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型磷酸鐵鋰電池系統溫度與性能分析

2021-01-08 IND4汽車人

一、內容簡介

磷酸鐵鋰電池由於安全性的特性,現在在市場上面很受歡迎,特別是比亞迪刀片電池依然採用磷酸鐵鋰體系,三元電芯由於不安全的特性逐步不被市場所接受,因此研究磷酸鐵鋰的低溫性能也十分關鍵。

動力型磷酸鐵鋰電池的特性與環境溫度緊密相關,電池的容量,內阻數值,荷電狀態和開路電壓曲線是反應電池基本性能的重要特性指標,研究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電池的容量,內阻和開路電壓的變化規律,動力型磷酸鐵鋰電池的容量在低溫下迅速降低,在高溫下迅速上升,高溫下的容量變化速度小於低溫,隨著溫度上升,充電和放電過程的歐姆內阻,極化內阻均下降,溫度不同時電池的歐姆內阻變化率高於極化內阻變化率,低溫下歐姆內阻的變化率大於高溫下的變化率,同時低溫下的荷電狀態開電壓曲線低於高溫下的曲線,但總體上曲線受溫度的影響並不顯著,但是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我們依照市場上面5Ah磷酸鐵鋰電芯為藍本進行測試分析驗證相互之間的關係。

二、動力型電池不同溫度下性能對比

選用3.2V/150Ah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單體進行測試起始交流內阻為0.35mΩ 測試電流為0.5C進行測試,電池所處的溫度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環境溫度,電池本身的熱力學參數以及電池組的裝配和熱管理方法等,同時,電池的容量特性,內阻數值和開路電壓曲線是反映電池基本性能的重要指標,也是參與電池管理系統設計的重要參數:電池容量大小的變化規律影響電池的壽命管理和荷電狀態估算,電池內阻的數值影響動力電池的功率特性。如下公式:

式中, I_max 為電池的最大放電電流,U為電池的開路電壓, U_min 為電池的放電截止電壓, R_t 為電池在放電過程中的總內阻, P_max為電池的最大放電功率。電池的產熱情況與電流的和電池內阻有關, Q_g為電池的產熱率,I為流經電池的電流, R_t 為電池的總內阻。而電池的開路電壓(open circuit voltage,ocv)曲線可以用於電池荷電狀態(state of charge soc)的校準,可以利用這一曲線用OCV的數值對SOC進行校正,該校正對提高電池SOC估算的準確性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了解以上三個電池特性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的改變規律,可以更好的了解電池性能,設計管理系統。

環境溫度對電池容量的影響

將充滿電的電池分別置於不同的環境溫度中放電,討論放出的容量與環境溫度的關係,充電方法為

將電池依0.5C恆流充電至電壓達到3.65V,改為恆壓充電至電流下降到1A,停止充電,放電方法為,在環境溫度中靜置1h,再依0.5C恆流放電直到電壓下降到2V為止,計算放出的容量。將同一型號的6塊磷酸鐵鋰電池分別置於-40℃,-20℃,0℃,30℃、50℃、60℃下進行放電過程,電池放出的容量如圖所示。

可知,低溫下,電池容量衰減的很快,而在常左右,容量隨著溫度升高而增長,其速率相對低溫下較慢,-40℃時,電池的容量從標稱容量的80%升至110%將電池的容量變化與溫度進行擬合,得到

{(_R^2=0.99784^(C=-506974×exp(-θ/55.90333)+14.03729)) ┤

環境溫度對電池內阻的影響

測量電池內阻採用混合脈衝功率特性階躍法,試驗步驟如下:

(1)將電池放電至空。

(2)靜置1h,測量開路電壓OCV,記錄數據(OCV數據供步驟(4)中使用,下同)

(3)用0.3C充電電流為電池充電,調整SOC值至0.025,在這個過程中,記錄電池充電前10S中的電池電壓變化,通過這些電壓值和式(4)~(7),計算得到電池在SOC值為0狀態下的充電

