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12月17日,中國地質調查局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志忠帶領調研組,蒞臨金徽礦業調研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亞特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張世新全程陪同並介紹有關情況。
調研組一行先後深入金徽礦業實物地質資料巖芯館、科技指揮中心、尾礦庫、停機坪、1190主平硐口和金徽關愛員工公寓等處實地調研,聽取了關於金徽礦業綠色礦山建設、安全生產、規範管理、經營效益等方面的系統介紹,並就礦產資源勘查、企業生產經營、採選工藝、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及創建綠色礦山的典型做法與陪同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張世新在介紹時表示:在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金徽礦業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在礦山建設前期,擇優選擇了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並組建開發設計團隊,歷時一年,先後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國內20多家知名礦山和有關設備製造廠家考察學習。在借鑑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建設「生態型、環保型、安全型、數位化、智能化」綠色礦山目標,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資源開發全過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從設計、建設、設備選型、採選工藝等方面堅持一次性建成綠色礦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樹立了當代礦業新形象。金徽礦業先後被工信部評為全國首批綠色工廠,入選2019年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榮獲首屆綠色礦山突出貢獻獎和全國綠色礦山突出貢獻重大工程一等獎,是自然資源部樹立的國家級綠色礦山典範和標杆!
在實地調研和聽取情況介紹後,李志忠表示:金徽礦業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改變了傳統礦山的發展模式,是礦業企業在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的重要轉變;金徽礦業標準化建設、生態化運營、規範化管理的建設運營模式具有很強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值得總結推廣;注重科研創新、自主研發,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為企業綠色發展奠定基礎;濃厚的人文關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是民營企業的旗幟。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主任、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志忠表示:下一步,西安地調中心將與金徽礦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化中央地調單位與地方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人才交流,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升自主創新與科技支撐能力,圍繞高光譜鑽孔巖芯掃描技術、深部成礦與找礦、礦區地質環境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好支撐服務,共同打造西部綠色礦山示範基地,努力帶動西部礦山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調研期間,李志忠向張世新頒發了「中國地質調查局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聘書,並贈送了《黃河中上遊自然資源圖集》;張世新向李志忠回贈了《西成礦田隱伏鉛鋅礦床成礦預測及實踐》的專著。(李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