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隨著現代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快速發展,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健康大數據等現代生物技術突破與產業化快速演進,生物經濟正加速成為及信息經濟後新的經濟形態,為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生活質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時也催化了一批新興生物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生物活性肽產業就是其一。今天,讓我們跟隨生物活性肽產業翹楚企業人民國肽集團總裁李建琪先生,一同走進這個既陌生又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神秘領域,見微知著,站在企業的角度洞察行業發展脈搏。
人民國肽集團總裁李建琪
記者:李總,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雜誌的專訪。我了解到,人民國肽集團是一家 集生物活性肽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肽」這種物質是非常神秘而陌生的,您能先簡單給我們普及一 下什麼是肽嗎?目前肽又主要應用於哪些領域呢?
李建琪:其實,肽這種物質一點都不神秘,它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是一種介於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生化物質,比蛋白質分子量要小很多,可以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另外細胞的更新、代謝、生長、修復都離不開肽,幾乎所有的細胞都要受到肽的功能調節。換句話說,沒有肽,細胞就沒有活性;沒有肽,器官就沒有活力,肽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沒有肽,生命就沒有存在的可能。
正是由於肽在我們生命調節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外對於生物活性肽的科學研究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化學、生物學、營養學、食品工業等人類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多肽類藥物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已經涵蓋14個治療領域,涉及140多個品種。據國際諮詢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市場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7億美元,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市場潛力。可以預見,隨著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合成技術的突飛猛進,多肽類藥物的發展還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多肽類產品將成為國際醫藥市場上一大類產品,其市場前景不可低估。
記者:既然生物活性肽具有如此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國內對於肽的產業應用和研究又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國家對該產業的發展持什麼態度?
李建琪:相較於國外發達國家,我國對於生物活性肽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業化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主要應用於營養食品和護膚領域,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市場容量都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不過,伴隨著近年來居民消費升級和健康意識的逐漸提高,大家對於生物活性肽的認知越來越深入,市場培育也越來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生物活性肽在國內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寬,給更多的普通民眾帶來肽健康福音。
說到國家對於生物活性肽產業的發展態度,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去年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關於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大力支持發展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纖維、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家首次在中央政策層面明確提出將生物活性肽產業納入優先發展位置。在「健康中國」大戰略背景之下,國家釋放出這樣一個積極信號,無疑是給生物活性肽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對於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道路。
安徽國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記者:據我了解,國肽是屬於在肽行業中起步較早的企業之一。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就當前國內生物活性肽產業而言,人民國肽集團處在一個什麼行業地位?
李建琪:的確,就行業而言,國肽可以說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生物活性肽技術研發及產品生產的企業之一。然而,經過這麼多年的行業沉浮,很多同行或銷聲匿跡,或停滯不前,紛紛淹沒在時代浪潮之下,只有國肽,始終屹立潮頭而不倒,這其中既有對行業前景的市場自信,也有對自身發展的清晰定位,尤其是率先於行業中構建起全產業鏈運營壁壘,為國肽的長期穩固發展奠定了極為堅實的產業基礎優勢。
其實,對於大健康產業而言,全產業鏈運營是一個重資產模式,對於資本實力的要求很高,國內很少有企業在創業初期便重金布局全產業鏈的,顯然國肽是一個另類。在集團創立之初,國肽便斥巨資近50億元在安徽、青海、湖南、新疆等多地打造生物活性肽產業集群,將產業鏈條上的所有重要節點全部縱向打通,最終實現在研發端、原料端、監管端、生產端、物流端到銷售終端等所有環節的無縫銜接,以產業集群優勢構建行業準入壁壘,牢牢掌握行業頭部話語權和主動權,引領行業持續穩步發展。
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在安徽國肽掛牌成立
記者:除了您剛才說的構建全產業鏈壁壘優勢之外,與同業相比,人民國肽能保持如此 快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還有什麼?
李建琪:科技創新。不止是健康行業,我覺得任何一個企業如果想要保持恆久生命力的話,都必須要將科技創新擺在頭等發展位置,沒有科技創新這把「尚方寶劍」,根本不可能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更別提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了。在科技創新這條路上,國肽一直走的很穩也很紮實,並初步建立起了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系。
今年初,人民國肽集團聯合中科院趙玉芬院士在安徽國肽掛牌成立了國內生物活性肽領域首家院士工作站,借力國家頂尖人才的學術力量推動生物活性肽產業創新發展。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加強生物活性肽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去年5月份,人民國肽集團聯合浙江大學共同舉辦了首屆國際活性肽論壇,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的權威肽學術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生物活性肽發展現狀及未來。會上,國肽為20餘位國際知名肽學術專家頒發聘書,邀請他們加入國肽專家智庫,加快促進肽學術科技成果向產業應用成果轉化,為國肽創新之路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活水」支撐,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記者:最後,就目前人民國肽集團的發展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您有何打算?另外,作為一名深耕健康行業多年的「老兵」,您對 生物活性肽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何期待?
李建琪:首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目前人民國肽的發展定位是「一體兩翼」雙輪驅動戰略,即以生物活性肽產業為主體,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為兩翼,同步發力。就國內市場來說,經過這幾年的深耕細作,目前我們已經牢牢佔據了國內肽行業的絕對市場份額,並且與其他品牌的身位正在不斷拉大。而國際市場行情現在是一片大好,尤其是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架構下,人民國肽率先於行業之中拿到了國際「入場券」,搶先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戰略布局,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和口碑基礎。所以,基於當前國內和海外兩大市場的良好發現勢頭,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民國肽集團的「一體兩翼」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應該不會改變,讓世界共享肽健康,這是我們的終極願景。
人民國肽集團登陸紐約納斯達克大屏
最後,說到對生物活性肽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看法,我認為毫無疑問是前景無限的。一方面,從國家政策層面考慮,《「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已經明確,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要突破16萬億元。另一方面,從行業角度考慮,《「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生物產業規模要達到 8-10萬億元,生物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超過4%,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通過這兩組官方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生物產業都將作為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而作為生物產業的戰略分支力量,生物活性肽產業的發展在國家政策鼓勵和居民消費升級的雙重刺激下,必將迎來一波全新的發展浪潮。所以,如果生物活性肽產業在醫療保健、食品營養、美容護膚等領域全面鋪開的話,整體市場規模突破萬億肯定不成問題,對此,我們可以拭目以待。