內阻,包括歐姆內阻和總內阻的數值。

(4)用1/3C充電電流將電池充電,調整SOC值分別至0.05 0.07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和1.0附近,重複第(2)、(3)步驟,即得到不同SOC情況下電池的充電內阻和開路電壓OCV。另外,在SOC較大時,尤其是在10℃這一較低溫度下,電池的內阻非常大時,此時需要將電池的充電電流降低至1/5C,以保證能夠充入電量並保護電池安全。

(5)完成充電電阻測量後,用1/3C電流放電,分別調整電池的SOC值至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75 0.005 0.025 0 同(2),(3)步驟中方法,即得到不同SOC情況下,電池的放電內阻和開路電壓OCV.另外,在SOC較小時,尤其是在10℃這一較低溫度下,電池的內阻非常大,需要將電池的放電電流將至1/5C,以保證必需的放電持續時間和電池安全,這一步驟的示意圖如圖。

電池的充電歐姆內阻R_O^C 、充電總內阻R_t^c 、放電歐姆內阻R_0^(d ) 和放電總內阻R_t^(d ) 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R_O^C=(ΔU_C)/(ΔI_C )=(U_2-U_1)/I_C

〖R〗_O^d=(ΔU_d)/(ΔI_d )=(U_5-U_4)/I_d

R_t^C=(ΔU_C)/(ΔI_C )=(U_3-U_1)/I_C

R_t^d=(ΔU_d)/(ΔI_d )=(U_6-U_4)/I_d

式中, ΔU_C、 ΔU_d為充電和放電階躍輸入前後電池的端電壓變化量, ΔI_C, ΔI_d為充電和放電階躍輸入前後

電池流經的電流變化量, U_1/ U_2 /U_3/ U_4/ U_5/ U_6 分別為點1、2、3、4、5、6對應的電池端電壓, I_C、 I_d為電池的充電和放電電流。獲得電池的歐姆內阻和總內阻後,通過總內阻減去歐姆內阻得到電池的極化內阻,在本文中,極化內阻指濃差極化內阻和電化學極化內阻的加和。在10℃,25℃和40℃三種不同溫度下分別測算電池充放電的歐姆內阻,極化內阻和總內阻,測算結果如下:

(1)在較寬的SOC區間內,如SOC值處於0.3~1時,同一溫度下電池的內阻基本上不變,無論是歐姆內阻、極化內阻還是總內阻。而在SOC值較低的情況下,如SOC值小於0.1這一區間,電池的內阻隨著SOC的降低而急劇增加,同時,極化內阻的上升速率遠大於歐姆內阻。

(2)隨著溫度的降低,電池充放電歐姆內阻、極化內阻和總內阻均增加。這是因為,上述測試方法得到的是電池的直流內阻,該直流內阻主要由電池極板,極柱等金屬連接件和電解液的歐姆內阻共同組成,本實驗中使用的電解液為鋰鹽電解質和有機溶劑,該電解液主要依靠電解質的離子導電,因此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溫度降低,離子遷移速度降低,電解液的歐姆內阻是電池歐姆內阻的主要來源,因此,溫度降低,電池的歐姆內阻增大。同時,溫度降低,離子移動速度減慢,化學反應速度降低,濃差極化和電化學極化增大,這使得極化內阻也增大。

另外,在SOC值處於較寬的中後段區間內時,不同的溫度下的電池極化內阻差距小,而不同溫度下的電池歐姆內阻則相差較大,即歐姆內阻比極化內阻對於環境溫度更加敏感。

(3)由充放電歐姆內阻曲線可以看出,25℃雖然是10℃和40℃的中位溫度,但是25℃曲線明顯地更傾向於40℃曲線。也就是說,相比高溫,電池歐姆內阻的變化對於低溫更加敏感,變化的速度在低溫下更大。

