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提示
疫後振興-2020年12月27日-29日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暨優質產業資源對接大會(詳見正文後)
來源:搜狐網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29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會議強調,要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把產業振興擺上突出位置,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多措並舉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新興產業,打造一批休閒旅遊精品工程,培育一批創新創業主體,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關於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打造鄉村振興戰略新支點」的建議,在其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5036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就大力扶持田園綜合體項目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
在答覆中強調了:
(1)中央財政已安排72.7億元,支持552個鄉鎮和62個縣(市)鄉土特色產業的發展。
(2)對鄉村旅遊和經營主體融合也做了闡述。
農業農村部:整合資金和項目,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完善田園綜合體項目基礎環境
關於做強特色產業,拓展產業價值鏈
《答覆》稱,近年來,我部會同國務院相關部門,按照中央的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做精特色產業。
(一)發展鄉土特色產業。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我部正在編制《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進一步明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思路目標、重點產品、區域布局、保障措施,引導更多資源、技術向優勢區域集中,加快建設一批有特色、有規模、有品牌的鄉村特色產業基地或產業集群。要求各地以當地資源稟賦和獨特歷史文化為基礎,制定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有序開發特色資源,做精鄉村特色產業。二是加強項目示範。從2018年起,我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實施農業產業強鎮和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項目,中央財政安排72.7億元,支持552個鄉鎮和62個縣(市)發展特色產業,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三是開展宣傳推介。開展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遴選推介工作,通過編發名錄、展會宣傳等方式,創響一批「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的鄉村產業「金字招牌」,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優化鄉村休閒旅遊。一是加強政策引導。我部印發《關於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升級行動的通知》(農加發〔2018〕3號),明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態、設施、服務、文化、管理升級五項任務。並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於促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文旅資源發〔2018〕98號)、《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2020年)》(發改綜合〔2018〕1465號),提出從突出鄉村旅遊文化特色、豐富鄉村旅遊產業類型等方面,引導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示範帶動。我部先後開展了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創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工作,共創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市、區)388個,推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710個。
(三)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近年來,我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跨界配置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推進要素跨界配置、產業跨界重組、主體跨界聯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培育融合主體。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引導各地培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人才。目前,全國已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7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243家,註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17萬家,家庭農場60萬個。二是搭建融合載體。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業集中,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2個、農業產業強鎮552個,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示範園200個、各類鄉村產業園1萬多個,形成原料生產、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銷售有機銜接的格局。三是豐富融合業態。引導經營主體聚焦農業兩頭、生產兩端,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要素,促進產業深度交叉融合,推動「農業 」多業態發展,培育蟹稻共生、漁稻共生、中央廚房、鄉村休閒旅遊、數字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四是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積極發展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合作模式,形成龍頭企業牽頭、新型經營主體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鏈條增值收益。
關于堅持市場主導,創新運行管理機制
(一)健全治理機制。財政部印發《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財辦〔2017〕29號)、《關於做好2017年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的意見》(財辦農〔2017〕71號),引導和鼓勵地方積極建設田園綜合體基礎設施和產業政策平臺,因地制宜選擇田園綜合體建設模式,建立運行順暢的建設管理機制,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環境。
(二)發展產業鏈金融。銀保監會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鄉村振興和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38號),研發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特色貸款產品,探索農業保險保單質押貸款、農戶信用保證保險貸款等銀保合作產品。中國農業銀行建成六大產品線,推出金穗農擔貸等18項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貸款產品。中國銀行推出了以林權、棉花等作為質押品的系列貸款產品。
(三)提供個性服務。銀保監會積極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與農業企業,農產品交易平臺系統對接,探索全流程在線操作的網絡融資服務,實現移動辦貸、線上審批,提升服務效率。
關於整合資金和項目,完善田園綜合體項目基礎環境
(一)完善政策措施。財政部按照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有關要求,積極完善扶持政策,把相關資金切塊到省,由地方政府根據相關政策規定,自行研究試點資金和項目管理具體政策。明確田園綜合體「六大支撐體系」建設具體內容,允許各地採取資金整合、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支持各地將現有的農村文化、教育、醫療等專項資金統籌使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和旅遊部通過旅遊發展基金補助地方項目資金、文化和旅遊提升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財政資金,支持鄉村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
(三)加強宣傳推介。我部根據不同時節和景點特色,開展以「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農趣」為主題的美麗鄉村休閒旅遊推介活動,向社會宣傳推介一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同時通過網站專欄、微信公眾號等網際網路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推介,進一步提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社會認知度和品牌影響力,拉動市場消費,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關於強化科技人才支撐,走協同發展道路
(一)培養基層科技人才。一是實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中國科協聯合我部整合科協系統、農業農村系統力量,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為抓手,帶動各級科協聯動開展面向新型職業農民、農村科技輔導員、農村婦女等重要群體的科學素質培訓,著力培養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作用發揮明顯的鄉村科技人才。二是搭建「一主多元」農技推廣體系。我部集聚優勢資源,推動各方力量參與農技推廣服務,形成國家農技推廣機構主導,農業科研教學單位、農民合作組織、涉農企業等多元力量廣泛參與的「一主多元」推廣體系。三是建立長期穩定試驗示範基地。我部在全國建設7000多個長期穩定的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加快優質綠色高效技術進村入戶,滿足農民對農業技術可視化、多樣化、綜合化、現場化的要求。
(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我部印發《「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引導構建黨委政府主導、農業部門牽頭、公益性培訓機構為主體、市場力量和多方資源共同參與的教育培訓體系。截至2018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70.9億元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突破1600萬人。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對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享受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兩新」融合、一體化發展。
(三)培養專業人才。2018年,教育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農科教結合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教高〔2018〕5號),引導涉農高校加強學科交叉融合,用現代信息等技術改造提升現有涉農專業,針對「網際網路 現代農業」、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建設一批新興涉農專業,培養一批引領農林業創新發展、多學科背景的複合應用型農林人才,加快推進實用技能型人才培養。
(四)強化智力支持。2018年,教育部制定《實施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教技〔2018〕15號),支持高校加強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建設高端智庫、開展鄉村調查、加強城鄉融合發展、農業生態建設、農耕文明、鄉村基層結構與社會治理、社會福祉與村莊民生等理論與政策研究。據不完全統計,高校已經成立鄉村振興相關研究機構百餘個,通過鄉村振興戰略聯盟、鄉村振興戰略論壇等平臺,加強政、校、企間溝通,為各級政府鄉村振興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撐。
下一步,我部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培育發展新動能,繼續加強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振興戰略新支點的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田園綜合體等產業聚集區的快速發展。
通知:各級政府;房地產企業、旅遊開發、農業科技、特色小鎮、田園康養、養生養老、大健康、投資機構等重點關注!
