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西紅花種植多方共贏 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2021-01-13 海報新聞

「種的時候,我們這個種子手這樣捏著種下去,種到15公分左右。」近幾天,在大王鎮東莊子村,近百名村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種植西紅花。大王鎮東莊子村是遠近有名的「國家森林鄉村」,四周被萬畝林場包圍,但由於缺乏產業,薄弱的村集體經濟致使鄉村振興的後勁不足。通過調研,分析研判,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決定搞林下西紅花的種植,為這個村打造村集體產業。

「賣花的收入都歸村集體所有,我們算了算第一年可能產量稍微低一些,也得突破15萬元以上,村民按每天來打工,每天收入90元,按10天算的話,平均一個人增加900塊錢。」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邢學軍說道。

種植西紅花有帳可算,找到了鄉村產業振興的「金鑰匙」,那項目如何落戶?地從哪裡來?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和村兩委瞅準了和村子緊鄰的大王林場林下資源。據大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景洪濤介紹,大王鎮有3萬畝的林場,長期以生態效益為主,林場之內有大面積的空閒土地。能讓林下空閒的土地利用起來,能壯大村集體經濟,還能為村裡富餘勞動力增收,這是多方共贏的好事,然而在當地初次大規模試種西紅花,沒有經驗可循,通過外出考察,他們與浙江省建德市三都新和西紅花專業合作社籤訂了合同,合作社負責提供西紅花種球、提供售後、技術服務、回收產品,降低項目的風險。

種下新的希望,村裡也有了更多打算。「林下經濟種植藏紅花,增加收入以後,用來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村民的福利待遇,並且我們村民在附近就地打工還增加村民的收入。」大王鎮東莊子村黨支部書記李子申激動地說道。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在廣饒縣,堅持以設施農業、精緻農業、特色農業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像西紅花等「名優特新」經濟作物,壯大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試點成功之後,首先是帶動東莊子把村集體壯大起來,然後再輻射周邊這些鄉村。下一步考慮如果規模到了一定程度,我們還要申請搞紅花小鎮啊,還要註冊地理標誌商標啊等等,幫助這個項目讓它在大王鎮發展壯大起來。」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邢學軍說。

