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新華社記者肖世堯、公兵
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足協青少年訓練大綱》(以下簡稱《青訓大綱》)26日在北京發布,明確中國足球青訓發展的目標理念。
中國足協副主席高洪波介紹,《青訓大綱》由協會組織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精英教練員共同編寫,自2018年來經過多次專題調研來完善。2020年7月以來,《青訓大綱》草案先後徵求了部分中超俱樂部、中國足協會員協會意見,並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最終修改成稿。
「球員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核心,(《青訓大綱》)是以球員的發展為核心。」高洪波表示。
目標
高洪波介紹,《青訓大綱》明確了中國足球青訓發展的目標:一是加強球員和教練員培養,為中國足球培養出為國爭光的能夠與「足球發達國家」相媲美的本土球員和教練員;二是明確風格,國少隊、國青隊、國奧隊等各級國字號隊伍在比賽中展示出與中國國家隊統一的技戰術風格和打法;三是比賽成績,各級國字號隊伍全部入圍世界範圍內最高級別賽事。
《青訓大綱》表示,中國國家隊將以攻勢足球為主導,追求攻守平衡,崇尚更有侵略性、靈活性的戰術風格,敢於控球並積極創造機會;提升團隊戰術執行能力,在攻守轉換中快速高效;充分發揮中國球員在速度、靈敏方面的特點,在個人對抗中自信果敢;打造一支能徵善戰、作風優良、團結協作的球隊。
「我們首先要有發展目標,然後探索發展理念,再研究理念會受到哪些外部環境影響,最終才能將理念落實到實踐。」高洪波說。
理念
「最重要是找到適合本土的發展情況。我們中國小朋友的優點是靈活和速度。我們在青訓發展理念上,借鑑了日本、英國、德國的一些東西,但完全照搬肯定不行,在細節上還是結合國情。」高洪波說。
《青訓大綱》明確了球員發展理念,要求為球員營造健康積極正能量的成長環境,將技術、戰術、身體、心智和社交構成的球員發展五環模型作為球員競技能力培養和評估的關鍵環節。比賽理念方面,《青訓大綱》要求教練員了解進攻和防守原則以及比賽的四個主要時刻,在比賽中發現問題並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制定解決方案。此外,《青訓大綱》還明確了訓練理念,強調訓練源自比賽,明確了1v1和無球戰術能力是球員發展的基礎。
關於教練員的執教理念,高洪波表示,《青訓大綱》要求教練員需要確立以球員為核心的發展理念。青少年階段不應以競賽成績為單一考核標準,有成績不一定有人才,有人才必定有成績。
「青訓教練員的評估不要把成績放在第一位。青訓首要是培養人。我們要通過宣傳、引導來讓教練員們相信培養出人才才真正是對中國足球做出的巨大貢獻。」高洪波說。
實踐
高洪波表示,在大綱編寫時就已經在考慮如何延伸和落地實施。各級別國家隊的選材和培訓、中國足協的教練員等級培訓、中國足協授牌的青訓中心和中國足協「全國社會足球品牌青訓機構」都必須按照《青訓大綱》的理念和要求來開展相關工作。
「中國足協尊重俱樂部或者培訓機構自己的青訓傳統,支持各俱樂部闡明自己的青訓理念並融入訓練,為中國足球培養更多有突出特點的球員。同時鼓勵俱樂部在技戰術發展的道路上與國家隊戰術理念接軌。」高洪波說。
高洪波介紹,中國足協正在編撰《中國足協精英青少年球員識別手冊》,建立運動員表現分析體系和精英人才跟蹤與評估體系。「有些小孩發育早,有些發育晚。我們不能忽略那些發育晚的小朋友,這個識別手冊會有科學的方法來做評估,制定針對性訓練來讓他們共同進步。選材如果非常功利,就容易偏向選那些更高更壯的。」
此外,中國足協還將編撰《青訓總監工作指導手冊》,幫助在中國工作的外籍青訓教練更好地理解《青訓大綱》內容。高洪波說,中國足協已經在著手將《青訓大綱》理念方法融入教練員和教練員講師的培訓課程。
高洪波表示,下周中國足協將與北京市足協的30多名講師舉行交流會,首先讓講師們理解《青訓大綱》。「講師水平高低對教練員影響非常大。中國足球不應該只培養年輕教練員,還要把講師團隊的水平儘快提升起來。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我們也和教育部開會商討了將《青訓大綱》融入到校園足球課程之中。大的原則和理念是統一的,可能會在如訓練時間、訓練評價標準、重複次數等細節上來做出調整。」高洪波說。
「世界足球的發展是動態進行的,中國足協將隨著工作的深入及青少年足球發展的變化要求,對《青訓大綱》進行不斷完善和補充。」高洪波表示。
中文編輯:樹文
新媒體編輯:趙建通
籤發:曹劍傑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