峰會概要
【會議時間】2020年12月27日—12月29日【為期3天,含實地項目考察】
【會議地點】中國·北京
【參會對象】政府機關、開發商、建設單位、運營商、規劃設計機構、投融資企業及相關產業鏈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參加(大會400人規模)
【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壹方城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
【峰會特色】實操專家講解+案例分析+模塊總結+實地考察
【報名電話】餘老師 (微信)
峰會議程
第一版塊
鄉村振興雙重戰略下,城鄉融合新政策 及康養·文旅小鎮土地政策、實操解讀
喬潤令丨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原副主任、現城鎮中心副理事長、研究員,中國小城鎮及城鎮化研究專家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
黨俊武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二版塊
康養·文旅項目頂層設計與國際知名案例核心體系構建解析
胡劭平丨藍城集團小鎮研究院院長、藍鎮設計創始合伙人
威 廉丨Guillaume Hubert de Fraisse PVCP璞蔚房地產董事長及執行長董笑虎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和睿養老創始人CEO
陳延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戰略委員會主席、萬科十年千億戰略顧問
圓桌對話丨康養·文旅產業最新政策及當前產業發展遇到的核心問題探討及答疑
第三版塊
夜遊經濟/文旅產業創新模式研討
雷藝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農文旅項目操盤顧問、壹方城幻光總經理
肖 迪丨博濤文化創始人
第四版塊
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示範及特色小鎮/溫泉康養目的地構建解讀
胡 林丨農村土地整治專家、和盛家園董事長
柳中輝丨湖南潯龍河控股集團董事長、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黨支部書記
王 捷丨亞太溫泉與氣候養生旅遊研究院院長、箱根溫泉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 中國旅遊協會溫泉旅遊分會副會長兼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和召集人、 全球康養研究院(GWI)溫泉康養專業委員會(G3T)聯合創始人
第五版塊
康養·文旅/特色小鎮商業模式梳理與實操技巧分享
袁 璿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某上市地產公司康養產業公司總經理、四川大學 華西醫學院醫院管理MBA、親睦家創始合伙人、成都醫療健康投資集團 特聘專家顧問
蔡鴻文丨廣東鴻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客天下創始人
黃信彰丨肯默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文創專委 會執行主席、臺灣觀光工廠教父
張仁進丨重慶洪崖洞文旅公司總經理、重慶文化與教育品牌專家委員會 副主任文旅兼職教授
第六版塊
壹方城康養·文旅小鎮超級IP路演實踐及圓桌對話【創新IP路演持續招募中】
喻衛斌丨成都市溫江區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投資促進局局長
貴賓席及汗馬研習社會員專享
康養·文旅小鎮土地獲取、醫養項目構建及鄉村生活綜合體實戰分享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
陳 放丨博士、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策劃委員會執行主席、國家商務部策劃標準特聘顧問、北京創意江山規劃設計院院長、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聯合國(CCC/UN)特聘策劃專家
甘 霖丨上海精典董事合伙人、總建築師,科圖設計創始人、總建築師,《醫養結合設 施規劃設計標準》參編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建築規劃專家、壹方城特 色小鎮產業聯盟康養產業專委會委員
康養·文旅小鎮創新項目路演、專家團問診及需求對接【需提前提報審核】
專家團隊丨郭 強 、柳 俊、陳延年等
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專家團隊及操盤團隊項目現場答疑
康養·文旅小鎮標杆項目實地考察+研討
線路一丨奧倫達部落
線路二丨燕達國際健康城
往屆峰會遊學展示
往屆
峰會
項目
考察
【報名方式】
1、電話報名:餘老師
2、簡訊報名:編輯公司名稱+姓名+職位+對接電話發送到
3、微信報名:掃一掃備註「企業名稱+姓名+聯繫方式」(報名流程:領取報名申請表→填寫信息審核 → 辦理費用→開具發票)
特別提示:本次會議為商務性活動,會收取相關費用;另名額有限名滿截止,請及時諮詢報名!
2020最新操盤必備工具書,添加微信諮詢購買
【2020年最新版印刷農文康旅書籍】
(最新扶持政策,補貼資金,拿地規劃,申報立項,盈利模式,經典案例)
購買請備註「購買書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