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史記丨江蘇海陵:高效農業點「綠」成「金」,古老水村變身...

2021-01-11 中國江蘇網

泰州西北郊裡下河水鄉,坐落著一座被譽為「魁罡兆福、水鄉門戶」的古老村莊——罡門村。這裡因流傳著南宋嶽家軍借著九曲十八彎的水網地貌擺「天罡北鬥陣」、大破金兵的傳說而得名。如今的罡門村草木蔥蘢、別墅成排、綠樹成行、美麗富饒,先後被江蘇省、泰州市表彰為「江蘇省水美鄉村」「泰州市最美鄉村」,古老水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卉之村」。

近年來,泰州市罡門村在村兩委一班人的帶領下,聚焦「黨建+鄉村振興」,深化「書記項目」建設,先後流轉土地2500多畝,依託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以花卉苗木為特色的高效規模農業。

罡門村水網縱橫且農田資源豐富,但一直以來,這裡的村民都以種植小麥、水稻為主,收益較低,而每年兩季的「秸稈清運」耗費了村集體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是黨總支書記周洪亮最大的心事。經過廣泛深入調研,周洪亮敏銳地發現,普通糧食種植土地流轉費較低,而發展高效農業,不僅能提高土地流轉費用,富了老百姓的「錢袋」,而且令人頭疼的「秸稈」也隨之消失,節約了村集體資金。「既能開源,又能節流,何樂而不為?」周洪亮笑著說。

思路決定出路,周洪亮帶領村幹部開啟了高效農業的「招商之路」。村兩委一班人的誠心,打動了歸鄉創業老闆丁國榮。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很深的感情。」丁國榮說,「創辦企業起初是為了謀生,如今更是為了一份情懷,城市裡到處是鋼筋水泥混凝土,我想建一片花園,給城市添一抹綠。」

飛彩園藝

據了解,飛彩園藝項目總投資1.08億元,一期項目年產紅掌25萬至30萬盆,產值600萬元。目前二期大棚建設進入尾聲。同時,三期大棚也將開始建設,全部建成後,年產量可達80萬盆左右,這裡將成為紅掌花卉華東地區的生產基地。

飛彩園藝的成功招引,讓老百姓嘗到了「甜頭」:到手的土地流轉費更多了,還能在家門口上班。同時,有了前期招商的經驗,村兩委一鼓作氣,以商招商,成功招引了現代農業生產基地項目——一鳴農業。

一鳴農業

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分三期進行,項目新建研發中心、智能溫室大棚5萬平方米。採用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智能溫室恆溼花卉生產模式,共設計建成6座一萬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大棚,以紅掌為主要品種,盆花設計產能180萬盆,達產後將實現營業收入3600萬元。

飛彩園藝和一鳴農業的成功招引,讓罡門村實現了質的飛躍,不僅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也讓村集體資金充裕起來,還讓罡門村變成遠近聞名的「花卉之村」。

據了解,推行「高效農業」以來,該村的集體收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雙雙「水漲船高」。從2017年到2019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加到125萬元,每年同比增長72%;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2萬元提高到2.6萬元。

