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陽6月17日電 6月17日上午,貴州省十大工業產業「加強產銷對接推進協同發展」系列活動之「重點化工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貴陽舉行。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陶長海出席並見證籤約。
會前,與會嘉賓前往產品展示區巡視。隨後,對接會正式開始,貴州省工信廳廳長何剛出席並致辭;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鳳友,省政府副秘書長宛會東等出席活動。
對接會上,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諾泰爾化學有限公司等作了產品推介。隨後貴州磷化集團獲得了年產120萬噸的建築石膏粉生產線項目、年產100萬噸建築石膏粉生產線項目、及硫磺採購項目的籤約。貴州天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也分別獲得籤約。
何剛表示:「加強產銷對接,推動現代化工產業平穩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筆者注意到,化工成了全場對接會的關鍵詞。眾所周知,化工是工業的基礎,特別是貴州磷化工是促進糧食豐收、保障糧食基本自給的主要支撐,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我們在磷資源利用企業中,規模體量已經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貴州磷化集團總經理楊三可說,貴州磷化已經擁有包括貴州黔南、開陽、息烽、甘肅金昌、福建上杭、四川達州在內的這六大生產和研發基地,真正實現了磷資源「硬支撐」、磷煤耦合「主戰場」、產業創新「新高地」、軟實力發展的高質量引領。
據了解,貴州省擁有豐富的磷、煤、重晶石等礦產資源,經多年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以磷化工、煤化工、鋇鹽、橡膠加工等為主的化工產業基礎和技術創新體系。特別是中低品位磷礦選礦技術、溼法磷酸淨化技術、磷礦資源中伴生氟、矽、碘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等已經是國際領先。
當然,發展務必守好生態底線。何剛指出:貴州發展化工的前提是保護好環境,一方面各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大環保投入,改進生產工藝,加快生產裝置改造,從源頭上減少「三廢」產生;另一方面,要加強「三廢」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大力推進磷石膏、鋇渣、汞渣等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特別是要嚴格落實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確保2020年實現利用率100%的目標。
「我們始終堅持國際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思路,才能行穩致遠。」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軼軍表示:「貴陽公交、天津港、青島港及物流企業都在使用我們的智慧輪胎系統。」
據了解,貴州輪胎是國內首家掌握輕軌走行輪胎技術的企業,在全球行業地位中排名第34位,其自主開發的產品主要有全鋼子午卡客車輪胎、工程機械輪胎、農業機械輪胎、工業車輛輪胎、特種輪胎等。
此次活動,包括省內高端化肥、精細化工產品、輪胎、重點化工產品、磷石膏建材產品等15家重點企業出展,現場產銷對接促進了化工企業之間、化工企業和採購商的多邊了解,發揮了共同推動貴州省現代化工產業的協同發展。(張雷、李愛麗、方永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