(4)溫度越低,電池的充放電歐姆內阻隨SOC值減小而上上的速率和幅度均越大。

(5)隨著SOC值的降低,10℃下電池的充放電極化內阻的上升要早於25℃和40℃曲線的上升。10℃環境溫度下,電池的極化內阻在SOC值小於0.5時就表現出上升跡象,而25℃和40℃曲線上,直到SOC值小於0.1才能觀測到極化內阻的顯著上升現象,即溫度越低,隨著SOC值的降低,其極化內阻上升得更早,這一現象與低溫下濃差擴散速度的減慢有關。另外,這一規律對於歐姆內阻並不明顯。

環境溫度對電池開路電壓的影響

開路電壓OCV和SOC的關係圖示反應電池基本性能的重要曲線,不同種類的電池該條曲線的形態也各不相同。在同一溫度的試驗規則下,SOC-SCV曲線的可重複性非常好,因此該曲線也是用於校正SOC估算誤差的一種方法。研究SOC-OCV曲線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SOC-OCV曲線的試驗步驟和第3節中一致,兩套試驗可以結合起來,同時進行。下圖分別為10℃、25℃和40℃下電池充電和放電過程中測得的SOC-OCV曲線。

比較各溫度下充電過程與放電過程中SOC-OCV曲線,如圖所示:

(1)磷酸鐵鋰電池的開路電壓隨著電池SOC的增加而單調增加。但是SOC-OCV曲線在很寬廣的中段SOC範圍內上升緩慢,曲線非常平坦,在SOC值為0.3~1.0的區間裡,電池的開路電壓OCV隨著SOC值的變化而變化很小;而磷酸鐵鋰電池在SOC值小於0.3的範圍內,電池的開路電壓OCV隨著SOC值的降低下降得非常快。

(2)如圖所示,充電和放電過程的SOC-OCV曲線存在差異,放電得到的曲線總是略低於充電得到SOC-OCV曲線。這是由於,充電到某一SOC數值開始靜置時,電壓持續降低至逐漸趨近電池的OCV真值,而放電到同一SOC數值開始靜置時,電壓持續升高至逐漸趨於電池的同一OCV真值。由於這一趨近過程理論上所需時間非常長,即使在測量OCV時已靜置相當長時間,放電曲線上得到的OCV依然小於充電曲線上得到OCV。

(3)不同溫度下得到SOC-OCV曲線不同,一般地,溫度越低,曲線越低,但在某些SOC位置上也存在例外,充分靜置後獲得的OCV數據基本不受極化電壓的影響,其數值可由Nernst方程得到,這一方程指出,OCV與電池的標準電動勢,電池熱力學溫度以熱力學溫度計算,因此,在10~40℃的溫度範圍內,其OCV的相對差異很小,觀察圖中SOC值大於0.1以後的曲線部分,可以發現,25℃和40℃曲線十分接近,但是10℃曲線較以上兩者偏低,即低溫下OCV數值略偏低,這一偏離程度和溫度不是線性關係,溫度越低偏移的速率越快。

結論:

本文考察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容量,充放電內阻與開路電壓和溫度的關係,得到了不同溫度下各SOC對應的充放電總內阻、歐姆內阻和開路電壓規律。

(1)環境溫度對磷酸鐵鋰電池容量的影響很大,低溫時容量迅速衰減,高溫時容量迅速增大,但其

變化速度小於低溫時。

(2)環境溫度對於電池歐姆內阻和總內阻的影響很明顯,一般地,溫度越低內阻越大,歐姆內阻比極化內阻對溫度更敏感,歐姆內阻的變化對低溫更敏感。另外,溫度越低,極化內阻在小SOC值段的上升更早。

(3)電池的SOC-OCV 曲線在不同溫度下的差異較小,溫度越低,SOC-OCV曲線越低,且低溫下曲線的偏離速度更大。

(4)對電池的容量的估算要考慮環境溫度帶來的影響;電池在低溫和小SOC值條件下的內阻很大,大電流充放容易過度發熱並損壞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溫條件下的工作性能較差;SOC-OCV曲線在不同溫度下的一致性較高,這些結論明確了磷酸鐵鋰電池的溫度特性,對於設計電池熱管理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三、熱分析需要參數分析

