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2021-01-14 中國經濟網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鄉村產業發展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堅持以農業生產及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農業創新技術與實際農業生產的緊密聯繫。一方面,要培育一批創新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基地,構建以農業科技企業為核心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與市場結合,加快成果轉化應用。另一方面,要培養新型農業創新人才,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打破地域、部門、學科之間的界限,促進科技創新資源流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協同作用。鼓勵和引導農業科技人才、農業科技成果向關鍵性農業技術突破,開展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著力解決農業「種芯」瓶頸,推動建設種業科技強國。

  推動鄉村產業融合。順應城鄉居民消費拓展升級趨勢,把握城鄉發展格局變化機遇,發掘鄉村產業新功能、新價值。結合各地資源稟賦,深入充分挖掘和拓展農業農村生態涵養、休閒觀光、文化體驗、健康養老等多維功能,推動鄉村資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增強地方特色產品時代感和競爭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加強農商互聯,密切產銷銜接,發展農超、農社、農企、農校等產銷對接的新型流通業態,發展鄉村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打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打造新載體、新模式,依託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產品加工園等,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載體,促進農業內部融合、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展農業多維功能、發展新業態等多模式融合發展。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農民是農業產業發展的主體,必須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著力增強農民參與融合能力,創新收益分享模式,健全聯農帶農有效激勵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發展的增值效益。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構建農業產業聯合體,推動多種主體、多種要素深入融合。不斷完善推廣「公司+農戶」、「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等模式,創新「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構建分工明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命運共同體。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強農技指導、信用評價、保險推廣、產品營銷等服務,激發農民活力,為農民參與產業融合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新的徵程即將開始,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發展壯大鄉村產業,為鄉村振興賦能增色,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責任編輯:臧夢雅)

