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出現新契機
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11月5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11月18日APEC會議上都強調,各國應該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等前沿領域合作,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數字經濟是亞太乃至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
北京市社會學者齊聚一堂討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議題
光明網訊(記者鄭芳芳)10月10日,由北京市社科聯、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辦,北京市社會學學會和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承辦的「服務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社會學——北京市社會學學會2020年學術前沿論壇」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0-12-03 1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2020年07月28日 09:4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張貴友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都市裡的田園牧歌——新時代經濟發達地區鄉村振興「餘杭樣板」
過去一年,餘杭堅持問題導向、生態導向和富民導向,在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上,不斷強化要素集聚、完善支農政策、優化產業結構、創新發展模式,各項「三農」指標名列前茅……這個杭州「三農」大區和強區穩步布局,逐漸成熟的新時代經濟發達地區鄉村振興「餘杭樣板」,正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獻禮。
-
成就展示|山東菏澤鄆城縣南趙樓鎮: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全面小康
、從特惠向普惠轉化,確保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平滑過渡、有序推進,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2020年1至10月份,南趙樓鎮實現稅收6639.34萬元,一般預算收入4901.22萬元,1至9月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9萬元;在2019年度全縣23個鄉鎮街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榮獲第三名,在2020年上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觀摩評議中獲得第二名。2020年9月,南趙樓鎮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菏澤市擔當作為先進集體」。
-
江蘇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獲悉,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制訂實施以來,江蘇各地加快推進落實,廣泛建設載體平臺、示範推廣綠色技術、培育優質綠色品牌,創新實踐了一批聯結小農戶、提升標準化、推進產業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
2020年廣西省百色市發展林業助力鄉村振興經驗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高質量推進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是助推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
-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論壇現場展示的琳琅滿目的「嵐縣土豆宴」美食。日前,由中國科協定點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山西省嵐縣人民政府和北京中農服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和中國老教授協會農業專業委員會等合辦的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發展甘薯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泗水)甘薯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
大眾網訊 10月16日,中國(泗水)甘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暨甘薯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在距孔子出生地800
-
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發言摘登
改進績效考核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大主導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任務考核比重,激勵基層幹部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勇擔當、善作為。 三是堅持黨群共富,著力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完善拓展農村「三鏈富民」模式,圍繞打造「棗鄉黨旗紅」黨建品牌,發展農村產業黨組織47個,建立「黨群共富示範基地」261個,扶持「帶富先鋒」黨員500多名,農村黨員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931個,全縣種、菜、牛、果四大主導產業基地更加穩固、效益不斷提升。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413元。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做好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 既要抓好梯度跟進、又要抓好優化升級, 進而提出繼續推廣脫貧攻堅形成的經驗、推進產業扶貧的優化升級、提供高質量的金融供給服務、提高農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強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力度。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疫後振興-2020年12月27日-29日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暨優質產業資源對接大會(詳見正文後)來源:搜狐網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29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
實施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這一年,鄉村產業全面開花,不僅單項產業有突破,產業集群也在大量湧現;這一年,「農民」正在從身份變成職業,鄉村人口結構和農業勞動力結構逐步優化,鄉村人力資本質量走向提高;這一年,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水、電、路建設全面提速,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國有農場改革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不斷煥發新氣象。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以鄉村振興為起點,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
智庫論壇|鄭新立:「十四五」深化改革釋放中國經濟增長四大潛力
「就是城鄉結構的不合理,農業和農村發展相對滯後,這是當前經濟結構中剩下的最後一塊『硬骨頭』。」鄭新立強調。在鄭新立看來,「『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首個增長潛力來自鄉村振興,要致力實現城鄉融合發展。」他指出,鄉村振興要著眼以下四大任務,即農業的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農民工市民化以及特色小鎮建設。
-
中國科學報對話華農鄉村振興學院副院長胡銀根:鄉村振興從今躍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農業經濟與貿易創新團隊執行首席科學家陳秧分。張紅宇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成就巨大 挑戰不小《中國科學報》: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就您了解的實地情況而言,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情況怎樣?張紅宇:這幾年「三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成效巨大。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新華社消息,今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
探索康養產業撬動鄉村振興有效路徑
(興雲 本報記者王松)讓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機銜接,對於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農村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日前,一場有關「康養產業與鄉村振興」的大討論在黔南州惠水縣百鳥河數字小鎮大茶倉展開,探討如何將康養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多種模式,推進農業、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
《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一2025年)》全文
>農業農村部最近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一2025年)》,提出要發掘鄉村功能價值,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培育發展新動能,聚集資源要素,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回望這一年,濟南主動融入、服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