根據前期分析,電芯在低溫下,特別是10℃以下使用,無論對電芯的充電還是放電,電芯都會受到影響,無法正常發揮電芯的性能。

而對電芯進行加熱比熱容和導熱率兩個技術參數是電芯熱分析的關鍵參數,但是由於市面上的電芯結構不同,測量方法的不同,其測試出來的結果也大不相同。

為了對圓柱形鋰電池做更深入的研究,美國焊接研究實驗室的Spiner等人分別採用了解析、量熱測量,數值和試驗四種方法對商用18650鋰離子電池的熱物理性能進行測試研究。

(1)第一種方法是根據隨時間變化的導熱方程式得出的徑嚮導熱係數的解析表達式,然後依據自然對流加熱和冷卻鋰電池的試驗測量值,採用參數估計方法得到鋰電池徑嚮導入係數和比熱容。

(2)第二種方法是採用自製的簡易量熱儀測試出鋰電池的比熱容。

(3)第三種方法是採用徑嚮導入方程解析表達式,結合圖2-2所示的恆定熱流試驗測量結果,採用數值差分和參考估計方法得到徑嚮導熱係數和比熱容。

(4)第四種方法完全採用Drake等人的軸嚮導入係數測試方法,根據電池表面溫度準穩態變化曲線,通過截距和斜率計算得到軸嚮導熱係數和比熱容。

第一種徑嚮導熱係數測試中,將一個表面粘貼有熱電偶的鋰電池放置在一個具有初始溫度的密閉腔室內,等鋰電池和腔室初始溫度都達到穩定後,使腔室溫度階越升高或降低到一個新的溫度,通過表面對流傳熱形式對鋰電池進行加熱或冷卻,測溫熱電偶在整個過程中檢測電池表面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這是一個典型的圓柱形樣品側面對流熱交換模型,Spiner等人根據此傳熱模型建立了電池表面溫度變化解析表達式,然後採用參數估計技術並結合試驗測試得到表面溫度變化數據,計算得到鋰電池徑嚮導入係數和比熱容,分別為0.55±0.23W/mK和972±92J/kgK、為了評估測量準確性,在第二種方法中採用了量熱法分別測量18650鋰電池,鋁和特氟龍的比熱容做對比,每次測量都將選取四個樣品捆綁在一起增加總熱容來提高測量精度,測量結果如下:

鋁 導熱率 0.38W/Mk 量熱法 0.42W/MK 估算法 比熱容 1496J/kgk

鐵氟龍 導熱率 0.22 0.26 比熱容 1367J/kgk

LI-ion cell 導熱率 0.39 比熱容 800J/kgk

在第三種徑嚮導熱係數測試中,首先對照測試了具有與18650電池相似幾何形狀的特氟龍圓柱體,導熱係數和比熱容分別為0.232±0.003W/mk和1203±8J/KGK .然後對18650電池進行了九次不同恆定熱流測試,九次測量結果有較好的一致性,導熱係數和比熱容的平均值分別為0.3±0.015w/mk和814±19J/KGK.

從第三種技術得到的結果可以看出,得到的比熱容數據814J/kgK要比量熱計測量結果896±31J/kgK低了近9%。因此,Spinner等人放棄了比熱容測量,直接採用量熱計的比熱容測量結果,而直接參數估計徑嚮導熱係數這一個參數,這樣得到的導熱係數為0.219±0.020W/mK,認為此結果是最佳估計。但對於這個結論是否正確,並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考核,如採用其他方法準確測量特富龍的導熱係數,然後再進行比較。

在第四種軸嚮導熱係數測試中,測得的軸嚮導熱係數為21.9±1.7W/mK,但並未給出比熱容測量結果。從以上數據分析,導熱率選取0.35 比熱容選取980

對流係數的確定

在不同的情況下,傳熱強度會發生成倍直至成千倍的變化,所以對流換熱是一個受需要因素影響且強度變化幅度又很大的複雜過程。對流換熱係數的大致量級(單位:W(m2*K))

