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小竅門】
加溼器使用不當有危險 3種植物適合放臥室
編者按: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各種瑣碎小難題。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竅門,也許就可以讓生活難題迎刃而解了。來看小編的整理吧!
加溼器使用不當有患「加溼性肺炎」危險
入秋以來,武漢的林女士每天下班一回家就打開加溼器,並把窗子關得嚴嚴實實,直到第二天出門。一周前,林女士出現咳嗽、胸悶等症狀,後又出現發熱、咽喉腫痛。
日前,她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被診斷為「真菌性肺炎」,是「加溼性肺炎」的一種。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呼吸內科主任胡軼介紹,「加溼性肺炎」包括因不當使用加溼器造成的一系列呼吸道系統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哮喘等。胡軼說,秋冬季節人體上呼吸道菌群本來就比夏天多,這些正常菌群進入肺部易造成肺炎。不當使用加溼器,空氣中溼度過大,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更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
胡軼建議,為防止細菌滋生,加溼器應每天換水,每周清洗一次;最好使用涼開水或純淨水,因自來水中礦物質多,經加溼器霧化後,微小礦物質顆粒會飄入空中,進入肺部可能引發肺炎;加溼器不宜一直使用,最好早中晚各開半小時,避免「溼」過頭。
舒緩身心!這三種植物適合放在臥室
在臥室中放盆綠色植物可以起到舒緩身心的作用。按照專家推薦,散尾葵、蘆薈和洋常春藤這三種植物適合放在臥室。
散尾葵可以增加空氣中的溼度,有利呼吸系統健康,有助於愛患感冒和鼻塞的人入眠。
按照《每日郵報》說法,蘆薈是美國航天局提到的最有助於淨化空氣的植物之一。它可以整夜連續釋放氧氣,還有消除苯、甲醛等汙染物的作用。
青翠的洋常春藤不僅養眼,而且有消除黴菌作用。美國過敏學、哮喘和免疫學學會研究發現,洋常春藤能在12小時內去除空氣中78%的黴菌。
什麼時候喝牛奶最好
究竟什麼時間喝好呢,其實任何時間都沒問題,不必刻意選擇什麼時間,強調每天攝入,比什麼時間段攝入更重要,如果一定要分上下,早晨和晚上都是不錯的選擇。早餐喝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吃一點主食、一個水果,就是非常豐盛健康的早餐,另外雞蛋中的維生素D還可以促進牛奶牛鈣的吸收。
晚上睡前一杯牛奶也有好處,牛奶除了有促進睡眠的作用,關鍵是我們提倡每天飲奶主要是為了補充鈣,奶中的鈣吸收率最高,奶不與其它食物同食,減少了其它食物如膳食纖維等對鈣吸收的影響。另外奶與鈣製劑同服,牛奶中的維生素D還可促進鈣吸收。
糖漿開瓶後放冰箱保存,對嗎?
糖漿類藥常用的有止咳糖漿、感冒糖漿等,這類藥含蔗糖量通常不低於45%,貯藏溫度過低,糖漿中糖分容易析出結晶。此外,大部分液體製劑在過低的溫度下,有可能導致藥物從溶液中析出,進而會影響療效。通常情況下,開瓶後常溫下保存就可以了。
所謂散劑,通常是一些粉狀的藥物,常用於孩子。這些粉狀藥物一入冰箱,很容易吸溼受潮,反而容易變質。散劑類藥物在啟封后要在乾燥處保存,最好是儘快使用。
患者在服用瓶裝藥時,一般會在啟封后,將瓶裡的乾燥劑丟棄,這其實是不利於藥物保存的。特別是糖衣片,一與空氣接觸,就易吸溼變潮變質,同時也不宜放到冰箱裡存放。
鈣補多了傷心臟
最近,一項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和其他單位合作的新研究顯示,服用鈣補充劑可能對心臟不好。2700多名參與者加入了該研究,並完成了關於飲食的問卷調查和兩次CT掃描。
研究發現,十年間,服用鈣補充劑的人,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鈣化機率增加了22%,而那些通過正常飲食攝入鈣的參與者們,即使是攝入量較大,也未增加心臟病風險。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
研究證明,鈣補充劑含有鈣鹽,一次性服用了大劑量的鈣,身體無法消化時,多餘的鈣補充劑會累積在身體的軟組織部分,而不作用於骨骼生長或者完全排出體外。對於老年人來說,這會在動脈中形成鈣化斑塊,從而增加心臟病的危險。
不良生活習慣影響肝臟健康
如果人體肝臟代謝不正常,人體所需的養分得不到及時供應,身體各個器官就無法正常工作。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形成以下列不良生活習慣。
睡眠不足若經常熬夜既會導致睡眠不足,還會影響肝臟夜間自我修復。「晚睡族」應儘量調整好睡眠時間,最好每晚11點以前入睡,保證每晚睡夠7~8小時,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保證全身健康。
不及時排尿早上起床後要及時排尿,可將累積一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避免毒素滯留體內,導致肝臟「中毒」。
暴飲暴食暴飲暴食既損害腸道健康,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臟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體清除體內自由基,排出毒素,淨化血液,人體內的自由基越多,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
不吃早餐吃早餐有助於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此要養成吃早飯的習慣。
吃藥太多有研究表明,長期服用止痛藥等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臟損傷,因此,服藥必須嚴格按照醫囑,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攝入加工食物過多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種防腐敗劑、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成分含有人體較難分解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誘發肝臟損傷。
食用油炸食品過多國外醫學專家指出,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長期堆積會導致脂肪肝。有研究表明,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即可導致肝肝發生明顯變化。
常吃半生不熟或燒焦食物半生不熟食物或烹飪時燒焦的食物(特別是肉食)容易導致肝臟受損。研究發現,醉蝦、生蠔和半生不熟的貝類往往帶有細菌和寄生蟲,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痢疾,容易導致肝病惡化,甚至誘發肝昏迷。
過量飲酒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淨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長期過量飲酒還容易導致肝硬化。
經常生氣發怒心理學專家指出,人在發怒時,往往在大腦皮層中出現強烈的興奮點,以致造成一時間的「意識狹窄」現象,往往會大動肝火,傷及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