相關焦點

  • 融合產生新動能——延平區塔前鎮鄉村產業振興側記
    走進延平區塔前鎮,果園裡,果農們正在忙著採摘剛剛成熟的西瓜、百香果和火參果;大棚中,成批的新鮮蔬菜被裝箱運往省內外的大型商超;一捆捆花卉在包裝好後用冷鏈運至海外,成噸的食用菌從標準化生產大棚被送入車間進行加工……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塔前鎮處於延平、沙縣、尤溪縣交界,是省級生態鄉鎮和省定老區革命鄉鎮。
  • 【中國的脫貧智慧】花卉產業為賀蘭縣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豐植源花卉產業園區商戶鄭新鋼告訴記者,他從事花卉產業已經20餘年,去年5月搬遷至園區,除了園區各項優惠政策的吸引,最重要的是這裡可以「抱團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據了解,豐植源花卉產業園緊鄰洪廣鎮移民村,僅2018年就解決移民村農戶用工3萬多人次,發放工資300多萬元,人均收入提高了1000元以上。
  • 鄉村振興海大產業中心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鵬程)6月24日,百萬新型職業農民公益教育項目啟動暨海大鄉村振興教育學院、鄉村振興海大產業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大集團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海大集團在儀式上宣布,未來將利用五年時間,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十百千萬工程」,即建設十大新型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個鄉村振興產業強鎮,建立千個鄉村振興技術服務站,培養萬名鄉村振興服務工程師隊伍,孵化萬名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最終實現培育百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帶動千億元產值的目標。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堅持五級書記像抓脫貧攻堅那樣抓鄉村振興,建立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實績考核機制。二是健全鄉村產業振興穩定投入保障機制。依法落實農業投入總量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法定要求,把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鄉村建設的經營性、準經營性項目,推動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要讓我國廣大農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而在這一過程中,積極探索,把符合農村實際、契合農民需求的產業與相應的二、三產業融合起來,轉換農業發展新動能,把農村稟賦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從差異化發展中形成穩定的產業體系,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 一根地瓜藤 連著一條鄉村產業振興路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3月23日上午,萬寧市東澳鎮英宅坡村澳沙地瓜種植基地前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收景象,以「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澳沙地瓜體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東澳鎮委副書記陳嘉俊說,澳沙地瓜是東澳鎮特色產業之一,也是鄉村振興新的主力產業。「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就要因地制宜,東澳英宅坡村有良好的自然種植資源優勢,我們就是將其優勢充分利用。」
  • 畫好「紅綠藍」揚帆新時代!禹城鄉村振興示範民族村創建成功破題
    「兩年前,我們村還是環境髒亂,村容不整,產業不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桂莊村黨支部書記楊文杰說道,是禹城市委統戰部創新實施的「紅綠藍」民族鄉村振興發展模式給村子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建賦能紅色引擎。禹城市委統戰部以基層黨建引領民族鄉村振興,協同鎮街黨委引領各民族村基層黨組織增強發展經濟和服務群眾能力,推行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激發黨建新動能。
  • 發展甘薯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泗水)甘薯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
    大眾網訊 10月16日,中國(泗水)甘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暨甘薯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在距孔子出生地800
  • 助推鄉村振興建設 新兗鎮小隊赴泗水縣參觀學習組織振興工作
    濟寧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做好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學習交流鄉村振興工作寶貴經驗,1月5日,山東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新兗鎮小隊一行18人赴泗水縣開展工作調研。
  • 傾情打造 「百企百果園」,奉賢四團以產業興旺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新橋村在保留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以「生態文明,美麗鄉村」為規劃主題,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合理規劃空間景觀布局,結合S2高速、六團公路交通優勢以及自身瓜果林地資源,著力打造「百企百果園」,以特色農業帶動新橋村產業發展,助力美麗鄉村創建。
  • 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如何讓脫貧後的群眾主動發展、可持續增收,是我們需要關注的。要穩定扶貧政策,堅持和完善產業扶貧等有效扶貧模式,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讓脫貧群眾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既富『口袋』又富『腦袋』,鞏固脫貧成果。」
  • 廣饒:西紅花種植多方共贏 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大王鎮東莊子村是遠近有名的「國家森林鄉村」,四周被萬畝林場包圍,但由於缺乏產業,薄弱的村集體經濟致使鄉村振興的後勁不足。通過調研,分析研判,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決定搞林下西紅花的種植,為這個村打造村集體產業。「賣花的收入都歸村集體所有,我們算了算第一年可能產量稍微低一些,也得突破15萬元以上,村民按每天來打工,每天收入90元,按10天算的話,平均一個人增加900塊錢。」
  • 提升園區承載力 深耕農旅產業南墅鎮鄉村振興探「新路」
    新籤約5000萬元以上項目34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竣工億元項目9個……1-10月份,南墅鎮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今年以來,南墅鎮立足優勢,深化拓展「萊西經驗」,聚焦石墨產業,深耕農旅產業,探出新路、幹出成效。
  • 探索康養產業撬動鄉村振興有效路徑
    (興雲 本報記者王松)讓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機銜接,對於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農村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日前,一場有關「康養產業與鄉村振興」的大討論在黔南州惠水縣百鳥河數字小鎮大茶倉展開,探討如何將康養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多種模式,推進農業、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 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出現新契機
    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11月5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11月18日APEC會議上都強調,各國應該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等前沿領域合作,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數字經濟是亞太乃至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 打造戶外運動旅遊項目 助推鄉村振興
    打造戶外運動旅遊項目 助推鄉村振興 2020-11-27 2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馮磊到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徐勝奇)近日,駐馬店市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馮磊深入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副區長劉瑞華,副縣級幹部方紀平等陪同調研。當日上午,馮磊一行先後來到蟻蜂鎮魯灣村魯灣小鎮、魯灣小學、龐閣小學、鄧莊小學、蟻蜂鎮中心小學,通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蟻蜂鎮魯灣小鎮建設與發展情況及蟻蜂鎮鄉村教育工作情況。在蟻蜂鎮魯灣小鎮,馮磊指出,要把「三農」問題與鄉村振興放在一起,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持續強有力的幫扶,在脫貧攻堅產業基礎、組織基礎上為下一步鄉村振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連日來,青海省各地幹部群眾熱議全會精神,紛紛表示,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紮實的作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生產好產業強、生態好環境優、生活好家園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第一書記」付文曲:把蓄積的原生勢能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時代動能
    他認為,農村的傳統產業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農民的傳統美德和脫貧的強烈願望,都是在農村蓄積的原生勢能,只要提供合適的條件,都可以轉化成鄉村振興源源不斷的時代動能。上任伊始,他就發揮「第一書記」的催化作用,為鄉村振興插翅賦能。
  • 平臺在行動|拼多多狄拉克: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核心是人才振興
    圖為狄拉克 受訪者供圖人才與產業相結合 穩定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狄拉克認為,由於民營企業規模大小不一,覆蓋各行各業,機制靈活,在吸納就業上具有強大的靈活性和韌性。吸納就業的同時,還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這是民營企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