空氣自然對流5~25

這裡我們取5

四、加熱分析—參數確定

電芯為150Ah/3.2V 24S3P 單箱體 76.8V450Ah 電池包 要求-30℃開始加熱

加至15℃

電芯比熱容:980 導熱率:0.32 換熱係數:5

加熱方案:

底部側邊,三面加熱提升加熱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W=C*m*△t/H*k

計算總面積:14700cm 溫升:45℃ 重量:240kg 加熱時間1h

損係數1.2

得到需要總功率:4043W 功率密度:0.27 查表的0.27 表面溫度120.1℃

加熱分析---增加時間瞬態分析

進入瞬態分析添加時間歷程,觀察3h範圍內的溫度變化。通過觀察460s溫度到97℃ 8分鐘左右加熱膜溫度能達到100℃。如前期設定觀察極柱溫度在1h左右後能達到16℃溫升與前期計算吻合。但是我們加熱膜在1h後溫度升到320℃,超過設想溫度。

加熱分析—120℃溫度進行分析

模組三面施加120℃恆定熱源,觀察極柱處溫升。加熱膜溫度到達120℃模擬8分鐘左右能到達,前8分鐘忽略不計。考慮電池包一直在120℃溫度處工作。計算溫度到達15℃使用的時間。120℃可以看做起始溫度-30℃ 溫差45℃到達15℃經過觀察曲線,需要3小時左右。溫升速率4分鐘1℃。

