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的時候,我們這個種子手這樣捏著種下去,種到15公分左右。」近幾天,在大王鎮東莊子村,近百名村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種植西紅花。大王鎮東莊子村是遠近有名的「國家森林鄉村」,四周被萬畝林場包圍,但由於缺乏產業,薄弱的村集體經濟致使鄉村振興的後勁不足。通過調研,分析研判,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決定搞林下西紅花的種植,為這個村打造村集體產業。
「賣花的收入都歸村集體所有,我們算了算第一年可能產量稍微低一些,也得突破15萬元以上,村民按每天來打工,每天收入90元,按10天算的話,平均一個人增加900塊錢。」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邢學軍說道。
種植西紅花有帳可算,找到了鄉村產業振興的「金鑰匙」,那項目如何落戶?地從哪裡來?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和村兩委瞅準了和村子緊鄰的大王林場林下資源。據大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景洪濤介紹,大王鎮有3萬畝的林場,長期以生態效益為主,林場之內有大面積的空閒土地。能讓林下空閒的土地利用起來,能壯大村集體經濟,還能為村裡富餘勞動力增收,這是多方共贏的好事,然而在當地初次大規模試種西紅花,沒有經驗可循,通過外出考察,他們與浙江省建德市三都新和西紅花專業合作社籤訂了合同,合作社負責提供西紅花種球、提供售後、技術服務、回收產品,降低項目的風險。
種下新的希望,村裡也有了更多打算。「林下經濟種植藏紅花,增加收入以後,用來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村民的福利待遇,並且我們村民在附近就地打工還增加村民的收入。」大王鎮東莊子村黨支部書記李子申激動地說道。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在廣饒縣,堅持以設施農業、精緻農業、特色農業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像西紅花等「名優特新」經濟作物,壯大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試點成功之後,首先是帶動東莊子把村集體壯大起來,然後再輻射周邊這些鄉村。下一步考慮如果規模到了一定程度,我們還要申請搞紅花小鎮啊,還要註冊地理標誌商標啊等等,幫助這個項目讓它在大王鎮發展壯大起來。」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邢學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