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菜經濟」 江蘇打造千億級綠色蔬菜產業

2020-12-04 江蘇經濟報

為了加快推動千億元級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落實落地,全力打造更高質量的綠色蔬菜產業,11月19日,全省綠色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在南通市如東縣召開,交流和分享產業前沿信息和有益經驗。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頂住疫情汛情「兩個考驗」,全省綠色蔬菜產業實現逆勢增長,呈現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增長、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農機農藝融合加快突破、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的特點。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

做優做精 培強特色優勢產品

記者在如東綠色蔬菜產業現場發現,當地蔬菜產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業態發展令人欣喜。「這個西蘭花品種形狀真漂亮,球形緊實、蕾粒均勻。」前來觀摩的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圍著如東百姓家庭農場生產的西蘭花嘖嘖稱奇。「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西蘭花高端新品種——『西蘭豹』,不僅產量高,由於外形出眾,採購商也願意出高價收購。」「西蘭豹」第四代培育人幹方義介紹說,今年春季,他們在農場試種了400多畝,平均畝產達到1500公斤以上,相比常規種植品種增產了30%以上,深受廣大農戶喜愛。今年秋季,「西蘭豹」品種在全鎮種植面積擴大至2000多畝,明年計劃將推廣20000畝次。

走特色發展之路,作為全國「大蒜之鄉」的邳州也有著成功的經驗。近年來,當地將「一頭蒜」轉型成「一頭蒜的保健」,2020年,以「邳州白蒜」為主產區的「江蘇中晚熟大蒜產業集群」建設項目被納入全國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邳州市農業農村局副主任科員王光飛介紹道,他們依託省農科院、徐州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引導品種更新換代,確保全市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邳蒜1號」等一批優新品種得到規模化推廣。

針對常規大宗產品、同質化產品產能相對過剩、供大於求、菜價低迷的問題,「各地要進一步挖掘地方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產品,實行差異化發展,優化生產力布局。」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唐明珍提出,已具有一定產業特色的地區,要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把特色轉化為價值、鍛造成優勢、培育出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打造一批有全國影響力的蔬菜特色產業集群。還沒有形成鮮明產業特色的地區,要通過挖掘鄉土品種、引進新優品種、篩選適宜品種等措施,確立本地綠色蔬菜產業的主導產品,爭取用幾年時間逐步發展形成 「1+N」蔬菜產品結構,提升特色產業鮮明度。城市近郊圍繞保供需求,重點抓好葉菜類生產,走精品化路線,在中高端消費市場打造有口皆碑的特色品牌。

延伸鏈條 強化產業融合發展

11月19日一大早,南通匯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一筐筐西蘭花裝上物流車,運往深圳、南昌等各大城市的大型批發市場。「我們採用『公司+家庭農場+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輻射帶動4000多畝,種植與收購的西蘭花銷售量10000多噸。」匯泰生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配套了2座保鮮庫,同時還為東海(南通)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提供西蘭花、菠菜等加工半成品,年加工2200噸,今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萬元。

「近年來,我們注重加工增值、品牌打造、市場開拓,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通供應鏈,著力健全全產業鏈開發體系。」如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徐長青說,當地先後創辦東海(南通)冷凍食品等8家綠色蔬菜加工出口企業,產品涵蓋冷凍、醃漬、凍乾等類型。通過培育蔬菜產品營銷公司、蔬菜銷售新型主體與經紀人,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促進產業鏈加粗變長上,邳州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以上研發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5個,先後研發生產了黑蒜、蒜粉、大蒜素、大蒜多糖等40多個系列品種,推動大蒜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進一步拓寬了大蒜消費領域。

「培育綠色蔬菜產業,必須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根本途徑,把加工、流通、休閒觀光作為產業融合的重點,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唐明珍表示,各地要聚焦蔬菜產地「最先一公裡」,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企建設產地田頭預冷、分揀包裝、冷藏保鮮等初加工設施,探索倉儲保鮮社會化服務模式,努力降低蔬菜田頭和流通過程損耗。借鑑蘇州、常州「小菜園」建設經驗,推動綠色蔬菜產業與美麗田園鄉村相結合,開發觀景、嘗鮮、體驗、度假等鄉村休閒遊產品,挖掘綠色蔬菜產業文旅、休閒觀光等多種功能。

穩產保供 打好產業政策「組合拳」

今年在疫情汛情疊加影響下,蔬菜生產供應有著不小的壓力,尤其是疫情初期,生產不足、採收不上、運輸不出矛盾較為突出,對農民增收和市民消費造成較重影響。為了確保「菜籃子」穩產保供,全省各地加強財政、金融、保險、擔保等政策扶持,集聚資源要素投入,推動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為支持蔬菜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近年來,蘇州市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好產業政策『組合拳』,構建了『設施蔬菜基地+蔬菜標準園+高標準蔬菜基地+美麗菜園』為主體的綠色蔬菜產業陣地全域推進模式,打造了『規模菜田補貼+綠葉菜核心基地+新型流通體系+品牌建設』為核心的穩產保供新模式。」蘇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純說,當地在全省率先實施規模菜田補貼政策,累計享受補貼主體1829戶,補貼面積5.36萬畝,補貼金額2587.22萬元,不僅保護和調動了農民種菜積極性,還實現了蔬菜種植面積的穩定和增長。