通過以上分析,確定加熱功率,穩定溫差,能有效解決磷酸鐵鋰的低溫性能,以及低溫內阻不均,末端壓差大等鐵鋰問題。

相關焦點

  • 不同用途下的磷酸鐵鋰電池真實壽命是多少?
    >這個情況下的使用,基本都是用在3C類電子產品上,在這一領域應用上磷酸鐵鋰電池正常使用的話,如果是電池品牌廠商實力比較強的,質量好的,基本都是2000次以上的循環壽命;小型鋰電池廠商,質量稍次一點的也有1000次以上的循環壽命;(2)高倍率穩定充放電使用高倍率放電的應用,大多數是動力型鋰電池,多數是應用在給電機提供動力的應用上
  • 關於磷酸鐵鋰電池 知道這些就夠了!
    1.介紹磷酸鐵鋰電池屬於鋰離子二次電池,一個主要用途是用作動力電池,相對NI-MH、Ni-Cd電池有很大優勢。磷酸鐵鋰電池充放電效率較高,倍率放電情況下充放電效率可達90%以上。而鉛酸電池約為80%。同質量的鉛酸電池是「新半年、舊半年、維護維護又半年」,最多也就1~1.5年時間,而磷酸鐵鋰電池在同樣條件下使用,理論壽命將達到7~8年。綜合考慮,性能價格比理論上為鉛酸電池的4倍以上。大電流放電可大電流2C快速充放電,在專用充電器下,1.5C充電40分鐘內即可使電池充滿,起動電流可達2C,而鉛酸電池無此性能。
  • 磷酸鐵鋰電池化學反應方程式_磷酸鐵鋰電池工作溫度
    磷酸鐵鋰電池工作溫度   目前使用相對較多的鋰電池組是磷酸鐵鋰電池組,因為大家都知道鋰電池本身的穩定性較差,相對來講其安全係數並不是很高,而磷酸鐵鋰電池則是在原有的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進
  • 另外一個角度看待磷酸鐵鋰鋰電池安全性問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安全性問題是動力型鋰離子電池在電動車輛中使用時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其影響因素很多,包括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以及電池設計與電源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的問題。目前所做的鋰離子電池安全性測試和評估都是抽樣將成品電池在不同濫用狀態下進行各種安全性試驗,而磷酸鐵鋰材料以及磷酸鐵鋰電池的優異安全性能也是在這些條件下測試出的。而關係到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因為材料以及電池的內在原因而存在的短路的可能性以及短路的較高几率。而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鋰二次電池就是因為存在在充放電過程中由於鋰枝晶的產生會刺穿隔膜引起內部短路的安全問題而被放棄。
  • 鈦酸鋰電池與磷酸鐵鋰對比分析
    磷酸鐵鋰電池優點   相比目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鈷酸鋰和錳酸鋰電池來說,磷酸鐵鋰電池至少具有以下五大優點:更高的安全性、更長的使用壽命、不含任何重金屬和稀有金屬(原材料成本低)、支持快速充電、工作溫度範圍廣。
  • 磷酸鐵鋰電池低溫性能受什麼影響
    據小編所知,磷酸鐵鋰電池的低溫特性是由其材料特性決定的,很難改變。最好辦法就是儘量不要在低溫環境下使用鋰電池,或採取必要保溫措施,可大大提高其使用特性。本文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影響磷酸鐵鋰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有哪些。磷酸鐵鋰電池低溫性能受什麼因素影響?
  • 談談磷酸鐵鋰電池組在變電站直流系統的應用
    變電站直流系統磷酸鐵鋰電池組運行經驗不足2. 變電站直流系統磷酸鐵鋰電池組價格或者說性價比目前不明確,並沒有太大優勢3. 變電站直流系統磷酸鐵鋰電池組中目前所有的閥控鉛酸電池普遍使用5年以上,標稱是8-12年, 而且已形成整體運行維護經驗,短時間更換為磷酸鐵鋰電池組可能性不大。
  • 磷酸鐵鋰電池組介紹,為什麼選用磷酸鐵鋰電池組?
    磷酸鐵鋰電池組介紹,為什麼選用磷酸鐵鋰電池組?在電池技術上,鋰電池是發展方向,國內應用最多的鋰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組。那麼磷酸鐵鋰電池組性能有哪些優點呢?為什麼大部分客戶和新能源車企都選擇鋰電池組呢?本文存能電氣小編就來大家說說。
  • 磷酸鐵鋰電池真實壽命_磷酸鐵鋰電池壽命衰減的主要原因
    磷酸鐵鋰電池的壽命   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   二、碳酸鐵鋰電池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顯示:   其次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碳酸鐵鋰電池在不同調節的溫度下,也會有不同的放電現象,我們就將溫度設定到零下20度到40度以上,這時候大家會發現碳酸鐵鋰電池在23℃的時候,發電的容量可以達到100%,而在0℃的時候放電的量則會較為78%,也就是說他三鐵鋰電池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它的放電率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要估算碳酸鐵鋰電池的這事說明的時候
  • 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哪個好?快看看你的車是哪種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這一類電池的特點是不含貴重金屬元素(比如鈷等)。在實際使用中,磷酸鐵鋰電池具有耐高溫,安全穩定性強,價格便宜,循環性能更好的優勢。原料價格低且磷、鐵存在於地球的資源含量豐富。代表車型有:比亞迪e6、比亞迪秦、比亞迪唐等。三元鋰電池是指使用鎳鈷錳酸鋰作為正極材料,石墨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電池。
