄉那一牆牆的木瓜花。   說一牆,是因為山區農民總喜歡把木瓜樹種在園邊地埂,用來做籬笆之用。
  • 「中國眼鏡之都」丹陽:用一副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在江蘇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生產流水線上,工人們正緊張生產。  丹陽是全國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數以億計的鏡片從這裡運往世界各地。  不僅生產鏡片,丹陽還賣眼鏡。丹陽眼鏡城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擁有「中國眼鏡城」和「國際眼鏡城」兩個名號的現代化綜合眼鏡商城。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化學元素順口溜讀音和記憶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化學元素順口溜讀音和記憶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口訣,供參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記憶法第一周期:氫 氦――→ 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