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園區承載力 深耕農旅產業南墅鎮鄉村振興探「新路」

2020-12-03 身邊24小時

新籤約5000萬元以上項目34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竣工億元項目9個……1-10月份,南墅鎮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今年以來,南墅鎮立足優勢,深化拓展「萊西經驗」,聚焦石墨產業,深耕農旅產業,探出新路、幹出成效。

聚焦石墨產業提升園區承載力

「我們鎮充分發揮石墨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優化基礎設施,依託原南墅石墨礦5000畝國有土地和閒置廠房,按照現代化工業園的建設要求,規劃了10000畝的石墨新材料集聚區,著力打造先進新材料項目集聚區。」南墅鎮分管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集聚區已入駐德通納米、青北碳素等石墨新材料企業18家。 今年以來,南墅鎮不斷創新發展機制、優化基礎設施、夯實產業平臺基礎、強化產業巨頭聯合,依託引智平臺,優化營商環境,重點突破石墨新材料產業攻勢,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石墨品牌。投資2億元,建設石墨新材料育成基地,培育、承接碳材料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已實籤項目4個。圍繞道路建設、環境綠化、電力工程等,計劃打造建設集聚區內5縱6橫共11條道路。園區內投資1.78億元的全國唯一的石墨汙水專業處理廠及管網已投入使用,開創零排放、閉路循環的汙水處理方式,目前已有6家企業籤約入網。通過以商招商、平臺招商、資源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多種方法,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截至目前,新籤約5000萬元以上項目34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竣工億元項目9個。

「農旅融合」為鄉村振興助力

青山環廓,綠水繚繞,風景秀麗。南墅鎮是一個因礦業而富、生態而美的資源型山區鎮。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如何讓群眾鞏固脫貧成效,是鎮黨政班子成員思考最多的事情。 依託「一山一湖一業」的優勢,南墅鎮在青山湖周邊50平方公裡範圍內,高標準規劃打造「青山湖(青島)國際旅遊度假區」,構建「7+N」旅遊體系。

「7」是芳華歲月影視城、青龍潭實景演出、萌山村紅色拍攝基地、伊卡洛斯國際飛行營地、青山湖濱湖影視區、大青山尋仙秘境燈光秀、榛子溝鄉村外景地等7個項目板塊;「N」是後期待開發項目,如圍石山觀景臺、鄉賢祠等。同時,加快推進大青山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建設進度,目前已通過中期評估。利用原有石墨礦老建築群,在保護歷史文化風貌的基礎上,通過維護加固老建築、改造利用舊廠房、完善基礎配套等措施,快速推進芳華歲月影視城外景地、影星公寓及商業街配套項目建設。今年完成新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7個,自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12個;新培育青島市級示範合作社2個,國家級示範社1個;新創建示範家庭農場6個,培育家庭農場4個。

打好「民生牌」給群眾「穩穩的幸福」

「荒山丘嶺上澆地用上了光伏發電、山上配上多功能氣象站和土壤墒情站、廢棄山溝改成的攔水壩、以前的荒山崗成為村民休閒的風景帶……」這是南墅鎮對荒山丘陵進行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如今,5000餘畝荒山丘陵變良田。為實現農業與生態環境相互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南墅鎮創新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修復模式,在大青山上架設多功能氣象站、土壤墒情站等環境監測系統,構建數字農業服務大腦,降低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等過程中的風險,探索農業產業振興的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南墅鎮還積極探索鄉村治理共建共享共治新路徑,完成對鎮便民服務中心升級改造,打造青島市「一窗式受理」示範點,將服務事項下沉,目前下沉到新村的服務事項共57項,其中,26項直接辦結、31項全程代辦。

