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0-12-04 中國產經新聞網

本報記者 梁瀟 通訊員 陳甜甜 李巖報導

綠色蔬菜產業是江蘇省鄉村振興十項重點工程明確要培育的八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之一。《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獲悉,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制訂實施以來,江蘇各地加快推進落實,廣泛建設載體平臺、示範推廣綠色技術、培育優質綠色品牌,創新實踐了一批聯結小農戶、提升標準化、推進產業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11月19日,江蘇省綠色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在南通召開,來自中國蔬菜協會、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科研單位、高校的蔬菜專家共聚一堂,分享了綠色蔬菜產業的前沿信息和有益經驗。會上,「江蘇省甘藍類蔬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舉行揭牌儀式,如東縣及蘇州市、鹽城市、邳州市、南京市代表做交流發言。

「面對今年疫情汛情『兩大考驗』,江蘇用實幹扛起蔬菜大省的責任擔當,認真抓好蔬菜穩產保供,有效保障蔬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全省綠色蔬菜產業呈現出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增長、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農機農藝融合加快突破、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支持保障政策加快落地的特點。」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巡視員、總農藝師唐明珍在致辭中指出,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

蔬菜產業是種植業優勢產業,也是一項民心產業、民生產業和農民致富產業。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是適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形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高質量的重要舉措和主動作為,意義重大,使命光榮。

唐明珍強調,江蘇各地要立足當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大膽創新實踐,找出破題方法,在解決問題中推動綠色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重點要在「穩定產能、提質增效、科技裝備、延伸鏈條、健全機制」五個方面狠下功夫。

同時,在全力衝刺2020年目標任務的同時,抓緊謀劃2021年重點工作。明年全省綠色蔬菜產業要認定一批蔬菜種苗中心和綠色蔬菜產業基地,打造一批綠色生產技術試驗示範載體平臺,開工一批蔬菜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力爭全年綠色蔬菜產業產值較2020年增長10%以上,達到900億元左右。

「已經具有一定產業特色的地區,要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在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生產水平、推進融合發展、創新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把特色轉化為價值、鍛造成優勢、培育出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打造一批有全國影響力的蔬菜特色產業集群。還沒有形成鮮明產業特色的地區,要通過挖掘鄉土品種、引進新優品種、篩選適宜品種等措施,確立本地綠色蔬菜產業的主導產品,強化規劃引導,持續加力推進,爭取用幾年時間逐步發展形成 『1+N』蔬菜產品結構,提升特色產業鮮明度。聚焦產業發展突出問題和重點任務,抓緊抓實一批推進工作的載體平臺,強化以點帶面,帶動綠色蔬菜產業發展壯大。各地要以綠色蔬菜產業基地監測評價指南為指引,進一步聚焦目標任務,廣泛動員蔬菜經營主體參與綠色蔬菜產業基地評價認定,迅速掀起綠色蔬菜產業基地建設的熱潮。」唐明珍說道。

19日上午,與會人員來到如東縣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和綠色蔬菜產業種植基地,走進田間地頭,現場觀摩了甘藍類蔬菜的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成果,實地查看甘藍類蔬菜主要品種的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栽培技術等,互相探討推進了甘藍類蔬菜產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江蘇近年來以甘藍類蔬菜為突破口,成立了全省甘藍類蔬菜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攻關協作組,在全國率先開展蔬菜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創新工作,重點圍繞容易實現機械化生產的青菜、甘藍、大蒜、蘿蔔等大宗蔬菜和亟需解決機械化生產的水芹、芋頭等地方名特優蔬菜開展聯合攻關,建立宜機化園區標準與生產技術標準。

蔬菜生產大戶、育苗中心等發揮資源優勢開展農機服務,探索了一批蔬菜農機社會化服務模式。其中,如東縣通過在育苗、移栽、耕整地、肥水管理、植保、收穫、尾菜還田、加工運輸、冷藏保鮮等環節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蔬菜生產工效提高了3-5倍。

