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科學家說,未來幾個月可能是現代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

2020-11-08 壹號館長

一名疫苗科學家警告說,未來幾個月可能是冠狀病毒大流行最嚴重的時期,美國半數以上的州都有病例出現。

在CNN周一早上的「新一天」節目中,德克薩斯兒童醫院疫苗開發中心主任彼得·霍特茲博士表示,美國即將進入疫情最嚴重的階段。

他說:「關鍵是在接下來的四五個月裡,我們將進入這一疫情最嚴重的時期。

Hotez博士說:「情況已經很糟糕了,而且還會變得更糟。」

Hotez博士同時也是貝勒醫學院國家熱帶醫學院的院長,他建議隨著全美病例的增加,美國居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與家人和朋友建立一個「單位」。

過去一周,包括威斯康辛和懷俄明在內,美國超過一半的州報告每日冠狀病毒病例增加。

上周五,美國也出現了自7月29日記錄的71,000例以來的最高單日病例數,報告了69100例陽性檢測。

周日,有12個州的Covid-19病例創7天平均新高,14個州報告上周住院人數達到峰值。

霍特茲博士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大選結束後,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長,因為冬季人們會更多地在室內進行社交活動。

「我們可能會看到,在總統就職後的一周內,死亡人數會翻一番。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我一直試圖向人們解釋的是,情況會好轉,但我們將經歷一段可怕的時期,」他說。

然而,Hotez博士告訴CNN,儘管他預測未來幾個月將會很困難,但他相信一旦疫苗廣泛提供給公眾,這將變得更容易。

他說,到明年夏天,「疫苗應該會得到廣泛使用,我們在公共場合,工作和社交時會感覺好多了。」

霍特茲博士補充說,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有被遺棄的感覺;他們會感覺到自己的力量。

「這將是現代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做好準備吧,但要記住,事情會變得更好。」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主持的一個跟蹤項目,目前美國有超過820萬人的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死亡人數至少已達220,185人。