談起未來發展,「下一步將圍繞村莊現有產業特色,逐步形成以花卉苗木,休閒農莊等為特色的高效規模農業集聚地。明年,村裡將會加大周邊道路建設,塑造特色田園公路,構建『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發展格局,帶領罡門村百姓走上一條集農業、觀光、休閒、體驗為一體的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周洪亮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守護田園 讓鄉村「回歸」
    鑑此,江蘇率先做出歷史抉擇——開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用10年乃至30年的努力,讓鄉村「回歸」。8月29日,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座談會在寧舉行,省委、省政府的這一重大部署在全省上下激起強烈共鳴。  崑山市錦溪鎮祝甸自然村三面環水、湖蕩環繞,村內至今留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磚窯19座。一度興盛的磚瓦燒制產業,同時也帶來圩田地貌破碎、生態肌理損害、農村田園風光延續面臨困境等問題。「祝甸自然村的發展和困境,也是蘇南後工業化時代村莊發展的一個縮影。」朱浜村黨總支書記朱慧說,在曾經支柱產業被限制的情況下,推進農業和傳統製造業轉型發展面臨著新選擇。
  • 鄉村史記丨江蘇丹陽新莊村:「順口溜」裡傳唱「春天故事」
    這段村民自編的順口溜,反映的是省級美麗鄉村——江蘇省丹陽市珥陵鎮新莊村夏甲自然村的宜人風光。春末夏初,走進夏甲村,見到的正是這樣一幅景象。生活在此的村民好不愜意。「現在村容整潔、村風文明、道路寬敞通暢,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僅不愁吃穿,很多家庭還開上了小汽車!」新莊村叉河口退休老幹部孫洪如感慨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村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水漲船高,獲得感、幸福感也越來越強了。
  • 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長沙縣開慧鎮錫福村
    村裡找到了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吳金水,研究嘗試「綠狐尾藻生態溼地為技術關鍵的養殖汙水治理模式」。一年多時間,錫福村的河水重新清澈起來。錫福村構建的綠狐尾藻汙水治理模式在全囯引起反響,中科院、環保部都專程前來考察,現場給予充分肯定並向全國推廣。
  • 鄉村振興看韶關,揭秘這些鄉村「高顏值」的奧秘
    事實上,瑤塘新村只是韶關大興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始興縣紅梨村鄉村旅遊發力,南雄市靈潭村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仁化縣長壩村柚果飄香,翁源縣蘭花產業園勃發生機,翁源縣青雲村一村一品帶領村民致富……日前,《南方》雜誌記者走進韶關各市縣的鄉村田間發現,韶關正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路徑,田疇沃野正舒展出一幅幅美麗的新畫卷。
  • 【鄉村之變】古老土地變出生態觀光園
    古老土地變出生態觀光園。七家坪村生態農業觀光園,佔地四百多畝。敞亮透氣的大棚裡,一摸香、紅菜苔、草莓、南瓜、辣椒、絲瓜等上百種觀賞蔬菜生機盎然。鄉村之變。開欄語:這幾年,一幅幅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畫卷正在張家界鄉村全面展開。2016年,武陵源區率先摘帽,成為全省最早的二區之一;今年,張家界將力爭79241人脫貧,180村退出,永定區和慈利縣摘帽;明年,深度貧困縣桑植也要摘帽。在中共張家界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指導下,紅網張家界站聯合省紅網,推出大型系列報導《鄉村之變》。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從2018年起,我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實施農業產業強鎮和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項目,中央財政安排72.7億元,支持552個鄉鎮和62個縣(市)發展特色產業,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三是開展宣傳推介。開展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遴選推介工作,通過編發名錄、展會宣傳等方式,創響一批「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的鄉村產業「金字招牌」,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二)優化鄉村休閒旅遊。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編者按: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深入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改革創新,改革措施有實效,特色工作有亮點,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下堅實基礎,一批鄉村振興亮點工作獲得上級領導批示肯定或成為試點
  • 「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行」點亮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
    白塔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護好一片美景,富裕一方百姓,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畫卷。「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組這樣評價:白塔人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點亮了「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盞「明燈」。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走進白塔村,只見大片的白楊樹挺拔遒勁,藤蔓纏繞的古建築掩映在綠樹青草間。
  • 探訪中國十大最美鄉村——青槓樹村
