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不但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熱心的科普宣傳家!

2020-12-03 阿芬姐私房菜

英國的港口特別多,那時燈塔一直以油燈照明,煙霧重,氣味難聞。燈塔工人長年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工作,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法拉第在皇家學院曾做過調節房間內部空氣的工作,因為地下實驗需經常通氣,在這方面有經驗。他成功地排除了燈塔裡一些有毒氣體的汙染,使那兒成為安全的地方。因此有人說,法拉第在空氣調節的研究方面也是一個先驅者。同時燈塔還有一個問題,每當冬季到來,窗玻璃經常蒙上一層厚厚的霜凍,影響照明和視線,法拉第也想辦法解決了。每當法拉第看見燈塔在濱海暮色中閃亮之時,心裡便感到無限的舒暢愉快。法拉第不但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熱心的科普宣傳家。他與科學講壇是分不開的。法拉第擔任皇家學院實驗室主任後,繼承戴維的傳統。在講壇上作了一系列生動有益的科學講演。這些講演給皇家學院帶來了聲譽和不斷的捐贈。

同時,他還在皇家學院發起了一個「星期五科學討論會」。每逢星期五晚上,邀請專家學者在皇家學院舉行講座和研討,形式不拘,參加者可以攜帶夫人、家屬;討論題目涉及各個科學領域,可以是最新的實驗發現,也可以是信息交流或者是高水準的理論探討。法拉第主持的這一周五科學沙龍,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歡迎,也給皇家學院帶來卞可觀的收入。與會者中學力不足的,可以追隨大家得到許多新的啟發,學力深厚者可以把自己的研究和見解,推廣開來。他曾主講過一百多次「星期五科學討論會」。他每次主講都十分的成功,深受學者聽眾的讚許和好評。法拉第深知科學講座對少年兒童有十分重大的影響,對此,他有親身的體會,他在皇家學院還倡導了一個「聖誕節少年科學講座」。這個講座從1826年開始,每年聖誕節放假期間,為少年兒童舉辦一系列科普講座。

每一次講座都像過節一樣熱鬧非凡,充滿著歡樂。家長們帶著孩子,蜂擁而至,連走廊裡都擠滿了聽眾。講座的題目從化學、天文到電學,應有盡有。再深奧的科學道理,到了大師法拉第口中,都會變得如此動聽,如此簡單明了,常常還包含著閃光的哲理。這個「聖誕節少年科學講座」,法拉第一共講了9年,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連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都慕名帶著兩個王子來聽講座。19年間有多少小朋友聽過法拉第的這個講座,已經無法統計。他們之中,許多人和當年的少年法拉第一樣,愛上了為人類謀福利的科學事業。1860年聖誕節的系列講座,一共講了6次。後來他的一位朋友為他編輯出版了一本名為《蠟燭的故事》的書。這本著名的科普讀物#述了如何製造蠟燭,蠟燭為什麼會燃燒,燃燒以後到哪兒去了內容生動有趣。

後來被譯成世界各國文字,直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深受廣大少兒家長的歡迎。在這本書中,法拉第殷切地寫道:「希望你們年輕一代,也能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燃燒自己,把光明獻給人類,這種蠟燭精神正是法拉第一生的寫照!為了追求真理,造福人類,他默默地奉獻出自己的每一份熱,每一分光。不知不覺,皺紋漸漸爬滿大師的眼角,他的頭髮由棕色悄悄變成灰白,又變成銀白。只有那一對灰褐色眼睛,永遠閃爍著溫和、快樂的光芒。法拉第一生樂觀豁達。他從小便養成一種樂觀的天性,那個哼著小曲頭撞欄杆的故事,便是一幕小喜劇。他一生中都保持了這種孩子般的天真和快活,始終懷有一顆童心。他對人真誠、和藹,謙遜、作風樸素平實,沒有一點大科學家的架子。

講派頭的學者在實驗室工作時,都十分注意自己的儀表。法拉第做實驗時,卻一點也不講究穿著。據說,有幾次,不認識他的人來實驗室參觀時,誤把其當作勤雜工了,法拉第知道後,一點也不在乎,反而覺得十分有趣。法拉第的偉績和高尚的人格,贏得了世人的廣泛尊敬。連孩子們也十分的愛戴他。他是一位虔誠的教徒。每個禮拜天,他都要和夫人一同到教堂做禮拜。每當返回之時,他們要穿過同一條街。那些聽過他科學講座的孩子。便常常候在路邊,向他問好。有的孩子鞠躬後,又穿過小巷,抄近路跑在他們前面,再一次向法拉第致敬。對此法拉第特別的高興。薩拉親暱地把他稱作童子軍軍長。法拉第夫婦一直在皇家學院的樓上居住,過著簡樸的生活。那兩間房子,從他們結婚起,已整整住了37年。1858年,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將自己在倫敦漢普頓風景區的一棟房子,贈給了他們夫婦。