相關焦點

  • 美國疫苗科學家:未來幾個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
    一位疫苗科學家警告說,未來四到五個月可能是冠狀病毒大流行最嚴重的時期,因為超過一半的州報告說新感染病例增加."現在的關鍵是,在未來四五個月,我們將進入這個流行病期間最糟糕的時期。儘管情況很糟糕,但情況會越來越糟,"彼得·霍特斯在CNN的"新的一天"上說。
  • 美國科學家稱愛滋病疫苗可能在2021年問世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3日報導,科學家們樂觀地認為,一種針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即愛滋病)的疫苗可能在2021年問世。目前有三種可能的愛滋病毒疫苗——HVTN 702、Imbokodo和Mosaico——正進入最後的試驗階段。
  • 被發明家點亮的現代文明:歷史上重大發明之一電話
    被發明家點亮的現代文明:歷史上重大發明之一電話大家好,我是患得患失說。我們可以這麼說,當人類有了信息交流的訴求之後,我們發明了文字,發明了語言,又開始用馬,用狼煙,開始用人腿來去傳遞信息的時候,一直都在尋求一種更快的和便捷的方式。如果說把信息訴求誕生的第一天到信息的即時毫不延時的傳遞,把它描繪成是0到100,那麼我們所發明的文字、語音、狼煙、電報等等這一切,過去幾千年的歷程或者上萬年的歷程,可能只是走了從1到20號到30。
  • (講述)疫苗的歷史
    此前四款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分別是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研發的一款滅活疫苗及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疫苗接種被認為是醫學科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也是回報率最高的公共衛生投入之一。正如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在《科學》雜誌上撰文指出的,「面對傳染病的大流行,開發有效的疫苗始終是最為緊急的優先事項」,這代表了醫學界普遍的共識。
  • 天花疫苗的神秘起源
    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策展人薩布麗娜·舒爾茨說:「[天花根除」展示了當我們有適當的工具抗擊疾病時,我們真正能取得的成就。她在那裡舉辦了以傳染病為中心的「爆發」展覽。「但是了解這種疾病也讓我們知道有多少人死亡……我們意識到沒有理由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天花不僅有復發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非常相似的東西),而且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種革命性疫苗的起源是有疑問的。
  • 疫苗,為何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了解這幾點,你就明白了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期,隨著中國首批新冠疫苗開始在多地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以及多款新冠疫苗先後在美國和英國獲批緊急使用授權,接種疫苗這一預防、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方法,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上百名科學家呼籲疫苗接種者應主動感染新冠病毒,人類挑戰試驗即將開始?
    最近,一個名為1 Day Sooner在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負責人的一封公開信中呼籲,志願者在接種疫苗後應主動感染新冠病毒,看看疫苗是否提供保護。這種「人類挑戰試驗」可能會加速疫苗的研發。1 Day Sooner組織有100多名知名科學家組成,其中包括15位諾貝爾獎得主。
  • 楊振寧是全球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那他到底有哪些成就?
    經過長年累月的戰亂,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的歷史篇章,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國民也開始對未來的生活滿懷期待。但由於我國在戰爭期間遭受了重大的損失,所以建國初期在各方面的發展也較為落後。考慮到祖國的建設還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所以為了讓祖國得到更好的發展,國家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號召廣大海外學子回國效力。
  • 科學家怎麼看輝瑞新冠疫苗?
    問題依然存在Topol和其他科學家說,缺少的是關於疫苗所能預防的感染性質的細節——預防的主要是新冠肺炎輕度病例,還是也包括大量的中度和重度病例。「我想知道疫苗所能預防的疾病譜。」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疫苗科學家Paul Offit說,他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諮詢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將在下個月評估疫苗。「你希望在安慰劑組中至少看到少量的重度病例。」
  • 疫苗研製不是一場競賽:20世紀為疫苗付出的代價
    目前全球每日仍不斷有新增的新冠感染者,世衛組織宣布「可能永遠沒有特效藥」,疫苗成了我們唯一的希望。近幾個月,不斷有醫藥公司和研究機構公布疫苗的進展,據俄新社8月11日的消息,全球第一款新冠肺炎疫苗已在俄羅斯註冊,普京的女兒已經率先接種疫苗。但因為臨床數據欠缺,已經有各方開始質疑這款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如何才算安全?人類利用疫苗對抗病毒,是不是能夠百發百中?
  • 英國病毒變種很可能已到美國,疫苗還有效嗎?生產商這麼說
    戈特利布稱:「問題是,這種病毒是否會改變表面蛋白,讓之前感染或疫苗提供的免疫保護都失效。並沒有跡象顯示它現在這樣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進一步進化,在某種程度上使之前感染或疫苗提供的保護失效,我們可能需要在未來更新疫苗。」
  • 宇宙在進入完全黑暗前可能還有一場煙火秀
    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總署(NASA)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2012年的觀測,發現銀河系中的古老白矮星有120至130億年的歷史,堪稱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
  • 最黑暗的時刻已經到來!
    從2016年末開始,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到最南端,南半球一年中最溫暖的時候到來,到2017年上半年,在南極有陽光照射的幾個月裡,南極洲的冰發生著令世界驚慌的變化。從去年開始,科學家們密切監視著南極半島拉森C冰架上裂縫的發展。
  • 美國12月CPI或不會漲太多,但未來幾個月能升至3%!美聯儲或因此提前...
    1月12日,市場分析師Patti Domm撰文稱,雖然市場預測美國12月CPI不會上漲太多,但仍非常關心美國是否出現通脹跡象。事實上,近期摩根史坦利等投行預測未來幾個月美國通脹能升至3%的水平。若真是這樣,將加大美聯儲提前加息概率,美指有望因此再次反彈。
  • 歷史動力學:如何用歷史大數據預測未來?(上)
    古人和歷史似乎在告訴我們總是在重複過去。但是在現代,嚴肅的歷史學家對周期論的態度一直都是不屑一顧的。不過有兩位學者打算用數學方法去尋找歷史中存在的模式。並且希望利用這一模型去預測未來。這個大數據版的以史為鑑能成功地預測未來嗎?時間會證明的。而且說不定就在這幾年的時間內。《衛報》的Laura Spinney用一篇長文介紹了Peter Turchin的歷史動力學。
  • 美國人自己都說,疫苗救不了自己
    《華盛頓郵報》近日發表題為《沒有任何疫苗能夠終結美國的無知和不理性》評論文章。文章稱,美國已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研製出新冠疫苗,但新冠疫苗也許可以把美國人從新冠大流行中解救出來,卻無法治癒美國的「無知和不理性大流行」。全文摘編如下: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美國兩種疫苗已經獲批。科學進步預示著一個新時達的到來,在這個時代裡,開創性的技術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包括許多疾病被根除。
  • 醫學上最偉大的發明——疫苗,mRNA疫苗會是未來的希望嗎?
    疫苗的歷史現在剛出生的嬰兒,在1~2天內就會接種人生的第一個疫苗——卡介苗,然後還有B肝疫苗,百白破(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的混合疫苗)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疫苗,人類的壽命得到大大增加,新生兒死亡率大幅降低。
  • 特斯拉 人類歷史上的兩位絕世天才之一
    他是唯一堪比達文西並超越愛因斯坦的偉大科學家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發明創造的巨匠,這位科學家到底犯了什麼滔天大罪為何美國官方要全面性的掩蓋他的存在?在我們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兩位絕世天才之一達文西,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另一個絕世天才CCTV10 於2009年6月16日17日播出的[人物]欄目中播出了這樣一個人:他一生創造了700多項發明和眾多超越時代的理論,有些理論現在科學家都還在研究。
  • 用雞蛋做出第一支現代疫苗?你可能不了解雞是如何徵服世界的
    即便再算上地球上所有的耗子,雞的優勢地位依舊難以撼動。作為世界上最為普遍的鳥類以及最常見的農場動物,在我們這顆星球上時時刻刻都生存著200多億隻雞,平均每人3隻。查爾斯·達爾文利用雞進一步鞏固了其進化學說,路易·巴斯德利用雞制出了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疫苗。人類對雞蛋進行了長達2500年的研究,現在雞蛋仍然是科學上的最佳模式生物,同時也是人類每年用於製作免疫血清的媒介。
  • 川普籤署「美國人優先獲疫苗」行政令,富裕國可能掀起搶疫苗大戰
    美媒:政府已訂30億劑疫苗《紐約郵報》報導說,8日,在白宮舉行的「新冠疫苗峰會」上,川普說:「幾分鐘後我要籤署一項行政命令,確保美國政府優先讓美國公民獲得疫苗,然後我們將與全球其他國家進行合作。如果必要的話,我會動用《國防生產法》,但我們想應該不需要。」《國防生產法》於1950年頒布,授權總統強制國內企業生產國防所需的材料和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