【來源:萊西市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產業帶動產業特色種植 讓園區變景區作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旺既是支撐鄉村振興的「頂梁柱」,更是引領鄉村振興的「主心骨」。位於沙坪垻區回龍壩鎮四龍村的「彩雲農業休閒觀光園」,今年第三批優質水蜜桃已經開始向市場供貨。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 山東諸城桃林鎮:做活「四篇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雪 通訊員 郭永梅 王承先 濰坊報導諸城市桃林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積極做活生態、產業、文化、基礎設施「四篇文章」,全面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 「鄉村振興」菊香花濃 農旅融合富民生
    近年來,雙店鎮充分利用「華東花都」這一「金字招牌」和市級「十裡採摘觀光長廊」高效農業品牌項目以及優越便捷的交通優勢,通過採用「政府+旅遊公司+產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出「鄉村田園觀光遊」和「快樂親子採摘遊」等特色旅遊項目,開通連雲港市區至雙店鎮鮮切花種植基地「觀光採摘一日遊」專線和「東海特色鄉鎮田園生態遊」,構築致富一方的生態旅遊「熱土」和產業富民新高地。
  • 三水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
    三水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綜合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實施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五大工程,切實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鄉村產業強才能活起來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需要切實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只有產業振興,才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三水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做強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葡萄產業是浦江農業發展龍頭產業。浦江葡萄種植面積6.7萬畝,產值達11億元。2016年,成為G20峰會水果,供各國元首品鑑;2017年起,借「一帶一路」遠銷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地,鼓起了葡農的錢袋子。葡萄種植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借力使力:「無中生有」搶先機。
  • 鄉村業態上演「蝶變記」 產業融合激活鄉村遊人氣
    桐廬鳳溪玫瑰園,1000多畝的園區串聯起生態種植、休閒採摘、觀光遊覽、農耕體驗、文創產品、住宿度假等多種業態,一年慕名而來的遊客超過5萬人次。杭黃高鐵桐廬站開通在即,鳳溪玫瑰園與高鐵站僅15分鐘的步行距離,堪稱旅遊市場的形勝之地。創始人之一的黃偉舜保守估計,高鐵開通後遊客的接待量至少是翻倍。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鄉村振興,鄉村旅遊是重要引擎,農旅融合是突破口。
  • 王攀:注入鄉村振興人才「活水」
    人才是新時代推進「三農」工作、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建設美麗農村的主力軍,要大力開發農村人才資源,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向農村集聚,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強化人才回引,激活「增量」。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人」的要素必須先活躍起來。「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平臺在行動|拼多多狄拉克: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核心是人才振興
    圖為狄拉克 受訪者供圖人才與產業相結合 穩定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狄拉克認為,由於民營企業規模大小不一,覆蓋各行各業,機制靈活,在吸納就業上具有強大的靈活性和韌性。吸納就業的同時,還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這是民營企業的責任。
  • 一根地瓜藤 連著一條鄉村產業振興路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3月23日上午,萬寧市東澳鎮英宅坡村澳沙地瓜種植基地前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收景象,以「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澳沙地瓜體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東澳鎮委副書記陳嘉俊說,澳沙地瓜是東澳鎮特色產業之一,也是鄉村振興新的主力產業。「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就要因地制宜,東澳英宅坡村有良好的自然種植資源優勢,我們就是將其優勢充分利用。」
  • 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高郵將打造「四河四路」綜合試驗區
    為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近日,高郵市啟動「四河四路」鄉村振興綜合試驗區建設。「四河四路」鄉村振興綜合試驗區面積145平方公裡,南起高郵北澄子河、高興東路;北到橫涇河、馬橫路;東至三陽河、安大路;西到澄潼河、澄營路。
  • 實施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原標題:【回眸2018】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題要:2018年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這一年,鄉村產業全面開花,不僅單項產業有突破,產業集群也在大量湧現;這一年,「農民」正在從身份變成職業,鄉村人口結構和農業勞動力結構逐步優化,鄉村人力資本質量走向提高;這一年,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水、電、路建設全面提速,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國有農場改革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不斷煥發新氣象。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以鄉村振興為起點,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堅持五級書記像抓脫貧攻堅那樣抓鄉村振興,建立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實績考核機制。二是健全鄉村產業振興穩定投入保障機制。依法落實農業投入總量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法定要求,把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鄉村建設的經營性、準經營性項目,推動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 雲谷田園研產銷農旅雙引擎發展,向一體化「深水區」挺進
    雲谷田園八年實踐,農業綜合體開發模式雲谷田園具備十年城市綜合體開發積累的雄厚資本和豐富經驗,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出具備5大核心優勢的農業綜合體開發之路,成為中國首家定製型高科技農業研發生產、生態環境提升改善、鄉村旅遊開發等多元化一體的近郊運營商。
  • 「連片創建」凸顯鄉村振興「矩陣效應」
    」,集中打造文旅融合旅遊區、健康頤養休閒區、服務提升農業區三大主題板塊,凸顯了鄉村振興「矩陣效應」。市農業農村事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李洪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今年以來,我市啟動連片創建鄉村振興示範區行動,以「生態、潔淨、整齊、美麗」為目標,堅持鄉村產業園區、生態景區、新型社區「三區同建」,鞏固提升「百村示範千村整治」成果,做好「山青」「水秀」「林綠」「景美」「業強」五篇文章,集中創建了一批鄉村振興示範片區,使美麗鄉村成為全域公園城市的靚麗風景,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淄博特色板塊注入強勁活力。
  • 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年產鮮切花近7億枝 出口率達44%
    蝴蝶蘭  在「農綜改」的推動下,園區圍繞「農業+旅遊」的發展理念,發展園林園藝、花卉分區種植,實現林下經濟與花卉創意文化結合,並通過打造集農旅文旅一體、產城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助力鄉村振興
  • 瀚海鄉村,借振興的潮汛百舸爭流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置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漠和草山深處的無數鄉村,迎來了振興和重塑的春天。    產業的「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之門    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是鄉村振興的題中要義,說到根子上,這一切都要靠著產業開路。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考察,強調要「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 百峰村茶旅融合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奏響了鄉村振興的新樂章草長鶯飛、茶韻悠悠放眼皆是一派生機與活力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沿著百峰茶樹的蹤跡去尋找詩與遠方吧香爐山2016年4A級景區九路寨對外營業,這為距離景區僅僅10公裡的香爐山帶來了一定的客流量,茶葉銷售方式也悄然間發生了改變,由過去的賣給客商轉而賣給遊客,茶農收入也大幅提升。香爐山茶旅莊園銷售負責人 史述傑:在茶園裡我們有專門的遊客採摘體驗區,大家可以在裡面體驗採摘的樂趣,採的茶葉可以賣給茶場或者置換成品茶。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