既考慮疫情期間蔬菜穩定供應,又兼顧蔬菜產業長遠發展,除了蘇州,全省很多地方也紛紛出臺新政策。比如,泗陽縣率先開展農業設施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為擴大農村抵押擔保物範圍,破解「貸款難、擔保難」問題開闢了新路。豐縣啟動大蒜、洋蔥、牛蒡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幫助農戶應對市場行情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響水縣推廣土地「一次流轉、二次認包」流轉模式,強化政府對基礎設施配套的投入,解決土地碎片化、規模經營難的問題。

江蘇經濟報記者 朱夢笛 通訊員 陳甜甜 李巖

相關焦點

  • 江蘇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梁瀟 通訊員 陳甜甜 李巖報導綠色蔬菜產業是江蘇省鄉村振興十項重點工程明確要培育的八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之一。《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獲悉,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制訂實施以來,江蘇各地加快推進落實,廣泛建設載體平臺、示範推廣綠色技術、培育優質綠色品牌,創新實踐了一批聯結小農戶、提升標準化、推進產業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 建好「菜園子」保障「菜籃子」 江蘇促進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中國江蘇網訊 江蘇省綠色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19日在南通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頂住疫情汛情「兩個考驗」,今年全省綠色蔬菜產業實現逆勢增長——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各地切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廣應用科技創新成果,綠色蔬菜產業的成色和質量不斷提高。認定首批54家省級蔬菜種苗中心,全省規模工廠化育苗基地數量超過100個,年育苗量約15.4億株。
  • 自貢市聚力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
    記者從自貢市經信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依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立足比較優勢,以規劃為引領,突出項目支撐,著力精準招商,全力做好要素保障,聚力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我市立足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委託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編制了自貢市化工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沿灘片區、富順跨江發展區總體發展規劃,為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遵循和堅強保障。突出「中國化工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的支撐作用,以建設高性能氟材料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為抓手,加快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
  • 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呂正龍 )突出以商引商,邀請上下遊配套企業走進鹽城,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構建完整產業發展體系,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昨天,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開幕。郜野喬 攝(下同)隨後,鹽城市市長曹路寶在作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及產業政策推介時表示,面向未來,鹽城有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政策導向,有「十三五」發展奠定的良好基礎,有「十四五」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電子信息產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 實·力衡陽|風正勁:松木經濟開發區快馬加鞭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
    除了環氧氯丙烷外,電子級環氧樹脂、離子膜燒鹼、石墨烯智能地暖材料今年內也將建成投產,另外4個項目今年內將會實質性開工建設。   優勢凸顯 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   107國道、衡大高速、衡邵懷鐵路穿境而過,48公裡主幹道路,北片「四縱五橫」、南片「三縱三橫」主幹路網,「黃金水道」千噸級碼頭衡陽港松木港區……松木經開區交通區位、配套設施優勢日益凸顯!
  • 發現新「齊跡」|淄博高新區:MEMS產業孵化器 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平臺
    為傳承汲取齊文化「改革、創新、開放、務實、包容」的思想營養,做好淄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和「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兩篇文章,為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和加速崛起營造良好氛圍。12月15日--12月18日,中共淄博市委網信辦組織32家媒體共同開展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
  • 環球融創未來城 打造「千億級樂園主題城市」
    教育體系是環球融創未來城打造「千億級樂園主題城市」的重要一環,與樂園體系、公園體系、居住體系、配套體系一起,構建起生態居住鏈。未來,這裡還將以生活大城的規模在天府大道上形成新的居住中心,承接成眉兩地的居住人口,打造為成渝都市圈及整個西南地區的文旅中心、發展中心和居住中心。
  • 福州江陰:打造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
    挖掘機、運土車來來往往,工人忙碌作業,未來國際一流的聚氨酯產業集群將在這裡矗立,為江陰化工產業注入新動能。根據福州市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目標,江陰港城經濟區通過「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的思路,集中力量引進強鏈、補鏈項目,力爭到2025年化工新材料產值突破1000億元。
  •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合川醫療健康產業下一步這樣布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2日訊(記者 舒婷)今(12)日下午,重慶合川區醫藥健康產業規劃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根據規劃,十年內合川將培育一個由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藥、功能食品及相關產業組成的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推動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
  • 上海浦東:到2025年將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上海浦東:到2025年將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2020-03-26 21:28:39浦東新區官方供圖   上海浦東:科技創新拉動產業能級「倍增」 欲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中新網上海3月26日電 (李姝徵 鬱玫)上海市浦東新區26日出臺科技創新功能倍增和產業能級倍增行動方案。