相關焦點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考察,強調要「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 加強基層黨的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實幹實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區領導孫代勇參加。曲水鎮聚寶村是市級貧困村,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已實現整村脫貧。
  • 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發言摘登
    11月14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在蘭州召開。省委書記、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組長林鐸出席會議並講話。林鐸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真抓實幹、久久為功,奮力開創隴原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成就展示|山東菏澤鄆城縣南趙樓鎮: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全面小康
    、從特惠向普惠轉化,確保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平滑過渡、有序推進,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大力推進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目前,南趙樓鎮村黨支部領辦創辦的合作社主要有穀物種植、蔬菜種植、禽畜養殖、大型農機具、運輸合作社等,其中有4個市級示範社。南趙樓鎮還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村級「一把手」工程,納入村黨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新華社消息,今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 建好「菜園子」保障「菜籃子」 江蘇促進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中國江蘇網訊 江蘇省綠色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19日在南通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頂住疫情汛情「兩個考驗」,今年全省綠色蔬菜產業實現逆勢增長——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圍繞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升蔬菜產業競爭優勢,各地實施了一大批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創新了蔬菜發展業態和模式,促進了綠色蔬菜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疫情以來,各地積極拓展蔬菜供應新渠道,強化與郵政、新媒體、電商平臺等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服務,蔬菜網絡銷售飛躍式發展,蔬菜供需對接更加緊密。支持保障政策加快落地。
  • 發展甘薯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泗水)甘薯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
    米的尼山聖源書院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省泗水縣人民政府主辦,由山東省泗水縣農業農村局、山東海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會議主題是:發展甘薯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 吳川覃巴鎮:走特色農業品牌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除了發展砂糖桔產業,覃巴還種植龍眼1660畝,年產230萬斤,種植木瓜600畝,年產4800萬斤。近年來,該鎮致力於發展農業、畜牧業,以種養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在全面建設現代農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穩步發展,農民經濟增收上走出了一條農業品牌路。
  • 三水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
    三水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綜合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實施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五大工程,切實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城鄉統一規劃,全面落實《三水區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鄉村規劃全覆蓋。統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農村土地資源要素活力,加強鄉村振興用地保障。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財政金融扶持體系,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實施城鄉政務服務、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四大融合提升行動計劃,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城鄉統籌,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
  • 發展富民產業 推進鄉村振興——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剪影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和貴州省政協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在貴陽舉行,主題是「發展富民產業,推進鄉村振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主席張慶黎出席並講話。省委書記諶貽琴致辭,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炳軍參加考察活動,省政協主席劉曉凱主持開幕式。
  • 2021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三農」重心轉移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接下來甘肅中公教育將會為大家持續更新申論熱點,望大家及時查看並積累,下面是2021年甘肅申論熱點:「三農」重心轉移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要讓我國廣大農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而在這一過程中,積極探索,把符合農村實際、契合農民需求的產業與相應的二、三產業融合起來,轉換農業發展新動能,把農村稟賦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從差異化發展中形成穩定的產業體系,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 聚焦「菜經濟」 江蘇打造千億級綠色蔬菜產業
    為了加快推動千億元級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落實落地,全力打造更高質量的綠色蔬菜產業,11月19日,全省綠色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在南通市如東縣召開,交流和分享產業前沿信息和有益經驗。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頂住疫情汛情「兩個考驗」,全省綠色蔬菜產業實現逆勢增長,呈現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增長、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農機農藝融合加快突破、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的特點。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
  • 市林業局:讓綠色引領鄉村振興
    全市11個縣區有10個縣區為省重點林區縣,林地總面積2328.84萬畝,佔國土總面積的69.76%,林農105萬人,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林區、林農已成為整個鄉村的「大頭」。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全市農村發展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和難得契機。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農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 蘇州高新區:壘築產業基石高質量建設特色田園鄉村
    新華社智庫要情專報(分析師吳雪婷)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在江蘇率先實踐的有效抓手。2019年初,蘇州高新區通安鎮樹山村入圍第三批省級試點村莊。如何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的蘇州範本,成為這一國家級高新區的重要課題。
  • 中國科學報對話華農鄉村振興學院副院長胡銀根:鄉村振興從今躍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解決了溫飽問題,鄉村振興將解決富有問題。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鍵節點上,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實施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這一年,鄉村產業全面開花,不僅單項產業有突破,產業集群也在大量湧現;這一年,「農民」正在從身份變成職業,鄉村人口結構和農業勞動力結構逐步優化,鄉村人力資本質量走向提高;這一年,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水、電、路建設全面提速,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國有農場改革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不斷煥發新氣象。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以鄉村振興為起點,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唐文升:國家電網大力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推動鄉村綠色出行普及
    9月2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農電工作部)副主任唐文升在「綠色、智能、安全——一步跨入『新』時代,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新能源汽車下鄉——江蘇站活動啟動儀式上講話。他提到,國家電網公司積極服務新能源汽車發展,已建成「十縱十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智慧車聯網平臺註冊用戶超420萬,接入各類充電樁超過78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