  • 磷酸鐵鋰電池價格,動力磷酸鐵鋰電池能迎來新生麼?
    磷酸鐵鋰電池價格,動力磷酸鐵鋰電池能迎來新生麼?1、金萊宇:60V電瓶車鋰電池,三元磷酸鐵鋰60V20AH電池,價格大約是2100元。2、鳳燕:電動車電瓶車鋰電池,三元磷酸鐵鋰電池72V20AH,價格大約是2400元。3、陣風:電動車鋰電池,三元磷酸鐵鋰電池72V12Ah+3A充電器,價格大約是1200元。4、康聚城:12V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80A,價格大約是1380元。
  • 磷酸鐵鋰電池有什麼優缺點?磷酸鐵鋰電池
    現在電動汽車雖然有很多種類的電池,但是最受歡迎的就是鋰電池,鋰電池也有很多種,其中就包括磷酸鐵鋰電池。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磷酸鐵鋰電池的優缺點。同質量的鉛酸電池是「新半年、舊半年、維護維護又半年」,最多也就1—1.5年時間,而磷酸鐵鋰電池在同樣條件下使用,將達到7-8年。綜合考慮,性能價格比將為鉛酸電池的4倍以上。2、使用安全。
  • 磷酸鐵鋰電池拆解回收策略詳解
    磷酸鐵鋰循環性能好、價格低、安全性好,並且具有快充的潛力,因此隨著國內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目前電動大巴這類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汽車上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磷酸鐵鋰電池。 所以磷酸鐵鋰電池在循環過程中的衰降一般不是由於正負極活性物質損失造成的,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Neelima Paul和他的團隊使用中子衍射的方法對長期循環的磷酸鐵鋰電池(LFP/MCMB)研究認為,造成磷酸鐵鋰電池壽命衰降的主要因素是在循環的過程中由於SEI膜重構和生長造成的Li消耗。
  • 磷酸鐵鋰電池包真的安全嗎?
    2.磷酸鐵鋰電池包生產流程與其他鋰電池品種大體相同,其核心工序有:配料、塗布、輥壓、製片、卷繞。在配料環節,磷酸鐵鋰材料導電性能相對較差,所以,顆粒一般做得更小一些,這樣做的客觀效果是:內部排列更為均勻,促使其形成了平衡的電壓平臺,工作時能夠保持電池的狀態穩定。3.充放電是鋰電池包兩種基本的工作狀態。
  • 磷酸鐵鋰電池廠家排名
    在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中,佔領市場份額最大的為磷酸鐵鋰電池,佔比超六成。其次是三元材料電池,佔市場份額比重大31%。此外,錳酸鋰電池和鈦酸鋰電池分別佔市場份額的3%和2%。   今年前11個月,國內累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40.28萬臺,同比增長44.27%。業內人士預計,2016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佔到全球總量的40%。
  • 如何看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重新上位?
    根據2019年國家補貼政策,車輛的續航裡程至少要在250km以上,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不低於125Wh/kg,那如今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能做到嗎?所以從技術來說,上面兩項指標要達成並不難,如比亞迪漢EV,按照2019年的補貼標準,它依舊可以拿到2.475萬元的補貼。實際上從續航裡程和電池能量密度這兩個指標也能看出,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已經可以和三元鋰電池的車型一較高下了。
  • 磷酸鐵鋰電池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磷酸鐵鋰電池由於其在安全性、成本低等優點廣泛應用於乘用車、客車、物流車、低速電動車等,雖然,在當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影響,憑藉能量密度的優勢,三元電池佔據著主導地位,但是磷酸鐵鋰電池仍在客車、物流車等領域佔據不可替代的優勢。
  • 磷酸鐵鋰電池循環衰降與建模
    近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Maik Naumann(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等人對來自索尼公司的商業磷酸鐵鋰電池的循環壽命衰降進行了分析,並建立了模型,該模型對容量損失的預測誤差小於1%,對於內阻的預測誤差小於2%。
  • 磷酸鐵鋰電池工作原理與特點
    磷酸鐵鋰電池的全名應是磷酸鐵鋰鋰離子電池,這名字太長,簡稱為磷酸鐵鋰電池。由於它的性能特別適於作動力方面的應用,則在名稱中加入「動力」兩字,即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也有人把它稱為「鋰鐵(LiFe)動力電池」。
  • 鋰電池之爭,三元還是磷酸鐵
    似乎這是一場已經分出結果的戰爭,尤其是國家補貼新政對電池能量密度提出要求之後,在小型乘用車領域,三元鋰電池已經全面取代磷酸鐵鋰電池。但這是否能夠證明三元鋰電池比磷酸鐵鋰電池更加優秀,代表了未來電池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