  • 數位化轉型搶跑新賽道——探尋江蘇千億民企高質量發展之道
    近日,記者跟隨省工商聯走訪江蘇千億民營企業發現,數位化轉型的浪潮已在江蘇掀起,這些民營企業「大哥大」早已在新賽道上搶先起跑,著力構建數位化發展的新生態,充分享受數字創新與變革帶來的紅利。 盛虹集團不僅在印染工藝技術、綠色環保、流程管控、售後服務各環節建立大數據協同,革新原有生產經營模式,還推進從石化、化纖到印染的全產業鏈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形成上遊原料到終端產品、技術研發到下遊應用的高效、智能融合新模式,正在打造集「數字互聯、研發創新、量質並舉、應用拓展」為一體的世界級數位化紡織基地。
  • 南京生物醫藥谷: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谷依託現有產業基礎,緊抓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的「雙區」聯動發展機遇,進一步聚焦「基因之城」建設,著力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一、生命健康產業總體發展情況近年來,藥谷聚焦「基因之城」建設,以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匯集平臺和生命健康創新名城先導區為目標,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得益於產業創新、政策和資源優勢,現已集聚綠葉製藥、先聲東元、世和基因等500餘家基因及生命健康領域企業,培育了健友生化、藥石科技、南微醫學等3家上市企業,1家獨角獸企業世和基因(估值70億人民幣),
  • 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市級相關部門,圍繞「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的行動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深度解讀。  加快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  ◆積極爭取與省戰略性產業投資、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等基金合作設立子基金  ◆推動信陽鋼鐵公司轉型發展  ◆淮濱縣、光山縣、息縣、潢川縣、羅山縣等打造化纖紡織服裝基地、羽絨服裝生產交易中心,形成紡織服裝千億級產業集群  ◆推動各轄區聯動發展,打造千億級食品產業集群  ◆創建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特色裝備產業園
  • 濰坊市磁懸浮產業發展大會召開 千億級磁懸浮產業蓄勢待發
    濰坊市要充分利用磁懸浮產業的先發優勢和基礎條件,搶抓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重大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全力把磁懸浮產業打造成濰坊的一張靚麗名片。要全面落實好相關支持政策,加快產品推廣應用,做大做強磁懸浮產業。  大會還進行了磁懸浮新品介紹和成果發布、戰略合作方籤約,成立了濰坊市磁懸浮專班專家委員會,並為山東磁懸浮產業技術研究院、濰坊市磁懸浮產業聯盟揭牌。
  • 福建福清:打造世界一流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
    福建省福清市近日出臺《打造世界一流的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做大七大產業鏈,實施七大專項行動,將江陰鎮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  其中,根據《行動方案》,七大產業鏈分別以萬華化學集團為龍頭,實施東、西部化工區的項目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聚氨酯產業鏈;以中景石化科技園為依託,實現丙烯全產業鏈貫通,做大丙烯、聚丙烯產業;以緣泰石油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為龍頭,帶動乙烯中下遊產業鏈項目集聚;推動科麟環保、正太新材料等項目建設,形成環氧樹脂、珠光原材料兩個優勢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加快友誼新材料科技園項目建設
  • 濰坊布局千億級磁懸浮產業園 力爭5年內營收500億
    1月14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濰坊市工信局指導,省循環經濟協會、省矽酸鹽學會與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天瑞磁懸浮鼓風機應用推廣現場會上,省循環經濟協會、省設備管理協會等9家行業協會和山東魯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聯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萊鋼永鋒鋼鐵有限公司等27家企業與天瑞重工籤約。
  • 兩會好聲音|市人大代表付鋼:聚集國內外創新成果,打造健康產業千億...
    青島市人大代表、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建議,青島應發揮自身優勢,引導國內外的健康產業創新成果向青島聚集,將青島打造成為醫養健康產業千億級城市。青島健康產業發展仍受三大痛點制約疫情的蔓延,給全球的經濟發展帶來重創,需要重新審視生命健康的價值,國內外健康金融環境和產業環境的改善,使得健康產業GDP佔比和增速逆勢增長。
  • 創新突破 江蘇銀行綠色金融獲兩大榮譽獎項
    作為國內首家完成該測試的商業銀行,江蘇銀行「環境因素對化工、醫藥行業信用風險壓力測試」項目獲評「2020江蘇省綠色金融十大創新案例」。作為江蘇省內最大法人銀行,江蘇銀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近年來,該行圍繞「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目標,著力打造專業化經營體系和社環風險管理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 再生資源產業聯盟到安徽太和考察綠色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
    太和縣發改委主任張振宇、經濟信息化局局長洪保榮、生態環境分局局長肖志強,科技局局長楊允會、肖口鎮鎮長徐忠秀、肖口綠色新能源產業園管工委書記徐海偉等陪同調研。再生資源產業聯盟調研組深入肖口綠色新能源產業園,先後走訪了太和縣大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超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天暢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
  • 天津打造千億元航空航天產業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航空航天產業在天津市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今年前三季度,該行業總產值達244.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達41.4%。天津市為引進大項目好項目搭建平臺,創造發展環境,在財政、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已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為產業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格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5.78% 資金 研報]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家國內航空航天產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除了航空航天產業大項目好項目,一批國家級的航空航天大院大所也紛紛來津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