    4月中旬,風和日麗,春光明媚,記者慕名前往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三道堰鎮青槓樹村。青槓樹村位於成都市郫都區三道堰鎮徐堰河與桕條河兩河之間。距離成都市區僅20分鐘車程,是三道堰鎮到成都最近的村。一進入青槓村大門口,喜慶中國風的大紅燈籠映入眼帘,直走便可進村了。沿途兩旁垂柳依依,道路整潔;綠樹蔭蔭,渠水清澈。
  • 「生態綠」、「天空藍」……它們是定海最亮眼的底色!
    2017-2019年定海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90.1%、94.4%、96.6%,好空氣「金名片」不斷擦亮。 (△雙橋紫薇村) 推行「一村一品、百村百面」的美麗鄉村建設
  • 玉環農商銀行 以「三度」精準發力 為鄉村振興賦能點「金」
    今年來,玉環農商銀行從「精度」「力度」「溫度」三個維度出發,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將金融服務精準延伸至農村的「神經末梢」,為鄉村振興賦能點「金」。定位有精度。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主辦行的作用,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動對接,大力支持農業產業振興,探索金融助力特色農業產業新路徑,因地制宜支持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重點綠色產業發展格局,至10月末,發放鄉村振興領域貸款88.4億元,較年初增加9.34億元,增幅11.81%,其中村級經濟合作社貸款114戶,金額7.2億元。擴面有力度。
  • 承包衢州人整個春天乃至整年的鄉村休閒農業線路來了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 2020年浙江省鄉村休閒農業春季線路涵蓋鄉村吃、住、玩、購等休閒旅遊信息衢州市2條線路入選分別是衢州·醉美兩溪——廟源溪二日遊衢州·錢江源國家公園·百裡黃金水岸風情線二日遊相關連結:省裡推薦!衢州2條休閒農業春季線路,踏春去?
  • 加強綠色化學研發 推進農業高效發展
    我國在農業生產上,由於農藥、化肥、農膜等不合理使用所產生的殘留,導致了耕地質量下降、土壤與水體汙染、生物多樣性缺失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致使我國農業種植業經濟效益偏低,給糧食安全帶來很大的潛在風險。12月8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首屆農業化學學術討論會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說:「要高度重視發展綠色化學、土壤化學及土壤保護與改良、應用先進技術做好農產品的保護與儲存、重點研究農作物為原料的化學品、加快開發支持農業生產的材料,切實解決農作物生長中的化學問題,實現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安全。」
  • 村規民約下的善治、共治:江蘇如何讓法治精神在鄉村生根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系列報導置身江蘇常熟市蔣巷村,難以想像這裡曾是「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窮土惡水、血吸蟲流行而且偏僻閉塞的苦地方。如今的蔣巷村是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國家級生態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科企聯姻」,賦能海陵高質量發展
    日前,海陵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泰州海陵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又有3家企業進入服務業規上企業。至此,海陵創業中心已累計孵化企業450家,有13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江蘇雲湧電子成為泰州唯一一家孵化器畢業的上市企業。作為泰州主城區,如何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引擎?
  • 創意農業頭條丨章繼剛:成都鄉村旅遊產業集群邁向高端化時尚化
    在崇州,以徐家渡川西林盤、黎壩村大地景觀為基礎,引入「凡樸」創客團隊,以「自然永續,凡樸歸真」為發展理念定製的「崇式鄉村童話」凡樸生活圈,以竹編藝術品享譽中外的網紅藝術村落道明鎮竹藝村都是鄉村旅遊產業集群發展的典型,其中涉及的川西林盤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創意農業美學經濟、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等對全國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 村企聯建項目集中簽約 徐州新生代企業家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報業網訊 為提升「新生代 新動力」服務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豐富品牌創建內涵,引導新生代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推動企村供求互補、聯合發展,打造更高質量的政務服務品牌。11月26日,徐州團市委組織開展「新生代 新動力」星級服務品牌創建工作深化部署會暨邳州市「青春四進 建功鄉村」青商企業企村聯建籤約儀式活動。
  • 濰坊80後小夥的鄉村振興路:雜草亂石荒山變身花果飄香
    「我們村好幾個年輕人看到山上變了樣,也想回來投資發展,有想發展農家樂的,也有人想發展民宿;就連常年在村裡居住的老人們也說今年要多養點雞,到時候把雞蛋和散養雞賣給前來遊玩的人。」打造田園綜合體帶領村民致富提及未來的打算,馬雲強心中早已描繪出一幅美好畫卷。
  •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科學養地種地 讓鄉村美產業興
    科學養地種地 讓鄉村美產業興 科學養地種地 讓鄉村美產業興 速讀: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生產出優質安全的食物
  • 鄉村旅遊最佳案例——日本白川鄉合掌村
    同時,合掌村在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上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沿襲並創造出一系列獨特的鄉土文化保護措施,如今這裡被稱為「日本傳統風味十足的美麗鄉村」。    白川鄉合掌村的成功與當地農民為保護家鄉的地域文化、保護山村的生態環境所做的不懈努力緊密相連,或許我們可以從合掌村的案例中,借鑑有助於我國鄉村旅遊及美麗鄉村建設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