相關焦點

  • 一根地瓜藤 連著一條鄉村產業振興路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3月23日上午,萬寧市東澳鎮英宅坡村澳沙地瓜種植基地前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收景象,以「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澳沙地瓜體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萬寧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長、海南萬寧天海藍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名忠介紹,東澳鎮地處沿海,經實地調研發現,其地區特有的鹽鹼沙地適合種植地瓜,種出來的地瓜色澤鮮豔、無筋無絲、口感細膩,軟糯香甜。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
  • 魅力大櫻桃帶「紅」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服務隊助力槐樹莊村集體經濟...
    服務隊員查看櫻桃苗木裝車情況 服務隊員在苗木基地查看苗木長勢 膠東在線12月4日訊(通訊員 於佳禾 王保振) 產業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煙臺臧家莊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結合村莊實際,
  • 打造戶外運動旅遊項目 助推鄉村振興
    打造戶外運動旅遊項目 助推鄉村振興 2020-11-27 2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水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
    三水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綜合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實施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五大工程,切實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走出城鄉融合振興之路三水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唯一縣區級試點,要取得成效,並為全省提供可借鑑的經驗,必須結合自身實際,走出一條具有三水特色的道路。本月初召開的三水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區委書記黃福洪指出,三水鄉村振興要在城鄉融合發展走出一條路子,體現三水特色。
  • 樊氏微生物科技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近年來沙坪垻區回龍壩鎮和中梁鎮,通過實施鄉村振興,鼓勵農民自願、有償地依法流轉土地,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增收致富,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農業為基礎、以農耕文化為內涵,以鄉村旅遊為促進的鄉村振興新局面。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發展特色產業 激發鄉村振興動力 發展特色產業、特色經濟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更是農牧業的根本出路所在,是農牧民增收的希望所在,也能激發出鄉村振興的自身動力。 鄉村振興步伐加快,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木場村作為全區鄉村振興示範點,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
  • 融合產生新動能——延平區塔前鎮鄉村產業振興側記
    走進延平區塔前鎮,果園裡,果農們正在忙著採摘剛剛成熟的西瓜、百香果和火參果;大棚中,成批的新鮮蔬菜被裝箱運往省內外的大型商超;一捆捆花卉在包裝好後用冷鏈運至海外,成噸的食用菌從標準化生產大棚被送入車間進行加工……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塔前鎮處於延平、沙縣、尤溪縣交界,是省級生態鄉鎮和省定老區革命鄉鎮。
  • 蘇州高新區:壘築產業基石高質量建設特色田園鄉村
    做好土地文章 夯實現代農業基石 2017年6月,江蘇在全國率先啟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探路之舉,江蘇確立了三批共136個省級特色田園試點村莊,著力挖掘鄉土文化,重塑鄉村風貌。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和支撐。充滿活力的鄉村經濟,是鄉村環境、文化、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
  • 吳川覃巴鎮:走特色農業品牌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黃亞喜告訴記者,覃巴鎮種植砂糖桔面積達5000畝,年產量6000萬斤。該鎮種植經營砂糖桔以農業發展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主。多年來,這些經營主體在發展好本地優質砂糖桔產品方面做了巨大貢獻,積累了豐富經驗,為覃巴鎮發展壯大砂糖桔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覃巴鎮15個行政村中,有10個行政村以種植沙糖桔作為農業主業。
  • 關於鄉村產業振興的幾點思考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關於如何發展鄉村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發表的重要講話給出了明確答案。一是要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產業發展規律主要是指一個產業的誕生、成長、擴張、衰退、淘汰的各個發展階段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和環境,以及應當採取的政策措施。
  • 廈門:彩紅楊百畝苗木產業園 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我們村去年引進彩紅楊苗木種植基地,今年繼續擴大種植面積,三年之內把褒美村打造成適合觀光旅遊的彩紅楊網紅村、帶動整村村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葉主任知道記者了解彩紅楊基地情況後,就很興奮地打開了話匣子。「用珍稀彩色苗木,裝扮美化祖國大好河山是我們中環達的美好願景,我們今年會開發50個以上的類似煲美園藝場的彩紅楊苗木產業園、基地,帶動廣大農村,發展彩色苗木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夢。」劉清華笑著說。同安汀溪鎮被譽為廈門「綠肺」,生態資源優勢突出。
  • 多方共贏:主題產業園如何構建生態系統
    在這裡,大中小微等企業共聚,組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相互進行資源分享和技術探討,實現共生共長。目前,產業園有大疆創新、固高科技等在內的80家創業型企業,總產值超過28億元。 主題產業園的建設,不止於產業的引入和服務,更要講究一個園區生態系統的建立,做到多方共贏。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堅持五級書記像抓脫貧攻堅那樣抓鄉村振興,建立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實績考核機制。二是健全鄉村產業振興穩定投入保障機制。依法落實農業投入總量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法定要求,把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鄉村建設的經營性、準經營性項目,推動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 心理服務助推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目標高度重合、任務各有側重,需要各部門各地區分類、有序推進,也需要各學科各領域提供科技支撐。
  • 湘南學院:打造高端特色智庫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紅網時刻4月19日訊(通訊員 鄧婧怡)為落實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湘南學院成立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院,著力打造高端智庫,助推鄉村振興。近日,湘南學院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學院召開工作推進會議,提出圍繞南嶺走廊鄉村振興,創新性開展特色科研和人才培養,著力打造高水平特色智庫和人才培養高地。近日,湘南學院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學院召開工作推進會議。會議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南嶺民族走廊,綿延千裡,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同時也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老少邊窮」區域。
  • 海口施茶村:新產業新特色新富路
    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生態旅遊海口施茶村:新產業新特色新富路本報記者 張茂 攝南海迴響——回訪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考察海南走過的地方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遊、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成為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堅強戰鬥堡壘。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