在這兒,法拉第愉快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隨著日月的消逝,法拉第年齡增大,體力漸衰,精力大不如從前。幾十年的忘我工作,耗盡了他的精力。但是仍不放棄自己心愛的工作,堅持做電磁實驗。他的實驗記錄簿還是整理得井井有條、清清楚楚。為此,他常常要付出幾倍的努力。法拉第發覺自己的記憶力也在衰退。有一次他做了一個實驗,費了功夫,直到一個月以後才發覺,這個實驗他幾個月以前已經做過了。1862年,法拉第已經是71歲的老人了。他做完最後一個實驗。在他的實驗日誌上記下最後一個編號:16041。這位科學巨匠的最後一個實驗,是研究磁場對光源的影響。他假設強大的磁場可能會改變光源發射的光譜譜線。法拉第將不同鹽類的火焰,放在巨型電磁鐵兩極之間,然後讓火焰輻射的光通過偏振稜鏡。由於他當時採用的儀器的限制,實驗失敗了。

但這個實驗的推斷,卻表明這位電學大師深邃的洞察力。法拉第這個閃光的思想,30多年以後由荷蘭物理學家塞曼用實驗進一步證實。塞曼發現在強磁場中光源發射的譜線確實分裂成幾條,後人稱之為塞曼效應。法拉第的工作是完成了。他的最後一次講演。這位巨人肩上的任務,一件一件地卸下了。當時,英國皇家學院院長諾森伯蘭公爵去世,皇家學院理事會決定推舉法拉第出任院長。大家一致認為,像法拉第這樣舉世聞名的科學家,50年前就進皇家學院做實驗室助手,現在正當功成名就、享譽世界科壇之時,由他出任這一名譽職位,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然而法拉第並不想做皇家學院院長。他婉言謝絕了同仁們的好意,在法拉第看來,朋友們對他的真摯情誼,比一切聲名和職位要寶貴得多。

這就是法拉第。丁鐸爾曾懷著崇敬的心情對自己的老朋友評價說:法拉第沒有一點世俗的野心。他曾宣布,出於對國家的義務,每年到宮中朝拜一次,除此之外,他不去和皇宮接近。他精神上的生活和知識領域的生活,已經十分圓滿,因此他對於世人爭奪不休的東西,完全不屑一顧。在他的眼中,科學實驗高於一切,和這相比,皇宮的華麗算得了什麼。法拉第一生的最後幾年,是在漢普頓別墅度過的。他沒有子女,忠實地陪伴著他的是自己溫柔賢惠的妻子和他們領養的侄女。平常他喜歡坐在窗下,眺望室外碧綠的草地、樹林、農舍和變幻無窮的天空。還有閃電的壯觀,落日的奇景,這,一切都使他倍覺興奮激動。

相關焦點

  • 法拉第: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熱心的科普宣傳家
    法拉第微笑道:「當然合適。科學應該為大眾了解,而且要從孩子開始。我相信,我的講座會給孩子們帶來知識和快樂。」法拉第不但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熱心的科普宣傳家。法拉第本人就是聽戴維的科普講座,走上科學道路的。法拉第出生在貧苦鐵匠家庭,只讀過幾年小學,13歲時便當學徒。
  • 偉大的法拉第,太感人了!
    如果說富蘭克林是一位目光如炬、能見人所未見的天才,那麼法拉第也是一位天才,因為他發現你我之間似乎空無一物的空間中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充斥著電磁波。然而,法拉第既沒有得到像班傑明·富蘭克林那樣持久不衰的顯赫名聲,也沒有像詹姆斯·瓦特那樣對科學技術產生即時影響。不可否認,他在科學研究上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但是在科學史上,他卻是一位沒有及時受到認可的英雄。
  • 【星空微講壇】法拉第的故事(八)
    一直以來,法拉第的貢獻是如此偉大,但是您知道嗎?他一生也就在羞辱、窮困、無子中度過,到了老年還受到了失智的影響。但是從頭到尾,他都保持著一個樂觀的心情。他不單在科學研究上有無比傑出的貢獻。您相信嗎?法拉第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傑出教育家,他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排在前面幾位的科普專家。他覺得,這些偉大的科學成果不能讓科學家獨享,不能是象牙塔裡科學工作者才有權利知道的事,民眾都應該知道。
  • 法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法拉第,美國最牛是愛因斯坦,那中國呢?
    許多領域都有天才,但在當今時代,給予生產力最大幫助、最能給技術帶來更高突破,使人類能夠做到更多事情的,往往是「科學家」們。當今世界各國在近幾百年中都誕生過許多天才科學家,他們憑藉著過人的頭腦,進行實驗、闡述理論,將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拓展得更加深刻。而談到法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毫無疑問就是法拉第了。
  • 法拉第:挫折是偽裝的祝福
    法拉第:挫折是偽裝的祝福2017-09-26 08:42 來源: 科普中國   挫折是偽裝的祝福——法拉第人物百科:麥可·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生於薩裡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於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麥可·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斯韋的先導。
  • 一位頗具影響力的英國科學家麥可-法拉第
    法拉第於1791年9月22日出生在倫敦南部,父母相對貧窮。14歲時,他離開了學校,開始在當地的裝訂機上學徒。在業餘時間,他是一個狂熱的讀者,教自己許多科學概念。因此,法拉第大部分都是自學成才,儘管他的基礎數學成熟,但他仍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1812年,在20歲時,他獲得了著名科學家漢弗萊·戴維的一系列講座的門票。
  • 【院士和科學家之家】錢學森的科普實踐與科普觀(上)
    錢學森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熱心傳播科學新知識的科普大師。他認為科學普及是一項偉大的戰略任務,是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科學的普及往往會開創一個嶄新的領域。他號召科技工作者把自己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傳授給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希望有更好的科普作品問世;研究科學普及工作的規律,大力加強科普工作。
  • 麥可 法拉第是發明第一臺電動機和發現電磁感應的人
    麥可·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出生於薩裡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於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
  • 法拉第:Maxwell背後的男人
    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只能等待法拉第出現。麥可,法拉第於出生於英國,他父親是個鐵匠,如果不是牛頓,法拉第將是他父親的職業,然而由於牛老爺領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原本前途光明的鐵匠職業迅速衰落,法拉第家是冷落,甚至很難謀生。
  • 法拉第:麥克斯韋背後的男人
    大家都一籌莫展,只好等待,等待法拉第的出現。麥可.法拉第,1791年出生於英國,父親是一名鐵匠,如果不是牛頓,法拉第就會成為子承父業,可是由於牛爵爺主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鐵匠這個本來有大好前途的職業,迅速衰落,法拉第家自是門前冷落,甚至難以餬口。
  • 不黑不吹,特斯拉到底是不是偉大的科學家?
    最偉大的科學家至少應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成就足夠大、影響足夠大、開宗立派,其理論或思想具有獨創性甚至顛覆性。那麼特斯拉算得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嗎?甚至算得上偉大的科學家嗎?
  • 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法拉第,出生貧苦的電學之父
    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創造出第一個發電機。由於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是麥克斯韋的先導,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麥可·法拉第法拉第雖然對物理和化學有巨大貢獻,但是他連小學都沒讀完,是個不折不扣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 【科技名家】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0月17日科技名家推薦:法拉第】  1831年10月17日,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但是父親非常注意對孩子們的教育,要他們勤勞樸實,不要貪圖金錢地位,要做一個正直的人。這對法拉第的思想和性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由於貧困,法拉第家裡無法供他上學,因而法拉第幼年時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只讀了兩年小學。1803年,為生計所迫,他上街頭當了報童。第二年又到一個書商兼訂書匠的家裡當學徒。
  • 法拉第發明發電機
    如果沒有了電我們的整個社會都會處於靜止的狀態電早就成為了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存在把人類帶入電力時代為人類生活做出偉大貢獻
  • 僅有小學文化,卻成為電磁學先驅——法拉第
    當時,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進行的如火如荼,法拉第家的鐵匠鋪自然受到了衝擊,沒過多久,不幸的事就發生了,鐵匠鋪倒閉了,加上父親體弱多病,小法拉第在讀了兩年小學後輟學了。他從此走上了成為一個偉大物理學家的道路。起初,戴維只讓法拉第擔任他的助手,做一些繁雜的瑣事,比如,當戴維準備會見學者時準備戴維會見學者的資料,記錄戴維的演講錄等等。當時的戴維被稱為「電解之父」,在化學研究方面比較成功,可是令法拉第痛苦的是,他一直痴迷於研究電學,但是始終得不到機會。憑他對老師的了解,是不可能讓他研究電磁的。
  • 偉大的麥克斯韋為什麼不著名?
    這些文科生們聽完了故事一愣,才知道他們尋找的這位「亡魂」,竟然是改變了世界的一個偉大存在。 可以說,現代世界到處瀰漫的電磁波,都是19世紀這位蘇格蘭科學家麥克斯韋的大腦中誕生的孩子。基於前人發現的電磁現象和經驗規律碎片,他構建出電磁學的宏偉理論大廈,還順便奠基了統計力學。可以確定,麥克斯韋是近代最偉大的三位理論科學家之一,另外兩位是牛頓和愛因斯坦。
  • 「電學之父」法拉第的信仰
    就是有「電學之父」美名的偉大科學家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法拉第在科學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他認為影響他一生最深的是信了耶穌。他曾這樣總結他的人生:「我的一生是用科學來事奉我的神。」
  • 科海人物誌:法拉第,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物理篇)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兩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牛頓和法拉第。牛頓是經典力學的奠基人,法拉第是電磁學理論的奠基人。這兩個科學家不僅僅對物理學的貢獻巨大,在歷史的長河中,更能閃閃發光的是他們對科學的態度和高尚的品質,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 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
    許多科學家為電學的發展做出過貢獻,而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1791—1867)的電磁學研究,把這一研究推向了頂峰,開闢了我們今天稱之為「現代物理」的新時代。現代物理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確立了場這一概念,而這一概念首次提出者也是法拉第。  法拉第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典範,出生在一個鐵匠家庭,家境貧寒。由於貧困,家裡無法長期供他上學,因而法拉第幼年時沒有受過什么正規教育,只讀了兩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